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神是迈 于 2011-8-5 15:39 编辑
转自《新民晚报》蛐蛐(男左女右)
简直不敢相信,在“举国上下同心一致,发动一切可以发动的力量,要把姑娘嫁出去”的年代,竟然还有大龄男漏网!但凡是个王老五,就能成为准丈母娘眼中的钻石,怎么还会有剩下?
我的工作让我有机会接触到人们眼中所谓的精英男士,他们中间有一些年纪在30多岁到40多岁,职位不错,收入也可观,但还是单身。他们单身的原因五花八门,总结下来有这么几种:
一种是不急着结婚,但女朋友换得很勤的。这类男人往往爱玩,不收心,喜欢漂亮的带的出手的女孩,但没遇到能让他甘心安稳成家的,或者遇到过,但被他错过了。
一种是有过不成功的婚姻,并不急着再次走入婚姻,但恋爱没耽误谈的。这类男人往往让女朋友很失望,本来她们以为自己是来拯救他的,没想到他根本不想被拯救,反而挺享受自由。到后来,女朋友都对他心怀怨恨,觉得他在玩弄自己的感情。
一种是有精神洁癖,自视甚高的。这类男人的年龄一直在长,但对另一半的要求从来都未与时俱进过,总是要求女方:长相漂亮、年龄不能超过28岁、身高不能低于1米65、本科以上、家庭背景良好。要是丈母娘三句话离不开房子车子,要是丈人老头开口带点三字经,他立刻掉头就跑。
还有一种就是同志哥了,因为我国尚未出台关于他们如何结婚的法律。
点评:感谢大龄男的存在,让大龄剩女和全体家长的心态不至于那么坏——起码还有点盼头啊。
事实上,与我们的想象正好相反,据权威部门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剩男”问题远比“剩女”要严峻得多,在20到34岁非婚人口中,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的比例逐渐增高,如:27岁的单身男女比例是199比100,33岁则达到293比100.城市同龄人口中情况略好,在27岁到34岁间单身男女比例为162比100。
无论如何,婚姻不应该成为形式主义和必走的过场,千万记得,单身就单得精彩,结婚就结得恩爱,哀怨的单身生活和无质量的婚姻对心理健康来说不亚于慢性自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