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shana 于 2009-9-30 11:12 编辑
以下摘自<<杰克逊私密生活相册>> 作者:朱惟棠 编译 出版社:京华出版社
迈克尔的好友,著名电影导演史迪文·斯皮尔伯格曾说,“迈克尔生活在一个奇妙的世界,倘若我们都能到那里去看看的话,那该有多好啊!”那么,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呢?实际上这是一个迈克尔自己编织的离奇世界,一个充满孤独、悲哀、虚幻甚至还带有几分荒诞色彩的世界。 这个神秘的个人世界伴随着迈克尔年龄的增长而越发不可思议。为了躲避父亲近乎神经质的威严管教,迈克尔经常把自己关在自己的房间里,摆弄着属于他个人世界的点点滴滴。 在美国社会里,子女成年以后,一般都会离开父母去寻求自己的另一片空间。然而,对迈克尔来讲,尽管这时他已年满25岁,但仍不愿离开家人去过自己的生活。迈克尔不想长大,他宁愿长不大,宁愿生活在他自己营造的童话世界里。
这个大约有1000平方尺(约合90平方米)的房间,既是迈克尔的卧室,也是他的娱乐室。地面上铺的是翡翠绿的地毯,真丝面料的墙壁上镶嵌着一个壁炉,窗户用木制的百叶窗装饰起来,旁边摆放着一张书桌和—个五斗橱,房间里还有一个用黑色大理石和金边装饰的盥洗间,盥洗槽上安放着两个用黄铜制成的天鹅造形的水龙头、紧靠房间的地方还有一个单独的阳台,上面配有一个温水按摩浴缸。奇怪的是房间里并没有床,他更喜欢躺在地毯上睡觉,地毯上到处都堆放着乱七八糟的书籍、唱片、录音带、录像带以及来自世界各地歌迷的书信。 房间里面有一个老式冷饮柜,杰克逊家的孩子们可以在此为惊奇的来访者们准备草莓泡沫牛奶或奶油香蕉冰淇淋。还有一座用红木精心雕刻而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吧台,上方是巨大的、装有铅框的用有色玻璃做成的窗户,上面画着一位披着盔甲的世纪骑士,眼睛盯着山上一座黑色的城堡。 房子外面是条砖砌的人行道,两旁的花圃里盛开着杜鹃、玫瑰,人行道通向一口池塘,4只黑天鹅悠然浮在水面,它们只是赫文哈斯特动物之一。 这地方还有一个小型的迪斯尼美国主干道的模型,排列着19世纪末20世纪初风格的店铺,甚至有个栩栩如生的亚伯拉罕·林肯声控机器人,让来参观这魔术世界的人惊叹不已。夜晚,闪耀的灯泡——迈克尔骄傲但不明其意地称为“提渥里灯”。 迈克尔卧室的墙上当然还贴满了“彼得·潘”的画像。
彼得·潘是一则童话故事中的主人公,他曾带领3个小伙伴飞到一个幻想中的儿童王国。后来,这3个小伙伴在经历了一系列历险之后,离开了这个王国。而彼得·潘则留在了那里。对于这个童话世界的主人公.迈克尔独有情钟,他常常望着墙上的“彼得·潘”,幻想着有一天自己能够插上翅膀飞到那块净土上去。 难怪《新闻周刊》送他一个绰号——“流行乐坛彼得·潘”。尽管先前预计重拍故事片《彼得·潘》已无可能——斯皮尔伯格很难从J·M·巴利那儿获得版权,迈克尔还是为这一名号陶醉不已。他依旧每晚梦到自己展翅翱翔——弗洛依德派会认为这些梦有性内涵,但迈克尔把它归结于自己孩童般追逐的“魔法”。 实际上,迈克尔的确相信人的自我是可以像童话故事中的人物那样飞起来的。他曾经对身边的朋友说,“我们是能够飞的,只是我们不知道怎样才能找到正确的想像力使自己离开地面”。迈克尔不仅仅是在那里说说而已,他还为此进行过无数次的尝试。 据—个曾经与迈克尔一起玩过的孩子讲:有一次,他们几个孩子一起到“天堂乐园”去玩,迈克尔要他们都站在房子的中间,闭着眼睛,手牵着手,把全部精力都集中在头顶的天花板上。“大约半个小时之后,我就不耐烦了,一个人跑一边玩游戏去了,但迈克尔仍然站在那儿,双目紧闭,幻想他已能飞了。有一次,他还一本正经地要我们给他的头上撒些灰尘之类的东西。”
迈克尔自己也曾承认,离开了这些天真可爱的孩子,他简直不知道如何与其他人正常交往。他曾经告诉—个人说:“我确实不想承认这一点,但我实在感到周围那些人很奇怪。你知道,我的全部生活都在舞台上,人们给我的印象是欢呼,是雀跃,是紧紧地追随、我害怕呆在人群中间。在舞台上我感到安全一点,如果可能的话,我真想就睡在舞台上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