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央视国际
暑假来了,有不少中小学生扔下沉重的书包走在大街上心就开始痒痒,看见网吧就想溜进去好好过把游戏瘾,网吧老板和游戏商们也都等了他们一学期了,网游的又一个黄金时段来了,网游商的热销动员令刚刚开始,可是,今天,新闻出版署联合八部委在全国强力推行一套针对网络游戏的防沉迷系统,要求凡是没有安装防沉迷系统的网游从今天起一律不准公开投入运营。
《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开发标准》从今日起将在全国全面强制实施,也就是说一套针对18岁以下网络游戏玩家的防沉迷系统将在国内所有网络游戏中强制上线,《标准》规定,对于未成年的网络游戏玩家来说,累计3小时之内为"健康"网游时间;当玩家累计超过3小时后,系统会提示玩家下线休息,警告每30分钟发布一次,游戏收益也将减半;当玩家游戏时间超过5小时,系统会每15分钟发布一次警示,玩家收益为零。
在今天下午1点到3点的这段时间,记者走访了位于北京西城区的两家网吧发现,这两家网吧对未成年人的限制是比较严格的,在记者采访的时段内这两家网吧并没有发现未成年人游戏玩家,而《标准》中的三小时内是"健康网游"时间的说法却引起不少成年玩家的担心:
《标准》将三小时网游时间定为"健康网游"时间,曾赢得广大未成年玩家家长的拥护,却也引发了游戏商的质疑,对此出版署网络处处长解释说三小时这个标准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同期,对三小时的说法
《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开发标准》还规定,运营商应该定期向公安部门提交成年玩家的资料进行验证,未通过验证的玩家也将被纳入防沉迷系统。2005年8月出版署曾经联合国内七大游戏商开始试验"反沉迷系统",试验一开始就非常明确地提出针对未成年人沉迷网游的现状,在方案形成过程中,软件商提出系统无法把成年人与未成年人区分开来,该系统这才增加了实名认证这一项。然而,对于那些沉迷于网游的玩家来说,应付实名认证似乎并不是件难事。
"防沉迷系统"通过注册、验证、查询三套系统对玩家的末成年身份进行识别分类,判定该玩家是否未成年,是否将被纳入防沉迷系统。验证所依据的主要系统是公安部的身份证识别系统,而各种游戏网上"反防沉迷"方式已是"屡见不鲜",有的游戏网站上,公然开放"身份证重置"系统;在玩家论坛上,"借用父母身份证注册"等破解方式也赫然醒目。
在"北京军区总医院网络成瘾治疗中心",沉迷网游孩子们的家长对"反沉迷系统"表示了非常的关注,有些家长甚至极端地认为应该采取更强硬的管制手段:
几家游戏开发商因开会没有时间接受采访,以制作网络休闲小游戏为主的腾讯公司在按受记者采访时,做了如下表述:
《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开发标准》仅仅是确立了一个"反沉迷系统"标准,也才刚刚全面启动,"防沉迷系统"的成熟与完善还需要各游戏运营商抓紧时间自行开发与之相匹配的程序,对于未成年玩家的鉴别也需要一个实际操作的过程,当然这个系统还将不断地迎接新的"反防沉迷系统"招数的挑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