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诚勿扰2——打动人的不是爱情,也不是死亡,而是对死亡的态度 (5千字)
作者:客客大官人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ff3fe90100nu6j.html
去看《非诚勿扰2》,本打算随便去看一个热闹,随便笑几声。当然笑也笑了很多,没想到却遭遇了沉重。所以这个沉重就来的比较划算,相当于买一赠一的意外惊喜。竟然为了一个喜剧电影泪洒电影院。要知道,二十年来,除了《Toy Story 3》,我还从没在电影院里面哭过呢——或许也哭过别的,比如岁月神偷什么的,但是我现在有点想不起来了,为了行文方便,姑且说这是二十年来第二遭哭——催泪的电影呢,通常是分为两个流派。一种是我一边哭,一边在心里骂,骂这电影用这么下三滥的手段来煽情,骂自己怎么这么不抗煽乎,这样的催泪电影代表作就是二十年前的《妈妈再爱我一次》。另一种就是让我哭的脸上稀里哗啦,心里嘁哩喀喳的,这样的电影我都喜欢,举个列子来说,就是《魔法阿妈》《草房子》《甜蜜蜜》《玻璃之城》《Toy Story 3》等等这些口碑与泪碑俱佳的电影。
写到这里,我忽然想起徐克的《梁祝》,今天看非2的感受,和当年看这个梁祝有很多雷同,都是爱情片,都是开始时搞笑,中途忽然风格一变,由搞笑变成了催泪。头些年在网上看过一篇雄文,说这个梁祝是个大烂片,整体风格严重割裂云云。可惜找不到原文了,不然找来随便改几个关键字,倒是可以用在反方评价非2。作为正方的我来说,我都不惜得驳斥这个风格论。统一不统一又能怎么样?电影又不是台海两岸也不是南北朝鲜,干嘛要统一?我喜欢一个人,喜欢一出戏,从来都不是因为她有多完美,更不会是因为她风格有多么的统一。风格不统一也并不妨碍心的沟通嘛。有点跑题了,说回电影,说回非2。
对比前一部,非2的台词更密更贫了,剧情也更有烟火气了。爱情遭遇现实,难免会千疮百孔。哪怕这个现实里有奔驰车车,有仙境一般的屋子,有花不完的钱钱,可现实终归是现实,身外之物再多也没用——这倒是让我这个什么身外之物都没有的人,感到很解气啊——爱情是错误,婚姻是将错就错,这是无解的难题,有钱也没用,连王朔冯小刚的口灿莲花都不能给我们答案,于是枪口一转,电影先搁置了爱情,转向了友情,引出了生死之事。这一转,豁然开朗。生死是比爱情更大的事情,但是,生死之事虽大,相比于爱情,却是有解的。江湖有言道:连爱都不怕,还能怕死嘛?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而且在有解的大件事之中,无解的小问题也就可以找到救赎之道了。电影始于爱情,终于爱情,倒也有始有终。
关于剧情,就不多说了,如果你熟悉王朔的小说,熟悉王朔的作品,是会从《非2》中体会到很多乐趣的。这感觉有点像多年没见的老朋友重逢,乐趣不是在于重逢,而在于多年没见之后,这人还如同当年一样的说话行事的风格,还是一样的比你高瞻远瞩料敌先机,让你心甘情愿近距离仰视他。他说的每一句话,你之前都从来没有想到过要说,但是他说出来之后,你都觉得这就是你心里的想法,心里的话。这个感觉,真好。很多人都认为电影中,李香山对死亡的态度,对女儿的嘱托,都是王朔的夫子自道,我也这样认为。在人还没死之极,先开个追悼会,这个很好玩的创意。我偶像黄沾先生也有过这个想法,可惜他和大家一样,没想到他那么早会死。另一个偶像陶渊明,更是在一生中写过跟死有关的诗歌几十首,干脆还写了一首《自祭文》,文曰:“……欣以素犊,和以七弦。冬曝其日,夏濯其泉。勤靡余劳,心有常闲。……宠非己荣,涅岂吾缁?……从老得终,奚所复恋!”。其豁达的态度,倒是和李香山有异曲同工之妙。子曰:未知生,焉知死。比起王朔陶渊明,凡夫俗子还远远没有知道生,所以,关于死,我们还是不要去考虑他了。
十五年前,王朔的汹涌青春化身为银幕上的阳关灿烂,在姜文的镜头里,动物凶猛是大家凑钱买一盒烟、是烈日下呼啸招摇的自行车少年、是在心爱姑娘的楼下沉默守望与嘶声呐喊,爱与恨都如同新出锅的烧饼,炙热烫手。十五年时光流逝,少年子弟江湖老,红颜佳人鬓边衰。王朔的中年感悟只能藏身于电影中的爱情童话,在冯小刚的故事里,“尖孙”变成了“苍孙”,柔软掩盖了锋芒。男主角们都是要开着奔驰住着别墅的,死生契阔无外乎红底金字的爱,在最明亮的时候感到最迷惘,最繁华的时候心底最悲凉,最强壮的时候,遭遇了,死亡。
王朔的青春,王朔的中年,都不是具有普遍性的,他走在我们前面,一直都是。他的生活状态距离大部分人都很遥远,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一次又一次的打动大众。十五年前,我以为,这是因为王朔很真实,不装。现在的我,觉得这是因为王朔很真实,很能装。小说是造梦的,电影也是。王朔,通过这两个造梦的途径,展示了他的梦,也是我们的梦。除了王朔,如果你看过贝托鲁奇导演的《末代皇帝》,并且对末代皇帝中坂本龙一先生的音乐印象深刻的话,那你还会有多一点点的乐趣。
吾友厌厌对我留言说:“如果电影就香山的为人和经历再多描述一些,那么再看后面他对死的态度,就会更打动人。你看,开始他俩离婚算是闹剧吧,至少给我的感觉他比较玩世不恭,按理说,对死也不会这么要求尊严。”对此,我有不同意见,我认为,恰恰是前面的闹剧般的离婚典礼,证明了香山老师的为人,是很完美主义的。试想:连离婚都要隆重仪式的人,怎么会,怎么会苟延残喘,怎么会对于死亡都没有任何要求呢?而且,那个嘭的一声,然后镜头切换到空空的轮椅,我不认为是李香山投海了。这个,没有可操作性。而且,这是违反我国法律的。所以,王朔什么都没说,那个嘭的一声响,也可能是香山走到甲板另一侧,扔了一个石头下水。自己理解去吧。
葛优在片中保持了他在冯氏贺岁片中一贯的水准,比起赵氏孤儿和让子弹飞,估计秦奋这个角色离他最近,贫嘴又善良,胆小又仗义,猥琐又不讨厌。不过,这也是他以往的角色带给我的印象,庄生晓梦迷蝴蝶,哪个是真实的?这不重要了。孙红雷在非2中给我好大的惊喜,一改从前他在我心里的浮夸印象,张弛之道,拿捏的很好。有那么几段戏,让我想起了《大腕》中的傅彪——我一向认为,傅彪在大腕中的几分钟戏份,是华语银幕上最伟大的表演。开始时,我觉得孙红雷可以凭借《非2》去竞争任何华语电影奖的最佳男配角,看到后来,我才知道,这个完全是最佳男主角的戏份。舒淇这次就是花瓶演出,让我伤心的是,几段和姚晨同镜头的戏中,舒淇的气场竟然完败。好在还有那个喝醉了之后蜷缩着身体的镜头,真是迷人,还是那句话:我见犹怜。
与以往的冯小刚电影相比,非2更值得拿出来说说的是片子的音乐。不闹腾,不单调。即使是不见不散的主题歌那么好听,连带着成就了孙楠,我都觉得不如非2的音乐,这音乐和电影很搭调。吉他声真好听,唉,自从我开始学吉他之后,每次听见高手弹得吉他,都觉得很陶醉。莫非,我这么喜欢非2的原声音乐,也是跟吉他有关?或许也是因为有胡德夫的歌在片中响起。事实上,在看这个电影的时候,我的眼泪最激烈的一个瞬间,就是胡德夫的“匆匆”唱响的那一时刻。听过胡德夫的歌在三部电影里出现过了,《练习曲——单车环岛日志》、《最遥远的距离》和《非诚勿扰2》,胡德夫简直成了好看电影的保障——当然了,能用胡德夫的歌,说明这个导演有品位啊,有品位的导演,他的作品能差到哪里去?
纵观冯小刚这些年的电影,不是说他有多好,就像非2里说葛优的台词:只是没有比别人更坏。而且,基本能作到也没有比从前的自己更差。这个,不容易了。非2里大量出现的航拍俯视镜头,也从侧面证明了冯小刚的票房稳定,投资充裕。祝冯小刚能保持这个水准再多些年,祝王朔永远健康——我也不能给永远打包票,但是,良好的祝愿,必须在前面加上“永远”两个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