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7-12-22 23: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去北京亚洲电视城当现场观众,参加《鲁豫有约》的节目录制。上次做现场观众,还是去CCTV录节目,表姐带我去的,但却不是我喜欢的人,也就不怎么来电。可这期的人物是周星驰。去见他,也算了我一个心愿。以前阴错阳差地错过好几次。也因此,我宁愿以一个简单普通的影迷身份去,而不是作为记者去。我想静静地,近近地看看他——已经老去的他。
我离他不算远,十米以内,想扑上去抱住他,也是可能的,只不过我不会这么做。我坐的那个位置拍照片太好了,可惜没带相机。不过也无所谓,以后节目播出后,大家都看得见。
周星驰这次和他的干女儿徐娇赶来上节目,穿着很随便,甚至感觉有点土;满头银黑相间的头发,还带着一副眼镜(近视还是老花?)。他们此行上节目,是来宣传即将于明年上映的《长江七号》。真人版的周星驰很随和,国语讲不太好,但已很大提高。大屏幕上一段一段播放他多年来的经典影片,那些我们已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电影片段,对比那个真正坐在我们眼前的他,你不得不感叹时光沧桑。
我们面前的周星驰也不是个很能侃的腕儿,很多时候都要陈鲁豫来引话题。话题引来引去,大部分也在逗小徐娇讲话上。徐娇是个小人精,聪明伶俐,可爱好玩,又比她同龄的孩子有更多一份成熟,和一份狡智。连周星驰都说小时候赶不上她。徐娇在该童言无忌的时候,也可以无忌,她说喜欢《功夫》里的星爷,因为还真实点,其它周星驰的电影里的周星驰,都不是现实里的人。而我们大家都知道,我们最爱的,却经常是那个并非常态的周星驰。徐娇应该还没有看过《喜剧之王》,因为如果喜欢真实,《喜剧之王》里的他才更真实。
周星驰和陈鲁豫也聊了很多过去。屏幕上播放年轻时的周星星走上舞台唱歌说相声时,星爷自己都感到好笑,甚至低下头,用一只手撑着额头,不好意思地偷笑。然后他对陈鲁豫说,“其实每个人都能唱歌”,然后他指着屏幕说,刚刚放过的片段里,连他(这么差)都能唱。大家也都笑。这和今年《小鼠大厨》里的“每个人都能煮菜”异曲同工。片段里也有不少搞笑的配角出现,当问到怎么找到这些好玩的人时,他承认自己有慧眼识人的天赋,但也离不开科学的测试。
回到《长江七号》方面,今天了解到的情况是:1月23日在香港,1月24日在内地首映。“温情”是关键词,连小徐娇都把它放在嘴边说了多次。周星驰自己说,他真的见过UFO两次,虽然不知道确实是什么,但他除了是外星人飞碟外,没有找到别的解释。大屏幕上放了些花絮,有好笑的,也有不好笑的,还有因为说的是粤语我听不懂不知道好笑不好笑的。总之感觉这个片子,从已放出的东西来看,越来越像一个科幻儿童片(我不希望是这样),那只外星狗能赋予小徐娇特异功能,接着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这与机器猫和宝葫芦是一个意思。而且恐怕那只狗和小徐娇才是主角,周星驰则并不是。
周星驰说《长江七号》基本完工了,只差一点点。他应该是个完美主义者,说只要有最后一秒,他都会尽量去改。坐在我背后的那个某特效公司的工作人员发话了,说只要周星驰要求严格,所以改了多次。陈鲁豫提醒说,《功夫》到《长江七号》,中间差了三年,是否意味着下一部片也是三年后?周星驰说希望下一部片快点拍出,但只要有特效,就得花时间,开玩笑问,有没有快点的特效。这时特效人员回应说,如果按导演的要求,恐怕还是得很花时间。接着星爷说那就不要特效了,特效人员赶紧抗议:还是要的,不然我们没饭吃。大家又都笑。
现场气氛一直是很好的。大家都全神贯注地聆听,又报以热烈的笑声和掌声。真正的粉丝见到偶像的激动,显然没在我身上发生,或者我太闷骚。外向者,是我隔一个人坐着的那个女孩,她现在是个制片人,和一个还在拍小成本独立影片的导演一起,拍了一个粉丝录影向星爷致敬,鲁豫在屏幕上播放时,大家都深受触动,包括周星驰自己。女孩在过程中激动得不行,播完后就立刻站起来和星爷说话,那份情感,是浓郁的爆发。拍这个片子的导演,随后也拿起话筒说,正是星爷激励了他,让他走上影视之路。两人上台送了个光盘给他,并一起合影——今天他们没有白来。他们的人生里,没有比这更美好的瞬间。鲁豫问周星驰,看到自己的电影影响了新一代人时有什么感受?星爷只是幸福和自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