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9-8-14 19:38:51
|
显示全部楼层
之前的那个贴子我也看过,也有过回复,因为当时我只看过有两位亲用到‘撒旦’来做文章,今天我再次来到这里才知道原来青岛也有发过这样的文章。如果之前我看过青岛那篇[‘撒旦’就是上帝]的话,我会更加绝对我自己的判断。
我从某种角度上讲我是同意moyuqi 的说法,美国社会乃至一些西方社会所指的“撒旦”,就是咱社会主义教科书中所抨击的“拜金主义,金钱至上”。如果硬是要把‘撒旦’比喻是很多人崇拜并向往着的是名利和欲望,那它必然存在。我们心中的撒旦是小的,但有些人的主张却是巨大的,但是从另一个层次上面来讲,我又并不同意‘撒旦’这个词语用在所有人的身上。因为‘撒旦’这个词实在的是太显眼了,他本是魔鬼的代名词,最基本的解释就是满足不了自己的愿望,不顾一切的把自己推向顶峰最后毁灭。这样一个词语把他用在辛苦的凭自己的劳动来创造财富,为生活而生活的普通的人身上,就好象是在杀鸡用牛刀。这是人性的本能使然,用‘欲望’去形容我觉得都显过有些过分,所以在平常的生活中你几乎是见不到这样去表达的文章。‘撒旦’更应该用在像宋祖德,薛涌,芙蓉姐那样的人物身上才不显得唐突。
我其实不太能够理解青岛为什么要把‘撒旦’比喻上帝,也许每个人对待事物看法都不一样,但是如果论青岛从圣经里抄写的那段话耶酥与魔鬼的对话,我的理解很简单‘最终是耶酥没有被那快‘面包’所诱惑’也就是说根本就没有被诱惑到。很明显的一段肯定对话为什么又变成否定呢?我不想用“伪圣经”来当借口,因为我相信MJ对圣经的深度认识,他绝对可以分出真假。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不能以他87年之前没有皈依基督来说明他就不相信圣经,我记得曾经MJ自己说过,在十几岁的时候为了躲开女孩的诱惑,他甚至拿出了圣经来当借口。这其实可以说明MJ很重视圣经,而且要退出一个教会也是相当难的,更何况他也要顾及他亲爱的妈咪。
‘上帝把石头变成面包给人们启示’。这是85年的,[天下一家人]里面的一句歌词。‘我们可以从很多层面去分析它,‘从硬到软’‘从不认同到认同’,‘成名后的施舍’其实我个人很认同第三种,因为这很符合MJ曾经说过的那句,‘钱最大的好处就是拿来与人分享’。但是要知道85年MJ写那首歌是为了非洲饥民,他不是在写他自己,更不可能把自己的生活写进去,这点我们从[黑与白][他们不关心我们][童年]就可以看到更多。相反,我觉得这句话更多的是呼吁人们的觉醒,希望那些‘资本主义’者放下自己的欲望,多一些关怀,多一点爱心。使那些冰封的心融化,用尽最大的宽容让每个受灾的人群,贫苦的人群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