迈克尔·杰克逊中国网  - 歌迷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MJJCN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雪狼

鲁迅专栏—永远的勇者、我的精神导师

[复制链接]

67

主题

945

帖子

1万

积分

王者传奇

风花小雪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745
QQ
发表于 2006-10-8 11:03: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七 我晓得他们的方法,直捷杀了,是不肯的,而且也不敢,怕有祸祟。所以他们大家连络,布满了罗网,逼我自戕。试看前几天街上男女的样子,和这几天我大哥的作为,便足可悟出八九分了。最好是解下腰带,挂在梁上,自己紧紧勒死;他们没有杀人的罪名,又偿了心愿,自然都欢天喜地的发出一种呜呜咽咽的笑声。否则惊吓忧愁死了,虽则略瘦,也还可以首肯几下。 他们是只会吃死肉的!——记得什么书上说,有一种东西,叫“海乙那”⑺的,眼光和样子都很难看;时常吃死肉,连极大的骨头,都细细嚼烂,咽下肚子去,想起来也教人害怕。“海乙那”是狼的亲眷,狼是狗的本家。前天赵家的狗,看我几眼,可见他也同谋,早已接洽。老头子眼看着地,岂能瞒得我过。 最可怜的是我的大哥,他也是人,何以毫不害怕;而且合伙吃我呢?还是历来惯了,不以为非呢?还是丧了良心,明知故犯呢? 我诅咒吃人的人,先从他起头;要劝转吃人的人,也先从他下手。 八 其实这种道理,到了现在,他们也该早已懂得,…… 忽然来了一个人;年纪不过二十左右,相貌是不很看得清楚,满面笑容,对了我点头,他的笑也不像真笑。我便问他,“吃人的事,对么?”他仍然笑着说,“不是荒年,怎么会吃人。”我立刻就晓得,他也是一伙,喜欢吃人的;便自勇气百倍,偏要问他。 “对么?” “这等事问他什么。你真会……说笑话。……今天天气很好。” 天气是好,月色也很亮了。可是我要问你,“对么?” 他不以为然了。含含胡胡的答道,“不……” “不对?他们何以竟吃?!” “没有的事……” “没有的事?狼子村现吃;还有书上都写着,通红斩新!” 他便变了脸,铁一般青。睁着眼说,“有许有的,这是从来如此……” “从来如此,便对么?” “我不同你讲这些道理;总之你不该说,你说便是你错!” 我直跳起来,张开眼,这人便不见了。全身出了一大片汗。他的年纪,比我大哥小得远,居然也是一伙;这一定是他娘老子先教的。还怕已经教给他儿子了;所以连小孩子,也都恶狠狠的看我。 九 自己想吃人,又怕被别人吃了,都用着疑心极深的眼光,面面相觑。…… 去了这心思,放心做事走路吃饭睡觉,何等舒服。这只是一条门槛,一个关头。他们可是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师生仇敌和各不相识的人,都结成一伙,互相劝勉,互相牵掣,死也不肯跨过这一步。 十 大清早,去寻我大哥;他立在堂门外看天,我便走到他背后,拦住门,格外沉静,格外和气的对他说, “大哥,我有话告诉你。” “你说就是,”他赶紧回过脸来,点点头。 “我只有几句话,可是说不出来。大哥,大约当初野蛮的人,都吃过一点人。后来因为心思不同,有的不吃人了,一味要好,便变了人,变了真的人。有的却还吃,——也同虫子一样,有的变了鱼鸟猴子,一直变到人。有的不要好,至今还是虫子。这吃人的人比不吃人的人,何等惭愧。怕比虫子的惭愧猴子,还差得很远很远。 “易牙⑻蒸了他儿子,给桀纣吃,还是一直从前的事。谁晓得从盘古开辟天地以后,一直吃到易牙的儿子;从易牙的儿子,一直吃到徐锡林⑼;从徐锡林,又一直吃到狼子村捉住的人。去年城里杀了犯人,还有一个生痨病的人,用馒头蘸血舐。 “他们要吃我,你一个人,原也无法可想;然而又何必去入伙。吃人的人,什么事做不出;他们会吃我,也会吃你,一伙里面,也会自吃。但只要转一步,只要立刻改了,也就是人人太平。虽然从来如此,我们今天也可以格外要好,说是不能!大哥,我相信你能说,前天佃户要减租,你说过不能。” 当初,他还只是冷笑,随后眼光便凶狠起来,一到说破他们的隐情,那就满脸都变成青色了。大门外立着一伙人,赵贵翁和他的狗,也在里面,都探头探脑的挨进来。有的是看不出面貌,似乎用布蒙着;有的是仍旧青面獠牙,抿着嘴笑。我认识他们是一伙,都是吃人的人。可是也晓得他们心思很不一样,一种是以为从来如此,应该吃的;一种是知道不该吃,可是仍然要吃,又怕别人说破他,所以听了我的话,越发气愤不过,可是抿着嘴冷笑。 这时候,大哥也忽然显出凶相,高声喝道, “都出去!疯子有什么好看!” 这时候,我又懂得一件他们的巧妙了。他们岂但不肯改,而且早已布置;预备下一个疯子的名目罩上我。将来吃了,不但太平无事,怕还会有人见情。佃户说的大家吃了一个恶人,正是这方法。这是他们的老谱! 陈老五也气愤愤的直走进来。如何按得住我的口,我偏要对这伙人说, “你们可以改了,从真心改起!要晓得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 “你们要不改,自己也会吃尽。即使生得多,也会给真的人除灭了,同猎人打完狼子一样!——同虫子一样!” 那一伙人,都被陈老五赶走了。大哥也不知那里去了。陈老五劝我回屋子里去。屋里面全是黑沉沉的。横梁和椽子都在头上发抖;抖了一会,就大起来,堆在我身上。 万分沉重,动弹不得;他的意思是要我死。我晓得他的沉重是假的,便挣扎出来,出了一身汗。可是偏要说, “你们立刻改了,从真心改起!你们要晓得将来是容不得吃人的人,……” 十一 太阳也不出,门也不开,日日是两顿饭。 我捏起筷子,便想起我大哥;晓得妹子死掉的缘故,也全在他。那时我妹子才五岁,可爱可怜的样子,还在眼前。母亲哭个不住,他却劝母亲不要哭;大约因为自己吃了,哭起来不免有点过意不去。如果还能过意不去,…… 妹子是被大哥吃了,母亲知道没有,我可不得而知。 母亲想也知道;不过哭的时候,却并没有说明,大约也以为应当的了。记得我四五岁时,坐在堂前乘凉,大哥说爷娘生病,做儿子的须割下一片肉来,煮熟了请他吃,⑽才算好人;母亲也没有说不行。一片吃得,整个的自然也吃得。但是那天的哭法,现在想起来,实在还教人伤心,这真是奇极的事! 十二 不能想了。 四千年来时时吃人的地方,今天才明白,我也在其中混了多年;大哥正管着家务,妹子恰恰死了,他未必不和在饭菜里,暗暗给我们吃。 我未必无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的几片肉,现在也轮到我自己,…… 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当初虽然不知道,现在明白,难见真的人! 十三 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 救救孩子…… 一九一八年四月。
我的头像是麒麟
专门辅佐君王的麒麟
详情请咨询《恐怖宠物店》

67

主题

945

帖子

1万

积分

王者传奇

风花小雪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745
QQ
发表于 2006-10-8 11:0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注释 ⑴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一八年五月《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作者首次采用了“鲁迅”这一笔名。它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猛烈抨击“吃人”的封建礼教的小说。作者除在本书(《呐喊》)《自序》中提及它产生的缘由外,又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指出它“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可以参看。⑵候补:清代官制,通过科举或捐纳等途径取得官衔,但还没有实际职务的中下级官员,由吏部抽签分发到某部或某省,听候委用,称为候补。⑶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这里比喻我国封建主义统治的长久历史。⑷“本草什么”:指《本草纲目》,明代医学家李时珍(1518—1593)的药物学著作,共五十二卷。该书曾经提到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中以人肉医治痨的记载,并表示了异议。这里说李时珍的书“明明写着人肉可以煎吃”,当是“狂人”的“记中语误”。⑸“易子而食”:语见《左传》宣公十五年,是宋将华元对楚将子反叙说宋国都城被楚军围困时的惨状:“敝邑易子而食,析骸而爨。”⑹“食肉寝皮”:语出《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晋国州绰对齐庄公说:“然二子者,譬于禽兽,臣食其肉而寝处其皮矣。”(按:“二子”指齐国的殖绰和郭最,他们曾被州绰俘虏过。)⑺“海乙那”:英语hyena的音译,即鬣狗(又名土狼),一种食肉兽,常跟在狮虎等猛兽之后,以它们吃剩的兽类的残尸为食。⑻易牙:春秋时齐国人,善于调味。据《管子·小称》:“夫易牙以调和事公(按:指齐桓公),公曰‘惟蒸婴儿之未尝’,于是蒸其首子而献之公。”桀、纣各为我国夏朝和商朝的最后一代君主,易牙和他们不是同时代人。这里说的“易牙蒸了他儿子,给桀纣吃”,也是“狂人”“语颇错杂无伦次”的表现。⑼徐锡林:隐指徐锡麟(1873—1907),字伯荪,浙江绍兴人,清末革命团体光复会的重要成员。一九○七年与秋瑾准备在浙、皖两省同时起义。七月六日,他以安徽巡警处会办兼巡警学堂监督身份为掩护,乘学堂举行毕业典礼之机刺死安徽巡抚恩铭,率领学生攻占军械局,弹尽被捕,当日惨遭杀害,心肝被恩铭的卫队挖出炒食。⑽指“割股疗亲”,即割取自己的股肉煎药,以医治父母的重病。这是封建社会的一种愚孝行为。《宋史·选举志一》:“上以孝取人,则勇者割股,怯者庐墓。”
我的头像是麒麟
专门辅佐君王的麒麟
详情请咨询《恐怖宠物店》

49

主题

128

帖子

6977

积分

侠之大者

Rank: 4

积分
6977
发表于 2006-10-19 17: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鲁迅逝世70周年啊 顶一个

132

主题

1846

帖子

5万

积分

圣殿骑士

宇宙中的精灵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8016

特别贡献奖

QQ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1 23: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载 鲁迅的好看和好玩 文/陈丹青 当今中国文化界,有人以鲁迅精神传承者自居,有人一辈子吃“鲁迅饭”,也有人叫嚣着要解构其文化偶像的地位,要将先生从神坛上请下。《笑谈大先生》是画家陈丹青在北京鲁迅纪念馆的演讲,谈到了后人应该怎样看待鲁迅的问题;他说要还原鲁迅,先得尽可能还原历史的情境。所谓“尽可能”,是因为历史记忆在许多时候往往是变了形的,像是哈哈镜。人们要学会在“变形”中去找那可能准确的“形”。 “先生是最不该被谈论的” 鲁迅先生被过度谈论了。其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尺度中,鲁迅是最不该被谈论的人。因为按照胡塞尔的定义:“一个好的怀疑主义者是个坏公民。”鲁迅的性格、脾气,不管哪个朝代,恐怕都是“坏公民”。 我知道自己是属于在“鲁迅”这两个字上“落了枕”的人,我得找到一种十分私人的关系,才好开口谈鲁迅。最后我只能说,鲁迅是我几十年来不断想念的一个人。我指的不是“想到”(thinking),而是“想念”(miss),这是有区别的。我常会嫉妒那些真的和鲁迅先生认识的人,同时又讨厌他们,因为他们的回忆文字很少描述关于鲁迅的细节,或者描述得一点都不好——除了极稀罕的几篇,譬如萧红女士的回忆。可是你看鲁迅先生描述他那些死掉的朋友:范爱农、韦素园、柔石、刘半农等等,就比别人回忆鲁迅的文字,不知道精彩多少。 我们这代人欢喜鲁迅,其实是大有问题的。我小学毕业,文革开始,市面上能够出售、准许阅读的书,只有《毛泽东选集》和鲁迅的书。从五十年代开始,鲁迅在中国被弄成一尊神,一块大牌坊。我后来读到王朔同志批评鲁迅的文章,读到不少撩拨鲁迅的文字,我猜,他们讨厌的大概是那块牌坊。其实,民国年间鲁迅先生还没变牌坊,住在弄堂里,“一声不响,浑身痱子”,也有许多人讨厌他。我就问自己:为什么我这样子喜欢鲁迅呢?今天我以一种私人的方式,谈论鲁迅先生。 先生的模样,配他的文学,配他的脾气,配他的地位与声名 我喜欢看他的照片,他的样子,我以为鲁迅先生长得真好看。 文革中间我弄到一本日记本,里面每隔几页就印着一位中国五四以来大作家的照片,“鲁、郭、茅,巴、老、曹”之类,最后还有赵树理的照片——平心而论,郭沫若、茅盾、老舍、冰心的样子,各有各的性情与分量。近二十多年,胡适之、梁实秋、沈从文、张爱玲的照片,也公开发布了,也都各有各的可圈可点,尤其胡适先生,真是相貌堂堂。可是我看来看去,还是鲁迅先生的样子最好看。 到了1979年,文革后第一次文代会召开,报纸上许多久违的老脸出现了:胡风、聂绀弩、丁玲、肖军……一个个都是劫后余生。我看见什么呢?看见他们的模样全都坍塌了,无一例外地被扭曲了。 老先生的相貌先就长得和他们不一样,这张脸非常不买账,又非常无所谓,非常酷,又非常慈悲,看上去一脸的清苦、刚直、坦然,骨子里却透着风流与俏皮……可是他拍照片似乎不做什么表情,就那么对着镜头,意思是说:怎么样!我就是这样!所以鲁迅先生的模样真是非常非常配他,配他的文学,配他的脾气,配他的命运,配他的地位与声名。 西方十八、十九世纪文学史,法国人摆得出斯汤达、巴尔扎克的好样子,英国人摆得出哈代、狄更斯的好样子,德国人摆得出哥德、席勒的好样子,俄国人摆得出托尔斯泰或者陀斯妥也夫斯基的好样子,印度还有个泰戈尔,也是好样子。现代中国呢,谢天谢地,总算五四运动闹过后,留下鲁迅先生这张脸摆在世界文豪群像中,不丢我们的脸。 而且鲁迅先生非得那么矮小,那么瘦弱,穿件长衫,一副无所谓的样子站在那里。他要是长得跟肖伯纳一般高大,跟巴尔扎克那么壮硕,便是一个致命的错误。可他要是也留着于右任那把长胡子,或者像沈君儒那样光脑袋,古风是有了,毕竟还是不像他。他长得非常像他自己,非常地“五四”;非常地“中国”,又其实非常地摩登。 我以为模样是一种宿命,宿命会刻印在模样上——托尔斯泰那部大胡子,是应该写写《战争与和平》;鲁迅那笔小胡子,是应该写写《阿Q正传》。当托尔斯泰借耶稣的话对沙皇说,“你悔改吧”,这句话与托尔斯泰的模样很配;当鲁迅随口给西洋文人看相,说是“陀斯妥耶夫斯基一副苦相、尼采一副凶相……这些话,与鲁迅的模样也很配。那年萧伯纳在上海见鲁迅,即称赞他好样子,据说老先生应声答道:早年的样子还要好。这不是鲁迅会讲话,而是他看得起萧伯纳,也看得起他自己。 “好玩”是一种活泼而罕见的人格 我喜欢鲁迅的第二个理由,是老先生好玩,就文学论,就人物论,他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 七十年来,崇拜鲁迅的人说他是位斗士、勇士、先驱、导师、革命家,说他是愤怒激烈、疾恶如仇、“没有半点媚骨的人”;厌恶鲁迅的人,则说他心胸狭窄、不知宽容、睚眦必报、有失温柔敦厚的人。总之,这些正反两面的印象与评价,都仿佛鲁迅是个很凶、很严厉、不通人情的人。那么鲁迅先生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 平心而论,在他先后、周围,可以称作斗士、先驱、导师、革命家的人,实在很不少。譬如章太炎敢于斗袁世凯,鲁迅就很欣赏;创建民国的辛亥烈士,更是不计其数;梁启超鼓吹共和、孙中山订立三民主义、陈独秀创建共产党,蔡元培首倡学术自由、胡适宣扬民主理念、梁漱溟亲力乡村建设……这些人物不论成功失败,在中国近代史都称得起先驱和导师,他们的事功,均在鲁迅之上。当年中间偏左的一路,譬如七君子,譬如杨杏佛、李公朴和闻一多,更别说真正造反的大批左翼人士与共产党人,要论胆量,论行动力,论献身的大勇,论牺牲的壮烈,更在鲁迅之上。 鲁迅一辈子叫喊国事天下事,可是你说他热衷政治,他既不入国共两党,也不做官;你说他是个文人,他却私下和当时的乱党交接甚密,还入过左联。就拿他常被通缉这件事来说,将鲁迅和政治家比较,也不算怎样地不恰当。
Michael,我永远与你同在!
诅咒那些议论是非的人,如果我有死亡笔记,一定写上他们的名字,让他们千刀万剐

132

主题

1846

帖子

5万

积分

圣殿骑士

宇宙中的精灵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8016

特别贡献奖

QQ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1 23: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将鲁迅放回他的时代吧。据说,白色恐怖时期,鲁迅曾经认真地向革命者打听严刑拷打究竟怎样滋味,可见他是准备吃苦头的。最著名的例子,是他出门不带钥匙,意思是横竖死了算了。然而他到底从未挨过整,挨过打,没蹲过一天班房。我们渲染他怎样地避难、逃亡,其实那正是鲁迅的奢侈与风流。 在我们几代人接受的教育中,万恶的“旧社会”与“解放前”,除了共产党人,好像只有鲁迅一个人在那里左右开弓跟黑暗势力斗。鲁迅一再说,他只有一枝笔,可是我们偏要给他弄得很凶,给他背后插许多军旗,像个在舞台上唱独角戏的老武生。 为什么我要强调鲁迅先生的“好玩”?以我私人的心得,所谓“好玩”一词,能够超越意义、是非,超越各种大字眼,超越层层叠叠仿佛油垢一般的价值判断与意识形态,直接感知那个人——当我在少年时代阅读鲁迅,我就会不断不断发笑。这样一种阅读的快乐,在现代中国的作家中,读来读去,只有鲁迅能够给予我。 举一个微不足道的例子吧,在《看萧与看萧的人们》中,宋庆龄通知鲁迅说,萧伯纳到了上海了,正在哪里吃饭,问他愿不愿意去见见。鲁迅于是写道:有这样的要去见一见,那就见一见吧。什么意思呢?——萧是大人物,鲁迅知道自己也是大人物,不去见,或赶紧去见,看得很重,或存心看轻,都没必要,都不恰当,都不大方。其实鲁迅是想要见见的,又其实不见也无所谓。现在人家来了,邀请也来了,那么:有这样的要去见一见,那就见一见吧。这意思很深,也很浅,很率性,也很得体。事后这么写了一笔,很轻,很随便,用了心思,又看不出怎样地用心思。鲁迅先生的文句中,布满这类不起眼的好玩,他知道自己好玩,所以不放过一行文字,在那里独自“玩”。 除了“好玩”,鲁迅先生另一个偶尔被提到的特质,就是非常寂寞,因为他好玩了一生一世,结果大家把他看成个很凶很苦、一天到晚发脾气的人。 最近我看到一份四十多年前的内部文件,是当年中宣部为了拍摄电影《鲁迅传》,邀请好些文化人的谈话录,我看了很有感慨,几乎每个人都提到鲁迅先生并不是一天到晚板面孔,而是非常诙谐、幽默、随便、喜欢开玩笑。夏衍是老先生讨厌责骂的四条汉子之一,他也说:老先生“幽默得要命”。唐看见市面上把鲁迅弄成那副凶相、苦相,就私下里对他外甥说,哎呀鲁迅不是那个样子的,还说,老先生夜里写了骂人的文章,隔天和那被骂的朋友酒席上见面,互相问起,照样谈笑。 我所谓的“好玩”是一种活泼而罕见的人格,好玩的人懂得自嘲,懂得进退。回头看看清末民初及五四英雄们――康有为算得是雄辩滔滔,可是不好玩;陈独秀算得鲜明锋利,可是不好玩;胡适算得开明绅士,也嫌不好玩;郭沫若算得风流盖世,他好玩吗?好笑倒是有一点;茅盾则一点好玩的基因也没有;郁达夫算是性情中人,然而性情并不就是好玩;再说周作人,他的人品文章淡归淡,总还缺一点好玩,论境界,我以为比他哥哥的纵横交错有声色,到底窄了好几圈。最可喜是林语堂,他在当年乱世提倡英国式的幽默,给鲁迅好生骂了好几回,可是林语堂自己平时并不真好玩,他或许幽默的吧,但毕竟偏于西化之后的种种自我教养,与鲁迅那种天性里骨子里的大好玩,哪里比得过。 先生的愤怒,便是漂亮的文学 依我看,历来推崇鲁迅那些批判性的、匕首式的、战斗性的革命文章,今天看来,以后现代的说法,就叫做“写作的愉悦”。可是我们看他的文字,通常只看到犀利与深刻,没看到老先生的得意,因为老先生不流露。 我们单是看鲁迅各种集子的题目,就不过是捡别人的讥嘲拿来耍着玩,什么《而已集》啊、《三闲集》啊,《准风月谈》啊、《南腔北调集》啊,真是顺手玩玩,结果字面、意思又好看。他给文章起的题目,也都好玩,譬如《论“TMD”》、《一思而行》、《人心很古》、《马上支日记》等等。 《花边文学》中有两篇著名的文章:《京派与海派》、《南人与北人》,竟是同一天写的,显然老人家半夜里写得兴起,实在得意,烟抽得一塌糊涂,索性再写一篇。譬如《论“TMD”》,我们读着,以为是在批判国民性,其实语气把握得好极了,写到结尾,我猜老先生写到这里,一定得意极了。 老先生看事情非常体贴,他既是犀利的,又是厚道的,既是猛烈的,又是清醒的,不会将自己的观点与态度推到极端,弄得像在发高烧――一个愤怒的人同时是个智者,他的愤怒,便是漂亮的文学。 鲁迅的语气和风调,哪里只是激愤犀利这一路,他会忽而深沉厚道,如他的回忆文字;忽而辛辣调皮,如中年以后的杂文;忽而平实郑重,如涉及学问或翻译;忽而精深苍老,如《故事新编》;忽而温柔伤感,如《朝花夕拾》;而有一种非常绝望、空虚的况味,几乎出现在他各个时期的文字中――尤其在他的序、跋、题记、后记中,以上那些反差极大的品质,会出人意料地糅杂在一起。 老先生越到后来,越是深知“写作的愉悦”。有些绝妙的文章,我们在《古文观止》中也不容易找到相似而相应的例子。雄辩如韩愈,变幻如苏轼,读到鲁迅的杂文,都会惊异赞赏,因鲁迅触及的主题与问题,远比古人杂异;与西人比,要论好玩,乔叟、塞万提斯、蒙田、伏尔泰,似乎都能找见鲁迅人格的影子,当然,鲁迅直接的影响来自尼采,凭他对世界与学问的直觉,他也如尼采一样,早就是“伟大的反系统论者”。只是尼采的德国性格太认真,也缺鲁迅的好玩,结果发疯。 当十九世纪中叶产生的马克思主义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还是最前卫、最时髦的思想体系时,当生于光绪年间的鲁迅也自认是唯物主义初学者时,他凭自己的笔力与洞察力,异常敏锐而前卫地触及了二战以后现代写作的种种问题与方式。他完全凭借自己内在的天性。今天看来,他的许多见解和预测,比马克思主义者更深刻、更真实、更高明。他早就警告,什么主义进了中国的酱缸,就会变;他也早就直觉到,未来中国不知要出多大的灾难,因为他更懂得中国与中国人。中国幸亏有过一个鲁迅,幸亏鲁迅好玩。 由于鲁迅其他深厚的品质――热情、正直、近于妇人之仁的同情心――他曾经一再欣然上当:上进化论的当、上年轻人的当、上左翼联盟的当,许多聪明的、右翼的正人君子因为他上这些当而指责他,贬损他――可是鲁迅都能跳脱,都曾经随即看破而道破,因为他内心克制不住地敏感到黑暗与虚空。
Michael,我永远与你同在!
诅咒那些议论是非的人,如果我有死亡笔记,一定写上他们的名字,让他们千刀万剐

0

主题

151

帖子

5592

积分

侠之大者

Rank: 4

积分
5592
QQ
发表于 2006-10-30 16:52:09 | 显示全部楼层
俺认为啊,不管是笔者,还是医者,或舞者,或任何什么者。只要是忍者就最酷啦。 希望我们的美梦和美好的愿望都实现。因为们都在不停息的努力。 一个地球,一个家。《天下一家》WE ARE THE WORLD 群英汇翠(qun ying hui cui) 的这个星球应该是快乐,幸福的,永恒的。让我们以来唱MJ的“CRY”吧。 我是这个感觉哦,希望有同感的朋友们永远支持我们,永恒的照明星→MICHAEL·JACKSON

132

主题

1846

帖子

5万

积分

圣殿骑士

宇宙中的精灵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8016

特别贡献奖

QQ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 22:29:01 | 显示全部楼层
《野草》的第一篇《秋夜》是鲁迅散文诗召唤力的最好说明。第一段是平实 的具体后园场景的描写:“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这种看来平实的句子其实是障眼法,因为随着作者想像的飞翔这种实境立即就转化为仙境了。所有的自然界实物:夜空、星星、月亮、粉红花、小青虫,都被织进了幻想中去,并且都取了拟人的形式,和作者的幻想交织在一起。夜空变得“奇怪而高”,“仿佛要离开人间而去”,而且“口角上现出微笑,似乎自以为大有深意” ;小粉红花开始“梦见春的到来,梦见秋的到来” ;两株落尽了叶子的枣树“也知道落叶的梦”。这时,读者才知道这自然的“后园”不是别的,它只是诗人在狂想中失落了自己的一所梦的花园。 人们可能说鲁迅在这里所用的技巧仍然有中国传统自然诗的味道,正如中国古诗那样,诗人的感情和外界自然的情态微妙混合,达到一种抒情境界。但是鲁迅的抒情却并不是典型的中国“情境”理想的重现。因为在中国古诗里,情与境并非完全分开的两个实际,宁可说,自我和自然是相互作用并相互共鸣的。虽然诗人是从他自己的感受角度看自然,但并不通过自己的意识去扭曲它。自然和诗人的主观视象由是而在诗意的溶合中相互交流。 鲁迅的诗篇却相反,这里是现实在和幻想相争。《秋夜》之奇不仅来自诗意的想像,同时也来自鲁迅对主观境界着意的精巧的处理。在诗篇将近结束时有如下一段: 我忽而听到夜半的笑声,吃吃地,似乎不愿意惊动睡着的人,然而四围的空气都应和着笑。夜半,没有别的人,我即刻听出这声音就在我嘴里,我也即刻被这笑声所驱逐,回进自己的房。灯火的带子也即刻被我旋高了。(卷2,第163页) 笑声显然是表示突然向现实的回归:痴迷已经打破,诗人的狂态也停止了。但这种突然的转化也包括两个方面:是作者的一方面在笑作者的另一方面。在《野草》中还有许多篇也用了这种小说技巧。而且,狂想只是被笑声暂时打断,当诗人开始欣赏那些扑灯的小青虫时,狂想又重新开始了。或许正是对刚才诗人幻想飞翔的微妙提醒吧,诗人的自我又开始做梦,又一次被笑声所打断。诗篇最后结束在现实的调子里,但仍带有抒情召唤的意味:“我打了一个呵欠,点起一支纸烟,喷出烟来,对着灯默默地敬奠这些苍翠精致的英雄们。” 以夜和梦的情绪为背景的《秋夜》是《野草》中最适宜的将读者引入整个集子的首篇。实际上,《野草》的世界也是就是诗人狂想的幽暗花园。读者进入这世界以后就会发现这种情绪在许多篇章里都持续着。这些篇章有着类似《秋夜》的抒情结构,并将诗人的自由联想扩展到更加虚幻的领域。在《好的故事》里,诗人深夜坐在一盏灯旁,在朦胧欲睡的状态中,看见一个美好的乡村。这个“好的故事”(它是这个梦魇似的集子里提供的唯一好梦)正在展开时突然因诗人的醒觉而被打断,美丽的形象于是化为难于补缀的碎片,似乎说明这混合融汇着一切美丽事物的完满世界只是幻想,在有着不可解决的两极的现实世界中是不可能存在的。因此,诗人一旦醒来,就不可能追回和完成这个故事。 有时,诗人的主观视象也可能贯穿全篇而不被现实的、常识性的思考所打扰。在《腊叶》中,是一件自然物(病态的、蜡黄的枫叶)触发了诗人长时间的默想,因为在诗人的注视下,它此时的“眸子”已“不复似去年一般的灼灼”。隐藏在这镜子似的双重形象的相互注视后面的,是诗人自己有病的、萧瑟的情绪。集子中写得最好的抒情篇章或许是《雪》,这里抒情场景围绕着南方和北方两种雪的对比而给以启示:雪的两种形象,成为诗人往昔青年时代和当前的他的隐喻。对南方雪景的描写是色彩丰富的:血红的山茶花,白中隐青的梅花,深黄的腊梅,冷绿的杂草,以及作为中心形象的、孩子们堆塑起来的有着鲜明色彩的雪罗汉。但是诗人现在居住在那里的北方的雪,却是没有色彩的,如粉、如沙,决不粘连。这些描写可以说都是实景,但是在雪化为雨时,所写的景象就是不那么现实主义的了: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卷2,第181页) 在这些抒情诗里,自然景象的描写似乎已经浸透了幻想的、隐喻的意象。这不仅赋予鲁迅的散文以诗意,而且由于大胆地离开了中国古诗中自然意象的运用,决定了鲁迅散文诗的“现代性”。普实克曾论证鲁迅的散文诗读来很像波德莱尔的《散文小诗》。如果说,鲁迅的小说虽有许多象征主义的属性,却仍然是立足于现实主义的。他的散文诗却绝对地属于象征主义的结构,再加上许多小说和戏剧的手法,似乎是在讲述一个梦或寓言领域内的虚构的“故事” 。 《野草》中多数篇章完全离开了现实并投入一个梦或梦似的世界。这些梦是“如此奇丽,如此狂乱的恐怖,使得它们简直成了梦魇。就是那些没有点明是梦的篇章,也有着那种不连贯的和使现实错位的梦魇的性质” 。这些关于梦的诗不一定是真梦的重述,相反,可能倒是一些在艺术上倾向于潜意识,但实际上是有意识的创造。集中有七篇是以“我梦见……”开始的。它的作用可以和《狂人日记》中那段伪托的作者前言相比,都在提醒读者:这不过是一个梦,从而将读者从现实通常的感觉推开。作者由是便得到一种诗的特许权,可以放任自己的艺术想像浮游于超现实的怪异领域。例如《死后》的开始: 我梦见自己死在道路上。 这是那里,我怎么到这里来,怎么死的,这些事我全不明白。总之,待到我自己知道已经死掉的时候,就已经死在那里了。(卷2,第209页) 又如《失掉的好地狱》的开始:也是在死后,作者发现自己处于“地狱的旁边” 。“一切鬼魂们的叫换无不低微,然有秩序,与火焰的怒吼,油的沸腾,钢叉的震颤相和鸣,造成醉心的大乐,布告三界,地下太平。”在这篇诗里,那些同时引起平静和恐怖感的语言很多引自佛经形象,这是鲁迅曾在1914年至1916年间孜孜研究的。但是这一梦魇的篇章中的“奇丽和狂乱的恐怖”所引出的还不仅仅是预想中的“现实的错位” ,同时也是一个由魔鬼说出的喜剧性的寓言。魔鬼悲悼人类征服了地狱,并使地狱变得更坏了。魔鬼的意思实际上是价值的对换,因为通常认为人比魔鬼、比野兽好,但在这里,人却比魔鬼坏。在另一篇以梦开始的《狗的驳诘》中,主人公是一条狗,诗人在梦中和狗相遇后进行了一段长长的辩论,最后是狗获胜。这里又出现了价值对换,说明狗并不势利,它比人要好些。后两篇中这种角色与价值的对换是鲁迅梦诗的中心手法,似乎是为了实现厨川所提倡的那种“尼采对价值的再评价” 。 七篇梦诗中,有四篇写诗人在最后突然醒来了,似乎是再次告诉读者这只是一个暂时的梦魇,是非现实世界。梦中叙述者提供的那一点点与现实的联系,充其量也只是消极的,短暂的。体现了鲁迅内心关注的,显然并非那作为普通人的诗人叙述者,而是那些非人或超人,如狗或魔鬼。可以把这些形象看做鲁迅内心痛苦的拟人化,其中有些或正是他精神的心理的“第二个我” 。这些形象在诗篇中有种种形式的行动,种种形式的与诗人叙述者的对话,浮游于鲁迅心中一个艺术的、“特定内在的”、“荒凉颓败的风景”之中。因此,也可以说在大多数诗中是诗人和自己做了一系列的对话,其中包含的问题和冲突组成了作品意义的范围。 ——节选自李欧梵 著 尹慧珉 译《铁屋中的呐喊》第二部分 第五章 《野草》 :希望与失望之间的绝境 二 。 [ 本帖最后由 akira 于 2006-11-2 22:31 编辑 ]
Michael,我永远与你同在!
诅咒那些议论是非的人,如果我有死亡笔记,一定写上他们的名字,让他们千刀万剐

132

主题

1846

帖子

5万

积分

圣殿骑士

宇宙中的精灵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8016

特别贡献奖

QQ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 22:36:42 | 显示全部楼层
鲁迅共有两本散文集:《野草》是散文诗,托物言志。《朝花夕拾》是回忆性的散文。   《野草》共收1924年——1926年创作的散文诗23篇,1927年出版。    鲁迅写《野草》和《彷徨》是同一时期,即五四落潮期。北京在卖国贼段祺瑞执政府统治之下,一股封建复古逆流顺势而起。鲁迅的心境和写彷徨时是相同的。这一时期,进化论、个性解放思想仍在鲁迅思想中起作用,但面对严酷的现实斗争,进化论思想开始轰毁,处于思想转变的痛苦探索时期。另外,五四运动退潮后,知识界出现了大分化,有的高升了;有的退隐了;有的前进了,鲁迅仍然执著于现实,对高升的鄙弃,又不甘心退隐,而同时同先进的思想和行动还没有完全合辙,因此,他一面战斗,一面又感到孤独、彷徨,有布不成阵,成了游勇的感觉,有一首小诗反映了他当时的心境: 寂寞新文苑 平安旧战场 两间余一卒 荷戟独彷徨   同时家庭里“兄弟失和”也是造成他精神痛苦的一个原因。从1923年下半年开始,原先情同手足的兄弟,鲁迅曾一手培植的周作人翻脸了,家庭也没有了温暖,可以说社会、家庭的种种不安因素,使鲁迅陷入极度的精神苦闷之中。   《野草》是鲁迅思想飞跃前灵魂的自我剖露,同时也深寓着作者对人生、社会的哲理性的思考,所以《野草》记录了他探索真理的路程,也最含蓄地剖露了作者内心的隐秘,反映了他苦闷彷徨的心境,有非常浓烈的抒情性,顽强的战斗精神,隐晦曲折的文字,反映了追求探索,矛盾彷徨的痛苦心境。   (一)《野草》的主要内容   1、对黑暗反动势力和罪恶丑恶的人生社会现象的揭露和抨击   《秋夜》用象征的手法通过对秋夜的感怀,表达作者对黑暗势力的仇视,对反抗者和被压迫者的赞美和同情,对人生真谛的迷茫感。   用“奇怪而高的天空”,用“星星”的“冷眼”、“鬼睒眼”、“夜游的恶鸟”【35】象征丑恶和黑暗。   用直刺天空的枣树,托出傲岸不屈的任性战斗的精神。用青虫扑火,瑟缩的小粉红花写出反抗的力量和追求光明的精神,反映了鲁迅的哲学——强者哲学,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淡淡的血痕中》歌颂人间叛逆的猛士,批判胆怯的造物主和懦弱的庸人。   《失掉的好地狱》用地狱比喻当时社会的黑暗。   2、讽刺社会的不良陋习,揭露旧传统旧观念   《复仇》讽刺旁观者。   《狗的驳诘》挖苦唯利是图,出卖灵魂的小人。   《立论》嘲讽圆滑的处世哲学。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讽刺伪善者。   《我的失恋》为讽刺当时盛行的失恋诗而作。   3、对光明美好事物的赞美和追求   《好的故事》写一种美丽、优雅的自然境界。   《雪》写雪景,寄予着对美的追求。   4、抒写自己的思想感情,严格的解剖自我   《影的告别》剖白自己矛盾的内心世界“影”和“人”告别。“影”——新我;人——旧我,新我执着于现实,但不知究竟走到哪里,彷徨在明暗之间。   《风筝》剖白自己忏悔的心,因为曾经无意中践踏了小弟弟的纯真的感情,感情真挚沉痛。鲁迅的伟大在于他能无情的解剖自己。   5、对革命者的赞美和歌颂,也是鲁迅自我人格的写照   《这样的战士》反复用“他举起了投枪”,【36】写出一个革命者不管遇到什么阴谋,什么险阻都战斗不止的精神,也是鲁迅一生战斗精神的写照。   《过客》可以看作是鲁迅自传体的诗剧   时间、地点:黄昏、杂树、瓦砾、荒凉破败的丛莽,似路非路的路,这些都象征着当时的社会环境,和鲁迅思想无路可走的境遇。   老翁:一个心力交瘁,饱经人事沧桑的人。   女孩:对未来充满希望。   过客:困顿、倔强、执意向前,不肯停歇。    鲁迅写出了一个不知从哪里走来,也不知道走向哪里,但倔强的一直向前走的过客形象,其实也是他自我的化身。作品写出过客不畏艰难,即使前面是坟,也要向前走,写出了一个鲁迅式的革命者形象。鲁迅当时思想上没有找到一条行得通的出路,然而面对黑暗的现实鲁迅执著地认为只有革命才有出路,这是历史的必然。所以无论前途多么艰险,也义无反顾地前行,而不是为了胜利,为了分享胜利果实才革命,鲁迅追求的是真理,是人类的理想。这是鲁迅的高贵的精神,也是科学的精神。写出了鲁迅当时既矛盾又执著的心境。   (二)艺术特色   散文诗是现代文学独特的形式,不同于一般的散文和韵律严整的诗。散文诗是文学上的两栖动物。   散文诗是诗意的散文,没有节奏和韵律的音乐,是白话散文和白话诗互相嫁接的产物,是边缘体裁。   散文诗的出现也是借鉴外国文学的成果:法国象征派诗人波特莱尔(1821-1867年)第一次用“散文诗”一词。在我国五四时期,屠格涅夫的散文诗有过大量的翻译。    鲁迅的《野草》则是开了中国散文诗创作的先河,形式自由,行文活泼,有诗、诗剧、对话、杂感。内容以抒发内心感受为主,形象凝炼,别有意境,又蕴含深刻的哲理,比一般的散文精粹含蓄,凝聚着更多的诗情。    散文诗是以散文为外衣,以诗意为灵魂的。   1、奇特的构思   ①现实的梦幻化   写梦境的有七、八篇,通过梦境揭露黑暗社会和人生的丑恶行径。   《失掉的好地狱》、《死后》、《狗的驳诘》、《立论》   ②主观思想形象化:   把主观感受变成具体的意境创造,通过精细描写现实生活的景物,托物言志。   《秋夜》、《好的故事》、《雪》、《风筝》、《腊叶》借景抒情,托物咏怀。   粗线条勾勒象征性形象,写出富有概括性的生活场面,表现思想感情。   《影的告别》、《求乞者》   ③在鲜明对比中抒写情怀,抨击庸俗妥协的社会弊端,歌颂坚韧不屈的情操。   《复仇》、《这样的战士》、《过客》、《淡淡的血痕中》、《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野草》是鲁迅真实思想的记录,蕴涵着深刻的鲁迅的人生哲学。从艺术技巧上讲《野草》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2、绝妙的语言:   鲁迅新奇、丰富的想象力使语言产生一种既有诗情美,又有哲理意韵的独特韵味。   ①用简洁、优美的语言创造出别致的艺术意境:   一种是由人物对话形成的一种实意境——寓言式的,通过生动的形象包含深刻的内涵。   如《求乞者》、《立论》、《狗的驳诘》、《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一种是由优美的写景抒情的语言构成的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表达一种深邃、丰富、复杂的感情境界。   例如《雪》,写雪景溶入了作者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北方“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还有《秋夜》、 《风筝》等。   ②用曲折、含蓄、象征性的语言容纳更为广袤的诗情和人生哲理,给读者以想象和深思的余地。   《野草》中有许多格言、警句式的语言。   如《题辞》“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我以这一丛野草,在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献于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   《墓碣文》“……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
Michael,我永远与你同在!
诅咒那些议论是非的人,如果我有死亡笔记,一定写上他们的名字,让他们千刀万剐

7

主题

484

帖子

2万

积分

王者传奇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211
发表于 2006-11-2 23: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鲁迅一生给中国人留下了一千多万字的精神食粮~ 伟人啊!".............................................. 他是我最敬佩的爱国人士.文学巨人

132

主题

1846

帖子

5万

积分

圣殿骑士

宇宙中的精灵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8016

特别贡献奖

QQ
 楼主| 发表于 2006-11-4 04:0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年纪最大的,都可以叫我姐姐。 真恨自己年纪这么大,这辈子是嫁不出去了....
Michael,我永远与你同在!
诅咒那些议论是非的人,如果我有死亡笔记,一定写上他们的名字,让他们千刀万剐

0

主题

2

帖子

88

积分

游客

积分
88
QQ
发表于 2006-11-4 16:52:08 | 显示全部楼层

MJ

MJ MJ MJ MJ MJ MJ MJ
MJ

1

主题

128

帖子

1万

积分

王者传奇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396
QQ
发表于 2006-11-8 19: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鲁迅!中国文学的骄傲.........

132

主题

1846

帖子

5万

积分

圣殿骑士

宇宙中的精灵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8016

特别贡献奖

QQ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6 21:3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附录 鲁迅生平提要
一八八一年    九月二十五日  诞生于浙江绍兴城内东昌坊口周家,取名樟寿,字豫山。祖父周福清(1837一1904),翰林院庶吉士,曾任江西金欲县知事,此时正在北京任内阁中书。父亲周伯宜(1860一1896),秀才,闲居在家,思想颇为开通6母亲鲁瑞(1857一1943),出身于绍共近郊安桥头一户官宦人家,没念过书,但以自修得到能够看书的学力。 一八八六年    本年  由叔祖周玉田开蒙,进周家自设的私塾读书。按照祖父的意见,除习字、对课之外,主要是读《鉴略》。    因原名豫山与“雨伞”谐音,改为豫亭,后又改为豫才。 一八九○年    本年  继续在本宅私塾读书。因课余在周玉田家中看到许多杂书,引起了欣赏和搜集图画书的兴趣。 一八九二年    二月  被送进据说是绍兴城内最严格的私塾“三味书屋”,从寿镜吾读书。除在课堂上读经史之外,还读小说,看画谱,并逐渐养成了影描小说书上的插图,直至整段整本地抄杂书的爱好。 一八九三年    秋天  祖父因科场舞弊案被捕入狱,押在杭州府狱内。为免受牵连,与二弟周作人一起,被送往亲戚家避难。 一八九四年    四月  由避难地返回家中,仍进“三味书屋”读书。    冬天  一父亲吐血病倒。既身为长子,便挑起了生活的重担,除读书外,还要出入当铺和药房,领略冷眼和侮蔑。 一八九六年    十月十二日  父亲病逝。家境急剧衰败,甚至招致亲戚本家的欺侮。 一八九八年    春天  在家练习八股诗文,送去“三味书屋,由寿镜吾的儿子寿洙邻批改。    五月  离开绍兴到南京,考入江南水师学堂念书。    改本名樟寿为“树人”。    十一月  因不满江南水师学堂的乌烟瘴气,退学回家。    十二月十八日  参加会稽县的县考,在五百多人中考得第一百三十六名。 一八九九年    一月  再会南京,改入矿路学堂念书。课余则常习骑马。 一九○一年    本年  仍在矿路学堂念书。开始到学堂内的阅报处翻阅《时务报》等宣扬新思想的报刊,并买来严复翻译的《天演论》,以及林纤翻译的外国小说,读得入迷。 一九○二年    一月  以一等第三名的成绩从矿路学堂毕业。    三月  离开绍兴去日本留学。先人东京的弘文学院学习日语。    十月  与弘文学院的同学许寿裳经常讨论中国国民性的病因及其解救办法。并经常去东京中国留学生会馆参加反清的革命者的演讲会。 一九○三年    三月  作《自题小像》诗。    六月  在留日浙江籍学生主办的《浙江潮》上发表编译的历史小说《斯巴达之魂》。    十月  与陶成章等人一起,加入反清团体“浙学会”,此会即为后来成立的著名的反清组织“光复会”的前身之一。 一九○四年    四月  在弘文学院卒业。    九月  入设在日本本州岛东北部的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习医学。 一九○六年    三月  从仙台医学专科学校退学,返回东京,一面学习德语,一面阅读各种类型的文学作品。    六月  奉母亲之命,回绍兴与朱安结婚。婚后不几日,便与周作人再赴东京。    秋天  与许寿裳、苏曼殊等人筹划办《新生》杂志,但因经费无着,稿件匮缺而作罢。 一九○八年    夏天  继续在东京读书学德语。    从夏天开始,每星期日往章太炎在东京的寓所,听他讲学,历时大约半年。 一九○九年    三月二日  与周作人合译的《域外小说集》第一册出版。    七月二十六日  《域外小说集》第二册出版。    八月  为了负担家庭经济,离开日本回国,结束了七年的留学生活。    回国后,就任杭州的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的生理和化学教员,兼任日籍教师的翻译。 一九一○年    五月  祖母病逝,回家主持葬礼,诸事都依照旧可办理。    七月  辞去杭州的两级师范学堂教席,回到绍兴。    九月  担任绍米府中学堂的监学,兼教生物课。 一九一一年    七月  辞去绍兴府中学堂职务,失业在家。    十月  武昌起义爆发,革命席卷全国,绍兴城内一片混乱,遂应府中学堂学生的请求,回校暂管校务。    十一月  带领学生演说队上街宣传革命,安定民心。    不久,受新任绍兴军政府都督王金发委任,担任山会初级师范学堂监督。    冬天  作短篇文言小说《怀旧》。 一九一二年    二月  辞去山会初级师范学堂监督职。    应教育总长蔡元培邀请,去南京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教育部任职。    五月  因教育部北迁,单身前往北京,住进宣武门外的绍兴会馆。    八月  任北洋政府教育部佥事,兼第一科科长。 一九一三年    本年  为应付袁世凯政府的恐怖统治,开始抄书、辑书,其后又开始抄碑,读佛经,除去教育部上班和逛书店,基本上不出会馆,每日夜间孤灯独坐,这样的生活持续了好几年。 一九一八年    四月二日  作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交《新青年》发表。    五月十五日  在《新青年》上发表白话诗《梦》。    七月二十日  作长论《我之节烈观》。    八月二十九日  开始陆续向《新青年》的“随感录”栏投稿。    冬  作短篇小说《孔乙己》。 一九一九年    四月二十五日  作短篇小说《药》。    八月十九日  购买西直门内八道湾十一号的房产。    十一月二十一日与周作人全家一起迁入八道湾十一号新居。    十二月一日  离京赴绍兴、于十二月二十九日携母亲。    朱安及周建人全家返抵北平,住进八道湾。    开始了大家庭聚居的生活。 一九二○年    八月五日  作短篇小说《风波》。    八月六日  应聘任北京大学国文系的兼任讲师,直至一九二六年。主要讲授中国小说史,并以厨川白村所著的《苦阀的象征》为教材,讲授文艺理论。与此同时,还应聘任北京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的兼任讲师,讲授中国小说史。    十月二十二日译毕俄国作家阿尔志跋绥夫的小说《工人绥惠略夫》。 一九二一年    一月  作短篇小说《故乡》。    十二月四日  开始在《晨报附刊》上连载中篇小说《阿Q正传》。 一九二二年    一月  应聘任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委员会委员六月  作短篇小说《端午节》和《白光》。    十月  作短篇小说《社戏》。    十一月  作短篇历史小说《不周天》。    十二月三日  作《(呐喊)自序》 一九二三年    四月  接连出席董秋芳、许钦文等组织的文学团体“春光社”的聚会,给文学青年以直接的指导。    六月十四日  与周作人妻羽太信子发生严重冲突,当晚即改在自己房内用餐,不再与周作人等一起吃饭。    七月十九日  接到周作人亲自送来的绝交信,兄弟二人,就此绝交。    八月二日  搬出八道湾十一号的寓所,与朱安一起,迁至西城的砖塔胡同六十一号居住。    十月一日  开始连日高烧,咳嗽,实际是肺病复发,持续一个多月,才逐渐恢复。    十二月十一日  所著《中国小说史略》(上册)出版,由新潮社发行。    十二月二十六日往北京女子师范学校演讲,题目是《娜拉走后怎样》。 一九二四年    二月七日  作短篇小说《祝福》。    二月十六日  作短篇小说《在酒楼上》。    三月一日  往日本人开设的山本医院就诊。此后一个月内,接连往该医院就诊十三次,都是治疗发烧、咳嗽及吐血之类的肺病症状。    三月二十二日  作短篇小说《肥皂》。    五月二十五日  迁居阜成门内西三条胡同二十一号。    六月十一日  往八道湾十一号旧宅取书及什器,又与周作人夫妇发生冲突。    七月八日  应邀往西安,参加西北大学举办的暑期演讲活动。至八月十二日返回北京。    九月十五日  作散文诗《秋夜》,此为《野草》的第一篇。    九月二十二日  开始翻译《苦闷的象征》,至十月十日结束。    九月二十四日  作散文诗《影的告别》。    十一月十三日  作《记“杨树达”君的袭来》。    十一月十六日  参与组织的《语丝》周刊创刊。    十二月二十日  作散文诗《复仇》和《复仇(其二)》。
Michael,我永远与你同在!
诅咒那些议论是非的人,如果我有死亡笔记,一定写上他们的名字,让他们千刀万剐

132

主题

1846

帖子

5万

积分

圣殿骑士

宇宙中的精灵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8016

特别贡献奖

QQ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6 21:35: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九二五年    一月一日  作散文诗《希望》。    一月二十八日  作散文诗《好的故事》。    二月十日  作《青年必读书》,回答《京报副刊》的征答。    二月二十八日  作短篇小说《长明灯》。    三月二日  作散文诗《过客》。    三月十一日  开始与女子师范大学国文系的学生许广平通信。    四月二十四日  发起成文文学团体“莽原社”,创办《莽原》周刊,自任编辑。    五月二十六日  邀集女子师范大学的六位教员,联名在《京报》上发表《关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风潮的宣言》,公开支持女师大学生反对校长杨殖榆。    六月十六日  作散文诗《失掉的好地狱》。    六月二十五日  请许广平等人在家中吃饭,因酒醉而开怀大乐,甚至以手按许广平的头。自此以后,与许广平通信的口气明显变化,毫不掩饰地流露出亲昵之情。    六月二十九日  作散文诗《颓败线的颤动》。    七月十二日  作散文诗《死后》。    大约同时,与韦素园、李霁野等六人组成文学团体“未名社”,出版《未名》半月刊和《未名丛书》。    八月十四日  因支持女师大学生,被教育总长章士钊免去教育部企事职务。    八月二十二日  向北洋政府平政院递交诉状,控告章士钊违法免他职务。    九月一日  肺病复发,连绵数月才愈。    九月十六日  作短篇小说《孤独者》。    九月二十一日  作短篇小说《伤逝》。    十一月六日  作短篇小说《离婚》。此后即停止创作小说。 一九二六年    一月十六日  在平政院控告章士刽胜诉,恢复教育部金事职。    三月十日  作回忆散文《阿长与山海经》。    三月二十五日  去女师大参加“三·一八”渗案死难者刘和珍、杨德群的追悼会,并在五天后写出《记念刘和珍君》。    三月二十六日  因《京报》披露段棋瑞政府在学界通缉鲁迅等五十人的密令,离家往设在西城的莽原社躲避。    三月二十丸日  由莽原社转移至山本医院,继续避难。    四月十五日  因直、奉联军进入北京,政治气氛进一步恶化,由山本医院转移至一家德国医院避难;    十天后又移至一家法国医院,至五月二日才返回家中,恢复正常生活。    七月二十八日  应厦门大学聘,任该校国文系教授兼国学院研究教授,决意离京南下。    与此同时,与许广平约定,离京南下后,先分开两年,各自作些准备,再决定将来的生活。    八月二十六日  与许广平同车离开北京,经上海转水路往厦门(许广平从上海去广州工作)。    九月四日  抵达厦门大学。在国文系讲授中国文学史和小说史。    九月十八日  作回忆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本月及下月,接连作了好几篇这样的散文。    九月二十六日  为授课,开始编写中国文学史讲义,名为《中国文学史略》。此项工作一直持续到年底。    十一月十一日  作《写在(坟)后面》。    十一月十五日  致信许广平,郑重地列出今后的三种打算,请她帮助选择。这实际上是试探,也是求援。    十一月十九日  决定于学期末离开厦门大学,去广州中山大学国文系任教。 一九二七年    一月十一日  在接到许广平一封热烈表自的信之后,又致信许广平,明确表示了与她结合的决心。    一月十五日  乘船离开厦门,于十八日抵达广州,任中山大学文学系主任,兼教务长。    二月二十日  与许广平一起宴请也到中山大学任教的老友许寿裳。此后一起游玩,或远足,或看电影,请吃饭,持续十余比三月一日  中山大学开学,忙于教务。    三月甘九日  因不满中山大学文学院长傅斯年聘顾颉刚来校任教,与许寿裳一起迁居校外,住白云路白云楼二十六号二楼。并请许广平也同居一处。    四月十五日  以教务长身份召集中山大学各系主任会议,力主营救当日事变中被捕的学生,但无人附合。    四月二十一日  辞去中山大学一切职务。在白云楼闭门不:    出。    四月二十六日  作《题辞》。    五月一日  作《小引人》。    五月六日  接受日本记者山上正义的采访,发表他对“四一五”事变的看法。    七月二十三日  在国民党广州市教育局主办的夏期学术演讲会作演讲,题目是《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九月四日  作《答有恒先生》。    九月二十七日  与许广平同船离开广州去上海。    九月二十八日  途经香港,遭受香港海夫人员的野蛮检查。    十月三日  抵达上海。五日后迁人虹口景云里二十三号,与许广平正式同居。    十月二十五日  至江湾劳动大学演讲,题为《关于知识阶级》。    十二月十八日  因蔡元培推荐,任南京政府大学院特约著作员,开始领取薪水。    十二月二十一日  至暨南大学演讲,题目是《文艺与政治的歧途》。 一九二八年    一月八日  原厦门大学的学生廖立峨,携爱人及其哥哥来访,声称要作鲁迅的“义子”,住在鲁迅家,长达七个月。    二月二十四日  致信台静农,提议将《莽原》半月刊迁往上海,并表示愿当编辑。    二月五日  往内山书店购买自译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此后又陆续购读此类书籍十多种。    二月二十三日  作《“醉眼”中的朦胧》。    六月二十日  与郁达夫合编的《奔流》月刊创刊。    八月十二日  与许广平一起去杭州游玩,至十七日返回。    八月二十二日  致信韦素园,认为“以史底唯物论批评文艺的书”是“极直捷爽快的,有许多味暖难解的问题,都可说明”。    九月九日  因邻居嘈杂搅扰,迁至景云里十八号。    十二月六日  与柔石等人合编的《朝花》月刊创刊。 一九二九年    四月二十二日  开始翻译卢那察尔斯基的《艺术论》。    五月十三日  赴北京探母。至六月三日返回。    五月二十二日  在燕京大学演讲,题目是《现今的新文学的概观》。    八月十三日  请律师向北新书局提出诉讼,追索拖欠的稿费。后书局分四次,将所欠八千多元稿费,全数付清,历时四个半月。    九月二十六日  儿子海婴出世。    十月十二日  译完普列汉诺夫的论文集《艺术论》。    十二月二十二日  作《我和(语丝)的始终》。 一九三○年    二月十六日  由柔石、冯雪峰陪同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筹备会。    与此同时,参加共产党组织的“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成立大会,被人推举为发起人。    三月二日  出席“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并作演讲。    三月十九日  因国民党浙江省党部向国民党中央呈请通缉“堕落文人”鲁迅,往日本朋友内山完造家中避难。    三月二十六日  致情章廷谦,说在一左联”成立会上“一览了荟萃于上海的革命作家,然而以我看来,皆前花色”。    四月十一日  主编的“左联”机关刊物《巴尔底山》旬刊级刊。    五月七日  由冯雪峰陪同。往爵禄饭店会见共产党领导人李立三,拒绝其要他公开写文章斥骂蒋介石的要求。    五月十二日  迁往共四川路上的“北川公寓”。    六月七日  向共产党“第三国际”组织的“中国革命互济会”捐款一百元。    九月十六日  出席“左联”等组织为其举办的五十寿辰纪念会,并作讲话。    十二月二十六日  译完法捷耶夫的长篇小说《毁灭》。
Michael,我永远与你同在!
诅咒那些议论是非的人,如果我有死亡笔记,一定写上他们的名字,让他们千刀万剐

132

主题

1846

帖子

5万

积分

圣殿骑士

宇宙中的精灵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8016

特别贡献奖

QQ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6 21:36: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九三一年    一月二十日  因柔石等五人被捕。携全家至一日本人开设的花园庄旅店避难。至二月二十八日返家。    四月二十五日  所作《中自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在左联机关刊物《前哨》的创刊夸上发表。    七月二十日  在社会科学研究会举办的暑期学校作演讲,题目是《上海文艺之一瞥》。    十月二十三日  所作《“民族主义文学”的任务和命运》发表。    十一月五日  作《英译本序》。    十二月十一日  主编的《十字街头》双周刊创刊。    十二月二十五日  作《关于小说题材的通信》,回答两位青年作家的询问。 一九三二年    二月三十日  因避“一·二八”事变的战火,携全家及周建人一家在内山书店,在其楼上暂居。    四月二十日  作《林克多序》。    五月九日  致信日本朋友增田涉,说:“今后拟写小说或中国文学史”。    十月十日  作《论“第三种人”》。    十月十二日  作七律《自嘲》。    十一月十一日  赴北京探母病。至三十日返回上海。    十一月二十二日  接连往北京大学和辅仁大学演讲,其中在辅仁大学演讲的题目是《今春的两种感想》。    十二月十日  作《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    十二月十六日  作《序言》。 一九三三年    一月十七日  参加“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成立大会,并被推举为执行委员。    二月七日  作《为了忘却的记念》。    三月五日  作《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四月一日  作《现代史》。    四月十一日  迁居大陆新村九号。    五月二十九日  作《题记》。    六月十八日  致信曹聚仁,认为“今之青年,似乎比我们时代的青年精明,而有些也更重日前之益,为了一点小利,而反噬拘陷,……历来所身受之事,真是一言难尽。”    七月三日  作《我谈“堕民”》。    七月八日  致信黎烈文,说:“我与中国新文人相周旋者十余年,颇觉得以古怪者为多,而漂聚于上海者,实尤为古怪……”    七月十二日  作《沙》。    八月三日  致信黎烈文,说:“小说我也还想写,但目下恐怕不行。”    八月十二日  作《上海的儿童》。    九月二十日  作《偶成》。    十月一日  作《看变戏法》。    十月二十八日  作《后记》。    十二月三十日  作五言四句诗《无题》。 一九三四年    一月三十一日  作《关于中国的两三件事》。    三月二十三日  作《答国际文学社问》。    四月二十六日  作《小品文的生机》。    四月三十日  致信曹聚仁,谈及周作人五十自寿诗引致的攻击,认为“此亦‘古已有之',文人美女,必负亡国之责……”    五月二十六日  作《儒术》。    六月十日  作《隔膜》。    七月十日  作《买》。    七月十六日  作《忆韦素园君》。    七月三十日  致信日本朋友山本初枝,说:“我有生以来,从未见过近来这样的黑暗……非反抗不可。”    八月二日  作《答曹聚仁先生信》,断言“汉字和大众,是势不两立的”。    八月九日  发烧,自觉“胁痛颇烈”,肺病相当严重了。    八月二十日  写完《门外文谈》。    八月  作历史小说《非攻》。    九月二十五日  作《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十月一日  作《又是“莎士比亚”》。    十一月十五日  作《答周刊编者信》。    十一月二十一日作《中国文坛上的鬼魅》。    十二月九日  题《芥子园画谱》赠许广平诗。    十二月十一日  作《病后杂谈》。    十二月十六日  作《病后条谈之余》。    十二月十八日、致情杨弄云,自称是在敌人和“战友”的夹攻下“横站”。 一九三五年    一月二十四日  开始为《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选稿二月十五日  开译果戈理的长篇小说《死魂灵》。    三月二日  作《小说二集序》。    四月二十三日  致信萧军、萧红,说:“最令人寒心而且灰心的,是友军中的从背后来的暗箭,受伤之后,同一营垒中的快意的笑脸。”    四月二十九日  作《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九月十二日  致信胡风,将“左联”中的某些领导人比喻成“在背后用鞭子打我”的“工头”。    十一月六日  去苏联驻上海领事馆观看电影。美国记者史沫特莱等劝他出国休养,但他考虑到政治和经济上的诸多困难,没有采纳她的意见。    十一月二十日  作《陀斯妥耶夫斯基的事》。    十一月二十九日  作历史小说《理水》。    十二月五日  作七律《亥年残秋偶作》。    十二月  作历史小说《采薇》和《起死》。 一九三六年    一月三日  肺病复发,引起肋膜发炎,肩胁部均大痛。    一月二十八日  编定《凯绥.河勒惠支版画选集》,并作序。    二月二十九日  致信曹靖华,明确表示了对于“左联”解散的不满,并表示不愿加入新成立的“文艺家协会”:“似有人说我破坏统一,亦随其便。”    三月二日  受寒而气喘病发,延续一个多月。    四月一日  作回忆散文《我的第一个师父儿》。    四月七日  作《写于深夜里》。    五月二日  致信徐懋庸,说:“我希望这已是我最后的叫封信,旧公事全都从此结束了。”    五月三日  致信曹靖华,对傅东华、郑振铎和茅盾等人,均提出批评。    五月十四日  致信曹靖华,说:“近来时常想歇歇。”    五月十八日  发烧,持续不退。    五月三十一日  史沫特莱请当时上海最好的一位肺病专家来作诊断,诊断结果是认为鲁迅的病症非常严重,“倘是欧洲人,则在五年前已经死掉”。    六月丸日  病中口授《答托洛斯基派的信》,冯雪峰执笔。    六月十日  口授《论现在我们的文学运动》,冯雪峰执笔。    六月十五日  与茅盾、曹靖华等六十三人联名发表《中国文艺工作者宣言》。    八月一日  去医院诊病,体重仅为三十八点七公斤。    八月五日  写完《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问题》。因病中体弱,此文先口授,由冯雪峰执笔拟就,鲁迅再用三天时间,修改完毕。    八月二十三日  作《“这也是生活”……》。    九月五日  作《死》。    九月十九日  作回忆散文《女吊》。    十月九日  作《关于太炎先生二二事》。    十月十八日  “气喘发作。终日呼吸困难。    十月十九日  上午五时二十五分逝世。
Michael,我永远与你同在!
诅咒那些议论是非的人,如果我有死亡笔记,一定写上他们的名字,让他们千刀万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MJJCN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迈克尔杰克逊中文网(Michael Jackson Chinese Fanclub)[官方认证歌迷站] ( 桂ICP备18010620号-7 )

GMT+8, 2024-4-28 05: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