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的:
中国动漫产业落后的因素 漫画家们梦想的把握国内动漫行业随着国家颁布了新的扶持政策以后,再次进入了公众的视线。动漫,随着近几年互联网的普及,已经成为了不少年轻人不可或缺的消遣活动,甚至成为了他们生命的一部分。长久以来国外动漫作品都充斥着我们的视野,国产动漫却一直都维持着低水平的发展,不少人为此深深不忿,更多的人是积极投身到国产动漫行业希望尽一己之力为振兴这个行业出一份力。不过事实总是残酷的,至少暂时来说,就算有了国家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国内的动漫产业仍然是走着老路。对此不少人开始着急了,纷纷表达自己的失望,并且努力地寻找国外动漫业成功的秘诀,以期望能够应用到国内。以下就是一篇这样的文章,不过在某些看法和角度上,在下对其并不赞同,所以在下将会对于里面的一些观点做一点个人的注释,以求大家能看到不同的看法。(注:文中蓝色括号文字为后期添加的注释,并非原文内容。)
随着06年国家开始扶持动漫产业,大批量的国产动漫涌入国内动漫市场。可在国家如此支持的情况下,国产动漫在各个方面依然难以与国外动漫相竞争。论动画技术,迪斯尼大片都是在深圳加工制作,我们的技术领先全球;论文化,中华5000年历史文化,绝对是国人的骄傲!可偏偏是拥有如此实力的中国国产动漫却始终无法与国外动漫相媲美,为什么?差距究竟在哪里?(YU-NO:国内加工业的确发达,但是加工业发达并不代表力量雄厚技术领先。实际上国内动画行业仍然非常缺乏导演,分镜等人才。况且真正的动画制作的高端技术仍然掌握在日本和欧美等国家的手上。)
动漫本身的差距
引用焦点访谈的广告词:用事实说话。我们先分别谈一谈国产动漫与国外动漫的情况吧。国外动漫大致可分为欧美动漫和日本动漫,先谈谈欧美动漫吧。
要说欧美动漫,海龟我个人认为最为闪亮的就是诙谐!《汤母猫和杰里鼠》(同样类型的如《海底总动员》《加啡猫》《马达加斯加》《超人总动员》等等)就是最为成功的例子,故事以一猫一鼠之间的矛盾为中心,以诙谐的风格表现两方之间的争斗,让人对本片过目不忘。相信每一个看到这里的朋友脑海中都已经浮现出了某些猫和老鼠之间的趣事片段了。没错!那就是欧美动漫风靡全球的制胜关键所在!(YU-NO:欧美动画的强项在于流畅的肢体动作和角色面部表情的表达,并非说欧美的风格就是搞笑类的。不过的确比较常见的都是迪斯尼那类轻松的全家福风格。)
如果说欧美动漫胜于诙谐幽默的话,精彩绝伦的情节则是日本动漫的取胜之道。日本动漫种类繁多,天文地理、三教九流,简直无孔不入。读者更是从刚识字的小孩到高龄老人。而日本动漫的最大亮点就在于漫画家们近似疯狂的大脑。千奇百怪的故事、人物、情节紧紧把读者吸进了动漫中去,让人欲罢不能。当然,很多人都认为日本动漫中充斥的大量的X腥、暴力以及S情成分,这里特别提一下,有情S、B力内容不假,不过那属于成人漫画,不会贩卖给18岁以下的读者的。(而有X爱描写的动漫则是禁止销售的,这种东西在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光明正大的销售的……)而且日本动漫有明确的分级制度的。有以上特征的漫画大多属于少年漫画(程度比较严重的属于青年漫画)。而商家也不会将此类产品贩卖给小学生的。而国内流行的日本漫画多为盗版商所为,没有分级也难以分级,导致国人对日本动漫内容印象极差。(YU-NO:日本动画的风格是精美的画面,还有无所不谈的剧情。一般说来日本动画注重静态画面的精美程度,动作相对较少。这点跟欧美的风格很容易区别开来。至于含有X爱内容的动漫作品在日本可谓比比皆是。只要是符合有关部门的审核,就可以正规合法地摆上货架销售。当然,对于直接N露身体和X器官的作品,是直接划为18X的,不能直接销售给18岁以下的青少年。而那些非18X的作品,近年来也能看到不少露肉不露点的服务观众画面了,放在于10多年前来说,这类画面也完全有资格被划为18X的范围了。至于国人对于日本动漫内容印象差,这应该归功于那些长年以来孜孜不倦地“揭露”日本动漫充斥S情和B力的媒体和记者。)
最后谈谈国产动漫,海龟只能用两个词来形容国产动漫,那就是“幼稚”和(海龟个人最痛恨的一个词)“寓教于乐”。前有大X猫蓝X鼠、后有X猫神教,乍一看国产动漫就是一个动物园。满园都是甭管干什么事都想套点知识到里面的动物们……也许这些东西给学龄前儿童看确实很好,但我想请问广电总局和中国的动画制作者们,你们是否忽略了一群已经有善恶是非分辨能力的少年及青年观众们呢?
OK,基本了解了3方面的情况后,我们来分析一下中国国产动漫究竟差在哪里吧!首先和欧美动漫比,国产动漫也有些诙谐的情节,但被“寓教于乐”限制死的国产动漫又能诙谐到什么程度呢?冷的可怕的诙谐恐怕也只能取悦些天真的小孩子了。当然我们也理解制作方,某些诙谐情节(例如猫和老鼠中猫总从空中掉下来,在地上摔个大洞之类的。)确实有可能误导学龄前儿童,所以无法作到如欧美动漫中天马行空的诙谐。但凡事必有两面性,如果情节真的会误导孩子们,那可否在动画播出时加上“PG家长指导”字样呢?而这,就是被“寓教于乐”圈死而不得不局限观众群体的国产动漫与欧美动漫的最大差距!(读者:喂喂!你好象还没有说和日本漫画的差距啊!海龟:比日本动漫,个人认为2者毫无可比性。被“寓教于乐”圈死的国产动漫有实力与五花八门百家争鸣的日本动漫相比较吗?)(YU-NO:中国暂时来说是没有影视作品的分级的,不要说动画,就算是电影也没有分级管理。至于PG家长指引,先不说国内没有这个规定要求,就算有,也不见得广大家长会当这个是一回事,毕竟大部分国人还没有这种指导和防范意识。)
动漫行业的差距
海龟也是看《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等优秀国产动画长大的,实话说当年看的那些国产片确实让人过目难忘。可是,日子一天一天过,当当年那个小海龟长大成为如今的怪叔叔时,我们的国产动漫依然如我小时候一样,完全没有变——不,变化还是有的,现在的制作技术比过去强了很多。但蜕去那层漂亮的外衣,骨子里的东西依然停留在多年之前,全然没有改变。
聪明的朋友一定已经看出问题了,国产动漫上不去的另一个原因;也是国产动漫剧本无法与国外动漫剧本相比较的真正原因:断代!
为什么说断代会成为中国动漫行业的软肋呢?上个世纪70年代,我国产动画在世界享誉盛名,是名副其实的NO。1。可在70年——90年的20年间,动漫这个词似乎被中国所遗忘。也正是在此20年间,日本及欧美动漫疯狂发展,占领了几乎全球的动漫市场。毛主席教育我们:落后就要挨打。新生代的动漫生产者(漫画家)由于阅历不足(日本漫画家平均年龄40岁以上,且多与流行小说作家合作;欧美动漫皆以公司为单位,经营者也均为成年人;而国内漫画家普遍生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且各自为政。),很难写出好剧本;极少写出好剧本的,却又可能因为画功、机遇等原因无法将好剧本变成漫画;即便画成了漫画,也可能因为情节不符合“幼稚”“寓教于乐”可能会教坏小朋友(尽管此漫画本来就不是画给小朋友看的……)之类的原因而无法拍成动画。多年来除了《梦里人》外,没有任何一部被漫迷们承认的漫画被改遍成动画。相对于国内这些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漫画家们,国外的动漫大师们在中国可算是如鱼得水,毫不费力的就成功占领了中国的动漫市场。之所以说中国动漫行业还在起步阶段,不仅仅是指行业起步晚,漫画家本身的资历就远远无法与国外相比。(YU-NO:诚然国内的动漫产业是刚起步,从业者的平均资历仍浅,但在下不认为这是一个缺点。在这种开拓性的进步和摸索中,年轻人的活力和热诚是中年人无法比拟的。当然日本漫画和动画开始发展的时候,何尝不是一群年轻人在打天下?产业发展需要时间,人的成长同样需要时间。不可能指望短短几年就能达到国外动漫产业现今的水平。而且国外的漫画家们活得也不是轻松,因为行业发达而带来的激烈竞争,使得多少人因此而赔上了自己的青春,时间、健康、甚至生命?日本前段时间过世的著名画师崛部秀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36岁的他,十多年前就在这行业里面打滚,事业直到最近才开始走上轨道。但是因为长期创作的辛劳,终于因为突发性心脏病而过世。同样,在国外仍然有相当大一部分的动漫人是默默无闻地在生存线上挣扎的。我们所看到的大师,其实只不过是比较知名的一小部分人而已。国内的漫画家们的确活得很辛苦,不过这不是他们的错。他们一直在努力,但是终究市场还没有完善,政策上也有诸多的限制,再加上国内的投资者一般都不大愿意在动漫方面投入太多的资金。动画制作公司也一般喜欢独立制作动画,不太注重跟漫画界进行主题合作。所以在国内要指望自己的漫画作品能够动画化,暂时来说还只能是一个美好的愿望而已。)
特别一题,前些日子看过一篇新闻报道:“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力争在五至十年内使中国动漫产业创作开发和生产能力跻身世界动漫大国和强国行列。”而如今广电总局又出了黄金档禁令,可悲、可笑、可怕……先不提10年内我国是否有实力成为动漫大国强国,单说10年中将损失多少动漫人材?难道广电总局真的要国产动漫闭门造车?再反回头去看看“《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的内容,看来只让国产动漫造出车来是不够的,起码得造出条航母——而且还必须配备超级系高达中出现各种装备…… (YU-NO:国内的现状就是如此。不过体制是死的人是活的,个人比较倾向于引入国外的投资,制作动画后先销往国外,来个墙外开花。等积攒够资本和影响力,再回到国内市场上发展。或许只有这样才能在技术和资金还有想法想跟国际接轨。)
动漫产业链的差距
聊到这个话题,就不得不抛开热情,谈一谈那些有铜臭味的东西。对国产漫画比较熟悉的朋友都知道,画王时代的诸多漫画家们如今都以改行,离开了他们曾经为之疯狂的漫画事业。原因不必说,虽然并不一定是因为钱,但多少也会与钱有些关系。已经脏话到嘴边的朋友请先忍住,梦想固然重要,但现实却是如此的残酷……在中国,当漫画家确实是赚不到什么大钱。(起码目前为止,内地没听说有哪个漫画家很富有)迫于生计,漫画家们只得转行,渐渐淡出了读者们的心灵。
可是欧美、日本的动漫不是都搞的很火吗?日本的知名漫画家仅缴税就有上亿!为什么只有一海之隔的国内漫画家会如此窘迫,甚至为了生计而放弃对动漫的热情呢?(YU-NO:在日本能缴税上亿日元的漫画家能有多少个?还有这是按照月份缴的税还是一年的税金总额?这之间的差别可大了。内地的漫画家的确不是富有的,但是这不能因此而断定他们会为此放弃自己的梦想。一个漫画家倒下了,还有千千万万个漫画家站起来。国内的漫画家们仍然在努力,不要小看了他们的韧性!暂时来说,在国内要赚钱,可以干其他行业,画漫画,是不能赚钱的。)
其实问题很简单,中国的漫画家只有一种收入,那就是稿酬。而中国的原创杂志能给出多少稿酬呢?大家心照不宣……而大洋彼端的同行们呢?稿酬仅是其收入的极小部分而已。在日本,当漫画家把漫画(当然,这里说的是精品)画出来后,稿酬自然不用多说,动画公司会来把漫画制作成动画(版权费),动画热播后的周边产品、游戏衍生物以及剧场版、OVA、DVD、珍藏版等等等等……每一样东西都会为漫画家带来对于国内漫画家来说是天文数字的金钱。而欧美的公司制运营方式则更加成熟,动画大卖后的周边衍生物独家贩售,续集的制作,各国放映版权等等……顺便说一句,人家赚的那可是美金…… (YU-NO:国内能够靠周边版权挣钱的漫画家并不多,原因很简单,作品必须要出名,要受欢迎,这样周边商品才有商机。所以说很大一部分的国外漫画家还是靠稿费过活的。至于作品的游戏化和动画化,这个要求也不低,毕竟投资不少。还有欧美公司赚的当然是美金外币,但是考虑到国外的消费水平和税额等因素,其实也不是挣什么超级大钱。国外挣钱国外花,合理利润而已。不过如果国内的动漫业能打入国外市场,那就真是赚翻了。)
[ 本帖最后由 shijin2002 于 2007-11-9 12:19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