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1-10-21 18:5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kanbor32 的帖子
關於禱告——你須要知道的七件事
沒有幾個聖經課題像禱告一樣,能引起那麼多人的興趣和疑問。在這一系列的文章中,我們會探討七個跟禱告有關的常見問題,並會根據聖經加以解答。你讀讀這幾篇文章,就能學會怎樣禱告和怎樣使你的禱告更有效。
(1)禱告目的是甚麼?
在世界各地,不論是哪個種族或宗教的人都會禱告。他們或許獨自祈禱,或許跟一群人一起禱告。他們在教堂、在廟宇、在猶太會堂、在清真寺或在神社祈禱。禱告時,他們也許會使用祈禱毯、念珠、祈禱輪、聖像畫或祈禱書,又或者把祈求的事寫在小木板上,然後把木板掛在架子上。
祈禱這種行為,使人類有別於世上其他所有生物。雖然人類和動物都需要進食、呼吸和喝水,也會生老病死,確實有很多相似之處,但惟有我們人類才會禱告。(傳道書3:19)為甚麼呢?
說得直接一點,那是因為我們天生就有這個需要。許多人都認為,人們祈禱是為了尋求靈界中一些神聖而永恆的事物或個體。聖經指出,上帝造人的時候,就已經使人對這方面的事物有所渴求。(傳道書3:11)耶穌基督曾經說:“自覺有屬靈需要的人有福了”。(馬太福音5:3)
沒錯,就是屬靈需要。如果不是因為人有這種需要,為甚麼世上有那麼多宏偉的教堂廟宇和宗教用品,為甚麼人們會花那麼多時間來禱告?有些人嘗試靠自己的努力來滿足這種需要,或者向其他凡人求助,但難道你不覺得,人類的能力太有限,根本無法滿足自己或別人的屬靈需要嗎?我們人類實在太軟弱了,而且生命短暫,目光短淺。惟有一位智慧遠比我們高超,能力遠比我們強大,生命也比我們恆久得多的個體,才能滿足我們的屬靈需要。話說回來,促使我們禱告的,究竟是哪些屬靈需要呢?
你曾經渴望得到指引和智慧嗎?你心中曾有過一些疑問,但在人類的知識領域裏卻看來找不到答案嗎?你有沒有遭受過巨大的創傷,很想得到安慰,或者面對過艱難的決定,渴望獲得指引呢?有沒有曾經因犯下大錯而非常內疚,很想得到寬恕呢?
根據聖經,這些都是禱告的正當動機。關於應該怎樣禱告,聖經是我們最可靠的指南。聖經記載了許多忠於上帝的男女的禱告。他們向上帝禱告,或是為了尋求安慰、指引、寬恕,或是請求上帝解答一些令人困惑的問題。(詩篇23:3;71:21;但以理書9:4,5,19;哈巴谷書1:3)
這些人禱告的內容雖然各不相同,但都有一個共通點。他們的禱告之所以得蒙垂聽,是因為符合了一個重要的條件。很可惜,現在的人禱告時往往都忽視了這個條件,那就是要向正確的對象禱告。
(2)禱告對象是誰?
人不管向哪個對象禱告,禱告終歸都上達給同一位神嗎?今天,很多人都這麼認為,尤其是那些支持宗教聯合的人,因為他們覺得不同的宗教都應該受到接納。可是,這個說法是真的嗎?
聖經告訴我們,許多人其實都向了錯誤的對象禱告。在寫聖經的那個時期,有很多人向雕刻的偶像祈禱,但上帝卻再三告誡人不要這樣做。詩篇115:4-6說,偶像“有耳,卻不能聽”。道理再清楚不過——那個神既然聽不見你說話,向他禱告有甚麼用呢?
在聖經中,有一段生動的記載突顯了這個道理。上帝的真先知以利亞向巴力神的先知發出挑戰,請他們向巴力禱告,然後以利亞也會向他的上帝禱告。以利亞說,誰是真神,誰就會回應崇拜他的人的祈求,而假神就不會有反應。巴力神的先知接受挑戰,他們用了很長的時間極力祈禱,甚至狂呼亂叫,但甚麼事都沒有發生。聖經說,巴力“沒有回應,也沒有理會”。(列王紀上18:29)那麼,以利亞的禱告又怎樣呢?
以利亞禱告後,他的上帝馬上回應,從天上降火燒掉他擺上的祭物。為甚麼只有以利亞的禱告才得到回應呢?我們看看列王紀上18:36-37,就會知道關鍵所在。以利亞的禱告很簡短,在希伯來語原文中只有大概30個詞。可是,在這個短短的禱告裏,以利亞就三次用了耶和華這個名字來稱呼他祈求的上帝。
“巴力”這個名字的意思是“主人”或“家主”。不同地區的迦南人所崇拜的神各有分別,但他們都把各自的神稱為“巴力”。然而,“耶和華”這個名字卻是獨一無二的,全宇宙中只有一個神擁有這個名字。這個神對他的子民說:“我是耶和華,這是我的名。我決不讓自己的榮耀歸於別神”。(以賽亞書42:8)
以利亞的禱告和巴力先知的禱告,都上達給同一位神嗎?崇拜巴力的儀式涉及行淫和獻人為祭等使人墮落的行為,但耶和華的子民以色列人卻不會有這樣的行為,因為耶和華吩咐他們要以道德高尚的方式崇拜他。顯然,耶和華與巴力截然不同,絕不能混為一談。假如你想寄信給一個德高望重的朋友,你肯定不會在信封上寫上一個聲名狼藉的人的名字,對嗎?
你向耶和華禱告,就等於向全人類的創造主和父親祈禱。* 以賽亞先知這樣禱告說:“耶和華啊,你是我們的父親。”(以賽亞書63:16)耶和華也是耶穌基督的父親,因此耶穌對門徒說:“我要升上去見我的父親,也是你們的父親,見我的上帝,也是你們的上帝。”(約翰福音20:17)耶穌禱告的對象是耶和華,他也教門徒向耶和華禱告。(馬太福音6:9)
那麼,聖經有沒有吩咐我們向耶穌、馬利亞、“聖人”或天使禱告呢?沒有。聖經指出,我們只該向耶和華禱告。原因有兩個,首先,祈禱是崇拜的一種形式,而聖經說我們要惟獨崇拜耶和華。(出埃及記20:5)第二,聖經說耶和華是“聽禱告的主”。(詩篇65:2)雖然耶和華常常下放權力,但他從來沒有把聽禱告的權交給任何人,反而應許會親自垂聽我們的禱告。
因此,你要是希望自己的禱告得蒙上帝垂聽,就得聽從聖經的這句話:“凡呼求耶和華之名的人,都必得救。”(使徒行傳2:21)不過,耶和華是不是會無條件地垂聽所有禱告的呢?我們的禱告還必須符合別的要求才會蒙他垂聽嗎?
(3)禱告應該以甚麼方式?
許多宗教都只着重禱告的形式,比如禱告的姿勢、用詞和儀式等。但是,關於怎樣禱告,聖經說我們要留意的其實不是形式,而是一些重要得多的事。
根據聖經的記載,上帝的忠僕曾經在許多不同的地方和用不同的姿勢禱告。他們會因應當時的情況,或是在心裏默禱,或是開口祈求。禱告時,他們也許望着天空,也許俯身伏地。他們沒有使用聖像、念珠或祈禱書輔助他們禱告,而只是用自己的話向上帝表達心中的想法。為甚麼他們的禱告都蒙上帝垂聽呢?
正如前一篇文章指出,他們都惟獨向耶和華上帝禱告。此外還有另一個重要的原因。約翰一書5:14說:“我們按照上帝的旨意,不管求甚麼,他都聽我們。這就是我們對他所懷有的信心。”換句話說,我們的禱告必須跟上帝的旨意一致。那是甚麼意思呢?
我們必須先知道上帝的旨意是甚麼,才能使自己的禱告跟他的旨意一致。因此,學習聖經跟禱告息息相關。這是不是說,我們必須精通聖經,上帝才肯聽我們禱告呢?不是的,但上帝期望我們努力認識和明白他的旨意,然後採取跟他旨意一致的行動。(馬太福音7:21-23)所以,我們須要按照我們學到的聖經知識去禱告。
我們越認識耶和華和他的旨意,我們的信心就會越大,而信心是使禱告得蒙垂聽的另一個重要條件。耶穌說:“只要你們有信心,凡你們禱告所求的,都會得着。”(馬太福音21:22)有信心不等同輕信。聖經說,真正有信心的人是因為看見很有力的證據,所以相信一些看不見的事物。(希伯來書11:1)雖然耶和華是肉眼看不見的,但聖經提供了大量證據,證明耶和華是真實的,是可靠的,他也樂意垂聽那些對他有信心的人的祈求。我們可以經常請求上帝加強我們的信心,因為耶和華很喜歡將我們需要的東西賞賜給我們。(路加福音17:5;雅各書1:17)
關於怎樣禱告,以下這點也很重要。耶穌說:“要不是通過我,誰也不能到父親那裏去。”(約翰福音14:6)沒錯,我們必須通過耶穌,才能親近天父耶和華。因此,耶穌吩咐門徒要奉他的名禱告。(約翰福音14:13;15:16)這不是說我們要向耶穌禱告,而是要奉耶穌的名禱告。我們這樣做,就會記得自己是因為耶穌所做的事,才有機會親近我們那又完美又聖潔的天父。
有一次,跟耶穌最親密的幾個門徒對耶穌說:“主啊,求你教我們禱告”。(路加福音11:1)他們想知道的,顯然不是這頭幾篇文章所談的基本知識,而是禱告的內容。換句話說,他們想問的是:“我們應該為哪些事禱告?”
(4)禱告可以說甚麼?
有人說,耶穌的模範禱告(也稱為主禱文或天主經)是世上最多人念誦的基督教禱文。不管這是不是實情,可以肯定的是,許多人都誤解了耶穌說出這個禱告的用意。世上有千百萬人每天都背誦這個禱告,有些人甚至一天念上很多遍。但是,耶穌從沒想過要人這樣做。我們怎麼知道呢?
在說出模範禱告之前,耶穌說:“你們禱告,不要反反覆覆說同樣的話”。(馬太福音6:7)你認為耶穌說了這句話後,會不會那麼自相矛盾,馬上就講出一段話讓人背下來並反覆誦念呢?當然不會!耶穌說出模範禱告,其實是為了教導我們應該為哪些事祈求,並清楚指出哪些事更為重要,是應該在禱告中優先談及的。現在,讓我們逐句分析耶穌的模範禱告,這個禱告記載於馬太福音6:9-13。
“我們在天上的父親,願你的名彰顯為聖”
耶穌通過這句話提醒門徒,人只該向他的天父耶和華禱告。但你知不知道,上帝的名為甚麼那麼重要,又為甚麼須要彰顯為聖呢?
在人類歷史的起頭,上帝的聖名就已經被人用謊言污衊了。上帝的仇敵撒但詆毀耶和華,說耶和華是一個說謊、自私的統治者,因此無權統治他所創造的眾生。(創世記3:1-6)後來,許多人跟撒但同流合污,他們的話使人以為耶和華是個冷酷無情、殘暴不仁、心胸狹窄的上帝,甚至否認耶和華是造物主。有些人就向上帝的名字下手,把耶和華這個名字從聖經譯本中刪去,並禁止人用這個名字稱呼上帝。
聖經指出,上帝會為自己的聖名討回公道。(以西結書39:7)上帝的名一旦彰顯為聖,你的一切需要就能得到滿足,你的所有難題也會獲得解決。為甚麼呢?我們看看模範禱告的第二句話就知道了。
“願你的王國來臨”
今天,宗教導師們對上帝王國的解釋各有不同,十分混亂。可是,聽耶穌講道的人都知道,上帝的眾先知早已預告,上帝所揀選的救主彌賽亞會統治一個王國,這個王國會為世界帶來很大的改變。(以賽亞書9:6,7;但以理書2:44)上帝的王國會揭露撒但的謊言,推翻他的統治並鏟除他一切的作為,從而使上帝的名彰顯為聖。這個王國也會終止戰爭、疾病、饑荒,甚至死亡。(詩篇46:9;72:12-16;以賽亞書25:8;33:24)你祈求上帝的王國來臨,就等於祈求上帝實現以上的所有應許。
“願你的旨意在地上實現,像在天上一樣”
這句話顯示,上帝的旨意必定在地上實現,正如在天上實現一樣。“天上”就是上帝的居所,上帝的旨意已經在天上實現,誰也阻擋不了。聖經說,上帝的兒子在天上跟撒但爭戰,把撒但和他的同黨摔到地上來。(啟示錄12:9-12)模範禱告的頭三句話讓我們看出,最重要的也是我們最應該關注的,不是我們自己的心願,而是上帝的旨意。惟有他的旨意獲得實現,天下眾生才會得到最大的裨益。因此,連完美的人耶穌也這樣對他的天父禱告說:“不要照我的意思做,只要照你的意思行。”(路加福音22:42)
“我們今天所需的食物,求你今天賜給我們”
耶穌接着的這句話顯示,我們可以在禱告中提到自己的事。我們為自己每天的物質需要祈求上帝,並沒有甚麼不對。這樣做反而會提醒我們,耶和華是“把生命、氣息、一切,賜給萬人”的上帝。(使徒行傳17:25)聖經也指出,上帝是一個仁愛的父親,樂意滿足地上兒女的需要。不過,他也像其他好父親一樣,假如兒女的請求對他們無益,他就不會應允。
“寬恕我們的罪債”
你真的欠了上帝的罪債,以至需要他的寬恕嗎?今天,很多人都看不出自己有罪,或意識不到犯罪的嚴重性。可是,聖經告訴我們,罪是人間一切災禍和人類死亡的根源。我們人人生來就有罪,一生中也會經常犯罪。我們要得到永生,就必須獲得上帝恕罪。(羅馬書3:23;5:12;6:23)聖經說:“耶和華啊,你又良善,又樂意寬恕人”。(詩篇86:5)知道這點,確實令我們如釋重負。
“求你救我們脫離惡者”
你看出自己亟須上帝保護嗎?很多人不肯相信惡者撒但真的存在。可是,耶穌指出撒但是真實的,甚至稱撒但為“統治全世界的王”。(約翰福音12:31;16:11)撒但已經腐化了這個受他支配的世界,而他也很想腐化你,使你不能跟天父耶和華建立親密的關係。(彼得前書5:8)然而,耶和華的力量比撒但大得多,他很樂意保護那些愛他的人。
本文只是簡略地解釋耶穌的模範禱告。除了以上提到的事,可以在禱告中向耶和華訴說的事其實還有很多。不要忘記約翰一書5:14怎樣談到上帝。經文說:“我們按照上帝的旨意,不管求甚麼,他都聽我們。”沒錯,無論你覺得自己的難題多麼微不足道,上帝也會樂於垂聽,因此儘管放心向上帝傾訴好了。(彼得前書5:7)
那麼,我們是否必須在某些特定的時間和地點禱告,才會蒙上帝垂聽呢?
(5)禱告時間和地點重要嗎?
許多宗教都有富麗堂皇的建築,讓信徒在那裏祈禱,並規定信徒要在一天當中的某些特定時間禱告。關於禱告的地點和時間,聖經有沒有作出規定呢?
聖經的記載顯示,某些場合尤其適宜禱告。例如,耶穌跟門徒用膳前會禱告感謝上帝。(路加福音22:17)耶穌的門徒聚集起來崇拜上帝時,也會一起禱告。這個做法由來已久,因為猶太人在會堂或在耶路撒冷的聖殿崇拜上帝時,一向都會跟其他人一起禱告。上帝的旨意也是要聖殿成為“萬國禱告的殿”。(馬可福音11:17)
事奉上帝的人聚集起來,一起禱告,他們的祈求能發揮很大的作用。如果他們同心合意地祈求,而禱告的內容也符合聖經原則,上帝就會悅納他們的懇求。這樣的禱告甚至可能會令上帝採取一些他本來沒打算採取的行動。(希伯來書13:18,19)耶和華見證人在舉行聚會時經常一起禱告。他們很歡迎你前往你附近任何一個王國聚會所,親自聽聽他們是怎樣禱告的。
然而,聖經並沒有就禱告的時間或地點作出任何規定。聖經記載,事奉上帝的人曾在許多不同的時間和地點禱告。耶穌說:“你禱告的時候,倒要進你的私人房間,關上門,然後向你在暗中的父親禱告。你父親暗中觀察,就會回報你。”(馬太福音6:6)
耶穌的話顯示,你可以隨時向宇宙的至高主宰說話,即使當時只有你一個人,上帝也會留心聽你禱告。這難道不會令你更想向上帝禱告嗎?難怪耶穌自己也常常找機會獨處,好向上帝禱告!有一次,耶穌整夜向上帝禱告。當時他顯然要作一個非常重要的決定,所以很想尋求上帝指引。(路加福音6:12,13)
在聖經裏,也有其他人在面臨重要的決定或巨大的難題時向上帝禱告。這些人有男有女,他們禱告時,或說出聲來,或在心中訴說;有時跟很多人在一起,有時沒有其他人在場。最重要的是,他們禱告了。上帝甚至鼓勵他的僕人“不斷禱告”。(帖撒羅尼迦前書5:17)對於那些遵行他旨意的人的祈求,上帝可謂百聽不厭。這不是令我們大受鼓舞嗎?
然而,在今天這個喜歡凡事質疑的世界裏,很多人都懷疑禱告的實用價值。你或許也這樣想:禱告真的能夠幫助我嗎?
(6)禱告有甚麼益處?
禱告真的對我們有益嗎?沒錯。聖經說,忠心事奉上帝的人可以從禱告得到很多益處。(路加福音22:40;雅各書5:13)禱告對我們的靈性、感情甚至身體,都有莫大的裨益。為甚麼這樣說呢?
假設有人送了一份禮物給你的孩子,你會不會對你孩子說,他只要心裏很感謝對方就夠了,還是你會教他要向送禮物的人說謝謝呢?每當我們把一些重要的感覺化為言辭,自己就會更留意那些感覺,而那些感覺也會變得更強烈。向上帝禱告也能發揮同樣的功效嗎?絕對能夠。以下是幾個例子。
為感謝上帝而禱告我們每當為自己所得到的美福感謝天父,思想就會集中在這些福分之上。於是,我們心裏會滿懷感激,思想會更積極,人也會更快樂。(腓立比書4:6)
例子:耶穌感謝天父垂聽和回應他的禱告。(約翰福音11:41)
為請求寬恕而禱告 我們祈求上帝寬恕我們的過錯,就能加強悔改之心,使良心變得更敏銳和更看出犯罪的嚴重性。這樣的禱告也可以使我們不用再受罪咎感所折磨。
例子:大衛向上帝訴說心中的懊悔和傷痛。(詩篇51篇)
為尋求指引和智慧而禱告我們祈求上帝指引我們,或賜我們智慧去作明智的決定,就能培養謙卑的態度。此外,我們也會更意識到自己能力有限,從而學會更加信賴天父。(箴言3:5,6)
例子:所羅門謙卑地祈求上帝指引他,讓他有智慧能夠好好統治以色列國。(列王紀上3:5-12)
為傾訴憂傷之情而禱告 我們在經歷巨大的壓力或痛苦時向上帝傾訴衷情,心裏就會舒服很多。另外,我們也能學會倚靠耶和華而不是自己。(詩篇62:8)
例子:面對強敵壓境,亞撒王懇求上帝幫助。(歷代志下14:11)
為需要獲得幫助的人禱告 我們這樣禱告,就能學會不只顧自己,也會更懂得體恤和同情別人。
例子:耶穌為他的門徒禱告。(約翰福音17:9-17)
為讚美上帝而禱告我們讚美耶和華的奇妙作為和美德,內心就會更崇敬和感激他。這會使我們更加親近我們的天父耶和華上帝。
例子:大衛熱情洋溢地讚美上帝創造了奇妙的萬物。(詩篇8篇)
通過禱告,我們還能獲得“超越人所能理解的”平安。(腓立比書4:7)能在這個禍患重重的世界裏享有內心安寧,確實難能可貴。平靜的內心對身體也有不少益處。(箴言14:30)然而,這種內心安寧純粹是靠我們自己的努力而獲得的嗎?抑或還牽涉到一些更重要的因素?
(7)禱告上帝會垂聽和回應嗎?
許多人都渴望知道以上問題的答案。聖經告訴我們,今天耶和華仍然垂聽人的禱告。但至於他會不會聽我們的祈求,就很在乎我們自己。
耶穌譴責他當日那些虛偽的宗教領袖,因為他們禱告時總是在別人面前故作虔誠。耶穌說,這些人“已經得到全部的獎賞”,意思就是,他們只會獲得他們最想得到的東西——別人的注意,但卻得不到他們真正需要的東西,那就是上帝的垂聽。(馬太福音6:5)同樣,今天很多人也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禱告,而不是按照上帝的旨意。他們忽視了這幾篇文章所談過的聖經原則,因此他們的禱告不能得到上帝垂聽。
你又怎樣呢?上帝會垂聽並回應你的禱告嗎?你的祈求會否得蒙垂聽,關鍵並不在於你的種族、國籍或社會地位。聖經向我們保證說:“上帝是不偏心的,無論哪個國族的人,只要敬畏他,行正義,都蒙他悅納。”(使徒行傳10:34,35)你是這節經文所描述的人嗎?假如你敬畏上帝,你就會深深尊重他,害怕令他不悅。你如果行正義,就會盡力做上帝說是對的事,而不是順着自己或別人的想法做事。你真的希望上帝垂聽你的禱告嗎?你依照聖經所說的去做就行了。*
許多人都希望上帝施行奇跡,使他們所祈求的事發生。然而,就算在聖經時代,上帝也很少這樣回應人的禱告。有時候,聖經所載的某個奇跡,跟下一個奇跡發生的時間也許相距幾百年那麼久。此外,聖經指出,使徒們去世後,上帝施行奇跡的年代就會結束。(哥林多前書13:8-10)這是不是說,今天上帝不會再回應人的禱告呢?當然不是。他只是用其他方式來回應,例如以下幾個方式:
賜人智慧耶和華是一切真智慧的源頭。他會慷慨地把智慧賜給那些向他尋求指引,並努力按照這些指引生活的人。(雅各書1:5)
賜下聖靈 聖靈是上帝發出的動力,也是天地間最強大的力量。聖靈能幫助我們忍受考驗,使我們在逆境中仍享有內心安寧。聖靈也能幫助我們培養各種美好可貴的特質。(加拉太書5:22,23)耶穌向門徒保證,上帝很樂意賜聖靈給人。(路加福音11:13)
讓懇切尋求上帝的人認識真理(使徒行傳17:26,27)世界各地都有一些誠心尋找真理的人,他們渴望認識上帝,很想知道上帝的名字是甚麼,他對地球和人類有甚麼旨意,以及怎樣才能親近他。(雅各書4:8)耶和華見證人常常遇到這樣的人,他們很樂意運用聖經解答這些人的疑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