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鬼使神差的看了一篇影评,看完后笑了,于是点了下一篇,又笑了,于是又点了下一篇,终于组合成了一篇连贯的喜剧故事。
《刺陵》:论此陵如何被刺
文/公元1874
必须要称赞这部电影,因为今年继《大内密探灵灵狗》之后,又一部让我在电影院看得火冒三丈的电影诞生了。朱延平的功力了不得,上一部《大灌篮》让我平生第一回在电影院睡死过去,这次又让我看完之后非常想问候他的直系亲属,总的说来我感觉朱导十分会调拨人的心情,我看好他!
《刺陵》这部电影打的旗帜是西部盗墓探险片,但再我看来完全可以简化称呼,说文雅点是意识流电影,说难听点是傻逼电影,合起来就是意识流成傻逼了。这个电影是怎么意识流成傻逼的呢,下面我们就来具体探讨一下。
一开始,女主角在一个小资的咖啡馆坐着写文章,哦,是个作家;电话来了,原来是催稿的,那催稿的编辑很热情的说,我是起点中文网的;再看桌子上,移动G3的笔记本加上百度的相框,好,大家请记住这三个品牌;电影结束的时候,这三个赞助商居然堂而皇之的插入正片里面,具体怎么个插入法,我在这里留个悬念,大家一定要下载之后观摩,千万不要浪费你的人民币。而我估计在这三家赞助商里,盛大是砸钱最多的,因此在片中反复明确的提及了“盛大”、“起点”不下五次,就差来吼一句“这部电影是盛大起点网赞助的!”了。
如果说《天下无贼》《非诚勿扰》里那些广告的植入还是稍微有那么一点技术含量和可以容忍的话,《刺陵》里的广告已经到了变态和拿观众不当人的境界了。当片中的女主角要回家都要掏出手机进入移动的G3网络的GPS来按着语音提示开车回去的时候,显然电影的制作方已经把观众和主角的智商降低到跟他们一个水准了。这部电影必然将随着史上最骇人听闻的广告植入式电影这个称谓一同载入史册!
当然,如果片子还算是有剧情,有这么多广告也就算了。搞笑的是5位编剧加一位编剧总监搞出的剧本照样千疮百孔,惨不忍睹。由于本片的剧情傻逼的地方太多以致于我都不能在5000字以内归纳总结,以下具体提几个较高层次的傻逼地方:
一、剧情设置在大漠黄沙里,每个人都是灰头土脸的,特别是打斗的时候。但是,只有我们的男女主角一尘不染,无论和对方抱着滚来滚去还是拖在地上飞往天上,周杰伦和林志玲的皮衣永远光鲜亮丽,发型永远自然飘逸。这样的主角光环让我情不自禁的想起了二流电子游戏里的主角,无论上刀山下火海他们的外型永远没变化,因为制作人员没做嘛!而拍电影也能拍成二流游戏,这是一种怎样的境界啊!
二、在片子里出现了《木乃伊3》里的亡魂军团,如果你觉得《木乃伊3》是个烂片,恭喜你,赶紧去看《刺陵》,看了你就知道《木乃伊3》是神作了。这个片子里的亡魂军团你猜叫什么?你猜叫什么?叫沙尘暴军团!!!没错,就是前几年骚扰伟大的首都北京的沙尘暴!的军团!这个军团在片子里干了什么事?就干了一件事,那就是----拆除钉子户!怎么拆的,每人拿个钩子,往那二层楼、占地一千平米有余的旅馆勾住,然后骑着交通工具---悍马四面八方的飞驰,这个沙漠里的违章建筑立刻被连根拔掉!这段剧情充分的说明, 主创人员对环境日益恶化的忧心忡忡和高度的人文关怀,他藉此警告世人:如果不珍惜环境,那环境就要来拆你的房了!
三、本片最后出现了一个金棺。我估计是拍到那个地方的时候资金有点缺了,那个金棺的打磨有点问题,在电影院的巨大银幕下,金棺上搬运工人不小心留上的指纹清晰可见,还有那种后期赶工的摩擦印迹,都充分的说明了这个金棺按照现形汇率的价值不会超过1000块人民币。我禁不住想起《无极》,想当年陈凯歌为了拍小女孩赤脚踏着水面走上远方的镜头,订做了几百双纯棉袜子和手套给搬运工人,就是怕留下指纹印;看看,都是拍烂片的,人家起码还知道专业的拍,朱延平不愧是城乡结合部出身,拍烂片都拍得这么山寨!
而且《刺陵》这片最最神奇的地方是,你说周杰伦和林志玲是主角吧?可如果把他们的戏份完全删了,这部电影的剧情也完全不受任何影响。相反,当配角的陈道明才是把整个故事从头到尾说明白说透彻的人,他才是故事的主角,周林二人就像是后期大老板在拍板的时候一说,不行吧,得加两个明星骗那些傻逼90后吧,周杰伦林志玲不挺火的么,给他们加个戏!于是剧情里就横空杀出了这两个人。于是乎剧情的漏洞就一波接着一波,片子里陈道明一伙绑架林志玲是为了逼他爸交出地图,可陈道明根本就是去过,他完全不需要地图----我不想再列举片子里比比皆是的傻逼剧情了,但凡看过电影的相信心里都有数。
盗墓的内容更像是舞台剧,那神秘的古城搬几下机关就出现了(顺便说一下,周杰伦这主角只会跳来跳去跳得非常好看的在那里躲飞刀机关,而在他乐此不疲的跳来跳去的时候,细心寻找机关在哪的还是陈道明,周杰伦这厮完全是一文工团的连级干部,跑地底下慰劳辛苦盗墓的陈道明曾志伟一行了)。还有,换你去盗墓,在墓旁边看到一朵花,你敢去采么?可里面有一个角色居然还就真的去采了,采了之后就中毒,然后在那吃,他吃啊吃啊吃得好开心。眼看这人活生生的被编剧写成智商为0中毒而死,大家用惊恐的眼神望向我们无所不知的男主角周杰伦,周杰伦淡定的告诉大家:那花的名字叫--尸香魔芋!我X,几个编剧还确实上起点网不少时间嘛,鬼吹灯看了全本了吧!
《刺陵》这部烂片喷点太多,为了不浪费大家的宝贵时间和我的宝贵写作时间,我就讲到这里了。对我而言,吸引我看这烂片的是因为陈道明,而陈老师也没有让我失望,他出现的段落是这烂片里唯一可以看的东西;而至于周杰伦,我曾经力捧过《不能说的秘密》,至于其他的,还是留给他的傻逼粉丝们吧;至于林志玲?拜托,我还不如看波多野结衣呢,人家至少最近转拍无码了!
------------------------------------------------------------------------------------------------------
《风云2》:无剧情的巨大败笔
十一年前,《风云之雄霸天下》曾经成为华语电影的一座里程碑,它是第一部采用本土特效公司制作大量CG的电影;它是双周一成霸占票房冠军十多年后首部打破这个神话的电影;它还是迄今为止华语漫画改编的电影中最成功、影响最深远的作品。善于跟风的香港电影居然一直没有折腾《风云》的续集,原因是刘伟强购买版权后迟迟未拍,十年过去,版权到期,早已急不可耐的制作方终于启动续集计划,彭氏兄弟接手,这部《风云2》也终于露面了。
《风云之雄霸天下》也并非什么完美的经典之作,重视特效,轻视剧情,不够精致,都是问题所在。原以为十二年后这部续作,彭氏兄弟能够前车之鉴,吸取经验教训,却没想到这二位把一条路走到死,让本片完全沦为特效展示,剧情根本为零。套用《风云2》里楚楚的一句台词来概括全片,那就是:“风哥哥,云哥哥,你们别再打了!!!”
这部对白不到200句的电影,所讲述的是风云二人打完绝无神然后再对打的事,最后两人对打差不多有半个钟头,打得我都彻底烦了。特效为电影服务,但在《风云2》里,电影完全在为特效服务,彭氏兄弟肆意的卖弄他们在好莱坞拍了几年烂片所积累的特效手法,到处滥用,让人厌烦、厌倦。
《风云》作为一个打斗热血漫,剧情虽然谈不上有多么优秀,但好歹风靡了这么多年,花了几百本,拍一部100分钟的电影,就算浓缩个100本的剧情,编剧再花点心思,那也可以变得很精彩。却未想《风云2》根本没采用多少原著剧情,前面颇为精彩的绝无神称霸武林的段落居然用字幕和几个剪影匆匆表达完毕,而楚楚和步惊云、第二梦和聂风的感情更是丝毫不提,前者还可以接受,毕竟第一集有交代,但后者一来就已经搞上了,如果仅仅只是看过第一集的观众,还停留在孔慈跟聂风那档子事上,突然冒出来个第二梦,怎么也应该交代交代吧?估计彭氏兄弟已经沉迷特效不能自拔,大概根本不考虑剧情了。
也罢,就来说说打戏吧。抄袭300那些段落就不提了,画虎不成反类犬,本来《300》也不是什么优秀得不得了的作品,我们还去模仿人家,这真是既可怜又可悲;电影里打戏又多又乱,动不动就满天黑雾绕来绕去,你发一个波动拳我来一个全屏攻击,我觉得《风云2》连《风云决》都不如,《风云决》至少还有可爱的捕头,《风云2》只剩下两个从头忧郁到尾的中年男子。整部电影我觉得能够称之为及格线以上的打戏只有两场;一场是无名使剑气,有原著的味道,那个场面很过瘾,剑气就是那样;一场是聂风入魔,特效做得好,氛围很足。可惜的是也只有这两场可以好好看,剩下的,都是乐色。
当然,这是因为剧情实在无聊,在电影院的我百无聊赖只能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打斗上面的缘故。如果剧情稍微做得像样一点,我也不至于这么挑刺,毕竟为打而打太无聊,又不是看WWE;如果告诉你他们为什么要打,来点铺垫,来点情绪,来点氛围,那看起来的感觉自然就不一样了。《风云2》没有剧情,是其最大的败笔。
另外,《风云2》的场景也远逊于《风云之雄霸天下》,《风云之雄霸天下》的布景是实景和虚景相结合,洛山大佛、竹林、天下会、麒麟洞各有各韵味,即便十二年过去,至今仍留于脑海;而《风云2》完全采用CG,却又做得小家子气,大场面鲜有,几乎都是黑暗的室内戏,让人感觉像在看舞台剧一样,情绪根本提不起来。陈光荣的音乐也大不如第一集,光是主题曲就比第一集难听许多,配乐在全片也被滥用,动不动就来一段掏心掏肺肝肠寸断的凄惨壮烈曲子,问题是主角站在那啥都没做呢,你个配乐瞎激动啥?可惜咱们陈老师的良苦用心了。
综合来看,彭氏兄弟的《见鬼》已经是最好的作品了,之后一直走下坡路,除了《鬼域》灵光一现之外,其他基本都是烂片。在好莱坞那些《鬼使神差》《曼谷杀手》之类的也是烂得不行的东西,这两兄弟最好还是回到擅长的剪辑工作去,导演这活真不是谁都能干的,《风云2》那结局,明显要拍续集,我只希望这两人能够别拍第三集,别让华语电影难得的一个好招牌就这么砸掉。
----------------------------------------------------------------------------------------------------------
《三枪拍案惊奇》:拍你大爷的案

拍案惊奇是个有着特殊时代意义的词,明末曾经有《初刻拍案惊奇》及《二刻拍案惊奇》《三刻拍案惊奇》等拟话本小说,这些小说讲述的是乡村野史,传奇故事,既有社会娱乐性,又有现实的讽刺意义。上面特地说明这些,是想告诉大家,《三枪拍案惊奇》,既没社会娱乐性,又没讽刺意义。拍你大爷的案,整个片子就是一个二人转段子的大集合,玷污了“拍案惊奇”这个词!
我为什么要看这个片子,因为张艺谋拍过《活着》。而且,自1997年《有话好好说》以后,他已经很久没拍过喜剧了----如果你当《十面埋伏》之流不是的话。我挺喜欢《有话好好说》,我觉得那片子算是国内少有的CULT片,那个吊儿郎当随心所欲的调调我很喜欢,所以我觉得张艺谋在当了这么久的人民艺术家之后,能返璞归真,搞点轻松和没负担的东西给大家乐呵乐呵,却没想我对他的期待还是太高了。
《三枪拍案惊奇》改编自科恩兄弟二十多年前的《血迷宫》,那是部牛逼的片子,又黑色又发人深省(不过好像科恩的作品大都如此),不过我估计科恩兄弟要看了张艺谋这部翻拍作品会吐血,原著的韵味已经彻底糟蹋了,整个片子就是完全不要任何逻辑的胡闹。
故事发生在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面馆里,虽然我一直对这个三天没有一个顾客的面馆怎么保持营业感到奇怪,但就算是艺术高于生活吧,也许人家是三年不用做,一做管三年呢;但是偏偏当老板的又富得流油,保险柜里一大堆的钱,看着这面馆的营业额,我都不知道他是怎么赚来的,难道是开黑店?
诸如这类说不过去的硬伤在影片里存在不少,即便是一个荒诞剧,也得讲究讲究起码的现实逻辑吧。但张艺谋只把《血迷宫》里一家人互相算计的故事给照搬过来,其他的都没管,结果就搞成了现在的四不像。片中还大量穿插了那种长途汽车上的VCD里常放的二人转的段子,也难怪,小沈阳和赵本山还有他那几个徒弟都到齐了,能不二人转么,我对二人转也不算太讨厌,俗气,也俗得有他存在的价值,但一个片子里搞这么多二人转,花几十块就为了看几位瞎贫一些早就说过的段子,貌似有点不值吧?
所以我不推荐《三枪拍案惊奇》,如果你真的想知道剧情,那不如看《血迷宫》,《血迷宫》比《三枪拍案惊奇》可牛多了;如果你想看小沈阳,买个盗版VCD看他的二人转吧;如果你想看闫妮,那去重温《武林外传》吧,这片子里她的角色还是那个风骚的女掌柜;至于你想看孙红雷,随便下载一副静态图片存手机里就可以了,因为整部电影他的表情至始至终从未变过,一直是一副死了全家的哭丧脸----这是怎样的一种境界啊!
题外话:今天在电影院呆了一天,从13:00开始,连着看了三部新片,《刺陵》《风云2》《三枪》。按照个人喜好,《风云2》>《三枪》>《刺陵》。其实都是烂片。贺岁档开场的三部大片就这德行,我已经有点绝望了,目前整个贺岁档,只期待两部片子,《十月围城》和《全城热恋》。现阶段我对华语电影的希望都在这俩片子身上了,希望他们不会让我失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