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杰克逊中国网  - 歌迷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MJJCN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飘渺岛主

《夜宴》:或许不是你想象的味道

[复制链接]
飘渺岛主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06-9-15 13: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飘渺岛主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06-9-15 13:56:09 | 显示全部楼层
饕餮《夜宴》 by 卡夫卡·陆(KavkaLu) 人民需要冯小刚 你养一条草狗只要粗茶淡饭,你要养一条狼狗你就要大出血,投入和产出是正比的,对于《夜宴》我是以大片的心态来看的,130分钟的视觉盛宴基本上对得起他的投资人,相比《十面埋伏》、《无极》而言美工出身的冯小刚联手叶锦添确实将视觉以及心理视觉做到了极致,在压抑的色调里将死亡之红尽情渲染。 在导演里,冯小刚是比较明白未庄的,它将哈姆雷特戏里的幽灵戏全部抹去,这样这场已有结果的充满杀戮和人性恶的电影就成为了超越年代的现实主义大戏,这样的故事放置在一个耐人寻味的年代五代十国具有警世的意义,人性的邪恶往往滋生在动荡的年代以及国家风雨飘零的背后,在所有的权利斗争之后死亡是所有争斗者的归宿,这就是被有些影评人指责为死得莫名其妙的皇后剑穿其胸的意义。 在非市场的因素下,如果说有不满意的地方那就是现在被尊为大师的谭盾所作的音乐,为了拖进另一个市场因素郎朗影片的主基调《越人歌》和它的歌舞形式造就的空灵和诡异和激情的钢琴格格不入产生了断裂,另中国古装电影服饰近年来受到日本服饰(特别是幕府服饰)以及伪民俗服饰(紫禁城系列)的影响,在肩胛和护腕乃至胸前的纹饰上不合理制,在中国文化里男人应该是堂堂正正的,所以被《影子武士》拖累的面具文化可以休矣,这完全违背了中国人做人的原则:正大光明。当然,从视觉美学而言美术设计有着他的意图,然而过于天马行空就会像现在所有古装片里的武戏一样变成一种虚幻的视觉游戏而偏离了武侠文化的本身,而这个祸根不是徐克造成的,而是被人说成中国武侠之梦的《卧虎藏龙》的遗毒,在资本的年代,任何导演都会对成功的商业巨制寻求营养,而这些毛病正是叶锦添和当代无根的国人难以避免的。 盛唐早亡,旧人已甍,喜欢火烧先朝的国人和喜欢篡讳历史的史公把文化貌似信史的伪书,在这个前提下,所有的礼制和服饰上的不伦不类都不是一个摄制组可以承当的,泱泱大国都在急功近利的时代列车上做着“火烧”之事,只是我们用了炸药和推土机。 作为一个现代人拍摄的古装视觉大片,各位还是高抬贵手吧,倘若对本全部文言各位能完全明白之乎者也吗?我们无法找到后唐时的市井语言,当时,我们可以从同属古代的明朝话本小说里去比较书写语和口语的差别。 对于葛优演的厉王说得台词:“你虽贵为皇后,母仪天下,可睡觉还踢被子”有些人觉得不爽,但正是这样的话语为他最后的舍身埋下伏笔,一个心有缠绵的人注定了他权势命运的悲剧,一个为女人按摩的帝王注定他只能拥有面具外的凶悍。 他为什么在一念中选择了死亡,了然佛顿悟的人,才能明白菩提的瞬间性,这是人的觉醒,只有死亡才能结束对于那个毒辣女人的依恋和权势的弃绝。 这就是厉王死亡的意义。 冯小刚对于人物心境的揣摩以及他们在观众对应里位置比两位天马行空的大师高明,他尊重了中国人的道德情感,就像那柄意外刺向腕后剑,满足了观众恶有恶报的道德心理 飞舞的雪洒洒洋洋,血沉入雪,只要有人,杀戮哪会完啊! 为了反应上海市民的对于本片的真实感受,看完后我做了一个小调查,我今天看的电影院大该有300人座位的场子,下午第一场的观众大该25人,票价40元人民币,我问了其中16人 ,年龄从7岁到75岁,问题两个,本片给你的分数以及和《无极》比较,他们的回答本片可打80分,基本上算是人性悲剧,比《无极》好看。观众无人中途退场和几个著名笑场的地方笑场。 这样的电影你不看大银幕就等于白看,本片的色彩和它的环境感只有在大银幕上才有意义,在数码特效上也是中国大片里比较精致的。如果你是一个中国人,你不希望中国的银幕被好莱坞完全占领,就请拿出一包中华的钱支持一下民族资本投资的电影,支持一下属于中国佛文化舍之境界的《夜宴》。 说老实话冯小刚太想显露自己,所以在宣传上册太过宣扬,他还是没有学会殷太尉其实,观众不是傻子,真正决定影片命运的不是愚记和为了表现见识的影评人,口碑在于胡同大妈。 权谋和情欲,《夜宴》的政治学告诫 形式主义和过于舞蹈化的场景是否毁灭了莎士比亚,我的回答是否定的,在所有的假定性(白纱舞者你可以联想到古希腊的悲剧舞台,悲剧因为人而存在;作为国粹论者,你也可以把它看成华夏的傩,在帝王面前戏子只是蝼蚁)之后,肃杀的风雪来了,这个场景的建构让我想起了一部楚原的电影,也是这样的酸楚,也是这样的落败。 剑哪剑,冯小刚让不知何来的剑刺穿了所有权力者渴望千秋万代的梦想!他明白纵横之术的真谛,他明白中国的故事里需要有个处于命运中无法自拔的“国母”! 只要你的人性没有泯灭,没有人能够在帝王的面具后死撑一辈子,而把玩政治和权术的人只是把亲情当成人质,当成那权欲之袍的一抹红。我理解周迅不再清澈的眼睛里(和《荆柯刺秦王》相比)试图证明青女为爱赴死的纯真爱情,在夜宴上那段悲情的《越人歌》和终将道出的心声,在爱的终点有什么比死在爱人怀里更加幸福,同样的死亡还将在太子无鸾身上发生一次,在他生命里出现的两个女人,一个爱,一个被爱,恩怨情愁在鹤顶红和蝎毒上终结,没有人告诉我们为什么制毒者为什么不逃,冯小刚依旧怀揣着对于人民的爱告诉已经被利益和情欲昏了头的未庄人民,坏人绝对没有好下场!宫廷和草民的人生只是空间大小和物质多寡的差异,人的精神本质里的欲望总是过于贪婪。 自《英雄》以降的中国大片都在数码技术和色调上比斗,他们同样在掩盖故事上的薄弱,更有盛者通过影像向民众灌输集权和臣服的阴谋。这是冯小刚来了,他将一个外国戏剧转成了中国语境,特别是作为无奈的母亲在这里成为了被情欲和利益紧逼最终自取灭亡的女子,她的性格远比丹麦王后乔特鲁德复杂。在许多死亡纠缠在一起的时候,那些御林军和羽衣卫在夜宴上的价值只是为观众的视觉增值,而他们有些呆板的立场我们可以从羽衣卫九士诛杀太子不成集体自尽的戏里得到答案! 在《东周列国志》里有死士豫让的故事,这是华夏的士之道义,士在古代亲生死而,重然诺。所以,他们不会逃避失败对于他们的惩罚,冯小刚以血流成河的悲壮颂扬了士道的悲壮,同样也借机告诉未庄的子民伴君如伴虎的浅显道理。 我告诉你厉王之死的原因,谋杀是上不得台面的,不敢正面交锋的王只能以一杯毒酒证明他卑微的死亡,一个被女色诱惑的王注定被欲望击倒,冯小刚在这里将王还给了他的臣民,他在婉后膝上的倾覆让他回到了人的位置,回到了子宫的方向! 当我们金壁辉煌说明盛世太平,冯小刚却以玄黑和幽红说尽浮华背后的死气沉沉,那些点亮的蜡烛却暖不起一颗心,只有肌肤燃烧的激情可以抗拒寒凉却也销蚀了帝王的雄心。 王,只是土上加了一顶冕,冕去了,王也就到了归于尘土的一天,而在女人的榻上,王是没有冕的! 我非常欣赏导演在本片里创造的环境氛围,巨大而又阴暗的宫殿就像权力的坟茔通向深不可测的未临,这样的视觉美学揭穿了当下权力媒体颂扬的盛世真相,这是一个现实主义警语,告诉所有处在权力漩涡的人们如履薄冰的现实,不动声色的冯小刚在视觉和奢华里一声怅然。 同《无极》空洞说教、《英雄》的为虎作伥以及《十面埋伏》叙事失控比,《夜宴》体现了古典戏剧的传统,在一个个小高潮里达至夜宴的大高潮。这样的电影我们必须明白,它是建构在未庄权力现实史的古代虚构,这样的虚构让导演规避了所有眼见的风险,老谋深算的殷太尉最终坏在他儿子身上,太子党太沉不住气,他们无法知道丢卒保车的意义,对于男性社会一个青女又算得什么,这个片里所有死去的男人都和他们所爱的女人有关,这种相关性决定了他们生命和政治的意义。 而生途,就如那水中的浮萍,有时需要天时地利的恩赐。让我们回到影片开头傩的部分,他们近乎僵硬的肢体却能让你感受到强烈的心灵苦痛,这样的苦痛定下了本片的基调,定下了过于权力之后的血腥和茫然。 冯小刚在《夜宴》里没有一个绝对的坏人,所有的人流转在自己的命运里,当私欲占有了他们的内心,死亡的沉重便让他们为了苟活失德。 王和民之间 没有距离。 【附录:影片资料】 《夜宴》中华大陆2006 导演:冯小刚 编剧:盛和煜、邱刚建 主演:章子怡、葛优、吴彦祖、周迅、马精武、黄晓明 音乐:谭盾  摄影:张黎 监制:袁和平 美指:叶锦添 出品:华谊兄弟影业公司 寰亚电影 片长:130分钟 个人评价:艺术性6.5,欣赏性8 2006年9月15日 星期五 上午02时18分 秋意云间 寒鸦精舍 独立影评人:卡夫卡·陆(KavkaLu)

444

主题

2100

帖子

4万

积分

禁止发言

Pluto

积分
46017
发表于 2006-9-15 14: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等下我向去看电影,本来只决定看东京审判的,还是两部都看看吧
一切的一切 都只是一切

245

主题

8863

帖子

18万

积分

MJJCN参议员

出淤泥而不染

Rank: 8Rank: 8

积分
188438

特别贡献奖

发表于 2006-9-17 03:03:03 | 显示全部楼层
饕餮 这2个字读什么啊?
梦里花落知多少,你爱谈天我爱笑
kiki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6-9-17 12:0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oz-001 于 2006-9-17 03:03 发表 饕餮 这2个字读什么啊?
只顾学E文了!:wacko tao(一声) tie(四声)

11

主题

860

帖子

3万

积分

至尊天神

Rank: 8Rank: 8

积分
35045
QQ
发表于 2006-9-18 08:3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天去看了,总的来说是值得一看 比起以前的几部,如十面埋伏、无极都要好(个人感觉) 但剧情不够紧凑,台词的确是个问题,就感觉洋不洋,土不土的 比如,刚开始的陈述中说太子暗恋的女孩子(指琬后-章子怡),此处若改为女子更符合该片,感觉就像满口的之呼着也,突然冒出一句色狼 但无论从画面或剧情都值得赞赏 这种片子,看画面都是一大享受,所以推荐去电影院看哦
痛苦是人与生俱来的,不论贫穷还是富有,快乐要自己去寻找,所以有个词叫"寻欢作乐".  
kiki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6-9-18 08:4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试试看能不能买到明天的票!估计几率不大,主要是我没工夫排队!
飘渺岛主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06-9-19 05:44:30 | 显示全部楼层
《夜宴》的上映,一改九月份清冷档期的局面,使得全国的电影市场急剧升温,掀起了观影热潮。   继首日票房一千二百万的佳绩之后,《夜宴》首周末的全国总票房已直逼六千万。截至发稿时间,根据不完全统计,已超过五千五百万。此次《夜宴》上映较之冯小刚之前的电影,最大不同是南北同热,而且以往通常认为市场较小的省份和城市表现优秀。   从票房数据的分析来看:北京仍然位居前茅,排名第二和第三的分别是广州和上海。北京向来是冯小刚电影的票房重镇,《夜宴》放映的成绩依然不俗,居票房榜首是意料之中。上海在上映之初,因受到台风的影响,天公不太作美,但周六周日奋起直追,目前占据票房位居第三的位置。最令人惊喜的是广州,以往冯氏电影在广州的票房中规中矩,而此次《夜宴》的表现却十分突出,从9月14日上映以来,持续高温热映,已经飙升至全国第二位。此次票房呈现出了冯小刚电影前所未见的南热现象。   各院线对《夜宴》首周末的票房成绩反响热烈,上海联合院线的吴鹤沪经理总结道:《夜宴》目前的成绩是冯的影片里最好的,也是今年国产片里最好的,而且是今年国产片到目前为止最高。   值得关注的是,以往票房成绩平平的省份和城市,此次《夜宴》的放映令人瞩目,呈现出小院线异军突起的势头。例如:河南奥斯卡院线首周末爆收113万,实属罕见。   这样一个票房成绩对于出品方和发行方来说是非常满意的,它不仅创下了冯小刚本人的新纪录,同时也为今年以来一直比较低迷的国产片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剂,同时做活了普遍认为比较清冷的九月份档期。同期比较来看,在这一档期上映的电影无论是国产片还是进口大片,都尚无《夜宴》的骄人成绩。   作为同步上映的港、台和东南亚,首周末票房的收成也很喜人,其中9月14日与内地同时开画,首周末报收三百三十万港币,台湾15日上映,虽然受到政治风潮的影响,但首周末也做到了二百三十万港币的好成绩,新加坡、马来西分别达到了一百八十三万港币和六十八万港币。 总体看来,已大大超过当年十二月上档的《天下无贼》。

328

主题

3109

帖子

16万

积分

圣族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62162

终生成就奖普里策新闻奖特别贡献奖

发表于 2006-9-19 18: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kGenie 于 2006-9-19 05:44 发表 《夜宴》的上映,一改九月份清冷档期的局面,使得全国的电影市场急剧升温,掀起了观影热潮。   继首日票房一千二百万的佳绩之后,《夜宴》首周末的全国总票房已直逼六千万。截至发稿时间,根据不完全统计,已 ...
这篇报道没有拿冯与张,陈比较~~:^_^
飘渺岛主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06-9-20 08:5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upernannan 于 2006-9-19 18:14 发表 这篇报道没有拿冯与张,陈比较~~:^_^
(文/曾剑)昨天,华谊公司称,《夜宴》首周末票房高达5500万。而难能可贵的是,《夜宴》头一次让冯小刚的电影走进了南方的电影院,华谊公司称,广州和上海分别占据电影票房排行榜的第二和第三名。 该公司称,《夜宴》首日便取得1200万的票房成绩,上映4日全国票房成绩为5500万。《夜宴》在北京的票房成绩为753万(新影联院线530万,星美院线223万)。新影联院线老总高军称,这是冯小刚所有电影中首周末票房最高的。高军此前预计该片总票房成绩为1.5亿,他称,从首周末票房成绩来看,这个预计是准确的。 5500万的首周末票房要逊色于《英雄》6200万的首周末票房、《功夫》的6400万首周末票房以及《无极》的7452万的首周末票房。 尽管不如这几部大片,但让冯小刚开心的则是南方票房的好成绩。此前,冯小刚的电影虽在北方大受欢迎,但一直很难打进南方市场。为了让《天下无贼》打进上海,冯小刚不惜请刘德华和刘若英主演,但该片依然在南方没有取得好成绩。《夜宴》是冯小刚首部在南方取得好票房成绩的电影。 华谊公司称,作为同步上映的港、台和东南亚,首周末票房的收成也很喜人。其中香港9月14日与内地同时上映,首周末报收330万港币,台湾15日上映,虽然受到政治风潮的影响,但首周末也做到了230万港币的好成绩,新加坡、马来西分别达到了183万港币和68万港币。

7

主题

191

帖子

9806

积分

侠之大者

Rank: 4

积分
9806
QQ
发表于 2006-10-4 01:55:21 | 显示全部楼层
音乐、画面(特别是无鸾和婉儿比试越女剑那一段)很美 喜欢里面的越人歌 如此而已 没什么特别感动我的
飘渺岛主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06-10-4 02:07: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部国产片,没必要那么累 喜欢就喜欢, 不喜欢天也不会塌

100

主题

1665

帖子

3万

积分

MJJCN参议员

偶像派

Rank: 8Rank: 8

积分
36028
发表于 2006-10-4 07:4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刚看,画面不错,造型不错,但是剧情有问题,结局葛优自杀那一段,汗... 觉得说不通,还不如照搬《哈姆雷特》算了。
Adora,

I'm very lonely without you, please love me always...

Love, Michael

飘渺岛主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06-10-6 08:50:40 | 显示全部楼层
翻案惊奇之《夜宴》:寂寞让我如此美丽乎?   今夜之前,已经听到了关于《夜宴》的不少笑话,所以我不困惑;   今夜之后,已经消除了对于《夜宴》的很多误解,不由得困惑了。   既无知,何不惑?   既已知,何来惑?   惑乎哉,不惑也。   狗屁不通。是为序。   (一)   先前之“不惑”,来自对所谓“国产大片”的惯性思维,大众对于《夜宴》的批评正好又暗合这种思维,故而不惑;观后之“惑”,来自对于观影环境与观影体验的疑问,以《夜宴》之整体居上而贴切的台词、主力演员脱胎换骨般的演绎,如何会引起不断笑场呢?冯小刚这个黑锅背得真可够冤的。   (二)   既然台词意见最大,那就先说台词吧。   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夜宴》最一致的批评,是台词风格不统一,忽文忽白,忽古忽今,忽洋忽中。   “睡觉还蹬被子”这一句据说被“亿夫”所指,言之凿凿曰前文后白、而且出自皇帝之口,不成体统。是的,这最后一句的确好笑,但却不在于话说错了,而在于角色当时的意图,就是要逗一逗我们的婉儿皇后。要知道厉帝同学虽然在大臣们面前是城府极深的一代枭雄形象,在她心爱的女人面前,却鬼使神差地变得五迷三道、极不正经起来。这段对白,前文后白,正显出他对婉儿之不一般的亲密。   有过亲密经验的人都知道,闺房之内,秘戏之前,玩些故作严肃、然后突然逗笑的游戏,不仅是极端正常,而且是很有情调的。同理,影片前半部分中厉帝给婉儿“马杀鸡”时所说的“困惑”言论,在一片暧昧私密的环境中,也就不足为笑了。如果发笑的观众是不懂风情的初哥初姐(例如偶家凡凡),那还可以理解;如果有过私密经验,在电影院里看到这些场景时只不过“会心一笑”,那冯导的目的也算达到了;如果自己平日里和小甜甜说得更加肉麻无比以至于不能入耳,现在却道貌岸然地批评厉帝同学不够正经,那就属于“阴暗心理”了,请这些人交100美元报名费,咱们得谈谈人生观与世界观。   归根结底,在定性之前要分清楚对白所在的场合和编导要借此表达的意图,然后看这些意图是否符合角色的性格和当下的心理状态。是“文”还是“白”,只要分清场合,依我看没什么不能用在同一部电影中的理由。如此看来,电影中段厉帝在大殿之上的“跪乎?受跪乎?”也就很正常了。因为那是在极端正式的场合,中国古人恐怕比今人还要讲面子、重场合,还要装腔作势,所以,朝堂之上的话个顶个的书面得不行。从现代人理解的习惯来看,这几个“乎”用“是跪,还是受跪”这样的句型来代替会更顺耳一些,但是“顺耳”并不等于“应景”,这几个“乎”放在那样的场合,还是应景的。   总的说来,在所谓“文白混用”这一点上,电影并没有做错,那样性格的人在一片柔情蜜意的氛围中就应当说那样的话才自然,不那样说才别扭呢。所以,“困惑”论也罢,“被子”论也罢,不仅不是败笔,大家如果参透了这层关系,反而隐隐呈现“神来之笔”的迹象——至少这样看似信手拈来、但仔细一想又未始不合情合理的句子,是不会出自那些呆板的编剧之手的。   (三)   除了“文白”的问题外,人人都戴“雪亮眼镜”的人民群众,似乎还瞧出《夜宴》中不少“现代”因素并对此很不爽。例如,殷隼安达搂住青女说了句“哥哥心中有你”,就被扣上了“兄妹畸恋”的帽子。乍听起来,如果将这一句单独挑出来说,的确是有些肉麻。做过哥哥的人都清楚,恐怕一辈子都难以对亲妹妹说出这样的话。但是,别忘了,任何语句都是生活在它的语言环境中的,如果脱离开上下文,任何语句都能被解释出各种匪夷所思的含意来。殷同学这句“肉麻”的话,是接他上一句“他心中根本没有你”……   俺不提还好,一提这个马上有“视力8.0”的同学揪住了俺的辫子:哈,既然是形成对比,那就表示是两种同类性质的事务,做哥哥的将自己的感情和人家小两口的比较,不正表示“这个哥哥不太冷”么?   好狡辩。但感情这个东西绝对没这么简单,爱到深处的那种感情,其实具有很大的同质性,都是一种无怨无悔、然又无微不至的关怀与付出,母爱是如此,情爱是如此,兄爱也是如此。小隼哥所在乎的是自己的妹妹被小白脸太子漠视,而他对妹妹的关心使他不能容忍这样的冷漠。这种强烈的情绪,加上剧中人物都有些中了邪的文艺调调,又加上殷老兄本来就是一冲动的人儿(大殿拔剑、家内斩屏等细节都暗示了这点),所以,在那种情况下他说出那样的话来,又怎会是不合情合理的呢?分明是比人家汽修工人踢足球带扳手铁锤还合理嘛。   至于那句“诚信为本”,就更是冤到姥姥家去了。分明是老祖宗们说了几千年,然后被现代广告人炒剩饭的东西,在一贯正确的英明群众们看来,却变成了“挪用现代语”的用词不当,真是令人哭笑不得。亲爱的观众同胞们,不能怪冯导太搞笑,只能怪自己看多了广告哦。有鉴于此,请大家跟红袖美女一起唱,(预备~~起):   “找点时间,找点空闲,押着孩子,拿古书看看;   带上笔记,带上字典,陪同女优,拿古书看看……”   (四)   然而,以上言论并不表示俺就对《夜宴》的台词百分百满意了。中国人是很讲究语言艺术的,即使是同样一句话,在不同语境下说出来,也会有截然相反的意味。刚才偶们在上文已经热烈讨论了“哥哥心中有你”的合理性,不过,那仅仅适用于它第一次出现时;不曾想,隼哥儿这个大嘴巴后来在“夜宴”上又重复了一遍,而这一遍就不是很清白了。   编导在这里也许是想照成某种前后对应关系,以体现哥哥对妹妹一如既往的痛爱。但是,本来是有些肉麻的话在没有前后语境的情况下猛然蹦出来,这就是突兀了。其实,小隼同学此时真正想说的,应当是“小妹,哥哥对不起你,没有保护好你!”因为隼、青二人之间的兄妹之情,之前并没有荒芜,所以阿隼不存在借此表白“自己其实是关心妹妹”的理由,他唯一应该说的是因保护不周而带来的自责。那样的话,即使他抢上前去推开小白脸太子,这些动作也都还在兄妹情之内。然而,电影中没来由地冒出一句“心中有你”,此时的观众很难不头脑发达、联想丰富一下。   也许冯导真是故意如此,是有心引导观众认为小隼哥心里有些不可告人的小九九?如果真是这样,那这种噱头就玩得过分了,在之前根本没有好好经营这条暗线的情况下,这样的“猛料”只会分散观众的注意力——正如同现在的效果——观众都在津津乐道“兄妹恋”,还有谁认真注意青女死亡的意义?(百般算计不如一颗单纯的心)   (五)   如果说第二个“哥哥心中有你”还能勉强狡辩一下的话,那“死亡之谷”对白的出现,编导就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了。这几句排比用得分外华丽,而且每个单句内部辞藻的使用都新奇得超出了中国话的使用习惯。可是,华丽是华丽了,但这股气却非常不顺,因为这样的句型、这样的表达方式——归根结底——这样一种气质,是与影片的整体风格不适应的。   这倒不是说这种气质不能用来演绎中国古典剧情,而是不能如此突兀。如果全片都像《大明宫词》一样,用这样西式的华丽句型堆砌,那也罢了,最多让卫道士们摇摇头,对新新人类而言说不定还是种新奇的吸引力。《夜宴》中“死亡之谷”这段坏就坏在它是“鹤立鸡群”的,美则美也,但美到不属于作品这个整体,那就是“妖”了。“断臂的维纳斯”典故,相必诸位达人都是清楚的,为了整体之美,就必须有壮士断臂的判断力与气魄。以莎翁句式嵌入《夜宴》对白,冯导要么是失去了判断力,要么是缺乏气魄,二者必居其一。不过,以小女子之见,后者的可能性更大。   显然,“气魄”在这里并非仅指冲击国际电影市场的雄心,而是指对作品内容的自信。依俺的看法,死了几百年的莎翁最多可用来作一下宣传噱头,什么“五代十国说莎翁”之类的,但不要被《哈姆雷特》框住了手脚,更无须被莎老头麻痹了嘴巴。类似“死亡之谷”的对白,就是嘴巴麻痹的表现之一。   同样的内涵,同样的情感,用与全剧风格更相融的“国语”完全可以表述出来,根本没必要死套翻译腔的莎式台词。那样的话,观众也会将注意力更集中在台词所表达的内容上,从而构筑起通向观众心灵的桥梁。如今的效果,仿佛在这道桥梁上设了一架西洋镜,大家都一拥而上、嘻嘻哈哈看热闹去了,彼岸的大好风景就这么被糟蹋了。   其实,依照俺的意见,连故事情节与人物关系的设定,都无须搬出莎老头。无论是《哈姆雷特》还是《夜宴》中描述的恩爱情仇,在世界各个地方都可能发生,尤其在王权更替频繁、人人自危的时候,更是屡见不鲜。关于这一点,电影开篇借助五代十国的历史时期,其实已经点明了。那么,既然是在实际的中国历史上很可能发生的,又何必去借助几万里外、几百年后一个后辈小子的总结呢?莎老头剧本之所以闻名天下,其实不在于他的语言,而在于剧本构架,他的架构中往往凝炼了人类最经典的一些冲突情节。只要能把握“凝练”这一精神内涵,那莎翁作品可以是一种凝练的方式,《夜宴》何尝不能有自己浓缩的方式?又何必借前者之影来正后者之名?这岂不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么?窃以为极端不可取。   (六)   回头再对比《夜宴》与《哈姆雷特》的情节与人物关系,会发现仅仅是角色头衔与事件起因大致对应,人物性格、情感关系,尤其是蕴含在各种关系背后的核心主题,都有显著不同。确切的说,“王子”在《夜宴》中并非主角,“王”与“王后”才是。相应的,“王子”的性格也被简单化了,成了书生意气的“艺青”+“愤青”。《哈姆雷特》中王子性格的成长与复杂化没有成为《夜宴》借鉴的对象。然而,厉帝与婉后这二人角色的丰富性,大大增添了剧本的厚实性,并且也从情感内核上完成由对《哈姆雷特》的简单复制,到另辟蹊径的创新过程。   婉后被设计成处于权力、欲望与情感纠葛的中心人物。一方面,她几乎成了权力斗争的象征,谁拥有了她就表示谁获得了权力;另一方面,她也是爱欲纠葛的一个典型,在“爱”与“被爱”之间挣扎与抗争,饱受煎熬。同时,在这两方面,都有一个自我意识发展乃至膨胀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又和人物性格密不可分。   简而言之,如果我们亲耐的婉后同学只是一个一般的柔弱女子,那她就没有这么多故事,或者夫死殉情,或者嫁鸡随鸡,安分守己。但是,小婉儿8是那样的女人,她并非“省油的灯”。更何况,女人何必要成为“省油的灯”?不仅无须省油,而且要耗油,大大地耗油,像美国汽车一样地耗油!这个世界,不能因为你们男人耗油了,我们就要省油!!!   的确,有这样自我意识的女子,在古代、尤其是中国古代,是非常少见的。但少见并不等于没有。看到婉后,我总不由自主联想到女性的舵手——武则天同志。她们都曾有过如同小女生一般的清纯、温柔的时候,但是一旦被卷入权力斗争的漩涡,如果不想覆灭的话,就得变得狠心。   有同学举手发言:婉儿如果不接受厉帝,就不会卷入争斗漩涡,就可以安宁了呀。   果真如此么?可能是,如果软禁在冷宫也算“安宁”的话。可是,凭什么女人死了老公就要一辈子寂寞啊?即使婉儿不接受厉帝,那她能和初恋心上人(小白脸太子)在一起么?照样不能,也就是说,幸福照样还是没影的事。所以,不要怪婉儿在电影开头把手递给了厉帝,要怪只能怪在那种制度下,那扇门、那只手是她唯一可选择的生存之道。   影片在这里虽然没有明讲,但也算交代得很清楚了。当厉帝宣布“封门”的时候,有一个婉儿面部表情的特写,细心的观众应当能从中读解出强作镇定、恐惧和不甘心来。换作是姑奶奶俺,也照样不甘心。   (七)   一般说来,偶们女儿家在陷入困境的时候,都会情不自禁地希望心上人来解救自己。可以说,人人都希望“我的心上人是个盖世英雄”,当我们需要的时候,他会“身批金甲圣衣,脚踏七彩祥云”出现在我们身边。婉儿恐怕也是如此期待太子无鸾的。   但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英雄之所以“盖世”,大抵都是要“忘情”的,否则就无法牛A起来。   无鸾不是至尊宝。   他隐居山林,却无法忘却国恨家仇;   他口称“母后”,却始终割舍不下心中的“婉儿”。   他成不了“齐天大圣”,因而无法拯救婉儿,甚至也无法拯救自己,所以他只能死。   影片中用了多个场景来暗示婉儿对无鸾的复杂感情。例如当无鸾夜探后宫时,婉儿初见他时的惊喜激动,被叫“母后”时的痛苦无奈,被质问时的委屈伤心,舍不得无鸾时的爱怜呵护,被拒绝时的绝望……直到慷慨陈词后对小白脸的失望,都体现了一个女人内心世界的多样性。   (八)   一些男生,因为没有被偶们伟大女性调教过,所以显得有些愚蠢,看到这里时他们可能很困惑:婉姑娘既侍奉过太子他爹且又接受了厉帝,干吗又热巴巴地跑过来拥抱偶们纯洁的小无鸾?这不是水性杨花么?还有无鸾对你那么一往情深,为此远遁山水之中,侬为啥又对他失望呢?   首先,女孩儿家的执着与忠贞,和愤青男生们想象的不一样。影片虽然没有揭示无鸾他爹当初是如何搞掂婉儿的,但想来一个弱女子也不会有多少选择的机会。更何况这种事情,需要男人出头争取才是。厉帝他哥是否知道无鸾与婉儿的感情我们无从了解,但至少可以猜测无鸾这家伙当初是没有极力争取的。如果他当初争取了,而恰好他爸还算有德的话,会成全他与婉儿,从而铸就一段佳话;如果他爸是位“见色忘子”的主儿,定然会勃然大怒,说不定一对小鸳鸯由此连脑袋都没了,然而对天下有情人而言,仍不啻为一个佳话。   也就是说,只要无鸾当初争取一下,不论结果如何,都是一段佳话。可惜小白脸没有。你可以说他为封建道义所压,心里也很痛苦故而远遁;那婉儿不更痛苦么:心上人他爹要抢亲,心上人自己却闷声不响地跑到浙江竹丛里去跳大神了,你说失望不失望?这还不算,俺们女人不计男人过,过去受的苦也就算了,小白脸回来俺们照样激动,想扑在人家怀里诉说一下离愁,也是合情合理的吧。谁知道这浑小子当初不做硬汉,这回愣充傲骨,将老娘的一腔温柔推到了墙壁上,你说气人不气人?这又不算,浑小子未经人道,自命清高,仿佛天底下就他一人最高尚;在如今厉帝已经完全掌握政权的情况下,还不懂得韬光养晦、伺机而动,只会霸王硬上弓的蛮干;婉儿心痛他不愿他早死故而劝慰安抚,他还面带鄙视,你说绝望不绝望?   这样的男人,一没胆色,二没豪情,三没智慧,最终也没多少能力,又怎能充当拯救婉儿的“盖世英雄”?所以婉儿对“爱”的伤心绝望都是顺理成章的。   (九)   也许,小男生们又要反驳说:“除了爱,我一无所有”,这说明我们对爱情极端执着和忠贞的态度。   喔,好大的口气哦,吹得本姑娘亭亭欲倒……   但是,一个真正的男人,恰恰是拿得起放得下的。   如果没了爱情就跟个哭丧鬼似的,那就不像个男人;   既然不是男人,俺们又何必为你倾心呢?   (这就是俺暂时做拉拉的原因。)   所以说嘛,真正的男人,就应当软硬适当,该软和的时候宛如绕指柔,该硬朗的时候恍若石中剑。所谓愣头青,就是不懂得软硬适当的家伙,对谁都是一副刺儿头的样子,看起来似乎很傲气,其实是一副“银样蜡枪头”。   当然,小白脸太子唯一值得一提的是坚持正义的名声,尽管这一名声和最后能否达成正义无关。如果用哲学家们爱用的词汇来总结,无鸾坚持的是手段正义,婉儿信守的是结果正义,二者的分歧是如此之大,以至于他们无法理解对方。片中关于“面具与表演”一段议论,虽然未必是原创,但放在电影中非常合适,颇能揭示一对爱人在本质上的不同。   对于婉儿来说,自己爱的人不仅无法帮自己,而且无法理解自己,甚至还不听劝告屡屡置自身和他人于生杀险境。作为对比,本是仇人的厉帝却兼具成熟与魄力,又能心甘情愿的宠爱婉儿,以皇帝之尊还能来个“马杀鸡”、“冰火九重天”啥的,实在是难能可贵。   别说女人娇蛮,其实我们挺容易俘获的;只要在具有英雄气魄的同时又能适当地温柔一下,俺们是很容易被打动的。   (十)   电影中的台词说得没错,尽管厉帝并非自觉,但客观上他的确是在温暖着婉后的心,那是一颗对先帝幽怨、对无鸾失望的心。到最后,婉后分明是感动了,这才有“冰与火”的言论,才有瞬间激情的爆发。但这种“被爱”的幸福,是与“爱”的责任交织在一起的:要保住小白脸太子,就必须杀掉厉帝,这让好不容易来临的“幸福时光”显得更加脆弱。在这种情况下,婉儿还是做出了她的选择,不能不说她还算是一个很有原则和道德感的女人。   也正是在这点上,俺对电影的结尾有不小的意见。   结尾婉儿的台词过于得意忘形了,完全是一副奸计得逞的架势。依照这样的暗示,似乎婉儿一早就计划好了,要借“夜宴”之势在厉帝与无鸾拼个两败俱伤之后自己渔翁得利。   但这无论是从影片故事的逻辑,还是从角色性格来推断,都是不太可能的。   首先,婉儿事先并未料到青女会出现并被毒死,这样一来她就无法料到无鸾会因此发痴而不愿做皇帝。也就是说,如果她毒死厉帝的计划以没有青女插足的方式完成了,那小白脸没有任何理由不接受皇位。所以,从这点来看,“婉儿早就计划好做皇帝”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其次,以人物性格而论,即使编导想以婉儿的突变“狠毒”来给观众一个惊喜,那至少得提供足够的理由和暗示,但是结尾那段完全没有揭示任何先前被掩盖的线索。如此一来,婉后的突现“真面目”就不是惊喜,而只是个“无厘头”了。   从婉儿性格来分析,倒不是没有出现“执着于权力”的可能。不论是出于对被权力斗争抢来夺去的厌倦,还是出于对“爱”与“被爱”的彷徨与无奈,都有可能促使一个本来就有部分自我意识的女子,将“我”的概念提升到那个时代的极致——只有在那样的顶峰,她才不用担心被幽闭,也不用担心被抛弃。   但显然,这样一个转变过程更需要细节的充实,而且,经历这样一个过程而获得极权地位的婉后,也不会是一副小人得志的样子,更多的将是一种深深的落寂和被逼的无奈,也许那种情况下最完美的结尾,会是婉儿嘴角的一抹略带嘲讽但同时又孤寂黯然的微笑吧。   个人觉得,这样结尾的话,影片的意境会更高一些。目前那关于“欲望”的诠释与总结,似乎生硬了点,它的前提必须是“婉儿从来都是充满权力欲望的”。可惜的是,我在整部电影中完全找不到足够的证据来证明这一点。说白了,就是编导无法让观众充分相信他所引申的结论。 (十一)   在采访中,听到冯导说得最多的词,除了“欲望”外,就是“寂寞”,而且强调说是“深深的寂寞”。这让我很兴奋,因为我是一个很喜欢寂寞的女人,深信“今夜的寂寞让我如此美丽”。所以,真的非常希望冯导能拍出一部让我感同身受的电影。   就目前的效果而言,冯导说的意思倒是了解了一些,但感受并非特别强烈。因为电影故事中其实包含比“寂寞”更深的内涵,而冯导让小资式的“寂寞”情怀框住了手脚,没有去充分挖掘更深层的东西,颇为可惜。   个人感觉,冯导所说的“寂寞”,无非是片中不完满的情感关系带来的失落,失落之余还偏偏藏着不说,还总以为别人也不知道。用无鸾的话来说,就是“一个人不会懂另一个人;懂了,就不寂寞了。”   可怜的无鸾,到死也就这水平,那几年“艺青”是白当了。   如果这句话用来形容人与人之间泛泛的感情,或者是朋友之情,它是成立的。但是,影片角色情感关系的核心,是“情伤”;这也是《夜宴》在剧本设定时脱离《哈他个鸟雷特》而有所创新的地方。   这里的“寂寞”,是情人之间的恩怨纠缠,这里不存在什么“懂不懂”的问题;因为到头来,青女是懂无鸾(对婉儿的感情)的,婉儿是懂厉帝的,厉帝也是懂婉儿的(可以说以死成全了婉儿的道德责任),甚至无鸾与婉儿之间也未必不懂对方为什么会那样,但所有的人,并没有因为这些“懂”而改变命运。所以,《夜宴》真正应该问的,是“懂了又如何?”   懂了就不寂寞了么?   未必吧。   无鸾最终承认青女是懂他的,但这就表明他的爱得到解放了么?如果青女不死,他就能与之幸福地生活到一起了么?在感情的世界里,“懂”和“爱”是两码事:   不懂也照样可以爱得很甜蜜,懂了一样可能同床异梦。   也许俺做拉拉太久了,但俺的确觉得与其说《夜宴》的主题是“欲望”或者“寂寞”,还不如说是“爱”,前二者不过是“爱”的衍生物而已。而且,相对于《哈他个鸟雷特》的主题是“命”(或者说“死”),那《夜宴》与《哈》就分执人类之两大本能,同时也分占文学艺术的两大最基本主题,这样一种改编或者借鉴,才是平等而具有魄力的,也才能体现出我“泱泱大国,创新为本”的绝世情怀。   (十二)   好了,谈了足够多的八卦,是时候玩点更八卦的了。   从技术层面来讲,我觉得《夜宴》即使是有很明显缺点的,但仍然是迄今为止制作得最为认真扎实的一部“国产大片”。   先说说不太满意的。   电影开篇介绍,到底该用人声还是用字幕?这个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俺的想法是得看这个介绍本身的性质和人声特质如何。   人声介绍的极致是《魔戒1》中的凯特布兰切特,她那神秘端庄得如同天籁一样的声音,和台词内容一样具有历史穿透力,其感染力远胜任何字幕。同时,这段介绍又超长,如果用字幕表现的话恐怕观众很难有如此耐心。但布兰切特那富有魅力的声音,能将观众的眼光牢牢锁定在银幕上。   可惜这两个要素《夜宴》都不具备:一来本片背景介绍很短,完全可以用无声字幕传达;二来配音的这位同志实在缺乏“金石之声”,搞得俺莫名其妙地想变成听故事的小朋友,此段介绍应有的历史感却没了。尤其是最后那句“我们的故事正是发生在这一时期”,着实让人喷饭。换成无声字幕,加工得更加精炼古朴一些,与剧情相融的沉重与肃杀的感觉会更浓厚一些。   片中前半段有两段配乐令俺非常不爽,偏巧他们都是动用西式交响乐编制外加钢琴伴奏。倒不是说中式古装片配以西式管弦有何别扭,而是声音与画面在节奏上缺乏协调,在意境上缺乏共鸣。   第一段就是“婉后进宫”。这一段音乐令人奇怪地配得非常奇幻而优雅,简直有了咏叹调的味道,仿佛是婉后在浏览、赞叹走廊的风景一般;到了列队士兵那里,乐曲更见欢快,人声和声也跟着瞎参合,恰似唐王李世民与首都人民热烈欢迎三藏西天取经归国一般,令人分特。其实,这时的婉后已经知晓宫廷巨变,她此时的心情应当是愤懑不安的,又哪会有如此闲情逸致呢?   接下来“羽林卫血洗竹艺馆”一段,配乐更是离谱。作为一个集中的动作场景,这段乐曲的节奏简直没一个是和动作合拍的,旋律方面也是莫名其妙地变化,让人感觉奏乐的这帮家伙是在旁边看热闹的。本来在其他方面挺有创意的这个场景,硬生生被配乐坏了味道,很是郁闷。   其实,个人觉得,这段配乐如果用在一段交叉剪辑上倒是很合拍合韵。大家试想一下,将厉帝与婉后合欢的场景,与这段血腥屠杀的场景交替呈现,会有怎样神奇的效果啊。但见这边厢婉后欲拒还迎,那边厢护卫且战且退;这边厢厉帝奋力嘿咻,那边厢羽林卫大杀四方;这边厢婉后贝齿轻咬,那边厢“面具男”豕突狼奔;这边厢婉后渐入佳境,那边厢“面具男”身陷重围……更为经典的,是最后“高潮与头颅齐飞,血水共红唇一色”……激情加暴力,而二者的情绪张力却完全相反,绝配啊。   (十三)   说到剪辑,影片里也有一些场景转换比较生硬,典型的如“困惑论”与无鸾凝视父亲盔甲的交叉剪辑片段,就很是让人莫名其妙。尤其是频繁切进来的无鸾画面显得很无序,并没有与主片段形成强烈的对比,反倒削弱了“父亲灵魂泣血”的震撼力。更好玩的是,这还没完,接下来的片段还是一样混乱,甚至让人搞不清必要的时空关系,直到无鸾和婉儿真正面对面了,观众混乱的头脑才能清醒过来。   此外,还有些场景因为缺乏必要的伏笔而显得特别突兀,甚至成为叙事硬伤。例如厉帝千里追杀太子,按说自然得防备他返京行刺,京城应当防备更严才是,没想到小白脸居然大摇大摆地住进了青女家。这还不止,以厉帝之谨慎,没有不在婉后身边设暗探之理,居然让小婉儿成天价跑青女家给无鸾洗头按摩,瞧这关系乱的!最大的漏洞出现在“夜宴”上,婉后精密筹划,却独独让本给自己严密控制的青女冒出来搅局,而她居然还不知情!如果不是偶家厉厉为情所伤而甘愿一死,整个计划岂不是全盘落空?   在影片的整体节奏上,一些过滥的慢镜头和不少无意义的镜头,都让影片局部变得臃肿拖沓,缺乏行云流水的灵气。例如“羽林卫桥头自戮”一场,每个黑鬼都要把胸甲挑起来,镜头还要逐个表现一番,完全没必要。还有那个打马球的场景,漂亮是漂亮,但对于剧情发展来说则全无意义。   片中CG运用不多,3D模型多用于全景和远景,就质量而言是不过不失,至少比什么贻笑万年的“圆环套圆环”强。不过,个人私下觉得,这个影片中的王朝,难不成是建立在藏边地区?看那皇宫的架势,仿佛三个布达拉宫叠罗汉似的,中间还夹着一条长城。这让俺对那位“内侍监”大人佩服得五体投地。侬想啊,过去又没有扩音设备,这哥们愣是凭一副“娇滴滴”的好嗓子,将皇后进宫的号令传遍首都国际广场的每一个角落。奴家用桃花眼初步目测了一下,这位公公当时离地平面的距离至少为1000米,而那个广场则有4个天安门广场那么大。就这情形,世界三大男高音带着全套高保真设备来还得吓尿裤子,可偶们的无名公公愣是波澜不惊地做到了。有考据癖的同学们可以挖掘一下,说不定他就是红色经典文献《葵花宝典》与《九阴真经》的著作权所有人。   最后一个不算瑕疵,但是很有趣:大家可以仔细观察厉帝初摸婉后一段,看看那只在子怡酥胸活动的,像不像是葛优同学的咸猪手呢?如果葛优敢说“是”,俺立马出家作思凡的尼姑,因为那分明是一双粉嫩秀气的红酥手嘛!   (十四)   喜欢的也有很多,但俺这个人很低调,所以对于喜欢的只是简单提一下。   大家都会同意,艺术总监叶锦添先生这次居功至伟,不论冯导的画面感觉如何、摄影师的光影效果如何,叶先生这次设计的场景真是没得说。与之前国产大片最大的一个不同,是“质感”强了。且不说“圆环套圆环”的滑稽,也不论“牡丹坊”的俗艳,即使是《英雄》中“天霖地琴,意念争锋”的棋馆,比起《夜宴》中的竹林艺馆来,创造性上还是有所不如。该馆俯瞰则隐现琵琶之形,横看则如北斗直指天际,以一道斜面直入圆环,俨然是“抱残守缺”的宗师气派。难能可贵的是,此馆全用竹条搭建,不着雕饰,自与周遭的安吉竹海浑然一体,实乃历年中国电影制作中的极品。大半年前在电影杂志上看到照片已是惊艳,这次观看仍然是爱不释手,梦想着能到那里拍个毛片,主角就是偶们的“面具男”和羽林卫。   其他场馆建设就不多说了,单说兵器盔甲,感觉这次《夜宴》的制作工艺比之前的国产家伙上升了好几个层次。《英雄》里的泡沫盾牌就不用提了,《无极》里的轻薄盔甲也很丢人,虽然这次羽林卫的头盔造型实在令人难以恭维,但那质地却看起来很过硬。无鸾那把越女剑像是上古神兵,形式古朴而剑意盎然;至于如何用来剪纸,则是个很费思量的问题。此外,作为一名出柜拉拉,俺非常喜欢无鸾身上的麻质衣裳,的确是非常清爽出尘的意味:一如俺出柜的磊落。   (十五)   动作设计方面,这次居然并没有想象中的糟糕,而且小有惊喜。原以为八爷已经停步不前了,但在羽林卫“分进合击”的战术设计上,还是看得出花了些心思。尤其是“大殿彩排”一段,动作比我想象得快,吴彦祖同学也比俺想象的矫健。按照八爷的套路,羽林卫这些招数乃脱胎于《太极张三丰》中的少林棍阵,其实要诀只有八个字:“立体阶梯,铁桶合围”,但翻来覆去打得甚是热闹,尤其是那种层层叠叠涌过来的攻势,小小地体会了一把武侠小说中“阵法”的威力。   冯导这次也表现出不一般的场面调度能力。虽然在整体连贯性剪辑方面不是那么令人满意,但他真正做到了老谋子宣称的那样:有不少个别的画面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开头的“血洗竹艺馆”,应当给众“面具男”颁发最佳造型奖。注意,俺不是说反话,是真情实意地喜欢这几个超脱(或者说做作)的家伙。   有同学看他们不爽,说他们故作潇洒,在俺看来,他们是魏晋名士风范的最佳继承者,那种舞入痴境的状态,和对主人不离不弃的精神,都令人心下恻然。此外,这帮家伙诡异而悲壮的殉难方式,也增添了许多视觉冲击力。许多年后,“面具男”将与“盾牌兵”一起,共列中国影视殿堂最佳偶像组合一栏。   “马球对垒”一幕——前面也说了——挺无聊的,但是画面拍得很好看,很广告,而且说实话,这是俺在大银幕上第一次看到融合如此高超马术和唯美镜头的马球场景,所以值得纪念一下。建议中国马球协会将该片段剪下来,作为协会的标志视频。   “杖毙裴洪”一场,也是大大满足了俺蛮BT的暴力审美——人家确实是第一次看见如何乱棍打死一个人嘛~~何况你看最后那小伙,把那烧火棍舞得多潇洒,棍意连绵,气势如虹,害得俺恨不得让偶家凡凡去挨一棍。   (十六)   对场面氛围的把握,是考验导演综合调度能力的硬指标之一。个人觉得《夜宴》中还是有一些场景拍的够扣人心弦的。典型的如“封后仪式”一场,太子忽然变卦上演影射小戏剧,无异于和厉帝正面对撼,不止是婉后,连观众手心里都捏一把汗。有人说这段学《王的男人》,但个人觉得《夜宴》这段在气氛营造上胜过前者。镜头在舞台与厉帝、婉后间徐徐切换,看似疏落有质的鼓声,却反而促成紧张气氛的高涨。就配乐而言,这段相对于前文提及的段落来,实在是将“减法”做到比较完美的境地。建议谭盾大师以后给电影配乐时,体谅一下观众的听觉神经,拿出自己作实验音乐的勇气来,以达到真正的“大音稀声”的境界。   另外值得一赞的,是“殿试忠诚”一场,厉帝巧妙利用臣子间的微妙关系,不动声色地将皇后、权臣、逆首、良将全部搞掂,尽显枭雄本色。最后一句“龙凤呈祥吧”则又回归典型的冯式幽默,宛如一阵春风,将刚才大殿之上的寒意一扫而光。这种既凸显剧情张力、又暗示导演标签的细节设计,还是颇值得令人玩味的。   (十七)   章子怡小妹妹这次的表演,是俺最激赏的。看她一路走过来的作品,这是头一次让我感觉没有章子怡,只有婉后。在一些细节上,小章都很敏捷地把握住了那瞬间的微妙,这些都使得影片的表演具有可以琢磨的趣味性。例如青女和婉后谈话时,前者谈到无鸾对她吃糖的态度,婉后忽然接口说了一句:年轻时我也喜欢吃甜食(俺年轻时还在办公室啃猪蹄呢~)。   虽然没有明说,但婉后这句话一出口,等于是暗示自己和无鸾非同寻常的亲密关系,甚至借此表明无鸾其实还是爱她,因为小白脸口中所说的“女孩子爱吃甜食,也不是什么坏毛病”其实是缘自无鸾与婉后青梅竹马时候的关系。   这段中章子怡并没有很多台词与动作,但不动声色背后的眉眼意蕴,却是瞬息万变的,很好地传递了后来殷太常对她的评价:时而妩媚,时而让人害怕。到了她爱的人和爱她的人面前,小章演的婉后的确也能在冰与火之间快速转换。重逢无鸾时的场景前文已述,毋须多言。“蹬被子”的场景里,小章在“现在就把它咽了”的爆发中,神态和表情都非常的自然,至少对俺来说,还是头一次看她如此沉浸于一个角色中,看来还是花了不少功夫的。以后如果能在此基础上不断进步,俺认为对她的质疑可能会越来越少。   如果说笑场给《夜宴》剧组背了黑锅的话,那这个锅有一半是扣在葛优头上的,因此他也就格外的冤屈,比冯导还冤屈,因为他实在是演得非常好来着。   葛优本人是否能镇得住厉帝这个角色,个人觉得不是个问题。因为谁也没事先规定厉帝应该怎么演,葛优怎么演,厉帝就是什么模样。其次,是葛优将厉帝这个角色演“活”几分的问题。印象中这是葛优自《活着》中的富贵之后再次出演一个如此“严肃”的角色,不用装得像袁四爷那么阴阳怪气,葛优这次的正经更扎实了,尤其是几段真情流露的场景,我发现自己很难在电脑面前笑出来。在这些段落中,葛优演出了厉帝掩藏在冷酷阴狠外表下的灼热一面。不是吹牛,俺是真的被他“暖心”的话打动了。即使那非常不靠谱的莎式段落,仔细揣摩的话,葛优在念白上的功力依然让人侧目,尤其是当他仰首凝望,徐徐说到“哥哥,我把尊严还给你”时,我还真被他忽悠住了。依俺的看法,葛优今后应当多演一些复杂性的角色,尽量减少被定型为京腔喜剧演员的机会,因为他有这个实力。   (十八)   一不小心,俺忽悠的也够裹脚的了。   总体说来,俺还是蛮喜欢这部有缺点的作品的。它就像一个浑身毛病多多的年轻人,还很不成熟,但是有冲劲,而且基础扎实,至少比以往一些自以为是的家伙强。它的缺点更多是由于缺乏大片运作经验造成的,这些在将来都可以不断修正,越变越好。   如果标榜“中国大片”的作品都能像《夜宴》这样,至少对于我来说是可以很愉快地享受一下了。希望接下来的《黄金甲》不要把牛皮吹破,请不要在俺好不容易恢复一点生机的脆弱心灵上再扎一刀。 (摘自【中国八公夜话】2006.09.30晚间广播录音 整理:绯村菜心 友情3P:sacredfighter)

29

主题

1226

帖子

4万

积分

至尊天神

★★★★★★★★★★★★

Rank: 8Rank: 8

积分
42132
发表于 2006-10-6 13:4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帝阴险了整部电影,最后却这么感性的死了,这个情节太不爽了 还有这样的电影,应该比较适合国外观众的口味,风格和黑泽名的《乱》有点像, 期待黄金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MJJCN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迈克尔杰克逊中文网(Michael Jackson Chinese Fanclub)[官方认证歌迷站] ( 桂ICP备18010620号-7 )

GMT+8, 2024-4-28 01: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