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9-7-2 14:43: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丙泊酚(二异丙酚,得普利麻)
英文名称:
Propofol(Diprivan,Disoprofol)
性状:
熔点19℃。
作用与作用机制:
本品为短效静脉麻醉剂,静注后约40s病人迅速入睡,有时出现轻度兴奋,苏醒较快,约8min内恢复,大部分病人呼之有反应。可抑制中枢神经,有良好的镇静催眠作用,镇痛效应微弱,与其他中枢 神经抑制药合用有协同作用,使脑耗氧和脑血流量减少,可降低颅内压,在诱导期偶现肌肉不自主运动。对呼吸系统有抑制作用。部分病人表现呼吸暂停,持续时间30-60s,甚至达60s以上。对循环系统亦有抑制作用,主要是血压下降,对心率和心排血量影响不明显。可透地胎盘影响胎儿。对肝肾无毒性,不释放组胺,不抑制肾上腺皮质功能,可降低眼内压。
药动学:
静注后迅速分布于全身,分布半衰期为1.8-8.3min,消除半衰期为34-64min,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6.8%-98.6%。主要在肝内通过结合代谢成非活性代谢物,其中葡萄糖醛酸化合物结合的代谢物约占50%,代谢物经肾脏排泄。在一般的维持麻醉用药情况下,本品的血药浓度可能提高。冲击剂量后或输注终止后,本品浓度的下降可用三室开放模型来描述。
注意事项:
(1)可有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肠痉挛、头痛、抽搐、不自主运动、咳嗽、呃逆、呼吸暂停以及注射部位疼痛、麻木等不良反应。罕见发生支气管痉挛、红斑、血栓形成和静脉炎等情况。 (2)意外过量用药,可能引起心脏、呼吸抑制。可用氧气及呼吸机进行人工通气,同时可应用血浆增容剂和升压药。 (3)麻醉诱导期如出现局部疼痛,可通过合用利多卡因予以缓解。 (4)妊娠、心肺功能严重不全及对本品过敏者禁用。癫痫、哺乳期妇女及脂及代谢紊乱的病人慎用。不推荐作为儿童镇静药作用。
临床应用:
临床上多用作全麻诱导,与其他全麻药、镇痛药物和肌松药合用,尤其适用于颅脑、眼科等手术。也可用于重症监护病房接受人工通气的病人作镇静用。
用法计量:
静脉注射:全麻诱导,剂量2-2.5mg/kg,注速40mg/10s,直至病人意识消失;年老体弱、血容不足以及美国麻醉学会分类3-4级的病人,剂量为1.0-1.5mg/kg,注速20mg/10s,至病人意识消失;如有必要可分次追加,剂量为20-50mg。静脉滴注:本品200-400mg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中,滴速与剂量为每分钟0.1-0.2mg/kg[6-12mg/(kg?h)],老年、体弱等病人剂量减半。
制剂:
注射液:50mg/5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