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杰克逊中文网  - 歌迷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MJJCN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172|回复: 14

美俄卫星相撞(图)

[复制链接]

57

主题

1349

帖子

2万

积分

王者传奇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6653
QQ
发表于 2009-2-12 12:3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相撞卫星轨道
图   新华网快讯:美国宇航局11日称,美国一颗通信卫星10日与一颗俄罗斯已报废的卫星在太空中相撞。   另据环球时报特约记者李秋恒报道,据美联社11日报道,美国和俄罗斯的两颗通信卫星10日在太空相撞,产生了大量太空垃圾,可能会对国际空间站造成威胁。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表示,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卫星相撞事故,地点位于西伯利亚上空500英里(约805公里)。发生相撞的分别是美国1997年发射的一颗铱星,以及俄罗斯1993年发射的一颗卫星,据信这颗卫星目前已经不再工作。位于休斯顿的约翰逊太空中心研究轨道残骸的专家马克·马特尼说,俄罗斯卫星失去了控制。马特尼说,“我们知道这种事情最终会发生。”   据报道,铱星重1235磅(约560公斤),俄罗斯卫星重达一吨,因此预计这次相撞将产生大量太空垃圾,但目前还不清楚详情。NASA称,还需要几周时间来判断此次事故的程度。   NASA表示,由于国际空间站的轨道在相撞事故地点下方270英里(434公里),因此这次事故对空间站以及其中3名宇航员的威胁较低。对将于2月22日发射的“发现号”航天飞机也应该不会造成威胁,但美国会对发射时间进行重新评估。 (来源环球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

主题

1349

帖子

2万

积分

王者传奇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6653
QQ
 楼主| 发表于 2009-2-12 12:32:01 | 显示全部楼层

美方称卫星太空相撞祸起俄卫星失控(图)

  国际在线专稿:据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2月11日报道,美国宇航局11日称,美国一颗通信卫星与一颗俄罗斯报废卫星在西伯利亚上空的太空中相撞,产生了大量太空垃圾,可能会对国际空间站、其他军用或者民用卫星造成威胁。   发生相撞的分别是美国1997年发射的一颗铱星以及俄罗斯1993年发射的一颗作为通信中继站的卫星,据信俄罗斯这颗卫星已经有10年不曾工作过了。美国宇航局下属的约翰逊太空中心研究轨道碎片的首席科学家尼古拉斯·约翰逊表示:“大约在中午时分,两颗卫星在西伯利亚上空790公里的地方发生碰撞。美国太空监控网络发现两颗卫星爆发出大量碎片。”   美国宇航局称,还需要几周时间来判断此次事故的程度,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发生两颗体型类似的卫星相撞事故。   碎片图片两天后获得   据报道,铱星重约560公斤,俄罗斯卫星重达近920公斤,因此预计这次相撞将产生大量太空垃圾,但目前还不清楚详情。当天负责监控太空碎片的专家迈克尔·凯利说:“大约12个小时前,我们已经确定的碎片数量已经超过了600块。我们可能需要两天时间才能得到立体图片,届时才能看到这些碎片的详细情况。”约翰逊说:“要想得到碎片的精确数量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因为区分出它们来非常困难,它们之间的距离很近。但是再过两天,我们就能得到更加详细的资料。”   美国太空监控网络大约追踪18000多块太空物体,包括卫星和直径120厘米以上的碎片,以确定哪些太空物体对载人太空船有威胁。   美方称祸起俄罗斯卫星失控   当被问及此次卫星碰撞是哪颗卫星先发生故障时,约翰逊说:“俄罗斯那颗卫星首先失去了控制。但我们没有‘太空交通管制员’,因此谁也不知道你迎面会碰上什么。”约翰逊还表示:“卫星相撞事件并不经常发生,以前从未遇到过卫星相撞的事故。此前曾发生过三次天体碰撞卫星事故,而且碰撞天体都比较小。”   目前,俄罗斯官方尚未就此事做出回应。俄罗斯媒体也对此事故进行了报道,但没有特别说法,也没有对美国的报道提出异议。   当前威胁国际空间站可能性不大   美国宇航局表示,由于国际空间站的轨道在相撞事故地点下方,因此这次事故对空间站以及其中3名宇航员的威胁较低。但他表示:“ 这些碎片依然存在长期威胁。当卫星发生碰撞后,碎片将被抛往更高和更低海拔的轨道。尽管大部分碎片都被留在了原先的轨道上,但依然有一些进入了空间站高度的轨道。随着时间推移,这些碎片将会不断向近地球轨道靠近,我们必须想办法避开他们。这些看不见的小天体,实际上可能对我们造成更大威胁。   至于是否对其他卫星有威胁,约翰逊说:“从技术角度上说,可能对其他卫星造成威胁。我们现在正在做的就是确定碎片的数量,以及评估他们的潜在危险。”这些碎片的最终命运可能在进入地球大气层的时候被燃烧。   美国卫星服务部分中断   美国铱卫星公司在一份声明中称,其运营的一颗卫星因与一颗报废的俄罗斯卫星发生碰撞遭到破坏,这场事故将导致卫星服务部分中断。但该公司将此次太空事故称之为“一次几率非常小的事件”,并表示正采取紧急措施以将服务受限程度降至最低。   铱卫星公司负责运营绕地球低轨道运行的66颗卫星,向全球提供移动语音和数据通信服务。这家公司说,它的运营系统仍保持完善,他们将在未来30天内,启用其中一颗备用卫星代替这颗卫星。(沈姝华) [ 本帖最后由 hairong 于 2009-2-12 12:33 编辑 ]

57

主题

1349

帖子

2万

积分

王者传奇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6653
QQ
 楼主| 发表于 2009-2-12 12:39:07 | 显示全部楼层

美科学家:卫星相撞 美俄双方都有错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2月11日报道,美国航空航天局约翰逊太空中心轨道碎片首席科学家尼古拉斯-约翰逊家接受采访时表示,卫星相撞,美俄双方都有错。   约翰逊说:“两颗卫星进入了彼此的轨道,无所谓谁对谁错。俄罗斯的卫星已经10年无人操控,完全失控;而美国没有在太空设置空中交通管制员,没有判断好航向。在太空中,你没法知道你的航向前方会出现什么。”(徐冰川/小桥)

57

主题

1349

帖子

2万

积分

王者传奇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6653
QQ
 楼主| 发表于 2009-2-12 12:41:11 | 显示全部楼层

俄媒指责美国对太空垃圾处理采取双重标准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梁小逸报道 2月12日,美国商业通讯卫星和俄罗斯军用卫星在西伯利亚上空760-780公里处相撞。此次相撞产生了大量碎片,但美国专家表示不会影响国际空间站的安全,和随后将进行的航天飞机发射。俄媒称美国此前指责中国2007年月进行反卫星试验时摧毁的气象卫星残片对国际空间站造成威胁。在此问题上,美国显然采取了双重标准。   俄《晨报》、《观点报》、俄新社等主要媒体都及时报道了该新闻。美国卫星是于1997年发射的,处于工作阶段,而俄罗斯卫星是1993年发射,早已报废。美国NASA专家表示,此次相撞造成的损害程度要几周之后才能查明,但卫星残片不会对国际空间站造成危害,也不会影响2月底即将进行的“发现号”航天飞机发射。   俄《晨报》称,此前美国NASA官员曾表示,太空充满了卫星碎片,近几年已成为一大严重问题。一年前NASA还警告,中国气象卫星残片可能会与国际空间站相撞。NASA专家曾担心, 2007年1月中国气象卫星被中国进行的反卫星试验摧毁,其碎片会影响国际空间站安全。

32

主题

1511

帖子

209万

积分

圣殿骑士

论坛一天不上憋得慌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93104
QQ
发表于 2009-2-12 12:41:12 | 显示全部楼层
额 刚才在电视上看啦! 呵呵
~~迈克尔杰克逊, 一个无法用语言诠释的名字,他是我的信仰!~

46

主题

2000

帖子

2万

积分

王者传奇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2718

活动卓越奖

QQ
发表于 2009-2-12 12:4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有种感觉。。。 原本不以为然的一点点事故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威胁。。 就像当年阿波罗号和他的泡沫外衣一样。。。
这不是洛杉矶的“永无乡”庄园,这是Peter·Pan的Neverland!~

“如果我们不相信你梦想的未来,天使…那它将永远只是一个不能到来的未来……”------但为何我眼中是绝望……

7

主题

612

帖子

1816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16
QQ
发表于 2009-2-12 13:04:30 | 显示全部楼层
哇``````````厉害-````````

36

主题

2524

帖子

23万

积分

圣殿骑士

我不是朋克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32771
QQ
发表于 2009-2-12 13:04:59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吓人了这也。幸亏没撞中国的

467

主题

3302

帖子

4万

积分

至尊天神

Rank: 8Rank: 8

积分
40121
发表于 2009-2-12 13:34:46 | 显示全部楼层
狠正常的事

102

主题

980

帖子

5331

积分

禁止发言

Goldeneyes

积分
5331
QQ
发表于 2009-2-12 13:5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早就知道了,挺严重的…

83

主题

5267

帖子

1万

积分

MJJCN参议员

不求甚解班头

Rank: 8Rank: 8

积分
19926
发表于 2009-2-12 17:2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唉,看到这消息时,额是相当滴错愕 太空还是需要交通管制滴,即使是报废的卫星,也是应当要妥善处置的。 不过万一真的交通管制了,估计又是老美大占便宜?

68

主题

1万

帖子

1111万

积分

圣殿骑士

我一直都在啊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1115610
QQ
发表于 2009-2-12 18:44:1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新闻了 美方说还没得到证实
waiting for me,michae!

264

主题

2914

帖子

5万

积分

圣殿骑士

无空间雕刻师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5763
发表于 2009-2-13 01:06:18 | 显示全部楼层
太空“星满为患” 专家解析美俄卫星相撞2009年02月12日 12:59新华网【大 中 小】 【打印】美国和俄罗斯的两颗通信卫星10日在太空相撞。新华军事就此事专访我国空间问题专家庞之浩,为您解析太空“撞车”事件背后的信息。 太空相撞几率不大 从掌握的资料来看,卫星相撞的机会并不大。据报道这是第四次发现的人造卫星与其他太空人造物体相撞的事件。之所以有些媒体冠以“首次太空卫星相撞”的题目,是因为这是第一次两颗完整的人造卫星在空间相撞(其中的“铱星”还是正在轨运行的)。以前也发生过法国卫星和太空碎片相撞的事件。 相撞速度大 碎片可达几百块 人造卫星的速度都达到了第一宇宙速度,因此相撞时的相对速度就更加惊人。一般来说,两颗卫星相撞,我估计至少会产生200-300块的碎片。如果卫星发生了爆炸,碎片会更多。这里所说的碎片,都是地面上光学、雷达探测设备能够发现的、对卫星和航天器危害比较大的碎片,直径至少都有10厘米以上,也就是垒球大小。现在这种碎片,已经发现的有1万余块。这次产生的碎片,是否会对国际空间站产生威胁,还在评估之中。 多种措施针对空间碎片 对于越来越多的太空碎片,目前采取的措施有以下几种。首先是严密的跟踪。这样才能够让面临风险的卫星或者太空站提前采取规避手段。其次是加大卫星和航天器的外壳,提升防护水平。还有一些其他在研的清除方式,比如使用太空清洁车或者使用激光烧毁碎片。 中星6B故障和太空垃圾基本无关 据报道没有这方面的关系。卫星的故障原因有很多种,包括空间碎片装、空间天气、卫星自身故障、地面人为干扰等等。如果是太空垃圾相撞,基本属于硬杀伤,产生的问题就会十分严重。从目前来看,中星6B的故障和太空垃圾关系不大。 低轨道卫星风险大 小卫星有前途 近地轨道本来就比高轨道卫星的风险大。主要威胁表现在,近距轨道有很多大型的、不可控的、核动力的人造卫星和航天器。铱星相撞的事件,更说明了小卫星的重要性。因为小卫星往往是组成星座系统。即使发生相撞,对整个系统的影响不大,再发射备份星就可以了。而如果是大型卫星发生相撞,损失就相当大了,也很难在短时间替换。 太空星满为患 小国出租轨道 卫星相撞,其实显示太空并不像普通人想得那么宽敞。现在我们讲,太空已经星满为患。以地球同步轨道为例,只能够摆250多颗卫星。而且卫星不能太密,卫星之间要有间隔。这些都有国际组织进行规划。有的小国,也分配了一些轨道。但是他们没有能力发射或者购买卫星,有的是没有需求,他们就把轨道租借给其他轨道。 美国太空碎片监测能力最强 目前美国对太空碎片的监测能力是最强的。他们对有威胁的碎片都进行跟踪,而且都有编号。但是这次太空相撞,美国监测到了撞击的过程。但是美国是否预料到了卫星即将相撞,媒体说法不一。这也就意味着提前发出预警也并不是容易的事。 中国载人航天重视太空碎片监测 因为空间碎片会对中国的载人航天器以及未来空间站产生很大的威胁,所以中国也在加强投入,开展对空间碎片的跟踪和监测。

Michael,谢谢你带给我的一切,愿你在天堂与那些历经人间苦难的孩子们永享安宁快乐纯真...I LOVE YOU FOREVER

143

主题

2811

帖子

4842万

积分

外星人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48429417
发表于 2009-2-13 01: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就撞了呢

0

主题

1

帖子

6471

积分

侠之大者

Rank: 4

积分
6471
发表于 2009-2-15 20: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怎么看一些报道说是人为造成这个相撞事故的?? 故意整中国?? 天龙八部私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MJJCN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迈克尔杰克逊中文网(Michael Jackson Chinese Fanclub)[官方认证歌迷站] ( 桂ICP备18010620号-7 )

GMT+8, 2025-8-13 12: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