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8-4 08:3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_W 于 2012-8-4 09:16 编辑
呵呵,看来一些TX实在是读不下去了,没想到MJ音乐后面有这么枯燥深奥的音乐理论哈!
下面我就自己的一点粗浅理解,把这篇文章的主要观点概括一下。
1. 什么是音场(sound stages )?
在表演环境中声源的位置,指从整体上排布各种声源,使来自各声源的声音汇成一个合奏乐。
音场是四维的(宽度、深度、高度、时间)。宽度以立体声系统的左 / 右为限,深度指声源和听者的距离,在垂直方向上具有频率的分布。时间指各种声源出现的时刻和持续长度。可看一下25楼shijin版主的帮助帖。
2. 流行乐的音场中有哪些声源?
人声:独唱、伴唱、和声、口技等
乐器:吉他、贝斯、键盘(电钢琴等)、鼓、合成乐器、镲(吊镲、踩镲)等
其他声源: 例如Scream 中杯碟碰撞的声音,玻璃破碎声。在MJ的其他作品中还有响指、汽车喇叭声、狼叫等等。(Thriller 中的狼叫据说是MJ本人唱的,应该归在人声中,呵呵。。)
3. 音场中各种声源如何排布?
以文中提到的两首歌为例:
The Lady in my life: 贝斯、鼓和独唱放在中心,而吉它、键盘和其它伴奏乐器以及背景和声放在左右两侧和后部,声源位置相对不变(图3)。这是传统的声源排布,兴起于1960s 前后,在Beatles 的作品中很常见, MJ早期的几张专辑(Off the wall, Thriller, Bad)可能也是以这种设计为主。
Scream: 除传统的声源外,还增加了其他一些声源,如LFDS、爆炸声、杯碟撞击的声音等。此外,声源的位置也不是固定不变,图5所示,MJ的嘶喊声从右向左,而玻璃破碎声从左向右。以 Scream为代表的这种声源设计(或音场设计)兴起于1990s 前后,声源类型有了很大的丰富,同时声源的位置出现动态变化,使得声源不是在一个限定的局部空间中,而是打破了空间的限制,如文中所说,寻求一种切断声音和空间紧密联系的新形式。 这种创新性的音场设计赋予歌曲更多细节,因此带来更强的听觉享受。
4. 音场中各种声源出现的时间?
如图2和图4 所示,作者以The lady in my life 和 Scream 引子为例,说明了各种声源出现的时间,当然这些设计根据不同歌曲有所变化,我觉得Scream 那段19秒引子的分析超赞:
我们听到的第一个声音是一种低频、严重变形、轻度限制的声音(LFDS),位于中间最前方。几乎是扑面而来,大多数的人可能都没想到杰克逊会采用这种声音形象。头两个LFDS由踢鼓(kick drum)所支撑。两秒钟后,在后部出现一个清晰的合成音,勾勒出一个大的整体表演空间。截然不同的LFDS和合成音相互交织在一起,导致空间上的混乱。爆炸声进一步加剧了空间混乱。吉它声,一个几乎不能控制的声音,暗示出某物或某人处于失败的边缘,而杯碟撞击的声音突然营造出一个完全不同的空间。迈克尔•杰克逊沙哑的嘶喊稍微有点变形,频率范围被压缩,局部表演空间很小。嘶喊声听起来有点幽闭绝望,声音从右向左平移,造成空间方向感的迷失。玻璃破碎的声音出现在中后部,在杰克逊的嘶喊之后,沿相反方向从左向右平移。两个不同的声音前后跟进,似乎展现出迈克尔•杰克逊破窗而出或在愤怒中击碎玻璃!
5. 音场设计的变化趋势?
传统型(The day in my life 为代表)和创新型(Scream为代表)的音场设计孰好孰劣? 有人说,创新性的一定就是好的。我看也未必,事实上两种音场设计在当今乐坛都很常见,有人很简单,有人很丰富,关键看歌曲的类型是什么? 以及歌手本人能驾驭哪种类型?形式终究是为内容服务的。大餐吃多了,不妨换点清淡的, 呵呵。。。
6. 除了音场,当我们谈论声音时还能谈些什么?
这一点看声音参数这一部分和图1。除音场外,还包括音色和音乐组织形式。后二者不是什么新名词,相信各位TX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背景知识。这篇文章的新颖观点是强调了音色和音乐组织中的一些动态变化。关于这一点, The lady in my life 有很好的说明,这段描写MJ声音动态变化的段落也很赞!
在这首歌里,迈克尔•杰克逊的音域从A 到A’,在一些细微处略低或略高。他的吐词非常清晰。在主歌和副歌部分,他采取了一种十分率直的方式,声音只有很小变形,但在句子的结尾处掺入了少量的颤音。在对比段,他也采用了一些“喉塞音”(glottal stops,指发音时喉下部靠近声门的地方紧缩,然后突然发开)。在表演强度方面,他的演唱一直很高亢,在主歌、桥段和副歌中有三个动态变化(从低声哼唱到响亮的鼻腔头部共鸣)。最高的声音出现在两个长的结尾句中。局部表演空间也因此发生变化,因为杰克逊始终站在离麦克风很近的位置处歌唱(可清晰听到5000-8000赫兹处气流通过唇齿时的咝咝声)。 在歌曲结尾处,他采用了声音表演技巧,例如高音(belting)、滑音(glissando)、假音、噪音(vocal noises)和沉重的呼吸声。
在歌曲中有两个声音角色:一个是童音般悦耳的民谣歌手,另一个是少年般压抑噪动的灵歌手,不时采用假音并伴以‘uh-oh’的宣泄。这种差异是清楚的,虽然不那么显著,但通过节奏得以加强,即连唱相对于较多的断唱,整句相对于短促的情感宣泄。打个比方说,在节奏上从漂浮到骤起,在语言上从滔滔不绝到喃喃不清,在音色上从克制内敛的颤音到情感充沛的假音。总之,从克制到去克制,从天真(清晰的吐词和音高)到感性(深情的、爱抚的、祈求的)。同时,由杰克逊本人演唱的和声自始自终温情脉脉。
先写这些吧,欢迎多讨论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