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杰克逊中文网  - 歌迷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MJJCN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558|回复: 21

莫扎特的生平,与MJ有很多相似之处

[复制链接]

336

主题

5396

帖子

8万

积分

圣殿骑士

呼呼嘿嘿哈哈喝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1522
QQ
发表于 2009-8-17 20:41: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765年7月,英国伦敦一家报纸刊登了这样一条音乐会预告: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是能使全欧乃至全人类感到自豪的神童。8岁的少年使音乐家和有识之士惊叹不已。他的羽管键琴演奏、视奏能力及运用各种乐器的即兴表演和作曲,都使人叹为观止。这位天才儿童的父亲,根据绅士淑女恳切的要求,决定延长滞留时间。为此,各位有了欣赏这位小作曲家和他姐姐演奏的机会……
  1756年1月27日,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出生于奥地利的萨尔斯堡一个宫廷乐师之家。他的父亲列奥波尔德.莫扎特( Leopold Mozart )原籍德国,曾先后生有7个孩子,不过,其中5个都过早地夭折,顽强地活下来并长大成人的只有最小的儿子沃尔夫冈和他的姐姐安娜。
  列奥波尔德是一位颇受人们尊敬的小提琴家、作曲家,小莫扎特非凡的音乐天赋很早就已引起他的欣喜与关注。有一次,他与一位朋友一起回到自己家中,看到4岁的儿子正聚精会神地趴在五线谱纸上写东西。父亲问他在干什么?儿子一本正经地回答:“我在作曲。”孩子的举止使两位大人相觑见笑,面对着纸上歪七扭八的音符,他们以为这不过是小孩的胡闹。然而,当细心的父亲将儿子的作品认真地看了几眼之后,忽然兴奋地眼噙泪花对客人喊道:“亲爱的,你快来看!这上面写的是多么正确而有意义啊!”天才已经开始了他的创造生涯!
  在欧洲音乐史的源远长河中,自幼便显示出音乐才干者并不罕见。可像莫扎特那样早熟的奇才,能在那样小的年龄便被公认为“神童”的音乐家,确是再难找寻。他3岁就能在钢琴上弹奏许多他所听到过的乐曲片断,5岁就能准确无误地辨明任何乐器上奏出的单音、双音、和弦的音名,甚至可以轻易地说出杯子、铃铛等器皿碰撞时所发出的音高……如此过硬的绝对音准观念是绝大多数职业乐师一辈子都达不到的。
  为使小莫扎特能迅速成长,列奥波尔德竭尽心血,精心栽培。对儿子的学习与训练是极为严格的,除了复杂的音乐理论与演奏技能外,还有拉丁文、法文、意大利文、英文以及文学和历安等等。
  从1762年起,在父亲的带领下,6岁的莫扎特和10岁的姐姐安娜开始了漫游整个欧洲大陆的旅行演出。他们到过慕尼黑、法兰克福、波恩、维也纳、巴黎、伦敦、米兰、波隆那、佛罗伦萨、那不勒斯、罗马、阿姆斯特丹等等许多地方,所到之处无不引起巨大的轰动!在奥地利国都维也纳,他们被皇帝请进王宫进行表演。
  在鲜花、掌声和欢呼的背后,是艰苦的劳动、苛刻的条件和可怕的考验。为了金钱与荣誉,列奥波尔德要求小莫扎特无论旅途多么劳累,要随时都可以当众演。为了宣扬儿子的天才,他让孩子必须满足听从突如奇来、异想天开的种种刁难性提议。如:当场视奏从未接触过的技巧艰深的乐曲;按照听众临时设想的几个低音即兴作曲,并根据指定的调性当即演奏用多条手帕将键盘全部蒙住而不影响弹琴;在一场音乐会上从头至尾全部演奏自己的作品,等等。并且,这样的演出几乎每每长达四五个小时之久。
  1772年,16岁的莫扎特终于结束了长达10年之久的漫游生活,回到自己的家乡萨尔斯堡,在大主教的宫廷乐队里担任首席乐师。
  尽管莫扎特乃旷世奇才,尽管他享有极大的荣誉,可在大主教眼中,他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奴仆,并且是一个很糟糕的奴仆。因为他拥有荣誉。莫扎特不得不像他的前辈海顿那样,每天在前厅穿堂里,恭候主人的吩咐,随时都有可能遭到大主教的斥责辱骂,甚至严厉的惩罚。然而,莫扎特毕竟不是海顿,他具有更强的自尊心和独立不羁的果敢精神。为摆脱大主教的侮辱与控制,他于1777年再次外出旅行演出,期望能找到一个落脚之处,永远离开萨尔斯堡。
  令人深感意外的是,这位曾轰动过整个欧洲的金光闪闪的宠儿此刻竟到处碰壁!神童已经长大,已不再是神童。昔日的神童消失了,尽管他的才华随年龄成正比地增长,可现实社会却无情地冷落了他。他不得不重新回到萨尔斯堡,而这样一来,大主教当然更加刻薄地对待他。莫扎特的辛酸与窘境是任何一个有生活常识的人都不难想象的。

1781年6月,莫扎特终于在忍无可忍当中与大主教公开决裂。他毅然辞职离去,成为欧洲历史上第一位公开摆脱宫廷束缚的音乐家。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这种举动无疑极其大胆而英勇。因为,这意味着艰辛、饥饿甚至死亡。
  列奥波尔德力劝他的儿子向大主教赔礼道歉,重归于好,莫扎特坚决拒绝。他在给父亲的回信中写道:我不能再忍受这些了。心灵使人高尚起来。我不是公爵,但可能比很多继承来的公爵要正直得多。我准备牺牲我的幸福、我的健康以至我的生命。我的人格,对于我,对于你,都应该是最珍贵的!
  冲出牢笼的莫扎特定居在“音乐之都”的维也纳,开始了一个自由艺术家的生涯。当时他年仅25岁,可离生命的终点却只有10年了。
  莫扎特写作之轻松与神速使他的同时代人和后辈都把他看作是无师自通、不学而成的天才,纵观他的一生,除了孩提时期受到父亲的严格教诲外,的确从未得到过正式的教师指导。天才是不容否认的,但人们往往因此而忽略了天才也离不开刻苦与勤奋。1787年10月的一天,莫扎特与歌剧《唐璜》的乐队指挥库查尔兹一起散步时说:“以为我的艺术得来全不费功夫的人是错误的。我确切地告诉你,亲爱的朋友,没有人会像我一样花这么多时间和思考来从事作曲;没有一位名家的作品我不是辛勤地研究了许多次。”
  在莫扎特身上,处处都体现出典型的艺术家天性。他是一个热爱生活、充满诗意、富于感情的人。他认为穷人最讲信义,“世界上只有穷人才是最好、最真实的朋友,有钱人完全不什么叫友谊”。他天真、单纯,总是兴高采烈。他易受感动,爱掉眼泪,具有女性般的柔情。他童心不泯,像孩子一样充满了好奇,似乎永远长不大。
  莫扎特挚爱自己的亲人,每当他谈起父母、妻子时,脸上都不由闪现出幸福的光彩,语调也格外恬美。在神圣的婚礼仪式上,他和妻子双双落下激动的热泪。大家深受感染,都跟着一起哭了。由于他没有固定的收入,妻子康斯坦采又不善持家理财,因而婚后的生活非常穷困。为了维持日常的基本需要,莫扎特拼命工作——教课、演出、创作,应接不暇,永无休止。尽管如此,日子还是过得相当窘迫。有一年冬天的一人傍晚,朋友们到他家做客,从窗外看到夫妻俩在屋里愉快的地翩翩起舞,纷纷赞叹不已。待到进屋后才弄明白,他们因无钱买煤,不得不利用跳舞来取暖,以此熬过寒冷的冬季。
  莫扎特晚年的生活每况愈下,身体也越来越糟,他不得不经常向朋友们求援。当他最后一部杰出的歌剧《魔笛》(The Magic Flute)首场公演时(1791年9月30日),他已痼疾缠身。
  有一天,一位神情冰冷、身着黑衣的陌生人前来拜,他请大师为他写一首《安魂曲》。陌生人走后,身心交瘁的莫扎特含着眼泪对妻子说,这部作将为他自己而写。“他带着一种狂热的拼死劲儿开始写最后一部作品——《安魂曲》,……莫扎特处于过度劳累的状态中,他摆脱不了这部‘为死亡而作的弥撒曲’是为他自己而作的这样一种念头,他认为自己不能活着完成它了,他鞭策自己来写这部充满死亡景象的杰作,开始了与时间进行的悲剧性竞赛。”一个永远的愦憾是,这场竞赛的胜利者是死神,《安魂曲》写到一半时,莫扎特再也握不住手中的笔……,这部传世之作的最终完成者,是他的得意门生修斯梅尔。
  《魔笛》上演后所获得的巨大成功为濒临崩溃的莫扎特带来难以形容的最后的欣慰。1791年12月4日深夜,他躺在冷冷清清的病榻上,喃喃自语地想象着《魔笛》的演邮:第I幕现在结束了……现在开始夜后的咏叹调……凌晨1点,他悄悄地闭上了双目。此时,豪华的威登歌剧院灯火辉煌,舒适的包厢座无虚席,维也纳各界人士济济一堂,正在津津有味地欣赏着大师的新作《魔笛》。
  出殡那天,狂风呼啸,大雪纷飞。恶劣的气候迫使几位送葬的亲友都中途返回,只剩下一个掘墓老人赶着灵车踽踽独行……。这是一个埋葬罪犯、流浪汉与贫民的坟场,下葬的墓穴里已有两口他人的棺材。康斯坦采当时重病卧床,没能到场。当她数日后前往坟地时,已无法找到准确的墓址。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代奇才就这样无影无踪地消失了,身后留下尚未还清的1682弗罗林的债务。
  比起长寿而在晚成的海顿来,莫扎特刚好相反——短命而早熟。然而就在他不足36岁的一生里,却为人们创造出数量惊人的音乐瑰宝。其中包括:歌剧22部;以《费加罗的婚礼》(The Marriage of Figaro)、《唐璜》、《魔笛》最为著名;交响曲41部,以第三十九、四十、四十一交响曲最为著名;钢琴协奏曲27部,以第二十、二十一、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六、二十七钢琴协奏曲最为著名;小提琴协奏曲6部,以第四、第五小提琴协奏曲最为著名;此外,他还写了大量各种体裁的器乐与声乐作品。
  莫扎特的音乐典雅秀丽,如同珍珠一样玲珑剔透,又似阳光一般热情温暖,洋溢着青春的生命力。由于他的音乐语言平易近人,作品结构清晰严谨,“因而使乐思的最复杂的创作也看不出斧凿的痕迹。这种容易使人误解的简朴是真正隐藏了艺术的艺术”。
  美国音乐学者约瑟夫.马克利斯说得好:“在音乐历史中有这样一个时刻:各个对立面都一致了,所有的紧张关系都消除了。莫扎特就是那个灿烂的时刻。”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60 收起 理由
小麦-Joserin + 6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0

主题

1665

帖子

3万

积分

MJJCN参议员

偶像派

Rank: 8Rank: 8

积分
36028
发表于 2009-8-17 21: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莫札特在一個風雨交加的雨夜病故。但他死後不久就出現了神秘傳言,說他死之前有一位「黑衣人」到訪,託付他寫《安魂曲》。而這個黑衣人就是他同時代的義大利作曲家薩列里。德國作家弗倫伯格的小說《莫札特的故事》、俄國詩人普希金的詩劇《莫札特和薩列裏》都強化了這一傳說。甚至到了20世紀,英國當代劇作家彼德•謝弗的著名舞臺劇本《上帝的寵兒》(Amadeus)將莫札特描寫為一個天性放縱,奢侈揮霍,滿地亂爬的頑童天才,而更對安東尼奧·薩列里如何一步步厭恨莫札特,直至假扮「黑衣人」將其殺死做了驚心動魄的描寫。此劇後來由美國導演福爾曼翻拍成電影《莫札特傳》(Amadeus),一舉奪得了1984年的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

但事實並非如此。歷史學家指出,薩列里年紀較莫札特長,當時已經是功成名就的老樂師,如著名的米蘭斯卡拉歌劇院落成揭幕所演出的歌劇,就上演了他的作品。這樣一位作曲家完全沒有必要加害莫札特。而這種謠傳的形成,可能反映了當時義大利作曲家和奧地利作曲家之間的集體矛盾。

至少以下史實是清楚的:

    * 《安魂曲》並非「無名氏」或「黑衣人」所委託,而是瓦爾塞根伯爵委託莫札特為悼念伯爵的亡妻所寫,當時他剛剛完成《魔笛》的創作不久。

    * 莫札特在給父親的書信中倒屢次提到他對死亡的預感。如他在1787年4月4日給父親的信中寫道:

「嚴格說來,死亡是人生的真正的終結目的,死亡是人類的忠實的、最好的朋友,這幾年來我和這位朋友的關係變得親密起來,他的形象不僅不再使我害怕,而且能使我感到安寧,獲得安慰。感謝上帝使我認識到死亡能帶來真正的幸福。我雖年輕,可是我每天上床都會想到也許我活不到明天;認識我的人誰也不能說我流露出過抑鬱、憂傷的心情。」

可見莫札特對於死亡的態度甚至是相當達觀的。
Adora,

I'm very lonely without you, please love me always...

Love, Michae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2

帖子

6619

积分

侠之大者

Rank: 4

积分
6619
发表于 2009-8-17 21:3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同意。天才的命运永远不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6

主题

2204

帖子

3万

积分

至尊天神

Rank: 8Rank: 8

积分
30881
发表于 2009-8-17 21:48: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界上只有穷人才是最好、最真实的朋友,有钱人完全不什么叫友谊

同感啊,在大学里,有的有钱的人故意装穷跟我们玩,我一直以为某同学ZM很穷,午饭我们一起吃,我看她不舍得花钱,怕她营养不好,就经常在我没动筷子之前,把我的一半的菜给她,(因为我不爱吃菜爱~吃面食呵呵我们互补),没想到毕业给我松了一份厚礼,太感动了。这份厚礼是我一个半月的生活费!我不知道怎么去还
不管做什么一定要最好,要有超前意识,别人做过的事情再做就失去意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482

帖子

1万

积分

王者传奇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2333
发表于 2009-8-17 21:5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向楼主致敬,当听到mj走的消息时马上想起这部电影《莫扎特》
不得不说伟大的 音乐家都有美丽的、敏感的、善良的心,而且执著,
努力保持心灵纯洁的人才能创造动人的乐章
love mj,keep the fait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246

帖子

1万

积分

王者传奇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607
发表于 2009-8-17 22:02:42 | 显示全部楼层
1787年10月的一天,莫扎特与歌剧《唐璜》的乐队指挥库查尔兹一起散步时说:“以为我的艺术得来全不费功夫的人是错误的。我确切地告诉你,亲爱的朋友,没有人会像我一样花这么多时间和思考来从事作曲;没有一位名家的作品我不是辛勤地研究了许多次。”

MJ对待他的音乐也是这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686

帖子

1万

积分

王者传奇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231
发表于 2009-8-17 22:46:12 | 显示全部楼层
MJ能一直坚强的面对各种磨难,也是他不断从前人的经历中汲取着力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3

帖子

5855

积分

侠之大者

Rank: 4

积分
5855
发表于 2009-8-17 23: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莫札特的音樂 是典型的療癒音樂
很多醫師建議用來作為治療用
任何人聽了莫札特的音樂 都會發自內心感到愉快 忘憂
麥可的音樂則是讓人舞動 讓人開懷
不分國籍 不分年齡 不分性別 不分種族 都能很輕易接受麥可的音樂
全身細胞因此跳動 也因此感動

莫札特和麥可 真的很像啊 都有顆純真無雜念的心
所以才能創造這麼美的音樂
就算再過個2百年3百年 麥可依然會被深深回憶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

主题

4292

帖子

2万

积分

王者传奇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8545

特别贡献奖

发表于 2009-8-17 23: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arisongs 于 2009-8-17 23:17 编辑

没错,莫扎特内心也宛若孩童,即使饱受饥寒困苦,他的很多作品却是欢快的,活泼的,天真烂漫的。带给听众美好、快乐、温馨的感受,被称为天使的微笑
也有种说法说他是被毒死的…因为太天才受其他音乐家的嫉妒排挤,他确实太NB了,小时候用一根手指弹别人十根指头都搞不定的曲子
跟他的命运、遭遇比起来,MJ算是相当幸运了
>>>>> >>>> >>> >>
Dearest Michael,You are always in my hear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6

帖子

6985

积分

侠之大者

Rank: 4

积分
6985
发表于 2009-8-18 00:4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天才!莫扎特和MJ是我最喜欢的两位音乐家,我也曾有心把他们两位作比较,无奈干扰太多,亦无时间整理自己的思绪。没想到侠之大者洋洋洒洒地一挥而就,概括亦十分了得:都是“早熟的奇才”,都不被权势者所容,仍“童心未泯,像孩子般好奇,似乎永远长不大”等,后面议员、管理员、版主的补充也是同样精彩,真是太感动了!“莫扎特内心也宛若孩童,即使饱受饥寒困苦,他的很多作品却是欢快的,活泼的,天真烂漫的。带给听众美好、快乐、温馨的感受,被称为天使的微笑”,版主说的在我心里引起强大的共鸣,莫扎特的音乐被医生建议用来疗愈,而其实他的生活却是异常艰苦的。但“他是一个热爱生活、充满诗意、富于感情的人”,“天真、单纯、始终兴高采烈。”MJ也是啊,他的一生被不良媒体妖魔化,可他还是创作出We are the world 、Heal the world这样伟大作品,不仅如此,他还开创了无数个音乐史上的第一,迈迷们都很清楚,不一一列举了。莫扎特和MJ的一生都有太多的迷,他们的死亡真相就是困惑人们最大的迷,也可能会成为永久的未解之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主题

1499

帖子

2万

积分

王者传奇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3534
发表于 2009-8-18 01:05:51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天才..   只是连莫扎特真正的死法也还是个迷...

俺已经不奢望真相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42

帖子

1万

积分

王者传奇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732
发表于 2009-8-18 10:2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在弹奏莫扎特作品的时候,
总能感受到那颗天真烂漫的不羁的心,
现在想来,和迈给人的感觉是一样的。
能够主宰我的只有我的内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

主题

3752

帖子

4万

积分

至尊天神

Rank: 8Rank: 8

积分
41056
发表于 2009-8-18 10:2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LS各位的评述,很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20

帖子

8645

积分

侠之大者

Rank: 4

积分
8645
QQ
发表于 2009-8-18 11: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才总是用短暂的一生演绎最绚烂的华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289

帖子

2万

积分

王者传奇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9966
发表于 2009-8-18 11:45:44 | 显示全部楼层
Mozart和Chopin是我最喜欢的2个音乐家~
Every Day Create Your History.
Make The Change. Stop Existing & Start Livi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MJJCN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迈克尔杰克逊中文网(Michael Jackson Chinese Fanclub)[官方认证歌迷站] ( 桂ICP备18010620号-7 )

GMT+8, 2025-8-27 01: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