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杰克逊中文网  - 歌迷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MJJCN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967|回复: 21

中国人是猪的传人 + 以及中国龙

 关闭 [复制链接]
飘渺岛主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6-12-8 10:0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 人民网 作者:黄守愚
前置说明:猪灵崇拜起源很早,而早期的野猪很聪明,健壮威猛,并不是今天的“蠢猪”的形象。今天的家猪成为“愚蠢”的代名词,是人类自私自利、过度驯化野猪的结果。人类社会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过度驯化物种,最终必将自遗其咎。如水稻,今天必须依靠杂交,获得野生水稻的优势基因,才能再见良好的性能。 第一,我们研究古代历史,必须先去掉一种“现代”的眼光。“先进”看落后的眼光,好比古代中国人热爱華夏文化,什么都是辉煌的成就,在近代以来,中国屡次受到外国的侵略,于是什么中国文化都成了垃圾,外国的月亮总是圆的。 在2002年,我撰写拙著《生殖崇拜与中国青铜时代》的时候就归纳、演绎总结了不少“方法论”的问题。 2005年,我在复印一篇文章的时候,无意之中发现有清華大学葛兆光先生的一篇研究思想史的文章,大概讲的是做思想史研究可以使用“减法”,负的方法。与我的研究的方法论一致。 在古代,有许多认为是正统的观念,在今天看来,我们的现代人认为是淫秽或不以为然。 比如说,在清代的忠君,那是人人必须信仰的正统思想,但在现代人看来,这简直是不可救药。 葛兆光先生说,有不少的少数民族都有火葬的历史,但是汉族的正统观点是入土为安,火葬是“腐朽思想”,是“邪恶”的“落后”文明,因此火葬几乎从古籍中消逝了。可是在现代,火葬又演变为文明的象征了。 在义和团运动中,有民众把女阴当作阻挡炮火的“保护网”,他们是有正统的思想观念的。在今天简直不可想象。 第二,猪是一种非常聪明的动物。有人说:“野猪身上披着硬毛,长得“青面獠牙”,性格十分凶猛。它跑得很快,发起怒来真是无所顾忌,连兽中之王老虎也要怕它三分。而被驯化的家猪,一改野猪的恶性,在长相、性格上也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还逐渐形成了发育快、繁殖力强的特点,因此成为经济价值极高的家畜。”这很确实。 考古学家发现,早在近万年前,人类就开始驯化并饲养野猪了。人类为了私己的利益,于是就把野猪驯化为具有愚蠢、懒惰、好吃、肥壮、丰产的多种性能的家猪。 联系到现实,这就是文明驯化过度的表现。正如袁隆平院时的杂交水稻,因为我们以前的水稻驯化过度,产量、性能等等,都严重弱化了。只有杂交野生水稻基因。 野猪被人类过度驯化为家猪,因为人类总算有了一个“愚蠢”的指涉物了! 三,中国文化起源于猪文化。中国人崇拜猪灵,中国人把猪神庙称作为“家”,把自己当作猪的种族,叫“家族”。后来,中国人把自己居住的地方叫“家”。中国人的“高楼大厦”,也还是猪居住的地方,“娄”就是求子猪灵,“夏”与“禹”一个意思,双头猪灵。所谓的“吊脚楼”、“广厦”等等,“楼”、与“厦”都是猪居住的地方。 黄帝、祝融为母猪神考 首先补充一点,湖南南岳有一峰叫岣嵝峰,山上有禹王碑、嫘妃墓。这是为什么?禹王碑与岣嵝峰有有联系?我的回答是有。 岣嵝是什么? 岣,训作“句”,“句”、“勾”字可以通假,在古书上,可以找到许多证据,我就不必多费心机。是猪灵首领,是猪灵头目的意思。 嵝,训作“娄”,娄就是双头猪,或正在交配中的两头猪。章太炎《小学答问》:“娄为女求男,牝求牡也。”古代祭娄猪来求多生子,就是膢祭。据《左传·定公一四年》载,卫夫人南子与宋朝淫乱,“野人歌之曰:‘既定尔娄猪,盍归吾艾豭?’”杜注:“娄猪,求子猪。”而艾豭者,老公猪(脚猪)也。娄猪、艾豭都是生殖力非常厉害的猪灵。《韩非子·五蠹》曰:“山居而谷汲者,膢臘而相以水。”膢臘即是娄祭也。 大禹就是岣嵝。越人自称大禹的后人,所以叫“句践”。 一,祝融是老母猪神 祝,上古读“断”,这在许多古书中有证据,我不必费力费心。祝、彖,都有断的意思。祝,还是“猪”(都)的转读。 融是什么意思?火光而已,训作明。《左传·昭公二十九年》:“火正曰祝融。”孔疏引贾逵云:“融,明也。”《史记·世家》:“帝嚳命曰祝融。”裴駰《集解》引虞翻曰:“融,明也。” 在另外一些历史资料中,祝融又写作朱明。《孟子》一书中的“离娄”,在《庄子》一书中,却写作“离朱”。离娄,就是两只交猪(或双头猪),因为猪神前面有火主,所以比喻为明目的人。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祝融就是离朱,离娄。 综上所述,祝融是两只交猪(或双头猪)。那么怎么说是老母猪神呢?请看其他证据。 考之古代文献、现代文化人类学、民俗学资料,最初掌管火种的老年部落首领(或称酋长)是一位女性。相传火神祝融本一老妇,《山海经·海外南经》:“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郭璞注:“火神也。”《太平御览》卷五二九引《五经异义》谓:“灶神祝融是老妇。”古突厥人的火神为女性,哈萨克族称火神为“火娘娘”。《孔子家语·曲礼·子贡问》:“夫社者,老妇之所祭。”《礼记·礼器》亦谓祭火神的“老妇之祭也,盛于盆,尊于瓶”。 在这里,祝融从老母猪的身份变成了老婆婆。 从神话上还原她的本来面目,祝融就是老母猪神。 二,黄帝是母猪神 黄帝,又称轩辕,却是女性。请看: 轩辕星为女主。《史记·天官书》:“轩辕,女主象。”《开元占经》卷六六《石氏中官占》之《轩辕星占》引石氏曰:“轩辕,女主也。”又引郗萌曰:“轩辕,女主之廷也,一名天柱。”又引巫咸曰:“轩辕,主土官也。”又引石氏曰:“轩辕星,中央土神女主之象也。女主之位,黄帝之舍也。” 根据黄帝与蚩尤的战争,黄帝在战争中总能获得女性的帮助,《山海经?大荒北经》载有天女魃,《黄帝玄女战法》载有人首鸟形玄女,《龙鱼河图》载有天遣玄女,刘凤《杂俎》载有风后等等。 在《易经》》“睽”卦上九爻辞说:“睽孤,见豕负途,载鬼一车,先张之弧,后说之弧;匪寇,婚媾;往遇雨则吉”。 豕字,就是猪,上古读作“希”或“弟”或“剃”,与“猪”(上古读都)读音可相转。其中的“鬼”就是猪灵神主,车上装载着猪灵神主,路上就恰好遇到猪爬在地上发情作性交状,这是有利于婚姻的大好事。 黄帝就是车中的“鬼主”,猪神神主。这种说法,我早在2002年就提出来了。黄帝,称作轩辕,按照何新先生的研究,轩辕,就是蝾螈、蜥蜴,也就是“猪婆蛇”。 而事实上,“帝”字,据萧兵老先生的研究,是女阴的意思,这很对。又因为当时崇拜猪灵,所以“帝”又指涉猪灵。 “帝”、“猪”,在上古,读音可转。 综上所述,黄帝就是母猪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飘渺岛主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06-12-8 10:04: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形象标志可能不再是“龙”
  •   核心提示: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吴友富正领衔重新建构国家形象品牌,中国形象标志可能不再是龙。他认为,包括“龙”在内的一些中国形象标志往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容易招致误读误解或别有用心的歪曲。
中国龙形象(资料图片) 西方龙(资料图) 在西方,龙常被认为是凶恶的象征晨报讯 中国形象标志将来可能不再是“龙”,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上海市公共关系学会副会长吴友富教授领衔,重新建构和向世界展示中国国家形象品牌这一重要研究已正式被列入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立项。 从古到今,龙一直作为中国形象的一个代表性标志而为中外所普遍认同。中国人也往往以自己是“龙的传人”而平添了几分自豪感。然而,“龙”的英文“Dragon”,在西方世界被认为是一种充满霸气和攻击性的庞然大物。“龙”的形象往往让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了解甚少的外国人由此片面而武断地产生一些不符合实际的联想。 考虑到包括“龙”在内的一些中国形象标志往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容易招致误读误解或别有用心的歪曲,吴友富建议,中国国家形象品牌可以在空间上分块,在时间上分段。在顾及历史因素的同时,考虑当代的时代特色,考虑到中国各民族、各地区的不同文化特色与特征。此外,还要有所考虑到民族、宗教信仰和地域文化等因素。 吴友富指出,西方世界对东方佛教和儒家文化是心存偏见的。而其实中国的儒释道三家,追求的是修身养性,倡导的是以民为本,天人合一,充分体现出了人性。因此,在重塑和构建中国国家形象品牌时,应该非常重视和积极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正面形象和积极元素,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重塑出能够真正代表当今中国形象的标志物和载体。 就中国国家形象品牌构建的实现途径,吴友富表示,要通过大力宣传、挖掘和阐释类似“龙凤呈祥”、《清明上河图》这样的中国历史上的现实主义风俗画卷,来形象化地表达出中国人民与生俱来的追求美好、祥和的理念与民族文化底蕴。
2005年11月12日,北京举办“中国形象.龙的正名”学术交流活动(资料图)
据悉,这个课题如果完成,所塑造的中国国家新的形象标志,很有可能将被国家有关部门采用。 通讯员缪迅 宋杰 今日追访 网上传出一片反对声   龙有可能不再是中国形象的标志,消息一出,立即引来了很多人的关注。今晨8时,在某网站上,有关本新闻留言已达405条,其中,持反对意见的网友占了绝大多数。   一位在德国生活多年的网友表示:“我并没有感觉到德国人对于龙这个概念的误解。很多国家都有自己值得自豪的象征,比如德国和俄罗斯的熊,美国的白头雕等等。我想,德国、俄罗斯并不会因为我们对熊的印象而改变他们的标志。”   还有网友认为,中国的“龙”不应译成“Dragon”,问题不是中国龙本身,而是应给中国龙找一个更合适的英文名字。   在反对声中,也有少数网友持支持态度:“我不喜欢把不存在的动物作为图腾,那代表着虚幻和没有未来。”(法制晚报文/记者杨章怀)
飘渺岛主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06-12-8 10: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龙猪文化传承之争:中国人是龙还是猪的传人? 作者:亦忱 一 华夏民族是龙的传人,这是一个自上世纪80年代起,被海内外华夏子孙广为接受的文化观念。这个观念眼下却面临着空前的挑战。 最近,在人民网强国博客、红网论坛、天涯社区、世纪中国等一些平日里原本就非常火爆的论坛中,由于“湘中黄守愚”写的奇文《中国人是猪的传人,而不是龙的传人》横空出世,因其直指“中国人是龙的传人”是一个虚妄之说,猪才是和中国人非常匹配的图腾,中国人其实是猪的传人而石破天惊。因为有了这个龙猪之争,这些个论坛,其热闹非凡为近年所仅见,不但其点击量普遍激增,而且跟贴者也多得数不胜数,从而形成了新近各大BBS甫被整肃而更加自律后却逆势繁荣的一个奇异的景观。 这,其实很好理解,因为讨论龙和猪的事而与人事无关,更无涉当代政治和国家大事,所以无论参与讨论者用什么极端的语言来攻击颠覆“龙的传人”这一神话的黄守愚,或拥戴“猪的传人”这一旷古未闻新说的人如何用怪异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感想,都被各大BBS的版主放行,其言论的自由度可说是空前的。 笔者不才,读书不多,学识浅薄,虽然现在准退休在家,但为了打发一天到晚那些醒着的垃圾时间,几乎天天都要去那几大BBS光顾一下,有时嘴痒和手痒也隔三差五在论坛中发发言,间或吹捧一下自己非常喜爱的文章作者,为此,鄙人深得几位论坛大虾的好感。 由于对龙文化、猪文化向无研究,我对黄守愚的文章对错是不敢贸然下结论的。再说,我原本就对什么龙文化、猪文化没有什么大兴趣,而一直只关心人文化。只是因为长期对自己究竟是不是龙的传人感到疑疑惑惑,所以,当我咋看黄守愚居然敢历史性地颠覆这个被海内外中国人一致认同的文化观念,确实是大吃了一惊,并继之引发了我的一番思考。特别是当我细看黄守愚先生在文中考证、引用《周易》、《说文》及《诗经》之类的中国古文化典藉所作的详尽说明和立论,并佐以出土于神州热土的玉猪龙、青铜猪等图片为证,我不得非常痛苦地承认,黄守愚的文章结论,作为一家之言,是严肃的、理性的,也是有充裕的论据可以支撑得住的,有人能拿出勇气来接受这个新观点也是说得过去的,虽然我接受它暂时还有点精神障碍。 根据我对此文引爆的热烈讨论所做的观察,中国大陆的很多网民由于受到此文的精神冲击和刺激,绝对不亚于有人扒开了自己的祖坟。因为他们实在不原意,也不敢去想象自己的祖先居然是一副吃了就睡、睡了就吃,随时可被捉去屠宰而只能干嚎几声的猪的传人,更不愿意承认在自己的喉管里流淌的不是龙涎,血管里竟流的是猪血。所以,他们的极端愤怒我也是完全能够理解的,其跟着黄帖讨论的的言辞充满着暴虐、戾气和无内容的嚎叫,也是再正常不过的。如果要说有什么遗憾,也仅仅是非常遗憾地看到,我非常期待的能有真正的文化学者来反驳黄文的力作却一篇也未见,中国的文化界那些以龙的传人自居的学界泰斗们选择了令人印象深刻也叫人深感失望的沉默。 想当年,那个矮个子的香港歌手张明敏在大陆中国的春节晚会上以一曲《龙的传人》而红遍海峡两岸的时代,我对中国人是龙的传人的说法是心存疑虑的,接受它也是作了巨大保留的。因为据我所知,中国人在有清一代特别是晚清,因为举国上下的男士都在后脑勺上蓄了条酷似猪尾巴的长辫,而被西方人和日本人一直唤作猪仔。中国人在什么时候除了皇帝老儿之外,有谁敢称自己是龙的传人呢? 事实上,在帝王统治中国的时代,谁要是敢在大庭广众中疯疯癫癫的说,他是龙的传人,如果不被灭九族,自己的脑袋要搬家,恐怕就是一个双料的傻子也会明白的道理。当年,我的本家祖先陈胜在大泽乡起义准备推翻暴秦时,虽然振臂高呼过“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但他尽管推翻强秦居功至伟,却至死也没有当成龙的传人,可见想当龙的传人不是说说就能做到的。 上世纪初,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使清王朝在著名的猪仔袁世凯的软硬兼施下逊位而放弃了对整个国家的统治权,末代皇帝溥仪作为真龙天子其作威作福的领地也被历史性地局限于紫禁城弹丸之地。后来,他在另一个猪仔“辫帅”张勋的策动下想再次当全中国的真龙天子,居然被剪掉了猪尾巴的一介武夫冯玉祥赶出了紫禁城。自此以降,想做龙的传人的“猪仔们”虽然大有人在,但无不以失败而告终。 众所周知,近代中国在满清被推翻后最早想当龙的传人的尝试者,当属那个在满清皇室和革命党人间左右逢源的辛亥革命功臣袁大头。然而,他当龙的传人的实践只维持了83天就在举国的声讨下呜呼哀哉了。后来,虽然想当龙的传人者不乏其人,但恕我孤陋寡闻,我只在老威的《中国底层访谈录》中,知道一个在穷乡僻壤称帝的农民皇帝曾应龙,听说此人现在居然在大巴山中的大牢中服刑还以“陛下”自居,可见其实是个疯子。据传,当年伟人毛泽东打进紫禁城后,虽然也去金銮殿上转悠了一回,但他还是丢弃了那些个劝进的清客要他学汉高祖的念头,平生没有再次踏进紫禁城一步。我甚至听军旅学者刘亚洲和历史学者章立凡讲的故事,毛泽东甚至对把国号由中华民国改成中华人民共和国也后悔不已。可见,所谓“开国”之说全是些中国的奴才学者们为了拍伟人的马屁而编造的最离奇的当代神话。因为中国早在毛泽东出世之前就在地球上存在了几千年,毛伟人只不过把国家政权的姓氏改了一下而已,又不是在荒无人烟的南极洲和38万公里之外的月亮上重新缔造了一个崭新的国家。事实上,我从小就读毛主席的书长大,但我翻遍毛主席的所有著作,从来就没有看到过一次毛泽东自称是龙的传人。后来,那些毛泽东的接班人是不是有人自称是龙的传人?依我看,以他们个个雄才大略,是没有一个会不明智到不知天高地厚的地步的。 如果以上我说的话比较在理,则我的看法是:近代中国最有机会当龙的传人的人除了那个愚蠢的袁世凯之外都很谦虚,没有一个以龙的传人而自居;到是哪些早年在中国大陆当猪仔都当不下去的猪仔们的传人,在西洋、南洋和日韩诸国讨生活赚了几个洋钱、学了点洋艺之后,回到当年他爷爷的爷爷生活不下去的猪圈里来高唱自己是“龙的传人”。或者换个说法,如果说中国在历史上真的有什么龙文化现象,也随着末代皇帝洪宪帝袁世凯走进了坟墓,永远成了历史性的文化垃圾,现今所有宣称继承了中华龙文化的家伙,如果不是无脑儿白痴,就是一群猪仔的后代们在遗忘了自己的家史后,只会在当今中国大陆才特有的意淫自己祖先的伪文化现象 二 记得那年我初读王小波的文集,读到那篇被广为传播的《一只独立特行的猪》时的感受,那真是永远也难以忘记,特别那种被震惊得不能动弹的感觉就是现在也难以言传。如果谁要我现在就要把读这篇文章的感受描摹清楚,我的回答是,不独是我,任谁在中国的当代语境中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始终认为,有史以来的中国人谈论猪文化(如果猪真的有文化可谈)的文字全部加起来,也抵不上王小波这篇文章的分量。 所以,我来参与谈猪文化,自认为是不可能超越王小波的水平的,也只能当当抄书匠而已。好在现在的互联网功能太强大了,用百度一索,此文就出来了。下面,我们看看王小波是如何用人的眼光看“猪文化”的。 王小波说,“插队的时候,我喂过猪、也放过牛。假如没有人来管,这两种动物也完全知道该怎样生活。它们会自由自在地闲逛,饥则食渴则饮,春天来临时还要谈谈爱情;这样一来,它们的生活层次很低,完全乏善可陈。人来了以后,给它们的生活做出了安排:每一头牛和每一口猪的生活都有了主题。就它们中的大多数而言,这种生活主题是很悲惨的:前者的主题是干活,后者的主题是长肉。我不认为这有什么可抱怨的,因为我当时的生活也不见得丰富了多少,除了八个样板戏,也没有什么消遣。有极少数的猪和牛,它们的生活另有安排。以猪为例,种猪和母猪除了吃,还有别的事可干。就我所见,它们对这些安排也不大喜欢。种猪的任务是交配,换言之,我们的政策准许它当个花花公子。但是疲惫的种猪往往摆出一种肉猪(肉猪是阉过的)才有的正人君子架势,死活不肯跳到母猪背上去。母猪的任务是生崽儿,但有些母猪却要把猪崽儿吃掉。总的来说,人的安排使猪痛苦不堪。但它们还是接受了:猪总是猪啊。” 在谈了对猪的独特观察后,王小波接着非常感慨地说:“对生活做种种设置是人特有的品性。不光是设置动物,也设置自己。我们知道,在古希腊有个斯巴达,那里的生活被设置得了无生趣,其目的就是要使男人成为亡命战士,使女人成为生育机器,前者像些斗鸡,后者像些母猪。这两类动物是很特别的,但我以为,它们肯定不喜欢自己的生活。但不喜欢又能怎么样?人也好,动物也罢,都很难改变自己的命运。” 如果王小波谈猪文化就谈到这里为止,他作为上世纪中国文坛一代奇人中的奇人也就一点也不奇了,至少我就会像他说猪一样,会说他“乏善可陈”了。问题是他在此文中谈了一头逃过了被劁(也就是阉割)命运,也不愿呆在猪圈里受人管束的公猪令人惊叹的英勇事迹。所以,我认为,他仅仅凭这一篇文章,就能理所当然地把自己和那些同时代的绝大多数文人们用“独立特行”四个字区别开来了。 根据王小波的细致观察,这头猪居然比当时的人都自由,它竟敢跳到人住的屋顶上去晒太阳和目无法纪地学会了指挥当时的人民公社的社员们下工的汽笛叫声。为此,王小波竟佩服得无以复加而把此猪称为“猪兄”,由此可见王小波对这头猪的崇敬和喜爱达到了什么程度。按王小波的说法,“所有喂过猪的知青都喜欢它,喜欢它特立独行的派头儿,还说它活得潇洒。但老乡们就不这么浪漫,他们说,这猪不正经。领导则痛恨它。” 后来,这头深得“猪文化”真传的“又黑又瘦”的猪,因为不在规定的时间里学“糖厂的汽笛”叫声,大队的“领导上因此开了一个会,把它定成了破坏春耕的坏分子,要对它采取专政手段”,即把它宰掉。然而,此猪居然成功地挑战人民公社的秩序。根据王小波的回忆,为了干掉这头“独立特行”的黑猪,“指导员带了二十几个人,手拿五四式手枪;副指导员带了十几人,手持看青的火枪,分两路在猪场外的空地上兜捕它。”谁知,这头“猪兄的镇定使我佩服之极:它很冷静地躲在手枪和火枪的连线之内,任凭人喊狗叫,不离那条线。这样,拿手枪的人开火就会把拿火枪的打死,反之亦然;两头同时开火,两头都会被打死。至于它,因为目标小,多半没事。就这样连兜了几个圈子,它找到了一个空子,一头撞出去了;跑得潇洒之极。” 据王小波说,他后来“在甘蔗地里还见过它一次,它长出了獠牙,还认识我,但已不容我走近了。这种冷淡使我痛心,但我也赞成它对心怀叵测的人保持距离。” 在文章的最后,王小波大发感慨:“我已经四十岁了,除了这只猪,还没见过谁敢于如此无视对生活的设置。相反,我倒见过很多想要设置别人生活的人,还有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因为这个原故,我一直怀念这只特立独行的猪。” 说心里话,自从读过王小波这篇文章后,我从此就基本没有再用过“你是一头猪”这样的词汇骂过自己讨厌的人,哪怕我极度厌恶这家伙,非要用猪做骂人的参照动物,我也一定要在猪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上一个蠢字。因为,我敢说我所认识的所有人中,没有几个人能和那只王小波描绘的“独立特行”的黑猪相提并论,更别说能超过它了。 三 在我看来,这次由黄守愚挑起的中国人到底的是龙文化传人还是猪文化传人之争,其实,根本就没有触及中国文化的痛处,也没有搔到中国文化的痒处,而只是使中国的政治病夫们在求医无门的状态下,自以为找到了中国病的病根。对此,你只要是去哪些个争论场所去瞅瞅,谁都能轻易发现,除了有几个心平气和的民间方士在那里故弄玄虚之外,满场一片狼藉,遍地都是口水和屎尿,其肮脏的程度恐怕也只有猪圈可以与之相比。 龙文化崇尚的是什么?猪文化又崇尚的是什么?它们和现在的中国人有什么关系?它们对传统的中国文化走向现代化有何积极的意义?如果不能回答这些个问题,这样的研究就是毫无价值的研究。 实事求是地说,像黄守愚从语义学的源流证明“家”字原本就专属于猪所拥有,从而引申为中国人把自己的世系源流叫做“家族”就是猪的传人的意思,虽然在逻辑上能够说得通,但这毫无积极的意义。这就像我说“幸”字的原意专属于皇宫里的女子被皇帝看上,而被太监们香汤沐浴后送上龙床与皇帝性交,而把“幸福”的意义狭隘地理解成民间有些人骂那些痴心妄想的家伙“你想皇帝的卵操”一样没有意义。 中国的文化是什么文化?鲁迅曾经说过是“酱缸文化”,即什么外来的东西被置于中国的文化酱缸中就会被它给染成黑色。在我看来,如果非要拿一种动物来类比中国的传统文化,看来也只有猪而且是家猪才能够类比的。根据我读历史的体会,我认为自从200万满族人靠扬州十日和嘉定三屠这样的血腥杀戮行动统治了1.2亿汉族人,并强制汉族人蓄起亡国奴标识脑后的长辫之日起,中国人从此与猪几乎没有什么两样,其区别只不过是中国人比猪会说人话,中国人的尾巴是留在脑后而猪的尾巴是长在屁股上而已。 在我看来,满清时代的中国人被西方人叫做猪仔其实是最精准的评价:汉族人像猪一样在八旗军队的宰割、镇压和统治下,虽然被禁止与满族人通婚,却由当初的1.2亿人口繁衍到清王朝垮台时的4亿人口,其繁衍的速度我想是世界上任何一种猪都相形见绌的。中国一些当代的主流历史学家把这说成是满清的成就,我看就凭这一点,授予中国人是猪的传人光荣称号半点也不冤枉。因为这种历史观除了用猪的眼光看是成就外,用人的眼光看那叫奇耻大辱:1840—1842年,英国的几千士兵为了取得自己的国民在满清的疆域内贩毒的自由权,能在近4亿人口的大清帝国如入无人之境,从中国的内河长江能长驱直入兵临南京城下,并迫使满清王朝签订城下之盟《南京条约》;1856年—1860年,英法联军为了进一步扩大贩毒的自由再次与清军交战,最多时也不不过区区1.7万士兵,居然可以攻克满清的都城北京并一把火烧掉了咸丰皇帝的号称万国之园的私家花园圆明园;那个俄国沙皇的几个走卒,居然凭借在满清与众列强的纠纷中调停有功,不用放一枪一炮,就可以把满族的发祥地割去100多万平方公里;1937年12月,不到10万日军可以轻易攻占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并狂杀30万守军和平民,其一个班的士兵居然能屠杀一个团的中国被俘军人! 所有这一切,除了用人进了猪圈才能做到来作比外,我实在想不出比这更形象和贴切的比喻。 当然,今天的中国人开始在伟大光荣正确的党领导下从地球的东方站起来了,中国不仅没有了象袁大头那样想当龙的传人的皇帝,而且早已经摆脱了满清时象猪的传人一样任人宰割的悲惨命运。但是,因为中国人当龙的传人和猪的传人时间太久了,你只要稍微去了解一下上世纪中叶以来的华夏民族的历史,中国人无论是作为龙的传人还是作为猪的传人的残留痕迹其实都是非常明显的。 为了不招致更多的砖板,我就把那些举例的事情留给想说的人去说了。
飘渺岛主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06-12-8 10: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   核心提示:针对在网上引发热议的“弃龙”说,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黄佶日前在其新民网博客上发表博文,高呼要“为龙正名”:将中国龙英译为“Loong”,弃用错误翻译“Dragon”,并认为这是避免中国龙受到误解的根本之道。
山东曲阜孔庙中的雕龙柱(本文所有图片来源:龙_loong_网) 凶狠的“Dragon” 圣经中的七头怪兽“Dragon”【新民网·独家报道】针对在网上引发热议的“弃龙”说,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黄佶日前在其新民网博客上发表博文,高呼要“为龙正名”:将中国龙英译为“Loong”,弃用错误翻译“Dragon”,并认为这是避免中国龙受到误解的根本之道。 在中国人心目中代表喜气、吉祥的龙,长久以来却被西方人认为邪恶、凶狠的化身。黄佶昨天在接受新民网采访时介绍说,根据许多中国语言学者的研究,这主要是因为“龙”在被引入以基督教文化为主流的西方世界时,被错误翻译成了在《圣经》中代表魔鬼、撒旦的“Dragon”一词。 Dragon与龙的区别 为了验证黄佶的这一观点,新民网专程查阅了《圣经》,发现在《约翰启示录》第12章和第20章中,的确有将“Dragon”描述成“七头十角、尾巴拖拉着天上星辰、凶恶无比、要吃新生儿的红色巨型怪兽”的文段。新民网随后又查阅1993年英国朗文出版公司出版的《朗文当代英语词典》,发现该词典309页上也有一幅“Dragon”表情凶狠、口吐火焰、做攻击状的插图,“Dragon”一词在该词典上的第一项释义是:“1、a large fierce, imaginary animal with wings and the power to breathe out fire(一种假想出的有翅膀、能喷火、残暴的大型怪兽) 显然,“Dragon”性情凶猛、口中喷火、凶狠具有攻击性的形象,与中国龙作为传统“瑞兽”的形象不符。 Dragon与龙的错误互译 既然两者形象不符,为什么龙会被翻译成“Dragon”呢?对此,黄佶认为,外国人最初把“龙”翻译成“Dragon”,首先是因为两者大体上都是蛇身,外形上有相似之处。其次,由于《圣经》中的“dragon”当时还隐喻压迫教会的罗马帝国,而同样拥有庞大力量又是多神教的中国也被认为具有“dragon”的霸气。再次,中国古代的皇帝都身穿龙袍,对臣子平民而言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形象威严而凶残,所以也被认为与“dragon”有相似之处。 而将“Dragon”错误翻译成中文词语“龙”,据黄佶了解,也是从翻译《圣经》开始的。黄佶推断,当时的翻译者可能只考虑到了“Dragon”和“龙”在外形的相似之处,而没有考虑到中国文化中代表吉祥喜庆的“龙”和基督教文化中代表邪恶、诱惑的恶兽“Dragon”之间的重大区别。 黄佶告诉新民网,“Dragon”和“龙”的错误互译沿用至今,直接导致了中国龙在西方世界被误解和歪曲。在当代西方社会,“Dragon”经常被用来形容悍妇、坏脾气的人、赤字、火灾、甚至恐怖主义。而在二战期间,西方各参战国和敌对的纳粹德国都彼此称呼对方“Dragon”。可想而知,和这些小则遭人厌恶、大则使人恐惧的事物同名,中国龙在西方是多么容易遭到误解和歪曲。 西方媒体上描绘“Dragon”的漫画 龙凤牌香烟烟标 龙芯处理器 呼吁用“Loong”弃“Dragon” 基于上述原因,黄佶从一年前就开始四处呼吁弃用“Dragon”,将龙的英文翻译成“Loong”。为此,黄佶已经专门创立了网站“龙_loong_网”,用来发表他自己为“Loong”撰写的文章,整理他和朋友搜集来的有关“Dragon”和“Loong”的资料,征集“Loong”的英文释义等等。黄佶告诉新民网,他就是想让更多的人知道和推翻“Dragon”的错误,认同和推广“Loong”。 黄佶告诉新民网,在他之前,其实已出现过不少用“Loong”翻译“龙”的实例。例如李小龙在的中文名音译为“Lee Siu Loong”;上世纪40年代福华烟草股分有限公司出品的龙凤牌香烟烟标上的英文翻译为“Loong Voong Cigarettes”等。 黄佶表示,龙_loong_网开通以来,他已经得到了不少支持的反馈,不少网友已经注册了含有“Loong”的译名、开通了“Loong”为名称的博客,并以这些方式来支持将龙翻译为“Loong”的建议。就在今年11月20日,一种由中国人自主开发的龙芯处理器也在几个星期前正式把英文译名定为了“Loongson”。 期待政府机构采用“Loong” 对比来自民间的支持,黄佶告诉新民网,他也曾先后写信给中宣部、奥组委、中国龙舟协会,建议这些单位在对外宣传时将龙翻译为“Loong”,在像奥运会这样重大的场合为龙正名。但让黄佶感到遗憾的是,迄今为止,他没有收到过任何回音,用“Loong”弃“Dragon”的建议还未被任何政府机构所采纳。(新民网陈未临)
飘渺岛主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06-12-8 10: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致涉龙地区政府领导、媒介和网站编辑的信(欢迎转发转贴)
__________ 先生 / 女士,你好:
  我们来信是建议你们把“龙”字的英文翻译成 Loong。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龙”字现在的英文译文是 Dragon。但 Dragon 是一种外形和龙有很大差异的虚构生物(请见附图,或 http://www.loong.cn/images/dragon_11.jpg,或 http://www.loong.cn/dragon-1.htm)。   在西方文化中,Dragon 是恶魔的象征。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翻译成英文后的意思是“恶魔的后代”,使很多外国人感到迷惑不解。
  在 2008 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的评选活动中,呼声最高的龙之所以落选,组委会的解释是:“龙在世界各地有着不同的理解”。实际上西方的 Dragon 根本不是龙,也和中国的龙毫无关系。完全是因为西方人把龙错误地翻译为“Dragon”,使龙受到了株连。
  我们正在进行“为龙正‘英’名”活动(“英名”即英文名字),倡议把龙翻译为 Loong。   Loong 的英文发音和“龙”很相近。很多海外华人把“龙”字音译为“Loong”,例如著名武术家李小龙的英文名字之一是“Lee Siu Loong”,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的名字被翻译成“Lee Hsien Loong”。   在英语中,有时“龙”也的确被称为“loong”,例如,舞龙时所使用的长龙道具,一些龙形玩具,都被翻译为 loong。
  因此,把“龙”翻译成“loong”有着广泛的使用基础,也符合海外华人的习惯,有利于团结海外华人(更多具体资料请见 www.loong.cn)。   Loong 的两个“o”字母象龙的两只眼睛,loong 的拼写又和英文单词 long (意思是“长”)相近,所以 Loong 还是一个象形文字,和汉字有相通之妙。   我们从今年二月开始通过因特网推广龙的新翻译,得到了绝大多数网友的热烈支持,东方网、新浪、网易、凤凰网、新加坡早报网等各大网站都转载了“龙的英文应该翻译为 Loong”一文,上海《新民晚报》还报道了这一活动,南京《金陵晚报》则发动读者进行了为期九天的大讨论。   我们希望你们以后不要把龙翻译 Dragon,而是翻译成 Loong。   在推广初期,为了便于外国游客理解,可以使用图片进行解释,在龙的图象下面标注 Loong 及其解释(实例:http://www.loong.cn/images/loong_7.gifhttp://www.loong.cn/images/loong_5.gif)。
  在无法或不便使用图片、只能使用文字的场合,可在第一次出现“Loong”的地方加以注释,例如:Loong(Chinese-Dragon),作为过渡方案。   如果你们做了相应的改动,请来信告诉我们,我们将把你们列出“Loong 的传人”名单。   让我们一起来为龙的正名而努力,恢复龙的本来面目! 龙 Loong 网 地址:www.loong.cn 信箱:mail@loong.cn 2006-4-21 附件一:   龙(Loong)和 dragon 之间的五个最主要的差异:   1,龙主要是吉祥的象征,而 Dragon 主要是邪恶的象征;   2,龙没有翅膀,而 Dragon 有着巨大的蝙蝠翅膀;   3,龙的身体修长,而 Dragon 的身体粗壮;   4,龙不食人间烟火,但是 Dragon 要吃人和动物;   5,龙的颜色为金黄色或其它颜色,Dragon 的颜色主要是黑色的。 附件二:   Loong 的英文解释及其中文译文:   Loong   (1) n. c. a mythological creatures, with the head of a camel or horse, the horns of a deer, the eyes of a rabbit, the ears of a cow, the neck and body of a snake, the belly of a kind of huge clam, the scales of a carp, the claws of a hawk, the palm of a tiger, and without wings. It has whiskers and a beard, and is deaf. It is generally regarded as benevolent but is also the source of thunder and lightning.      The Loong is a spiritual tie linking the Chinese people. The Loong, as the symbol of the Chinese nation, has become part of the Chinese culture. Chinese people are proud to call themselves "the offspring of the Loong".   The Loong is translated as "dragon" wrongly now. In fact, Loong is so different in nature from Western Dragons that it may be more reasonable to consider them as dissimilar creatures, rather than as the same creature interpreted differently.   (2) n. used to be the symbol of Chinese kings.   (3) a surname of Chinese people.   (4) the translitera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 of loong.   (5) the stage property used in The Dance of Loong.   中文译文:   含义 1:龙是一种虚构的神话中的动物。具有骆驼的头,鹿的角,兔子的眼睛,牛的耳朵,蛇的脖子和身体,蜃的腹部,鲤鱼的鳞,鹰的爪子,老虎的手掌,没有翅膀。它有胡须,不能听见声音。一般来说它被认为是吉祥无害的,但它能够制造雷电。   龙是中国人之间的精神联系,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中国人骄傲地称自己是“龙的传人”。   龙现在被错误地翻译为“Dragon”。实际上,龙的特性是和 Dragon 是非常不同的,把它们看做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生物,更加合理。而不应该把它们理解成同一种动物的两种解释。   含义 2:龙曾经是中国皇帝的象征。   含义 3:中国人的姓;   含义 4:中国字“龙”的音译;   含义 5:舞龙节目中的长龙道具。
飘渺岛主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06-12-8 10: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汉语翻译的“性功能障碍”(笑过之后心里却感觉如此沉重) 2005-12-01 08:34:12 罗卜注:看了这文章勾起了我对龙的英译想法,为什么不能叫:Long 而要叫什么Dragon,dragon在英文里面从来就不是什么正面的东西。日本人还知道自己武士要叫 Samurai呢,中国的那帮翻译真不知吃屎的还是拿了人家好处这么贬低自己的语言。   汉文化中的任何东西,一碰到英语就自降一级,这似乎已经成了一个定律。所以好好的鸳鸯,变成 mandarin duck(听起来象是官宦人家养的宠物鸭子),鹊桥成了 magpie-made bridge(两种鸟就不在同一个段位上),麒麟成了 Chinese unicorn,象棋成了 Chinese chess(好象是咱们剽窃人家中世纪的家族徽章和棋类游戏的知识产权,也不问问哪一个资格更老)。作为一个四川人,一想起从小喜欢吃的回锅肉给弄成了 twice-cooked pork(忆苦思甜想起小时候吃前一天的剩菜),气就不打一处来。   本来象这种某一文化里特有的东西是完全可以“音译” 了事的。这一点,早在一千多年前,中国古代最有名的翻译家唐玄奘就已经指了明路。他在翻译佛经时提出了“五不翻原则”,一句话概括中心思想,就是凡汉文中找不到对应的外来特殊用词,一律只取音译而不用意译,以避免望文生义。汉文译成其他文字原理也与此相同。唐僧的“不翻”原则说明了一个道理:音译是对特定文化的一种尊重和保留。 (注:玄奘“五不翻”原则:一是秘密,如陀罗尼,不翻;二是多义,如薄伽梵(有六义),不翻;三是中土所无,如阎浮树,不翻;四是顺古,如阿耨菩提(汉以来就这样称呼),不翻;五是生善(用原语可以使人生善念),如般若(意为慧),不翻。)   可惜后世的徒子徒孙们跟悟空一样不能领会取经人的苦心,在把汉语译成外语的过程中,翻译界似乎总是在迎合外国人的文化习惯和审美情趣,汉文化的专有名词在译成外语的过程中,罕见音译。   而与此同时,外国文化的东西译成汉语,音译却简直泛滥成灾。在对待音译的问题上,翻译界同改革开放初期很多地方的旅游景点一样,实行的是中外有别的双重标准。Motor 译成“马达”,engine 要叫“引擎”也就罢了,毕竟是人家先发明的玩意儿,可是没有理由一边把 apple pie 不叫“苹果馅饼”却要叫“苹果派”,party 不译作“聚会”要译成“派对”,另一边却硬要把咱们吃了几百上千年的饺子、馄饨、汤团还有咱四川人吃的抄手都用一个洋名 dumpling 一网打尽!难道咱们吃东西也要遵照外国人的食谱不成?   在国内的很多城市里,街道两旁都栽种着一种高大疏朗的梧桐树,这种美丽的树有一个听起来有些高贵的名字“法国梧桐”,我一直以为这树是从法国运来的,后来无意中才在一个资料里看到,原来这种树产自云南的西双版纳,20世纪初由一个法国传教士引入上海法租界栽种成活,然后开始推广到全国各地和欧洲的很多城市。如今法国巴黎也有很多这种梧桐树,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法国人把这种树叫做“中国梧桐”。   高中时读何怀宏《若有所思》,有一段话让我印象特别深刻,他说小时候想不通一件事,英吉利、美利坚、法兰西、比利时,为什么那么多好听的名字都给外国占了去,咱们却成了需要小心轻放的 “瓷器”(China)?长大以后才明白,原来那些好名字都是咱们中国人自己给人家取的。 Songhua:中国从古代出口瓷器被外洋以 China 命名,应该是历史约定俗成。日本的 Japan 在英文里也有漆器的含义,盖因古代日本漆器也是一种东方工艺品。个人同意“这很正常,没有必要过度引申”的观点。 森林的焰火:其实英文里的中文音译是很多的,不过多是广东话音译,北方观众又要不舒服了。象馄饨,炒菜的铁锅,点心,kumquot。最后这个词谁要是能猜出什么意思,我送花一朵。 大红罗卜:意大利的 pizza,日本的寿司都是音译,不象中国这样。 老想从英语里面找个对应的出来,反而出力不讨好,画虎成类犬。 现在会中文的老外多了,可以想象人家看到中国英语的反应。 觉得不单是过度引申的问题,而是国内的翻译没全面思考的问题。 大红罗卜:意大利的 pizza 呢,法国的 champagne 呢 关键是用不用去对方语言中找个对应的出来,而不看那对应的合不合适 觉得找不到合适的对应,就应该音译,例如龙是 long 而不是什么 Dragon,人家日本武士还要叫 Samurai 而不是 japanese Warrior 或 japanese swordman。 魔法胖子:这种词翻译起来恐怕很难找到合适的对应 有非常多的东西都是中国或者东方文化特有的,象您这么说,就都得音译,那跟没译或者强迫老外学汉语拼音有什么区别?再说,如果音译,难免走调,比如龙,译为 long,美国人一念,成了“长”,没有上下文,中国人都听不出来说的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大红罗卜:但我觉得 The Long 要好过 Dragong 因为在西方的神话里 dragon 一向是邪恶的代表,小孩子们很多都是听着看着勇士杀 dragon 的故事长大的。你想想他们长大后碰到一群说是 dragon 的传人,他们会怎么想。 大红罗卜:我说龙要音译,并不代表什么都要音译 在英美我不知道,在澳洲的意大利和法餐馆我见过的菜单是意大利语,法语的菜名,后面加上英文的注释。 我们找不到合适的,并不等于别人也找不到。 网络时代了,没有多少是不可能的,重要的还是态度。 首尔的笑话已经出来了,Dragon也看得西方人心里乐了很多年了。 森林的火焰:西方人没有那么闲,为个 dragon 高兴很多年。忙别的还忙不过来呢。中国人哪里有很多工夫嘲笑跟自己不相干的国家象哈萨克斯坦马尔代夫? dragon 有褒有贬,并不因为“圣乔治屠龙”龙就都是坏的。具体建议看看 dragonlance,“龙枪编年史”。一大套书,网上有中译。 更何况,“龙的传人”只是一种艺术性的说法。真在现实生活中指望“龙的传人”给中华民族抬身价,是小孩的想法。澳洲人也不讳言他们祖上都是英国来的小偷强盗,但那是昨天的澳洲,跟今天的澳洲是两回事。一个虚幻的“龙”祖先能给中国人在西方人心目中添上多少光彩,很值得怀疑。自己的名声脸面是自己挣出来的,不是祖先挣出来的。 煮酒正熟:这些问题看了确实令人郁闷。不过仔细想想,许多问题都产生于西方文明几乎全方位绝对强势、国人视之为效仿对象的年代,还有许多问题产生于西方文明不那么强势、但国人依然存在某种心理惰性的时代(比如近几十年)。 对这种问题我以为也不必太过在意,随着我们文明的追赶,慢慢自然会好起来的。我们这一代人和下几代人在这方面只要保持某种文化自豪感和维护本文化的意识就可以了。
kiki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6-12-8 10:25:43 | 显示全部楼层
龙本来就是集合了多种动物特征形成的图腾嘛!这群TMD伪学者!:wub12

233

主题

3252

帖子

8万

积分

圣殿骑士

ET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7465
QQ
发表于 2006-12-8 10:34:32 | 显示全部楼层
龙的形象早深入人心,还是龙比较好!猪?~~~~~~~:angry11 :ranting7
MJ --- MY LOVE
   ---MY ONLY
---YOU ARE THE KING OF POP

233

主题

3252

帖子

8万

积分

圣殿骑士

ET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7465
QQ
发表于 2006-12-8 10: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后就用中国的LONG:clap0 :bye1:
MJ --- MY LOVE
   ---MY ONLY
---YOU ARE THE KING OF POP

29

主题

1438

帖子

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82052

终生成就奖特别贡献奖

发表于 2006-12-8 11:32:31 | 显示全部楼层
改个英文译名就行了~ 还猪?:bye1:

0

主题

78

帖子

270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706
发表于 2006-12-8 12:30:20 | 显示全部楼层
KAO,什么道理!我们中国人会是猪?:clap0
飘渺岛主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06-12-8 14:3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等着看年底上映的《伊拉龙》 里面就有一头西方的吐火爆龙

0

主题

72

帖子

6428

积分

侠之大者

Rank: 4

积分
6428
发表于 2006-12-8 18:3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怕西方人误解就改? 是儒还是懦?!

0

主题

72

帖子

6428

积分

侠之大者

Rank: 4

积分
6428
发表于 2006-12-8 18:34:27 | 显示全部楼层
要不要把故宫里的龙图腾剔掉 换成猪头!真想知道学者们每天都吃什么·····

62

主题

5202

帖子

10万

积分

圣殿骑士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02400
发表于 2006-12-8 19:07:52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古以来我们”中国的神龙“和国外那群蠢龙八杆子都打不着,我们中国的龙是神物,是圣物。和西方的所谓的“龙”根本是在两个不同层次! 也不知道是哪个笨笨把“DRAGON"这个词译成了我们神圣的”龙“了。 或者,当初它们本不应该拿来相提并论。 ”猪“,不管它在远古是如何威猛神勇,事过几千年,它毕竟没有被传承下来,它被更优秀的”神龙“替代了,优胜劣汰,很自然的事情。 请注意,我们一直强调的是”东方的神龙“,而不是那捞什子的“DRAGON"! 做为一个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东方大国,自古就是”龙“的传人。如果为迎合那些什么是”真龙“都不懂的老外,去否定我们神圣的“龙”,连我们是”龙的传人“都不敢承认,那还谈什么“大国风范”?给人家外国人提鞋去得了!! :loveliness3: 谢谢KEEN发的内容,又让我们见识不少 ^_^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MJJCN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迈克尔杰克逊中文网(Michael Jackson Chinese Fanclub)[官方认证歌迷站] ( 桂ICP备18010620号-7 )

GMT+8, 2025-7-2 07: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