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fiorina 于 2009-7-22 22:30 编辑
1. 聘用私人医生的渠道
MJ聘用医生时,是通过什么渠道聘用的???按道理他应该不会自己漫天地去随便找一个吧?!
这个“渠道”,无论是公司、组织还是个人,有没有存在问题,大家有没有研究过?
我不甚了解,有了解的人解释一下吗?谢谢!
2. 药物来源的渠道
似乎很多人在推测的时候都无视了药物的来源?之前的可信报道不是说了吗,异丙酚不应该出现在医院之外的地方。而这一点也是谋杀成立的最大疑点。按专业人士的口气,在美国的医疗监管体系下,发生这样的事情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那么是谁,有这么大的通天能力,又是通过什么渠道,搞到这种药?
你们认为那个私人医生一人就能做到么?
我无意扩大“阴谋论”,但是如果--假设---谋杀成立,那么换位思考一下,要结一张谋杀的网,肯定是从起头结网的部分,就已经把一切都策划好了。而目前大多数人都把目光停了网的中间环节上,就是那个医生。
=====================================7.22晚,再加一些问题==============================================
3. 为什么是异丙酚?
刚才在google这个医学用词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文章。原文是一个上海医学在读博士写的,关于MJ死因之谜和异丙酚的关系。该文刊载在新京报和该作者的blog上。有意思的是,一些网站将此文章转载时,在第二段的末尾美国麻醉新闻网的内容中加上了这么一句:“异丙酚绝没有治疗失眠的指征。”但是拥有此文版权的新京报中和原作者blog的原文中,都没有发现有这么一句话存在。美国麻醉新闻网,查了一下应该是这个http://www.anesthesiologynews.com,迟些时候去找找原文。
问题是:如果有人(很多猜测包括医生)要毁灭证据,为何不把异丙酚的瓶子都带走?居然还有大量没有标签的空药瓶,搞什么!现在看当时现场应该没有适当监护——没有监护器械,没有监护医生和护士,如果真是这样,这可是医疗事故!退一步说,就算TMZ那个疑似小道消息的滥用说成立,没有合适的监护措施的情况下,医生就随便用这种完全可以预见到有极大可能会导致生命危险的麻醉药,这已经不止是过失了!在某个麻醉论坛上,一篇帖子里转了国内一个麻醉医学网的见解:“异丙酚真的要被控制么?目前的意见还是不统一的。在美国也许很难做到严格的管控异丙酚,但是严格的管理和麻醉医师专门性的使用还是需要承认。”那个医生NC么?这一切简直就是在告诉大家说:“嘿,就是我的错!”当然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引发霉体小报一系列恶毒的联想.......
(转载)
追踪杰克逊死因之谜
--------------------------------------------------------------------------------
http://www.thebeijingnews.com 来源:新京报 发布时间: 2009-07-12 作者:
■医说新语
杰克逊死因又添迷雾!据美联社报道,杰克逊家中发现名为异丙酚的强效镇静剂。而此前为杰克逊提供服务的护士也提及,杰克逊排练期间不堪失眠困扰,多次要求注射异丙酚。异丙酚与杰克逊之死有关吗?
事实上,美国麻醉新闻网在第一时间邀请麻醉医生对该消息进行了点评,强调“若无适当监护,在家中使用异丙酚完全绝对是医疗事故。若有医生为杰克逊开异丙酚这个处方,应立即吊销其行医执照。”
异丙酚是一种乳白色的液体,常被麻醉医生称为“牛奶”。作为一种强效镇静剂,异丙酚通常用于全身麻醉,也适用于短小的操作或检查,各大医院的无痛胃镜或人工流产中,就经常会使用到异丙酚。它不同于OTC类药物或一般处方药,一般人手里就不该持有。即便在医院,一般医生也不会用到它。
药品说明书强调,这是一种适用于诱导和维持全身麻醉的短效静脉麻醉剂;也可以用于加强监护成年病人接受机械通气时的镇静。这意味着,它只能在麻醉手术室及重症监护病房出现,而且多数情况下需由麻醉医生使用。必须强调的是,安全应用异丙酚离不开监护。即血压、心率(律)、氧饱和度等都需被监控,而杰克逊家中是否有监护仪就不得而知了。
麻醉医生是如何看待异丙酚的呢?我的一位同事就曾在一次为时数分钟的无痛胃镜检查体验过异丙酚的效果。醒来后,她直言“睡得真香甜”,难用语言描绘,甚至还产生了“再来一次”的感觉。她是一位麻醉医生,在她香甜体验的背后,有监护仪器和其他麻醉医生的保驾护航。此外,根据已有研究,很多人从异丙酚麻醉中醒来后都有欣快感,术中都会做些美好的梦,甚至出现性幻想。
值得一提的是,异丙酚虽是一种好药,但推注到血管时却会引起疼痛,医学上称之为“异丙酚注射痛”。这种疼痛类似于烧灼。虽然具体机理不清,但注射利多卡因能缓解这种疼痛。利多卡因是种局部麻醉药,局部手术或拔牙时会用到。不过,在注射利多卡因时,若用药过量或注射过快,有导致血压下降或心脏骤停的可能。
异丙酚镇静作用起效快,一般30秒便能让人睡着。对饱受失眠困扰,苦无良策的杰克逊来说,异丙酚真是太适合了。但若无专职医生和监护仪在场,这就成了“玩火行为”,因此没人拿它当做治疗失眠的良药。毕竟,异丙酚还能引起一过性呼吸和循环抑制。
针对杰克逊的尸检尚未完全结束。法医依然在进行相关的毒物化学检验。所以,我们现在还无法确认异丙酚或者利多卡因在“杰克逊之死”中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不过,考虑到这两种药物的危险性。现在的这些惊人发现或许会成为揭开杰克逊死亡原因的最终线索。
□薄三郎(上海 医学博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