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迈克尔杰克逊没有来过,证明我们那时候确实没有真正融入世界。
我这么说,肯定有有许多人会反驳说我们就是我们,杰克逊是了不起是有成就,可你也犯不着非要拿他作衡量标杆去评判中国的社会和文化发展。其实这是一种太过自我的偏激和保守。
迈克尔杰克逊作为拥有全球影响力的流行之王,不是随随便便浪得虚名,流行乐界公认他甚至是超越猫王的西方流行音乐界,也就是世界流行音乐不巧的伟大象征〔恕我直言,东方特别是中国,那时候好像还没有什么流行音乐能够和西方一较高下〕。他在八十年代的努力甚至树立了此后世界流行音乐发展的基准和方向!
记得时值国际和平年的1986年,大陆和台湾出现了几首新歌--让世界充满爱和明天会更好,无论歌词理念还是旋律当时初听觉得真是有种清新空气扑面而来豁然开朗的感觉,和那时候常见的李谷一 郑绪岚 苏小明等等截然不同,一时对郭峰之辈颇有惊为天人之感。后来我才知道,其实这些歌以及他们的演唱方式是模仿了1985年迈克尔杰克逊等推出的we are the world 天下一家。现在才知道所谓流行音乐的基准和方向之说并非虚言。哦,我上一次在史书上看到拥有这个评价的人是科学界的欧几里得或者牛顿等等,哈哈!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的公理化思想被认为是为后世的数理科学发展提供了基本规范和发展方向。而科学与文化正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两轮。从这个意义说,若干年后,杰克逊们也将当之无愧的归入人类社会先贤之列。
他去过许多地方-欧美自不必说,连巨变后的罗马尼亚和那时候传说中混乱的俄罗斯都去了,唯独没有来中国大陆。没有来的原因据说有多个版本,有承办费用方面的,政治约束方面的,风俗习惯方面的,甚至场地方面的等等。不过这也正是反映了八九十年代我们国家确实游离于世界大家庭之外,处于刚刚解除封闭状态,还没有自精神上真正的融入世界。我以为中国真正的开始能够与世界同步呼吸一点的时候应该是网络时代大规模到来的二十一世纪。
MJ作为世界主流流行文化的代表,我们和这样的一代流行巨星失之交臂--我指的是他能够访问大陆并且哪怕开一场演唱会--难道不是无法弥补的遗憾和损失吗?不知道这样的遗憾还要延续到什么时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