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地时间13日,前美国国会参议院多数党领袖米切尔在纽约公布了他对美国职棒大联盟(MLB)使用兴奋剂问题的调查报告,报告称大联盟30支队伍都有选手使用兴奋剂。在报告中,被米切尔指名道姓曾使用过兴奋剂的现役和退役球员多达85人,其中包括在美国家喻户晓的“本垒打王”邦兹、号称美国棒球百年史上最荣耀的投手克莱门斯等巨星。这一事件牵扯运动员之多、涉及面之广、性质之恶劣、影响之深远,都堪称世界体坛迄今最大的兴奋剂丑闻。
美国田径界和棒球界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兴奋剂的重灾区,去年职棒大联盟总裁塞利格终于下定决心,委托现为纽约一家法律事务所主席的米切尔对自家存在的使用兴奋剂现象展开独立调查。米切尔在总结“兴奋剂毒瘤”产生的原因时说,过去20年参与棒球运动的所有人,包括总裁、俱乐部官员、球员工会和运动员都该为此负起责任。在兴奋剂问题刚刚出现时,大家都没给予重视,更没有尽早把这个“毒瘤”一刀摘除,结果造成了目前的泛滥之势。塞利格在报告公布后很快回应说:“这份报告要求采取行动,我会有所行动。”不过他表示,此事牵扯的人太多,需认真研究每一个个案,在事实确凿的情况下将处罚违规球员。
虽然MLB内部也对运动员进行检测,但5年前根据劳工合同签订的协议,除非在极特别的情况下,否则MLB任何人员不准对外公布内部检测结果。
棒球被针管刺穿!
高中棒球手认为,类固醇可以帮助他们得到大学奖学金;大学棒球手觉得,要想成为职业球员就必须得到类固醇的帮助;而职业棒球手则相信,为使家人过上好日子,使儿女就读贵族学校,不让队友夺走自己的工作,最好的方法就是注射类固醇;教练,老板……这是堕落的延伸,贯穿着美国棒球界的各个环节。 承载着很多美国人梦想的小球,就这样被肮脏的针管刺穿。
由前美国国会参议院多数党领袖乔治·米切尔率领的团队费时21个月、耗资数百万美元,总计409页的《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禁药调查报告》一经出炉,就震惊了整个美国。报告指出,美国棒坛广泛使用合成类固醇药物已超过十年,大联盟所有30支球队无一幸免,每个队都有球员在使用这种肌肉增强剂。由于棒球在美国的特殊地位,该报告引起了全民的广泛讨论和关注,甚至惊动了白宫,惊动了布什总统。
自揭伤疤可能是一个转折
各方反应
白宫表示密切关注
美国白宫宣称将持续关注此事的发展,白宫发言人佩里诺说:“总统很期待看到报告内容,他希望此报告标志着棒球界终结滥用类固醇的开始。
美奥委会:新纪元的开始
美国奥委会主席尤伯罗思和首席执行官谢尔第一时间代表美国奥委会发表声明,赞赏职棒大联盟自揭兴奋剂伤疤,称它可能是职业棒球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可能是一个新纪元的开始。
球员坚决否认使用禁药
在报告“黑名单”之中的45岁的克莱门斯昨天通过律师对使用类固醇等药物一事坚决否认,宣称要不惜一切捍卫自己的名誉。
纽约扬基不予置评
在被“米切尔报告”点名的85名球员中,有32名球员来自著名的纽约扬基队和纽约大都会队。扬基队发表声明,称目前不对该事件进行评论。
美国百姓意见不一
美国在线网站调查显示,有的网友认为应参照田径的处理方式进行禁赛或罚款,也有相当一部分网民认为,如果深挖下去,职棒大联盟将走向瘫痪,实行特赦、既往不咎是最好的办法。记者郑亮
球员工会可能组织罢工
最新消息
职棒大联盟的球员工会已经开始反击,对米切尔的报告内容提出质疑,并威胁可能组织球员罢工。
米切尔的报告揭露了棒球界多年来对禁药的忽视,以及球员工会对调查避之惟恐不及的消极态度。球员工会主席斐尔态度强硬,指责米切尔处理这份报告的手法,质疑内容来源的可信度,并对工会事前未收到报告复印件感到愤怒。斐尔说:“我们曾多次要求米切尔提供该份报告准确的消息来源,比如透露出兴奋剂丑闻的球员的姓名,以此来判断消息来源到底可不可靠。”据悉,球员工会方面正在讨论对策,包括采取球员罢工等措施,而上一次职棒大联盟球员罢工还要追溯到1994年。
职棒大联盟已成药库
美国的“国球”是什么?不是美式橄榄球,也不是篮球,尽管美式橄榄球(NFL)的商业价值最高,但在民众中普及率不足;而在美国人眼中,NBA也只是为黑人准备的游戏。 真正让他们如痴如醉的,是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联赛。现在,因为“米切尔报告”的出炉,棒球场上的兴奋剂丑闻被曝光于天下,伤透了美国人的心。
畅销书揭露布什秘闻
“米切尔报告”公开前,美国公众就对“棒球药人”略知一二了。棒球明星卡米尼蒂2002年承认自己职业生涯中一直在服用类固醇,并坦言九成球员都靠这个保持状态。2005年2月,退役球星坎塞克推出了一本名叫《棒球如何做大》的书,详细描述了职棒大联盟中禁药如何猖獗。坎塞克承认自己曾为巨星麦克格威尔注射过类固醇,也见过麦克格威尔与队友吉安比相互注射的情形。不仅如此,坎塞克还披露,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当现任总统布什还是德州游骑兵队老板时,就对队内滥用类固醇的情况了如指掌,但没有采取措施。坎塞克的大胆激怒了很多人,已经退役的麦克格威尔跳出来澄清,吉安比的经纪人也指责坎塞克是为钱而哗众取宠。白宫方面没有对书中言论作出正面回应,只是暧昧地表示,在2004年的国情咨文里,布什已针对棒球界的禁药泛滥问题,要求联盟与球员工会采取行动。
胜利后别拍队友臀部
胜利时拍拍队友的臀部表示祝贺,是职棒大联盟以前的传统。可现在,庆祝方式已渐渐改为拍肩膀和头盔。“每当我拍队友的屁股,他们总愤怒地尖叫:"别碰那里,痛着呢!"”亚利桑那响尾蛇队的舒林说,“这是因为他们总是采用肌肉注射的方式打类固醇!”
类固醇的使用在职棒大联盟中早就不再是秘密。10年前,人们认为只有那些击球手才需要服用类固醇,但现在,投手、捕手和用不着太多力量的外野手也在频繁使用类固醇。不管是球员、训练师还是主帅都在毫无顾忌地谈论类固醇,滥用各种违禁药品已成为大毒瘤,让整个美国职棒大联盟成为一个药库,威胁着棒球运动的生存。
劣迹斑斑
2003年2月19日,效力于美国职棒大联盟巴尔的摩金莺队的投手斯蒂文·贝齐勒在训练时突然昏迷,之后死亡。 事后,调查人员在他更衣室的储物柜内发现了禁药——食用麻黄素。
2004年10月10日,美国前职棒大联盟明星、曾3次入选全明星阵容并当选1996年最有价值球员的卡米尼蒂因心脏病去世,年仅41岁。卡米尼蒂的主治医生称,他死亡的主要原因是退役前曾长期使用违禁药品。
2005年3月18日,美国职棒大联盟的7名棒球选手因涉嫌使用类固醇,出席了国会调查委员会组织的听证会,其中包括邦兹、麦克格威尔和索萨等“天皇巨星”,他们全都否认曾使用类固醇等兴奋剂。关于此案的调查直到现在仍未结束。
2005年8月2日,美国职棒大联盟巴尔的摩金莺队的球星帕尔米洛因被查出使用了类固醇,遭到10天的禁赛处罚。
2006年11月1日,美国职棒大联盟纽约大都会队的投手莫塔因承认服用兴奋剂,受到联盟禁赛50场的严厉处罚。
2007年11月16日,美国家喻户晓的棒球“本垒打王”邦兹,因在巴尔科实验室兴奋剂丑闻案中作伪证及妨碍司法等5项罪名,被联邦法院正式起诉。
使用类固醇全垒打几率提高50%
幕后揭秘
为何棒球选手和其他运动员会服用禁药类固醇?专家指出,服用类固醇能使人在疲劳的状态下迅速恢复精力,快速增强肌肉和耐力。服用合成代谢类固醇能让运动员跑得更快、动作更迅速,但副作用也非常明显。
波士顿塔夫茨大学物理学家道宾指出,服用一定量的类固醇,能帮助棒球选手增强10%的肌肉力量,从而使得击出全垒打的几率提高50%以上。他说,增强肌肉力量10%,能让击打者挥棒速度加快5%,使棒球在离开球棒时速度加快4%,“球速增加4%,可将全垒打几率提高50%到100%,如果一名球手在一定场次内,全垒打几率比平时多出50%以上,可怀疑他使用了类固醇。”道宾说。
记者郑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