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杰克逊中文网  - 歌迷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MJJCN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548|回复: 11

推荐少男少女看<穆斯林的葬礼>

 关闭 [复制链接]

167

主题

3135

帖子

6万

积分

MJJCN参议员

Rank: 8Rank: 8

积分
65340
发表于 2006-4-4 20:04: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书曾获第三届矛盾文学奖,值得称道的地方很多. 在这里,却只想讲主人公韩新月与楚雁潮的爱情. 用一句话来概括: 爱情,是一种信仰,\\\\\\它贮存在人最珍贵\最真诚的地方-----贮存在心里,它和生命同在,和灵魂同在. 记得看这本书,从小学六年级就开始了,然后初中\高中,很想说最感动的正是那些最纯的少女时代,怎不为了新月与楚雁潮的爱清流泪?不肯相信,新月那么好的女孩,那么多人的生的希望的支柱,竟然香消而去\\\.不知道说什么才好.有机会的话,大家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3

主题

3443

帖子

7万

积分

圣殿骑士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3093
QQ
发表于 2006-4-4 20:56:4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看到最后我是拿着一卷纸巾才看完的! 哭的不行! 真的是相当的不错!

167

主题

3135

帖子

6万

积分

MJJCN参议员

Rank: 8Rank: 8

积分
65340
 楼主| 发表于 2006-4-4 21: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好苦啊,新月的爸爸\妈妈\哥哥\嫂子都多么爱新月啊.

223

主题

3443

帖子

7万

积分

圣殿骑士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3093
QQ
发表于 2006-4-4 21:34:5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最后只觉得一个那么美好的生命就那么消失了,为这时间美好的事物太易消散而伤心,更为了雁潮与新月那份爱情而伤心。 书中最后的结局是若干年后雁潮每当有空时都会到新月的墓地上给她拉小提琴(不过我不大记得是拉小提琴还是什么了) 死去的人虽然已经不在了,然而却还活在活着的人心中。 而活着的之所以不选择死亡,是因为不愿意忘却,即使每时每刻心都在痛苦着也不能忘却。 这大概就是世界上所谓的最遥远的距离!

167

主题

3135

帖子

6万

积分

MJJCN参议员

Rank: 8Rank: 8

积分
65340
 楼主| 发表于 2006-4-4 21:39:09 | 显示全部楼层
而活着的之所以不选择死亡,是因为不愿意忘却,即使每时每刻心都在痛苦着也不能忘却。 这大概就是世界上所谓的最遥远的距离! 太经典了.

11

主题

860

帖子

3万

积分

至尊天神

Rank: 8Rank: 8

积分
35045
QQ
发表于 2006-4-5 11:32:55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没看过,很可惜 有没有介绍,发个上来啊 大家都说经典,那一定要看看罗
痛苦是人与生俱来的,不论贫穷还是富有,快乐要自己去寻找,所以有个词叫"寻欢作乐".  

465

主题

6644

帖子

2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妖道大变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209540

特别贡献奖

发表于 2006-4-5 15:32:28 | 显示全部楼层
We are all in the gutter, but some of us are looking at the stars.

465

主题

6644

帖子

2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妖道大变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209540

特别贡献奖

发表于 2006-4-5 15:34:35 | 显示全部楼层
序一 一本奇书 冰心 我认识霍达,是从读她写的《国殇》和《民以食为天》开始的。我喜爱这位年 轻的女作家,因为从这些文字里,我看出了她是一个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人。但我 还不知道她是位多产的作家,她写的电影剧本、戏剧本等等,我都没有看过。直到 她送给了我一本《穆斯林的葬礼》,我才知道她是回族,而且写作的才能是惊人的! 关于回族,我知道的很少,因为我的亲戚朋友里,没有一个回族人。我只知道 回族人都爱干净,不吃猪肉,男人们戴着一顶医务工作者那样的白帽;北京有一条 牛街,里面住的都是回教人,还有教堂(清真寺),如此而已。 看了《穆斯林的葬礼》这本书,就如同走进一个完全新奇的世界。书里每一个 细节,我都很“陌生”,只有书中小主人公新月在北京大学生活的那一段,因为北 京大学的校园就是燕京大学的故址,我对燕大校园的湖光塔影,还是熟悉而且有极 其浓厚的感情的。 回来再讲这本小说,我觉得它是现代中国百花齐放的文坛上的一朵异卉奇花, 挺然独立。它以独特的情节和风格,引起了“轰动的效应”,这“效应”之广之深, 大家知道得比我还多,我就不必细说了! 现在,我知道这本书正在译成许多外国文字,在海外出版,虽然里面有些删节, 我对此还是十分欢喜。我愿意全世界的读者都知道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十六个民 族之中,有十个民族是穆斯林,而且在中国十亿人民之中,就有一位年轻的回族女 作家,她用汉文写出了一本极富中国性格的、回族人民的生活故事。关于这本小说, 在中国的言论和评价, 真是多得不得了, 好得不得了。我们中国有一句古谚,说 “百闻不如一见”,亦愿海外的朋友们,都来读一读这本中国回族女作家写的奇书! 1990年7月,古尔邦节 (此系冰心先生特为《穆斯林的葬礼》 外文版所写的序言,发表于1990年8月 18日《文艺报》。此次收入本文集,题目系编者为全书体例统一所加)
We are all in the gutter, but some of us are looking at the stars.

465

主题

6644

帖子

2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妖道大变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209540

特别贡献奖

发表于 2006-4-5 15:36:20 | 显示全部楼层
序二 穆斯林诗魂 刘白羽 1990年4月22日。 上午读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无法释手,不过按照我读书的习惯,总留一 个结尾专门来读,因此还是忍耐住了。下午睡起,将全书读完,释出压在心头的沉 痛,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我觉得这是一部穆斯林的圣洁的诗篇,充满悲剧的美感。 过去的生活过去了,新的生活开始了。这部书场面十分阔大、头绪那样纷繁(本来 人生就是阔大而纷繁的),通过一个玉器世家几代盛衰,唱出一曲人生的咏叹。全 书前面部分还惰缤意密,精心刻画,到后半部已如大潮汹涌,不可遏止。这是玉的 长河,不,人生的长河,命运的长河,悲剧的长河。到新月之死,我实在无法抑制, 不能不流下眼泪。如果不是把人生的真谛写得如此深邃,如此动情,能有如此摧肝 裂胆的艺术魅力吗? 读这部书,有如读《巴黎圣母院》,奇谲诡变,奥妙无穷。一个中年女作家, 能够有这样强大的驾驭历史、挥洒人生、驱使命运,写得沉雄浑厚、凝练典雅的创 造力,达到了惊人地步,实在难能可贵。所以取得这样辉煌的艺术成就,诚如作者 在后记中所说,她在追求一种美,人生如果没有这种美,人生有什么意义?艺术如 果没有这种美,艺术有什么意义?正是这种美,深沉的美、崇高的美,使人的灵魂 得到升华。我仔细品味著作者为什么掌握了这种美,我发现,作者是一个有自己美 学观的人。她写道:“我在写作中净化自己的心灵,并且希望我的读者也得到这样 的享受”,“我历来不相信怀着一颗卑劣的心的人能写出真善美的好文字”,“我 觉得人生在世应该做那样的人,即使一生中全是悲剧,悲剧,也是幸运的,因为他 毕竟完成了对自己的心灵的冶炼过程,他毕竟经历了并非人人都能经历的高洁、纯 净的意境。人应该是这样大写的‘人’。” 的确,一页一页读下来,我进入一个庄严而伟大的世界。读到《玉殇》梁亦清 之死,这是大斧铿锵的雕塑,悲壮淋漓,令人震骇,读到《玉王》,韩子奇青云得 意,斗角钩心,用笔如此老练,千万世态,游刃有余,我深为这种艺术功力而赞叹。 围绕着这一条清澈而晶莹的玉的长河,梁君璧、韩子奇,各有鲜明的性格,各有独 特的内心世界。但在这庞杂的人生之林中,却响起一支幽幽的乐曲,它由小而大、 由轻而重、由弱而强,一个形象轻盈而出——这就是新月,正是这一纯洁的灵魂、 幽静的灵魂、美的灵魂,本来是一道活泼的小溪,却一下跌入人生的劫难,由梁君 璧之拒绝楚雁潮这一波澜突起,掀开可怕的命运的剧变……“一年三百六十日,风 刀霜剑严相逼”,使得纯真的少女的爱心像一块无暇之玉一下跌得粉碎。是的,正 如作者自己所说,她是“为人心作传”——无论是优美的,无论是残酷的,人的心 灵,压倒一切,镇住一切。新月之死,令人悲痛欲绝。这绝不是因为我有一个和新 月患同样病而死去的亲爱的儿子,才会抚今忆昔,引起创恸;倒是一个失去爱子的 父亲的心,才能感受到凄切命运中美的触动。新月之死,是祝英台之死,是缠绵的, 又是壮烈的,不只是柔情感人而是苍天泣血,人们的心正是从这悲剧之美中得到净 化。 从艺术评价来看,我以为林林总总的诸多人物中,梁君璧是作者塑造得丰满的 一个典型形象,一言一语,一颦一笑,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使我想到《红楼梦》 中的凤姐。也许因为我是北京人,我生长在曾经富极一时而终又凄凉零落的大家庭 中,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使我懂得梁君璧,她表面上显露着压人的威势,其实内 心隐藏着一腔悲痛,一部书能写出一个典型人物已不容易,何况全书在艺术上可以 称得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影,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我读 《穆斯林的葬礼》,实为多年来难得的艺术享受。 当然,从美学的完美之境这一高度来考察,全书也非无不足之处。我相信作者 的才华与意志是能够承受这种过苛的要求的。王国维有“隔”与“不隔”之说。梁 君璧之风云叱咤,韩子奇之愁肠百结,都衬托新月,净化主题,至新月之死,大有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之势,她盼望着天明,她在天明时死去,这是人世间多么 大的悲痛呀!这些都丝丝入扣,不隔;但韩子奇在伦敦,楚雁潮突然而来的爱情, 由于铺垫不够,过分突兀,从而不能出神入化,精韧至微,则隔矣。当然从全局之 矫捷,大可不计片断之平弱,但有一点是否值得推敲?作者精心筹划,独树一帜, 以今昔对比结构全书,有如两条河流相溶相会,相彰相衬,其妙无穷。但是不是创 作了结构,又受到结构之局限呢? 前面说到完美,完美当然是美学的很高的准则。我考虑这一问题,是从罗马圣 彼得教堂开始的。当我走到米开朗琪罗的雕塑《母爱》跟前时,那种整体的完美一 下镇住了我。在文学上,我崇拜《战争与和平》,但是在托尔斯泰笔下,我以为体 现了艺术完美的是《安娜·卡列尼娜》;我崇拜《悲惨世界》,但是在雨果笔下, 我以为体现了艺术完美的是《巴黎圣母院》。《穆斯林的葬礼》从悲剧美这一角度 来看是达到一定完美的程度,读完所以令人不释于怀,就因为它具有悲剧美的感化 力。作者在后记中讲到:“最高的技巧是无技巧,仅仅炫耀技巧就失去了灵魂。” 还说:“至今弄不清我运用了什么技巧,也弄不清楚这本书按时下很流行的说法归 属什么流派。”作为一个既欣赏西方古典文学、又欣赏西方现代文学的人,我认为 是现实主义的同时是浪漫主义的,当然,不是停滞于古典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 而是迈步于今天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它显得更鲜活、更有灵性,因而也更动人。 在悲剧张庭这一点上,它属于莎士比亚,在探索人心这一点上,它接近茨威格,但 是,它比茨威格有气势,因此它是不平凡的。 正因为是为穆斯林人心作传,全书笼罩着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因此我说它是 穆斯林的圣洁的诗篇。当然,我所指的不是在书中阐发了多少真主的旨意。我所指 的是它扬起穆斯林美的灵魂。也许有的读者觉得这个悲剧太悲惨了,但是,在尾声 部分,梁冰玉看到“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出现在门边,洁白的皮肤,俊秀的脸庞, 黑亮的眼睛,长长的睫毛,正吃惊地看着她。‘新月!新月……’她一把抱住了少 女……”是的,默默苍天,沉沉大地,过去的生活过去了,新的生活开始了。梁冰 玉抱着的已不是新月,而是梁家第三代人,她抱住的不是一个新的新月,一个未来, 一个希望吗?对于细心的读者,这轻轻一笔也就足够了。 (此文原系刘白羽先生为《穆斯林的葬礼》 所写的评论,发表于1990年7月29 日《光明日报》)
We are all in the gutter, but some of us are looking at the stars.

465

主题

6644

帖子

2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妖道大变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209540

特别贡献奖

发表于 2006-4-5 15:4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玉器的描写实在令人惊叹 一部好书,值得静静去读, 书店里很多,盗版也很多,呵呵
We are all in the gutter, but some of us are looking at the stars.

167

主题

3135

帖子

6万

积分

MJJCN参议员

Rank: 8Rank: 8

积分
65340
 楼主| 发表于 2006-4-7 09: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道道斑竹很好!

167

主题

3135

帖子

6万

积分

MJJCN参议员

Rank: 8Rank: 8

积分
65340
 楼主| 发表于 2006-4-7 09: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道道 于 2006-4-5 15:32 发表 http://www.bookdns.com/dangdai/dangdaimj/huodazpj/musl/musl.html 在线看这里
天,书太长了,而且我一向认为看书,尤其是好书还用书看的最好、最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MJJCN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迈克尔杰克逊中文网(Michael Jackson Chinese Fanclub)[官方认证歌迷站] ( 桂ICP备18010620号-7 )

GMT+8, 2025-9-17 18:0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