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杰克逊中文网  - 歌迷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MJJCN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194|回复: 9

中国网民人数已达1.62亿 位居世界第二

 关闭 [复制链接]

89

主题

3712

帖子

9万

积分

圣殿骑士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7566
发表于 2007-7-19 04:36: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tech.QQ.com  2007年07月18日14:06   腾讯科技    评论193条 腾讯科技讯 7月18日消息,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今天公布了第二十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调查报告。报告中显示,截至2007年6月,中国网民人数已经达到1.62亿,仅次于美国2.11亿 的网民规模,位居世界第二。 网民人数比2006年年末新增了2500万,与2006年同期相比,网民数一年内增加了3900万人。 中国网民年增长率达到31.7%,步入新一轮的快速增长阶段。
[责任编辑:gydo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3712

帖子

9万

积分

圣殿骑士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7566
 楼主| 发表于 2007-7-19 04:48:43 | 显示全部楼层
CNNIC报告称中国网民已进入急剧增长期 http://tech.QQ.com  2007年07月18日17:50   腾讯科技    评论3条 腾讯科技讯 7月18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2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其中显示,中国网民数量增长已经进入了快速通道。 当天上午的报告显示,截至2007年6月,中国网民人数已经达到1.62亿,仅次于美国2.11亿 的网民规模,位居世界第二。 CNNIC在报告中表示,中国2006年12月网民的人数已经达到了1.37亿,互联网普及率超过了10%的临界点,在东部和中部发达地区的各个省份中, 网民的比例都超过了10%甚至20%,在部分的西部省份,网民比例也在接近10%。这些都说明,作为新生事物的互联网的扩散在中国已经达到了临界点,互联网在中国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在未来的三五年中,上网人数将会急剧增长。 [责任编辑:benxu]

89

主题

3712

帖子

9万

积分

圣殿骑士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7566
 楼主| 发表于 2007-7-19 04:52:20 | 显示全部楼层
10年报告:见证中国信息社会的崛起 http://tech.QQ.com  2007年07月18日14:06   腾讯科技    评论12条 腾讯科技讯 7月18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二十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07年6月,中国网民总人数达到1.62亿,位居世界第二。 作为20世纪科技文明的结晶和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互联网如今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设施。借助互联网,人类的传播方式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获得了空前的突破,地球村正在成为一个现实,而且其潜力要远远超过自从其诞生以来的短暂时间内我们所能看到的。亘古未有的大变局在我们身边悄然发生。大变局必然伴随着大场面、大转折、大战略。 这是最好的时代,我们亲眼见证,互联网促使古老的华夏文明迸发出与时俱进的勃勃生机,推动创新型国家、学习型和谐社会的创立;这是最好的时代,我们有足够的机会去尝试过去做梦都想不到的事情,因为互联网的世界里并不存在绝对的真理。创新就是对所谓天条的改写,奇迹的创造者也恰恰是走出了所谓“规律”和“定律”的宿命。 回顾过去10多年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历程,不仅可以总结经验和教训,更可以预示和指引未来。然而,在当前风起云涌的互联网大潮中,各种服务与应用如雨后春笋,发展路径纵横交错,真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如何解读中国互联网目前所处的阶段,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互联网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也变得纷繁复杂。历史需要记载,中国互联网的发展需要记载。只有记载才能使这“剪不断、理还乱”的发展脉络拨云见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国家主管部门的指导下,主动承担了此任务,而且一做就是10年。 我们视《报告》为我们的孩子。 因为我们亲手抚育了他,并看着他成长,其间甘苦,如鱼饮水,冷暖自知。我们庆幸,他一出生就打上了与中国互联网共同成长的烙印;我们自豪,他见证了一个奠基于中国互联网基础平台之上的信息社会的崛起;我们期盼,他的而立之年将伴随着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强国迈入世界网络之林。 下面,让我们沿着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历年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脉络,在时空的维度里深深体悟中国信息社会崛起的壮丽乐章。 前奏 信息社会主要建立在三个平台之上:基础设施平台、商务平台和心理平台。从趋势上来看,在这三个平台上实现对原有限制的突破将是必然:基础设施平台的创新将使互联网的普及获得广度上的扩大,商务平台的完善将使得网络应用朝纵深发展,而心理平台的承受能力增加将会为互联网带来渴望已久的“主流人群”。 更关键的是,谁,将扣动 “互联网浪潮”的扳机,去实现“互联网将推动人类社会从经济到文化全面跃升至更高层次”的预言?换句话说,最有可能由于整个社会的参与而率先获得突破的是哪一个? 实际情况来看,信息社会的发展遵循了一条从基础设施平台到商务平台再到心理平台的热量传导规律。基础设施平台率先奏响了信息社会第一乐章。 第一乐章:强健的信息基础设施 1、宽带中国的诞生 中国互联网的奠基人之一胡启恒院士说:“中国互联网不是八抬大轿抬过来的,而是从羊肠小道走出来的”。一语道出了中国早期接入互联网时走过的布满荆棘的坎坷之路。其实,“羊肠小道”也可以用来形容中国早期接入国际互联网的出口带宽。1994年中国联入Internet的第一条国际专线只有64K,到1997年10月底也只有25M。但是到了2007年6月底,中国互联网的国际出口带宽则增长到了312346M(图1),中国联接世界,世界联接中国,古老的华夏民族逬发出与时俱进的勃勃生机。 图1:1997-2006年中国大陆互联网国际出口带宽数 2006年12月18日,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联通、中华电信、韩国电信和美国Verizon公司六家运营商在北京宣布,共同建设跨太平洋直达光缆系统。相信随着运营商对网络的投入的不断增长,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中国网民使用互联网的体验会继续得到提升。中国网民的上网渠道已经走出“羊肠小道”、走向“阳关大道”,并将更加宽广。 同时,中国国内的互联网使用环境也在不断优化,宽带用户比例快速增长(图2)。在宽带用户快速增长的过程中, 2005年是一个突破性转变,这一年宽带用户数首次超过50%,宽带日益成为中国网民最主要的上网方式,网络体验不断优化,宽带中国的诞生,为各种网络应用做了有力的保障。正如铁路、公路的普及带来了人类文明的大发展,宽带的普及也必将惠及每一个人,信息高速公路带来的变革正在呈现,前景无可估量。 图2:2002-2005年中国大陆网民中宽带用户比例 网民的上网设备在高速增长的同时,向多样化发展。10年来,我国上网计算机数从30万台增长到5940万台(图3)。在2006年底的5940万台中,宽带接入的上网计算机数占到59.4%。同时,除了使用台式计算机上网,还有18.5%的网民利用笔记本电脑上网,手机上网的人也达到1700万人。网民的上网设备多样化趋势明显,中国人上网愈加便利。 图3:1997-2006年中国大陆上网计算机数 [ 本帖最后由 moonwalking 于 2007-7-19 04:57 编辑 ]

89

主题

3712

帖子

9万

积分

圣殿骑士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7566
 楼主| 发表于 2007-7-19 05:06:16 | 显示全部楼层
2、中文网站破局 伴随着国际出口带宽的快速增长和中国互联网使用环境的不断改善,中国网民可利用的互联网资源也在不断丰富。从2000年到2007年6月底,中国大陆的网站数增长近4倍(图4),网页数、网页字节数也同步大幅增长。 图4:2000-2006年中国大陆网站数量变化 今天,中文成为仅次于英文的第二大互联网语言,中文网站在世界互联网占有一席之地。但是相对全球有15亿人的汉语言文化圈而言,网上中文信息资源还远远无法和这个庞大的人群和需求相匹配。目前国内的网站数量,相对于中国巨大的网民群体来说,只能算是刚刚破了局。一切,才刚刚起步。 3、让每个网民拥有一个IP地址已不遥远 经济学家把没有联网的电脑比喻为“丛林中的豪华小汽车”,正如一辆小汽车的真正魔力只能来自“与柏油路的关联”而不是与豪华的辅助配件的关联,一台电脑的真正威力来自网络。要接入互联网,就必须要有IP地址。所以,IP地址构成了整个互联网的基础。 但由于历史的原因,美国在IP地址分配上占尽先机。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互联网快速发展中的国家则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 为提升中国在IP地址申请与分配上的能力,降低申请成本,1997年CNNIC以国家NIC的身份成为APNIC联盟会员,并在国内成立IP地址分配联盟。目前关于IP地址的争夺日益激烈,我国需求急剧膨胀,团购IP地址成为业内专家的共识。让每一个网民拥有一个固定IP地址,让每一台需要接入互联网的设备拥有一个固定IP地址,CNNIC一直在行动。 图5:2002-2006年中国大陆IPv4地址数变化 在CNNIC等IP地址分配机构的不断努力下,中国的IPv4地址数快速增长,2001年底中国的IPv4地址数以2182万个位居全球第九,到2005年底则以7439万个快速提升到全球第三位,2007年6月底则更是突破了1个亿(图5)。中国IP地址拥有量的增长速度也是全球最快的国家之一,2004年中国的IPv4地址数占已分配地址量的2.88%,截至2007年6月底,这一比例已快速提升到4.4%,增长大约1.5个百分点,而同期日本只有大约0.4个百分点的增长。 与IP地址总量同步增长的是IP地址分配能力的快速提升。从2006年5月到2007年4月,不到一年的时间,CNNIC的IP地址分配能力连续三次获得提升,分配窗口从/17(128C)上升到/14(4B),一次性分配的IP地址达到26万多个,分配能力提升了八倍,成为全球最大的国家IP地址分配窗口。 4、中国进入CN时代 目前,.CN域名引领了中国的域名市场,实际上,在2005年前,中国的域名市场还是.COM的一家独大的局面。从跟随到竞争再到领跑中国的域名市场,.CN走过了一条可歌可泣的坎坷之路。 虽然早在1990年中国的顶级域.CN就已经完成注册,但是二级和三级域名的规模化注册则要晚的多,并且从一开始就受到.COM的强势挤压。2005年,.CN域名的注册管理机构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将.CN域名的注册价格大幅下调,同时采取立体化市场营销策略,极大地增强了.CN域名的竞争力。到2005年底,.CN域名的拥有量超过100万,市场份额快速增长到42%,为推动中国互联网的发展、维护中国互联网络信息安全做出了应有的贡献。2006年,.CN域名继续大幅增长,进一步缩小了与.COM的差距(图6)。2007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以决胜千里之气魄,推出.CN域名“一元体验计划”,.CN域名迅猛增长到615万,取得了对.COM域名的历史性、大跨度超越。 图6:2001-2007年CN域名与COM域名在中国大陆的市场份额变化 烧.COM时代已经谢幕,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中国互联网进入了真正的.CN时代,中国已成为国家域名超越通用顶级域名的又一个典范。 第二乐章:激情的互联网使用 1、网民第一大国没有悬念 中国的互联网从走出羊肠小道的那一刻起就显示了惊人的爆发力。1994年,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终于突破重重政治障碍实现了与国际互联网的全功能连接。接入之初的五六年间网民数量连年呈高倍速增长,即使在13年后,年增长率依然保持在20%左右,2007年中较去年同期更是达到31.7%的增速。网民数量从1997年的62万人发展为2007年6月底1.62亿人(图7),位居世界第二。以此增长趋势看,未来几年中国的网民数量会很快赶超美国、雄居霸主。 图7:1997-2006年中国大陆网民数量变化 伴随着网民绝对量的飞速增长,互联网的普及率也迅速从1997年的0.1%提升到2007年6月底的12.3%(图8)。但这一数字远低于世界互联网发达国家,甚至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因此,考虑到互联网接入的软硬件成本,以及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实际国情,要赶上目前互联网发达国家的普及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需要政府、互联网产业链上下游、以及互联网最终用户等共同的不懈努力。 图8:1997-2006年中国大陆互联网覆盖率 从历史来看,商业的大规模介入将降低一项伟大技术发明的普及门槛。互联网虽然打破了传统社会的很多天条,但是这一条市场规律对互联网依然立竿见影。在技术和商业的双轮驱动下,互联网渗透的范围将越来越大。 2、互联网改变生活方式 互联网诞生之初,学者们主要用来收发邮件进行学术上的交流沟通;对于一般使用者而言,互联网只是一个新奇时尚的玩物,就像戴在手指上的铂金钻戒;对于整个社会而言,则只是展示了人类的双脚踏上了科学殿堂的一个新的台阶,评判它对于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影响与作用的大小为时尚早。 十年后的今天,伴随着互联网普及率的快速提升,心理门槛不断被消除,互联网应用获得了梦寐以求的主流人群。互联网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衣食住行、工作休闲等被不断搬上网络舞台。互联网已经极大程度地融入了相当一部分居民的生活,对于他们而言,互联网正在从单纯的信息发布渠道向多应用的生活、工作、学习、娱乐、交流的平台转化。离开互联网,他们的生活、工作将受到巨大影响。综合《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历年数据可以看出:从2001年到2007年,网民使用互联网的时间几乎翻了一番(图9);与此同时,互联网应用不断丰富,网民使用的网络服务数量也不断增长。图10显示,2007年较1999年网民使用的网络服务翻了一番还多。 图9:2001-2006年中国大陆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间数 图10:1999-2006年中国大陆网民经常使用的网络服务的数量

89

主题

3712

帖子

9万

积分

圣殿骑士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7566
 楼主| 发表于 2007-7-19 05: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3、互联网平民化的趋势不可逆转 众所周知,发展互联网的初衷完全是基于军事的考虑,但是相关的研究工作则主要在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 互联网进入中国,也是首先从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始。因而,最早使用互联网的用户也主要是具有高学历的精英人群。CNNIC的调查显示:在1999年的890万网民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高达52%,而到2007年中,这一比例则快速下降到23.8%(图11)。从用户属性的角度而言,互联网越来越趋向平民化。 互联网走向平民是全球趋势,并且其平民化的速度远远超越了其他媒体。拥有5000万受众的发展规模,报纸用了50年,广播用了38年,电视用了13年,而互联网只用了4年。 图11:1999-2006年中国大陆网民中本科及以上学历所占比例 所有的事实表明:互联网正在日益从早期点缀生活的“花瓶”,转变为干预生活、承载生活的“平台”。 第三乐章:蓄势待发的互联网 1、年轻的中国互联网 作为互联网的使用者和推动者,网民的社会特征预示着互联网的未来。在中国,互联网属于年轻一代,24岁以下网民所占比例从1997年的34.6%上升到51.2%(图12)。世界互联网发达国家网民的年龄则明显大于中国。中国50岁以上的人群中只有1.7%的人上网,而在美国,50岁以上的人口中网民比例超过60%。有此朝气蓬勃的用户群体,中国互联网正如早上冉冉升起的太阳,喷薄而出。很快,我们会看到如日中天的繁华。 图12:1999-2006年中国大陆24岁以下网民所占比例 2、雄劲的增长势头 对于每一种新的发明创造,都有其发展规律。按照经济发展规律,当普及率超过10%,就会迎来一个快速增长期。中国的网民普及率在2007年中达到12.3%,已进入快速跑道。而中国网民每年20%-30%的增长率(图13),已经将美国不足10%的年增长率甩在了后面。中国互联网的发展速度可以说是世界上同等GDP国家中最快的。另一方面,中国巨大的发展空间也吸引着世界资本的目光,而且吸力正在增大。当前世界互联网最发达国家的冰岛网民普及率已经达到86%,按此比例,美国还有10几个百分点的增长余地,而中国还有70余个百分点的巨大增长空间。处于一个新的加速点,背靠1/5的世界人口,中国互联网一定会跑的更快、更远。总有一天,中国会领跑世界互联网。 图13:2001-2006年中国大陆网民的年增长率 尾声 确保人人从互联网发展所带来的机遇中获益是我们的坚定追求。在建设一个以人为本的、具有包容性的和谐网络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应特别关注社会边缘群体和弱势群体的特殊需要。解决地域发展不平衡,跨越数字鸿沟也成为国家信息化战略的重要使命。 对于整个中国社会而言,互联网已不可或缺。中国互联网经济正以远远高于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发展,互联网产业正在逐步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互联网对我国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毋庸置疑。 我们正在共同迈入一个潜力巨大的新时代,一个信息社会的新时代,一个加强人类沟通的新时代。在这个信息社会中,信息和知识可以通过世界共有的网络生成、交流、存储、共享和传播。在这个信息社会中,人人也可以主动创造、获取、使用和分享信息和知识,使个人、社区和国家均能充分发挥各自的潜力,提高大众生活质量并促进实现国家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毫不夸张,互联网改变生活方式,互联网改变命运。这是最好的时代! 我们幸运,我们身处这个时代! 我们自豪,我们记录这个时代! [责任编辑:gydong]

328

主题

3109

帖子

16万

积分

圣族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62162

终生成就奖普里策新闻奖特别贡献奖

发表于 2007-7-19 06: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报告应该一上来就给网民下个定义~~什么样的才算网民?

89

主题

3712

帖子

9万

积分

圣殿骑士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7566
 楼主| 发表于 2007-7-19 06:2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upernannan 于 2007-7-19 06:11 发表 这种报告应该一上来就给网民下个定义~~什么样的才算网民?
我也这样想

182

主题

2535

帖子

8万

积分

圣殿骑士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3031
QQ
发表于 2007-7-19 08:3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数码科技时代,信息产业时代,电脑已离不开我们. 也跟楼上两位一样,不知道什么样的算是真正的网民?:chichuan

164

主题

1863

帖子

5万

积分

管理员

依舊純潔啲咾呔陽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55769

终生成就奖MJJCN之星热心助人奖特别贡献奖

发表于 2007-7-19 09:24:5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是怎么统计出来的? 一个ip往往n个人在同时用 还有网吧 我1岁的小侄子也爬在键盘上看过在线直播 他算不算?
We are all here because of him

0

主题

29

帖子

155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551
发表于 2007-7-19 09:47: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至少有6亿~~~~~~~` 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MJJCN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迈克尔杰克逊中文网(Michael Jackson Chinese Fanclub)[官方认证歌迷站] ( 桂ICP备18010620号-7 )

GMT+8, 2025-7-19 14:2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