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3-2 12:44:30
|
显示全部楼层
O他们还没有开始艺术生涯已经希望一举成名了。这是时代问题。大部分只想创名而不想工作。我就讨厌“创名”这个词!经纪人和乐队指挥对他们说:唱得响,唱得再响一点。这样两年他们的嗓子就唱坏了。尤其他们一开始就要扮演大角色,大多数情况下他们都还不够成熟去担当这样的演出。今天的乐队指挥也不知道歌唱家应该是怎么样的。从前他们先在小剧场演出;跟主角同台认识他们的价值,接受薰陶。现在他们刚出道,不分轻重就对他们说,上。谁不想这样?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巴黎、东京、维也纳,都成了青年一代马上要上的剧院,他们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基本训练。
口在斯图加特,您给大家上了三堂大师示范课,您对您的学生说了些什么?
O 这里有一个重大的问题,他们不知道掌握感情。唱一首歌时首先要具备这样的能力,否则会糟蹋音乐。年轻人像孩子似的结结巴巴说话!既没有想象力,也没有幻想。艺术的钥匙是想象。那时我对他们说:“你们上博物馆去看色彩……”但是他们办得到吗?他们与梦之之间有一道铁门。
口那么您就从来没有遇见过一个人,他使您心跳,您见了他对自己说:“这是个接班人”?
O您要知道,因为没有好榜样,所以大家也忘了什么是真正的音质。这样事情就困难了。我在斯图加特听了以前在东德学的歌唱家,他们给我留下较好的印象。我还听到过几位很有才华的演唱。但是他们需要塑造和指导。那个德国没法向他们提供良好的导师,年轻一代只能靠自身发展。这很可惜,因为以前我们有一个相互切磋的群体。当然,'前东德的歌唱家生活中的困难也比其他人多。可能这使他们发奋图强,使他们保持这种良好素质。至少他们没有受到腐蚀。当我看到大家追名逐利,这真是一场灾难!
听您这么一说,好像再也没有希望了。只有过去才培养出人才,音乐从此跌入谷底。
O如果我们不正视这个问题,确实会这样。实际上也是,我觉得我们的文明、欧洲的文化正处在危机阶段。战后在维也纳,我们没有钱。我们演戏几乎不花多少钱,几块幕布,几个小道具,没别的啦。我们的演出则是扣人心弦的!今天大家不把重点放在音乐上。大家把重点放在附属的东西上,这些东西开支庞大……这里还有歌唱家索取的巨额报酬。这叫我非常反感。我总是按照我的工作得到应得的收入,我们生活得很好,但不是穷奢极欲。现在有的人提出的要求叫我作呕。
口您说大家把重点放在附属的东西。这是指什么?
O我认为布景服装富丽堂皇这就不正常。此外,导演工作是在为白己服务,不是在为音乐服务。
口您指的是谁?可能指彼得•塞拉斯,他把莫扎特的《唐璜》搬到哈莱区去演。
O啊,您别说出这个名字!我不愿意听到……
口那个您不愿听到名字的导演,依您看来,就他一卜人要受到这样的唾弃?
O可惜,这样的人太多了。主要是电视支持这样的胡来。是的,我要说传媒是危险的。我在这里毫不犹豫地要说这是犯罪。尤其是莫扎特天天受到糟蹋。尊重别人、尊重作品,这完全是一种道德行为。这种道德没有人理睬……我在童年时经常听到这句格言:“不要对人做你不愿意人对你做的事。”我们离开这句格言太远了。现在到处滥用自由,这种滥用产生各种各样流弊。
口现在说一说您喜欢、至少您尊重的人玛丽亚•卡拉斯。你一直赞扬她工作一丝不苟。
O我的丈夫也是卡拉斯的艺术指导,他录制了卡拉斯最重要的唱片。那时我有时间就去观看他们的排演。然后我们一起去饭店。她的声音跟我的声音不同,音品不同,曲目也不同。靠了她的歌喉和个性,观众真正接触到了18世纪末和19世纪的意大利作曲家。我不明白有的子她是怎么唱的。我主要想到贝里尼的《梦游女》,这类音乐我并不很喜欢,但是她懂得唱出其中的色彩,把音乐表现得淋漓尽致,叫我没法窥透到其中奥秘。我承认我不懂她是怎样做到的。真是了不起。莫扎特的曲子她只唱《后宫诱逃》中的那段名曲。说真的,她的天才都献给了意大利音乐。北方国家和南方国家的曲子是用不同的声音唱的。很难用意大利人的声音唱德国歌,反过来也是这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