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1月17日 华商报
陕西“民生地图”
省长袁纯清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09年,陕西计划投资400亿元,在优先发展教育、扩大就业、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繁荣文化事业、维护社会稳定、灾后重建等方面着力实施一批民生工程。
民生八大工程深入实施,将带动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作为民生工程,为民办实事的项目主要着力于解决人民群众最迫切、最需要、最困难的问题。“陕西民生地图”将带你真切地感受这些可喜的变化……
城南到城北,喝杯咖啡的事
今年底,西安地铁二号线隧道里将出现令人激动的一幕:随着最后一根钢轨铺好后,地铁二号线全线实现轨通,西安人乘坐地铁指日可待。
与此同时,长春人正在紧张地为西安人设计、制造地铁客车,将于明年10月交付首列客车。地铁每小时跑80公里,城南到城北只需39分钟,一杯咖啡的距离。
北京到西安只需3个半小时
2009年,“速度”将是陕西发展关键词。
如果你下午跟郑州某个朋友打个电话,两个小时后他会赶过来跟你吃晚餐;跟北京的朋友打个电话,3个半小时后他就会出现在你面前。
今年郑州-西安客运专线将建成,两个小时就能从郑州到西安。目前,陕西已和铁道部签署相关会议纪要,规划的十几条铁路建成后,从西安出发,两个小时就能到兰州、太原、成都、郑州;3个半小时就能到北京;5个小时到上海!
很多外地人会想来西安过个周末、吃个泡馍什么的。另外,今年全省将市市通高速,还将启动关中城际铁路网前期筹备。
西安文艺路要建“百老汇”
今年,西安将开发建设文艺路演艺一条街,到时候,演唱会、秦腔、歌舞剧、话剧扎堆。没准儿上午还在议论某个明星,下午就在文艺路见到了。早在去年5月,陕西人在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就向世界宣告:要把西安文艺路建成中华演艺“百老汇”,这条街道将酝酿出新的“追星经济”。
西安3年栽万棵大树
西安从去年起,3年内要在城内栽种1万棵大树,目前已经栽种了4000多棵;今后,西安市区内凡是能栽树的地方都将栽上大树,包括乡土树和果树,让西安更加适宜人居。
3G手机带来通话新体验
从彩屏到手机上网、手机游戏进而到蓝牙,如今,3G手机将为你带来通话新体验。“有摄像头、可视通话、能上网”等功能,让大家感受到时代进步的快感。
西安新添多座立交桥
今年,西安将启动一环路玉祥门立交、东门立交、东北二环立交、东南二环立交的建设,完善三环路沿线的连接线路建设,城市道路通行效率将大为提高。
西安城北教育大提升
百年老校西安高级中学明年9月搬未央,5年内,西安将在城北改造升级60所中小学,使城北教育质量大提升。
建渭河500公里“绿色长廊”
渭河500公里“绿色长廊”开工建设后,将加快改善渭河流域的生态环境。
陕西加快廉租房建设
今年陕西将加快推进城镇廉租房建设,建设或收购廉租房280万平方米、5.6万套,建设成经济适用房597万平方米。越来越多的人将缓解住房难题。
来陕游客越来越多
围绕节假日调整和游客需求,陕西将培育休闲、健身、娱乐、保健等消费热点。
西安与台湾直航
陕西将以西安与台湾直航开通为契机,吸引更多台湾游客来陕观光、经商。
政府帮大家就业、创业
今年城镇将新增加就业30万人,还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帮大家创业,提供贷款支持等。
锄头一丢,家门口当工人
今年,将有大量农民能在本乡本土打工。省政府将安排专项资金,建100个县域工业园区。
把锄头一丢,大量农民在家门口就能成为园区工人;随着“千村贫困人口搬迁”,60万农民兄弟可脱贫。
关中人将能喝到汉江水
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紧张的局面将逐渐缓解,10月开工的“引汉济渭”工程,将在近几年内第一次把长江流域汉江的水引到黄河流域,为1400万关中人“解渴”。几年内,关中人将能在家门口喝上汉江水。
农家妇分娩医院不收钱
在农村,挺着大肚子住院分娩,医院不收钱。今年陕西要全面实施农村妇女免费住院分娩补助政策。另外,今年村医报酬要提高。省政府强调中西医结合,要求药价统一。
1万个村庄能宽带上网
留在家乡的老妈想念在外打工的儿子了,怎么办?上网视频聊家常!
今年,陕西有1万个农村将接通宽带。很多农村大妈、大婶每天打扫完院子、喂完鸡鸭,可以打开电脑跟出门在外的儿子、闺女谝几句。
能繁母猪子女成群
今年陕西要培育一些百万头生猪大县和关中奶业基地县,新增生猪115万头,实现畜牧业收入倍增。还要在有条件的地方推广家庭农场、养殖大户。很多农家院落里的能繁母猪会子女成群。
今后农村要实现农作物良种全覆盖,先进耕作大推广,粮食单产将大幅度提高,果业也将大发展。 本报记者 王晓亮
[责任编辑:interw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