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
发表于 2009-7-10 01:26:40
|
显示全部楼层
(豆瓣网页面: http://www.douban.com/subject/3839593/)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在MJ去世后不久,便与我联系,说希望做一本书来纪念MJ。我知道,在现在这个时刻,无论我们做什么,都会被看做是在发死人财。作为MJJCN的管理者和多年来一直爱着MJ的人,我真的也很不想遭遇这样的非议。
但我觉得是时候整理MJJCN这么多年的一些资源,来做这样一本书。一是纪念,二是对某些问题,可以正视听,以免市面上各种乱七八糟的MJ“特刊”和“图书”迷惑了大众的眼睛。
其实做书的想法,我们一直都有,只是从来没有太多出版社真正感兴趣, 我们也一直遇到很多阻碍和挫折. MJ没死的时候, 不做MJ的书, 是"安全"的选择. 要么就做八卦的. 像我们这样客观并支持MJ的书, 是很难有人青睐. 所以很遗憾, 没想到是以这样的方式,且在这样的情形之下, 这本书才诞生. 但我也知道, 也只能是在这样的情形下, 这样的书才可能出。
因此这本书里不少材料, 其实老会员可能都在MJJCN看过了, 新会员说不定也在其他网站上看过转载了. 真正新鲜的东西只有一部分. 所以不用期望太高, 那也就不会太失望. 你觉得不值, 尽可以不买. 但请了解,这些材料和文字,实际上都是我们花十年工夫辛辛苦苦磨出来的. 现在终于结了集.
这次的书,16开,彩色印刷,用的是质量最重的铜板纸印刷,找的是大印刷厂,用的是进口油墨。成本是抬上去了很多,但我和出版社协商下来,价格还是坚持定在39.8元,不想它太贵。
没错,不管你出杂志还是出书,都有经济利益在里面,我不会说做了婊子还要立牌坊,我就首先在这里讲清楚。想收藏的,就买吧;不屑的,你也可以选择不买,因为一切选择权都在你们手里。但请不要歪曲和误解我们的初衷和我们做出的努力。
在做这本书的过程中,(我自己就不说了),我发现整个编辑团队,发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都是真正真心想为MJ做点事情,好好怀念他,传播他的精神和事迹。在这段时间聊天和讨论的过程中,我感觉的到我们有着同样的想法和目标,我们也都尽力在把书做好,做的有价值。而且我们每个人都对MJ有着珍贵的青春回忆,而且都是无比美好的。因此为了争取到用目前使用的铜板纸印刷内页,出版社的费老师都去硬生生的争取下来,这在该出版社历史上,是从来没有先例的。
书的封面和内部设计,是出版社从外面请来的一位40多岁的老设计师做的。他也是迈迷。或许他的风格不是大家都喜欢,但在这么短时间内,他也是几天几夜不眠不休做出来的,很辛苦。封面和内页的一些设计,其实在论坛讨论后,最终也在我们的坚持下,做了修改。这本书,作为赶社会时事热点的类型,当然不可能做到精益求精,很多遗憾是有的,许多事情注定完美不了。有错误和不满意的地方, 欢迎大家提出指正. 谢谢了. 不过我打算在接下来几个月里慢慢沉淀,争取再写一本详细的MJ传记出来,在一周年时推出。这样不赶时间的话,很多这次没做到的工作,就可以好好做了。
=========================================
附书的后记
6月26日清晨6点左右,一通急切的电话把我从梦中惊醒。一个法国的朋友在电话里紧张地问我:“Keen,听说迈克尔·杰克逊死了,人们都上街了,你听到消息了吗?是不是真的?”
我只能回答:“等等,别急,我上网看看。”
关于杰克逊死亡或被预言死亡的传言已经非常的常见。但每次都被证明是小报的恶意中伤。因此接到这个电话的时候,还没有从睡眠里完全清醒过来的我,只觉得这大概又是一则假新闻而已。
但当看到CNN等各大媒体已经开始疯狂地把杰克逊照片推上头条后,我的心“咯噔”一下。到常去的外国歌迷论坛里逛了逛,也是一片歇斯底里,但也有冷静的人在安慰歌迷:“CNN还没有确认杰克逊死亡,只是说深度昏迷而已,大家先别急!”
然而就在几分钟后,美联社通过内幕人士确认:迈克尔·杰克逊去世。
这个戏剧化的转折,让无数杰克逊的歌迷一直无法接受。流行音乐之王在此之前,还在积极地为七月的伦敦演唱会排练,身边的人和合作的人也纷纷表示说他身体很好,但为什么这么突然?
很多人都在巨大的悲哀和惊恐和拒绝相信中,度过了黑暗的一周。各种传言和阴谋论甚嚣尘上,但杰克逊已经不在乎了。他将入土为安。
就在一系列可以写入娱乐历史教科书的旷世演出开始之前,杰克逊出师未捷身先死。
作为流行音乐之神“三位一体”中的最后一位,他终于去了天堂。
前两位是“猫王”埃尔维斯·普雷斯利和披头士的主唱约翰·列侬。他们死得都很年轻。
常常有人歌颂麦当娜、鲍伯·迪伦、U2乐队等等等等,但他们只是超级巨星罢了。而杰克逊是巨星中的巨星,引领潮流的先锋,代表着几个时代的回忆和印记,伴随着几代人的成长。这就是文化图腾的意义。
而杰克逊不仅是美国商业文化的代表,更是全世界流行文化的至尊。从小到大,他就在公众的目光里成长,而我们也伴随着他成长。他是历史上最长的真人肥皂剧,一辈子都生活在热爱和非议的漩涡中。他已经超越了音乐和艺术,成为泛文化的代表,他被人爱戴,被人嘲笑,被人解读,被人研究,被人引用。藉以猫王和披头士时代不可想象的传播手段,他渗透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渗透到了地球的每一个有人类居住的角落。当你每每以为已经遗忘或者已经不在乎时,他总能以各种细微不察的方式从你的灵魂和记忆深处走出来,引得你泪流满面。
从他3月宣布演唱会以来,我就在积极筹备去伦敦看他的演唱会。6月,英国签证下来,一切都在按照程序走着。我本淡定地生活着,工作着,行走着。梦想就在前面,七月即将引爆,世界将为之震撼,而对我来说,仿佛一切都是已经设定好的程序,正有条不紊地推向时光的聚点。
当然,哪怕是这个按部就班的过程中,也有小小的意外。5月20日的晚上,就在我们几个人约好一起去递签的前一夜,也就在我刚刚填好签证申请表的那一刻,大洋的彼岸恰时地传来Michael推迟四场演唱会的决定。香港的一个朋友在21日的零点14分在MSN上对我惊叫:“did u get the email??? om my god! i cant belive it! omg im dead!!!”然后崩溃于电脑前。我还没有意识到梦想破灭带来的冲击。再接着,我知道了我7月12日的约定,已变成了一纸空谈。
有的时候,我觉得这是上帝在告诉我:不要去了——你看看H1N1,你看看飞机消失,你看看经济危机,你看看我再取消你的场次,你还敢来吗?但是,真正实现梦想的人,又何尝不经受上帝的考验?又何尝不惮于经受上帝的考验?然而,现在上帝却永远带走了他。
我还记得几个月前刚抢到票时,和歌迷们一起的兴奋。作为MJJCN.com的负责人,我甚至联系上了迈克尔·杰克逊现任的化妆师卡伦·菲,并约好伦敦相见。然而在现在,我们曾经的幸运、努力和喜悦,已经再没有意义。人生无常就是这个意思。
杰克逊今年开演唱会,我实际是真没那么兴奋的。我其实很自私地曾希望他永远不要再开了。我在读高中的时候,渐渐成为了他的歌迷,读着关于他乱七八糟的文字。拿着他的《历史》专辑,我懵懂地对同学说,要是他在很早之前就死了多好,那他的辉煌就可以永远定格在历史中了,而不是像现在这个样子。他在伦敦演唱会上宣布演出的时候,我觉得他是在给歌迷最后一个交代,因为这几天走下去的,正是家人和歌迷给予他的爱。一种失落感在他宣布演唱会的那天扑面袭来。我最怕去人多的地方,我最不爱去闹烘烘的演出现场,但是我还是决定去了,这也是给自己一个交代,给自己青春记忆一个交代。
这一天我也想起我这么多年做过的事。迈克尔·杰克逊其实本在我的生命中已经淡去。尽管天天都会上上MJJCN.com,这个我和朋友于十年前一起组建的中国最大歌迷网站,翻译一些关于他的资料和新闻,但他的音乐,我已经快两年没再听过。太熟悉了。记在心里了。不再听了。九年了,还是十年了,我的生命里发生了很多事情,也太多不是关于MJ。我都默默忍受着,往前走。
2003年-2005年,当杰克逊的娈童案闹得满城风雨,最困难的时候,我还在坚持。那时,是真正最虔诚地相信好人有好报,上帝有公正的日子。仿佛一个不服输的孩子在任性地打赌,只身与所有的媒体较量。有时处于乱局的时候,只有选择无来由的相信。尽管有坚实的证据证明他的清白。最后杰克逊赢了。我赢了。我们所有歌迷赢了。我因此还拿到了杰克逊亲笔签名奖励给中国歌迷的认证,让我们觉得所有的努力都没有白费。
只是四年以后,当我已经变成一个冷静的新闻工作者,当懵懂的小歌迷都已经长大,当大家都以为一切荣耀都将重新回归的时候,却突然之间,再也看不到我们梦想实现的可能。哪怕那么一点点的机会和希望。
的确,杰克逊的名誉终于恢复了。再没有人对那些八卦和丑闻感兴趣。他的唱片销量以几何级的程度飙升。以前痛恨他的人都出来致哀。各色人等都出来说话。你不觉得人生有些讽刺?拥有的时候不曾珍惜,失去了之后才来怀念。这是以生命为代价的回归。或许杰克逊对我们,对整个中国来说,依然是一个神话,一个梦,从来没有真正现实过。这样也好,就让我们的思绪伴随着他的王朝在尘世的结束。
但是,又他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遗产,无论是音乐上、舞蹈上、艺术上、慈善上、精神上……。这些遗产,可以让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品味和珍藏。他其实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他是永远的迈克尔·杰克逊。
回想起最初去听杰克逊,完全是出于学习英语而顺便开发的兴趣。回想起为什么喜欢上杰克逊,竟然不是因为他的音乐和舞蹈,而是因为一首《拯救世界》里蕴藏的博爱而纯洁的力量,让善良的我为之倾倒。那时的我,喜欢得多么纯粹。无论我之后如何懂得辨别音乐的优劣,品评文化的万象,或是甚至回过头来不屑自己当年的品味,……可我始终记得第一次感动时的味道。
我本希望这次演唱会能够顺利的开完,每个人心中的梦想都能尽可能的实现。然而一切都太快了。我们还没来得及准备告别。我们无法体会你的孤独,但谢谢你曾经给了我们所有的阳光,所有的眷恋,和一个可以去努力的方向。你救济苦难,治愈世界的情怀和雄心,将在热爱你的人们的心中和行动上,绵延传承。
这本书献给迈克尔·杰克逊。献给这些年来一直支持着我的父母、亲人和朋友们。献给全中国的歌迷们。
我也要感谢Tara、Little-Susie、Kian和梦舞诗话,他们是我多年的朋友,对此书亦有贡献。我们因为迈克尔而走到一起,并升华了我们的友谊。还要感谢所有那些建立MJJCN.com的元老,感谢所有那些和我并肩走过的朋友。最后特别感谢MJJCN.com的老站长何杰婷,没有你,就没有我们今日的聚会。
纪念的时候,请静静地为他点上一盏烛光。
记得我们在一起,记得我们曾经在一起,记得我们永远在一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