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fblbmj 于 2010-8-26 12:01 编辑
爱在当下 ----写给爱迈的朋友们
(一)
无论是谁,一提到迈克尔•杰克逊,他的脑中总会浮现出一个姿彩飞场的形象:一头飘逸卷曲的长发,一张白皙俊朗的脸。高耸的鼻梁,薄而性感的嘴唇,穿透力极强的歌喉,鬼魅般的舞姿,色彩单纯而又艳丽的服饰。男女不分,人鬼莫辨,犹如一个精灵在舞台上飞舞。作为一个歌手,迈克尔•杰克逊可能是迄今为止全球流行歌坛最为成功的一个,但他又是一个很有争议的人物。有人对他狂热地崇拜,将他视为王子,奉为神灵,赞誉他为舞台之魂;有人极端地厌恶他,将他贬为音乐垃圾,贬为不男不女的妖怪,嘲笑他是舞台上的小丑。
无论如何,Michael Jackson是个响当当的名字。还在上小学的时候,也就是迈刚开始风靡全球的时候,我就在电视上看到过他的快歌劲舞。当时也没什么感觉,觉得还不如看《聪明的一休》来的有趣,毕竟那时还是个孩子,是那个兴趣点集中在看完了一整套《红楼梦》也只能记住雪地里大嚼鹿肉场景的孩子,还处在好像古龙《多情剑客无情剑》中李寻欢对林玲玲所说的“还不知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的年龄。
90年代的后期的时候看了一本介绍欧美摇滚50年的书,里面用很多篇幅写了迈,说他的创作多么具有开创性,巡演场面如何火爆等。那本书的信息量很大,看过之后就记忆模糊了。后来有了第一本迈的卡带,是一本冠军歌曲的合集。歌词页是大16开的彩铜版纸,左右两边印着迈青春年少时黑色厚实的脸庞和后来在《bad》专辑封面上标志性的白色清瘦面孔。当时第一个感觉是迈黑皮肤的样子很好看,有些疑惑他干要把自己弄得跟个白人似地呢。疑惑归疑惑,了解的兴趣不大。但即使是在背景缺乏的情况之下,还是被他的音乐所打动,忍不住听了很多遍,旋律在脑海里久久不去。喜欢里面的慢歌《Ben》和《remember the time》。《Ben》里的童音堪称天籁之音,《remember the time》的歌声非常优雅迷人。那时还比较喜欢容情似水的东西。快歌里最喜欢是《Billie Jean》,悠扬的旋律可以穿透你的心灵。
后来就是在《音乐天堂》创刊号里听到了《Black and white》和《Heal the world》。听《Black and white》的时候,身体会情不自禁地跟着那旋律舞动,音乐的节奏感和MJ的嗓音的穿透力实在是无与伦比。听《Heal the world》的时候才注意到他做了许多慈善事业。
再后来就有了专辑《Dangerous》和《History》。再再后来就到处听到他的负面消息,加上惨白的面容,色彩鲜艳的衣着,什么娈童案,整形手术,债务危机……乌烟瘴气。那时的网络没有那么发达,信息不完全,了解的一知半解。而且,最重要的是对他也没有那么大兴趣,印象中就是个嗓音超好但声名狼藉的艺人。但在心里,会恋着他的歌声,那时抽屉里有200多本卡带。而他的带子总是放在最外缘随手可以抽出位置。
去年六月的那天,正常上班,打开电脑,在网上看到--专题导读:北京时间6月26日凌晨,“流行音乐之王”迈克尔-杰克逊在洛杉矶病逝,终年50岁。迈死了?心里有些惊愕和难过。我立刻跑到窗口去给他回向了7遍经文。我希望这些经文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帮到他,虽然我知道他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但我想,灵魂在那个境界一定可以分辨帮到他的能量,他应该不会排斥的。后来看到报道:“九个小时中,菲和布什强忍悲伤和弥漫的甲醛味来为杰克逊的最后登场装扮。为他装扮好后,布什甚至帮忙把他抬进了棺木。”我想到临终关怀8小时里的关怀程序,觉得很难过。这样残忍的对待他,迈一定痛苦死了。可惜他不是佛弟子。但一定有许多歌迷帮他做超度的,就像当年哥哥的歌迷一样。
后来忙着自己的事情,也没再特别关心过迈。又过了一年。网络上铺天盖地的都是关于Michael Jackson 一周年纪念的话题。我随手点开Oprah93年的采访视频。这是我多年来头一次这么关注活生生的迈:他清澈害羞的眼神、温柔的声音、彬彬有礼的绅士风度大大不同与舞台上的狂野激情。他回答问题时的认真专注,smoke detector响起时的波澜无惊,在Elizabeth Taylor身后时长时间纹丝不动的站立,他超凡的定力一下子吸引了我。我开始想好好看一看关于他的东西。沧桑过后的我也多少有些阅历,能够看出一些言语之外的善恶真伪。虽然我并不喜欢揣测别人的心思,虽然我宁愿相信所听到所看到的都是真实的。
(二)
我总是想做出那种可以激励或影响另一代人的音乐。你想要你的创作流传下去,不管是雕塑、绘画还是音乐。像米开朗基罗,他说,“我知道创作者会逝去,但是他的作品会存在下去。那就是如何逃离死亡的办法,我试图把我的灵魂绑定到我的作品中去。”那也就是我的感觉。我把一切都献给了我的作品。我想要它长传下去。
小飞侠代表我内心的特质 童真永远长不大 魔法 飞翔 童心奇幻魔法 我永远都会喜欢小飞侠 在心里 我就是小飞侠。--迈克尔•杰克逊
感谢互联网带来的便利以及歌迷自发的上传,让我们可以自由浏览迈的那些经典歌舞合集。舞台上的迈绝对是乐坛的天才,激情四射,卓尔不群。看他现场视频和MV的舞蹈终于明白为什么人们叫他“king of pop”。他身上那种强大的气场,通过生冷的屏幕都能感觉的到。正如他自己在95MTV颁奖礼上所说的,他的歌舞是献给有激情的人的,朝九晚五安于现状的人不一定能够看懂。音乐和舞蹈竟能同时做到卓越,怕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怪不得歌迷说他是“一认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越看越是迷恋他的表演,再看别人的演出,特别是现场演出,竟有些经历过凤凰的气势如虹再看看鸡群的呆笨臃肿一般的不可忍耐。你会对现实绝望,就像看了卡神的《阿凡达》让人对没有卡神的电影界绝望,看了迈迈的现场演出让人对未来的流行音乐绝望。当然,希望只是暂时。
看到《Liberian Gril》MV的时候,最后一个镜头是John Travolta(约翰•特拉沃尔塔)询问迈在那里,镜头转向迈在高空摄影机旁的羞涩调皮的笑容。我突然有些震动,一个眼神如此清澈,有着如此天真笑脸的人怎么会是媒体封面上妖魔化的人物,怎么会做那些传说中的恶心事?!一个内心邪恶的人能写出《We are the world》, 《Heal the World》那样洋溢着博爱的歌曲?还能将歌曲演绎诠释到让听众如痴如醉?
我开始疯狂的搜索关于他的视频和评论,想知道迈在镁光灯闪烁背后的故事,几天里每天除了工作最多的时间就是拿来看所有关于他的东西,直到看到眼疼胸闷,满眼泪水,无限伤感。
神话里的爱情故事总是吸引人的。泪眼朦胧的看完了天涯长帖和长达30页的跟帖:只是当时已惘然---Michael Jackson和Lisa Marie Presley(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uninfo/1/1540439.shtml)。感动到时而傻笑,时而哭泣,为迈的半世孤独而感伤,为迈曾经爱过且被爱过而欣慰。也了解一些谣言背后的故事,感受到歌迷们对迈的真挚的热爱。迈说过:If you enter this world knowing you are loved and you leave this world knowing the same, then everything in between can be dealt with(如果来到这世界时候知道有人爱你,而离开时亦是一样,那么人生中任何问题都可以解决。) 有那么多人爱迈,很纯粹的希望他快乐,他应该是幸福的。
再看看到迈死后爆出的那些事:
1. 让迈遭受到重大精神打击的93年控告迈娈童案的Jordan Chandler在迈死后三天在博客上承认诬告:
2. 而此案的主谋, Jordan Chandler的父亲Evan Chandler在11月份心理崩溃而饮弹自杀;
3. 03年娈童案原告加文•阿维佐(Gavin Arvizo)及家人受访录像曝光视频录像曝光,证明了迈的清白;
4. 不断被指是迈克尔私生子的25岁挪威青年欧默哈提(Omer Bhatti),前日首度为事件开腔接受英国传媒的访问并否认自己是迈克尔的儿子;
5. 03年英国电视节目Living With Michael Jackson的主持人马丁巴索(Martin Bashir)承认制作节目时给迈抹黑。
6. 警方验尸报考证明迈没有漂白
7. 全世界无数的歌迷,那些没有商业利益驱使的歌迷,用口碑重修迈的名誉……
………………………………………………………………………………………………
很多人是等他死后才了解他喜欢他。但难免有“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那种伤痛无奈,包括我自己。我宁愿相信他是落入凡间的有着水晶般晶莹剔透心灵的天人。偶尔飘过,便辉煌了一生。但他的心毕竟不属于这个世间,他用童子般的真心对所有人,却遭到许多内心邪恶世俗人的恶意伤害,人言可畏,众口铄金,导致他最后遍体鳞伤的离开,回归属于他的纯净的世界。
也许是他太卓尔不群,太木秀于林,就像所谓的:他有另一种准则,另一种行为原则,另一种世界观。他是带着古代贵族血统的原始人。他在每一方面都超凡不群,好的一面总能掩盖坏的一面。他就是那个不同凡响的存在,那位奇才,生于人之血肉却为豺狼所吸。他的才华和他的善良造就了他极其辉煌也极其伤痛的一生。
也许,就像一本思想深刻的好书问世,一定会被反对者批到体无完肤,同时也被认同者夸到赞不绝口。而一个伟大的人在世,也一样难免毁誉参半,爱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我宁愿相信诬告他的两起娈童案的主谋的出现都为了铸就他的不朽,就像犹大之于耶稣,提婆达多之于佛陀。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世人会重新意识到迈迈的价值,各方面的,从他登峰造极的艺术到至纯至真的人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