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0-4-23 17: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人道毁灭 于 2010-4-23 17:33 编辑
你那句“相同主题的多角度发散”------我一看就知道,你明白我!
音乐上的,,等用语,在文学上的含 ...
mj8788 发表于 2010-4-16 11:16 
你问的是这句话吧?“它的商业和桥段转换的不明朗”,本质上来说,我是倾向于Cult风格的,所以我其实也更喜欢Michael自己写的那些与当下主流非常差异化的歌曲,YANA并不惜因为,虽然它在商业上市成功的;这首歌的桥段转换,也就是曲式,可以看看我在这个贴的第一次回帖,写的很清晰了。
曲风较甜美,典型的R. Kelly特色,副歌和连复段的转换上没有明显的变奏和旋律空间,在Bridge部分丧失了旋律感,几乎是平行的发展到了下一次副歌段落,这就是这首歌最致命的不明朗部分;但毕竟瑕不掩瑜,这首歌还是能够在大众当中流传很久的。只是以后这类歌曲的跟风之作,恐怕就没法这么成功了,因为缺少了Michael,缺少了他独一无二的演绎。
另:我觉的《Invicible》就像是一部Cult电影,发行之初未能大卖(无论是什么原因),但是却在时间的沉淀之下,让大家越来越清晰地看到这张专辑的价值,也使得它有了很多的歌迷,这不是其他每张专辑都能做到的。用Cult电影来打个比方,《Thriller》就是《Matrix(黑客帝国)》,一出现就大卖;而《Invincible》则是《Fight Club(搏击俱乐部)》,在长期的品味中,被人奉为经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