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杰克逊中文网  - 歌迷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MJJCN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moonwalking

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逝世!!!

 关闭 [复制链接]

18

主题

1092

帖子

4万

积分

至尊天神

魔鬼的主意````````

Rank: 8Rank: 8

积分
41397
发表于 2007-4-24 12:47:57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 不懂事 的时候 跟 同学 说``` 俄罗斯 还有个跟我 姓 叶的 的 总统呢````:angry11
愿所有迈迷们 平安 幸福··

71

主题

1645

帖子

4万

积分

至尊天神

Rank: 8Rank: 8

积分
47172
发表于 2007-4-24 13: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想听一下对他的评价

89

主题

3712

帖子

9万

积分

圣殿骑士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7566
 楼主| 发表于 2007-4-24 13:25:24 | 显示全部楼层
叶利钦是非功过留待后人评说 http://news.QQ.com  2007年04月24日00:14   中国日报网站    评论116条 中国日报网站环球在线消息:2007年4月23日,叶利钦病逝,这个曾经改写历史的人物也成为了历史。从前苏联的改革到苏联解体,从休克疗法到寡头政治,从全面迎合西方到坚定的民族主义,叶利钦对于俄罗斯,对于世界,到底意味着什么?尽管走下政坛已经8年,但是我们发现评价叶利钦,这样一个充满矛盾性的人物,依然是一个难题。他所做的和他所留下的,至今依然在俄罗斯的上空飘荡。 叶利钦时代是俄罗斯民族近300年历史中最暗淡的时期之一。俄罗斯走的是一条以政治为中心、政治改革优先的发展道路。这条发展道路是由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决定的。叶利钦是俄罗斯民族处于探索时期的总统,他的矛盾性实际表达了民族发展中的彷徨;从所持的立场和所选择的民族振兴道路来看,叶利钦是一个党派的总统;从所选择的改革方式和手段上看,叶利钦是一个"革命式"的总统;从领导和统治方式上看,叶利钦是一个大权独揽的总统。 俄罗斯艰难的转轨进程表明:俄罗斯的转轨道路是一条颠倒的发展道路,它是在不具备民主经济基础的条件下先建立了民主制,再靠民主制去推动社会经济基础的建设。正是这种颠倒,决定了转轨道路的复杂性。"民主式革命"内在的矛盾决定叶利钦时代社会转轨实践的矛盾性;对于落后的、需要在经济上赶超的国家来说,要建立超常的经济发展环境,相对集权是必要的。俄罗斯的实例证明,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实行民主制,连正常的经济发展环境也难以形成。 我国著名学者秦晖和金雁曾经对叶利钦这样评价道:“叶利钦时代是个有成有败的时代,对叶个人而言,是失败大于成功,但对于俄罗斯的转轨而言,则成功大于失败。”从体制转轨的角度看,叶利钦时代的特点是“破旧”有力而“立新”无术。俄国经济一直没有走上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轨道。政治上没有建成完善的民主法治秩序,以完成向民主的过渡。叶利钦最为成功的是使俄罗斯成功应对了苏联解体后的帝国后遗症,使俄罗斯避免了内乱。 1999年叶利钦的突然辞职再度使人众说纷纭。但无论当时叶利钦的意图到底如何,至少从结果上看,普京的接班无疑是叶利钦政治生涯上又一个明智的选择。 (信莲)

51

主题

2679

帖子

6万

积分

圣殿骑士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67156
QQ
发表于 2007-4-24 13:4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安息吧~~~~~~~~~~~~~~~~~~~~~~~

1

主题

83

帖子

469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696
发表于 2007-4-25 16:40:33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未尽的事业:funk6: :funk4:

1

主题

83

帖子

469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696
发表于 2007-4-25 16:4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叶利钦遗体告别仪式在莫斯科举行(组图) http://news.QQ.com  2007年04月25日03:02   新华网    评论47条 4月24日,俄罗斯首任总统叶利钦的遗体告别仪式在莫斯科救世主大教堂举行,大批俄罗斯民众前往吊唁。 4月24日,一名警卫站在叶利钦的遗体旁 新华网莫斯科4月24日电(记者岳连国卢涛)俄罗斯联邦首任总统叶利钦遗体告别仪式当地时间24日下午开始在莫斯科救世主大教堂举行。 记者在现场看到,成百上千的俄罗斯民众手持鲜花、排着长队,依次进入大教堂与叶利钦作最后告别。教堂内哀乐低回,肃穆庄重,人们缓步从叶利钦灵柩旁经过。一位妇女神情凝重地对记者说:“叶利钦为俄罗斯做了许多事情,他的去世令人悲痛。” 据俄总统新闻局提供的消息,叶利钦遗体告别将持续到25日中午。25日叶利钦将被安葬在莫斯科的新处女公墓,一些国家领导人或前政要将出席叶利钦的葬礼。因举行叶利钦遗体告别和安葬仪式,25日上午8时至下午3时,莫斯科将对市内部分路段实施交通管制。 23日15时45分,叶利钦因心脏病加重,在中央临床医院突然去世。为悼念叶利钦,俄总统普京宣布25日为全国哀悼日。俄方成立了由总统办公厅主任索比亚宁为主任的叶利钦治丧委员会。 叶利钦1931年2月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他1976年任苏共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委第一书记。1991年6月叶利钦在全民大选中当选为俄罗斯联邦首任总统,1996年再次当选为俄联邦总统。1999年12月31日叶利钦发表电视讲话,宣布提前卸任,并任命普京为代总统。 (新华网 )

1

主题

83

帖子

469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696
发表于 2007-4-25 16:46:58 | 显示全部楼层
俄罗斯举国哀悼叶利钦今日国葬 http://news.QQ.com  2007年04月25日04:26   重庆晨报    评论9条 俄民众在莫斯科耶稣救世主大教堂前哀悼叶利钦。 俄罗斯总统普京23日发表电视讲话,宣布4月25日为全国哀悼日,以悼念23日去世的俄罗斯首任总统叶利钦。今天,俄罗斯人民将为叶利钦举行遗体告别仪式,当天叶利钦将被永久地安葬在新圣女公墓。 取消一切娱乐活动 在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逝世的当天晚上,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4月25日为为全国哀悼日。届时,电台、电视台及各地原定的一切娱乐活动以及重大政治活动都将自动取消。普京还签署命令,决定将原定于今天发表的国情咨文推迟到26日。 普京高度评价了叶利钦,他说:“叶利钦开创了一个新纪元,带来了自由、民主,宪法准许人民自由表达想法的新俄罗斯。” 下葬方式无例可循 据克里姆林宫新闻局表示,叶利钦的葬礼将于4月25日在莫斯科新圣女公墓(又称“圣女修道院”)举行,遗体告别仪式则在莫斯科耶稣救世主大教堂进行。按照东正教的习俗,死者必须在3日内下葬。据中国外交部消息,叶利钦的葬礼将不会邀请外国领导人出席。 据悉,前苏联领导人死亡后,其火化后的骨灰则被砌在克里姆林宫靠红场的围墙内。由于叶利钦是俄罗斯第一任总统,下葬方式无前例可循,因此成了俄罗斯政府的一大难题。最终,俄政府决定将叶利钦安葬在新圣女公墓。新圣女公墓专门用于安葬俄罗斯和苏联最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社会名流,果戈理、赫鲁晓夫都葬于此。国广

1

主题

83

帖子

469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696
发表于 2007-4-25 17: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叶利钦葬礼时间确定 北京时间今日19时下葬 http://news.QQ.com  2007年04月25日14:28   中国新闻网    评论0条 中新网莫斯科4月25日电 俄罗斯联邦首任总统叶利钦遗体告别仪式当地时间24日下午开始在莫斯科救世主大教堂举行,告别仪式将持续到25日中午。 随后叶利钦将被安葬在莫斯科的新处女公墓,一些国家领导人或前政要将出席叶利钦的葬礼。 根据英国广播公司/BBC公布的时间表,从俄罗斯当地时间25日早晨8时(北京时间25日12时)至12时30分(北京时间16时30分)将继续在莫斯科救世主大教堂举行遗体告别仪式。 从当地时间13时30分(北京时间17时30分)开始,教堂内将为叶利钦举行弥撒。而弥撒完成之后,大约在当地时间14时30分(北京时间18点30分)左右,卫队会将叶利钦的棺木护送到新处女公墓。当地时间15时(北京时间19时),将开始举行隆重的葬礼。 根据安排,因为举行叶利钦遗体告别和安葬仪式,当地时间25日上午8时至下午3时,莫斯科将对市内部分路段实施交通管制。(钟岩)

1

主题

83

帖子

469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696
发表于 2007-4-25 17: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为这位历史性人物默哀吧!!! :blink23 :blink23

182

主题

2535

帖子

8万

积分

圣殿骑士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3031
QQ
发表于 2007-4-25 17:44:27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   这回他的皮带可值钱了呀 哈哈:funk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MJJCN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迈克尔杰克逊中文网(Michael Jackson Chinese Fanclub)[官方认证歌迷站] ( 桂ICP备18010620号-7 )

GMT+8, 2025-7-18 20:1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