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竹剑清 于 2010-7-27 10:41 编辑
希腊罗马神话中赫克托耳与阿喀琉斯的英雄主义对比
众所周知,荷马史诗是古希腊文学的开山之作,由它而来的灵感,启迪着后世诗人丰富的灵感,促成了无数杰作的诞生。其中,《荷马史诗》影响意义最深远的还算是通过英雄人物的塑造,建立了古希腊文明中完整的英雄主义体系。这些生动鲜活的英雄形象体现了非凡的领导天赋及多姿多彩的人格魅力。有句话叫,在史诗的世界里,英雄们与神话永垂不朽。古希腊文明中深厚的精髓而得以流传至今。
以下,本文试从分析赫克托耳与阿喀琉斯这两个英雄人物的性格分析入手,来研究和发现不同文化背景下对英雄主义的影响。
据现今发现最古老的古希腊文学——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都聚焦在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上——特洛伊战争。在《伊利亚特》中,赫克托耳与阿喀琉斯是特洛伊战争中对战两方的主要统帅,与此同时,他们身上也承载着两个不同文明发源地的文化特性。
阿喀琉斯出生地为希腊,如今希腊普遍认为是当代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显而易见,阿喀琉斯是一个自我中心意识的英雄式人物,他是一个略显自私、报复意识强烈的年轻人。在《伊利亚特》中的佐证:阿戈蒙托,希腊大军之首,一次被太阳神阿波罗的神谕使者强迫交出他的战利品——克里希斯(特洛伊公主),于是他将阿喀琉斯心爱的女人布鲁塞斯偷走作为自己的补偿。这一举动激怒了阿喀琉斯,他此后拒绝同希腊大军并肩作战。即使战争形势愈演愈烈,阿喀琉斯始终没有做出让步。这一举动明确显示出,阿喀琉斯的自私,即使牺牲同伴性命也不为之动容。尽管阿基琉斯是个很自私的人,但他在战场上的英勇杀敌还是十分令人称道的。赫克托耳的死,让阿喀琉斯的归宿也变得指日可待。但他依然像英雄一样弛徜沙场,杀掉许多特洛伊兵和他们的同盟军,其中包括门农和女杰勇士盘丝西莉亚。阿喀琉斯在他的亲密朋友兼表兄——帕卓克斯——那里也表现出他温柔的一面,根据野史传闻记载,他也许一度爱上盘丝西莉亚。总之,史诗给了阿喀琉斯爱憎分明的性格特点,他勇敢、自私又凶残,他正直、兄弟情深又温柔亲切。
一句话,阿喀琉斯是典型的西方式英雄。重视个人的内在品行。
以上帝为荣耀,爱你的女人,保护你的国土!这是自我定义为特洛伊公仆的赫克托耳王子最好的光辉的号角,赫克托耳不仅因为他的勇猛,更是他的崇高与儒雅的品行使人敬畏。与希腊对比,特洛伊位于亚细亚平原,养育着东方文化的启蒙。诚然,荷马在《伊利亚特》中将赫克托耳描述为最崇高的英雄形象:他热爱和平,勇敢,有见解远识,他是一个好儿子、好父亲、好丈夫,心中没有丝毫恶意。赫克托耳为他深爱的祖国和家庭而战,除此之外,他认为战争又是那么愚蠢。他向他的妻子表白自己的内心:你真的以为我在乎战争吗?我只想看着我的孩子长大啊。但是为了保卫国家,他视死如归。赫克托耳的性格蕴含着东方传统文化,如尊敬长辈,集体主义,思想理性以及强烈的责任意识。赫克托耳不仅仅表现出英勇,也体现出了他接触的政治军事领导能力。也许赫克托耳的人物角色塑造得过于完美了,比较而言,他的死比阿喀琉斯的命运更加感人,也更悲剧化。
总之,赫克托耳是典型的东方式英雄。注重整体利益。
阿喀琉斯和赫克托耳是东西文明的缩影,通过对他们身上体现的英雄主义对比,不同的文明导致此后的文学分成两大不同的流派。其中源自古希腊文明的一派主张以个人为本位的独立人格,重视不受约束的个性自由形成了今天西方特性中鲜明的个人主义;与此同时,来自内陆传统畜牧业下的东方文明携带着强烈的集体主义和民族主义精神。于是,就形成了今天普遍东方人的价值观:整体与相互间的依赖。
纵横《荷马史诗》,得出了关于英雄主义鲜明的观点。英雄主义在古希腊古罗马神话中都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以狡黠和策略为荣的阿喀琉斯是古希腊人眼中的英雄;自我牺牲、理性思考和纪律为誉的赫克托耳与阿喀琉斯鼎足而立。但作为英雄主义和勇猛的形象示人,他们都是暴力下的牺牲品,努力在命运的挣扎中寻求自身的满足。即使他们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某些人格中也共存着一些气质使他们之所以能够称道为英雄。
首先,《荷马史诗》通过对两个东西方文化意识下的英雄形象的雕刻,,展示了东西方文化精神的整体风范。即冒险主义精神,永不言败和英勇无畏。这些崇高的英雄品质被后人所歌颂。阿基琉斯、赫克托尔都靠勇敢去战斗,去获得自己的荣誉。阿喀琉斯为了追求自我永恒而拼杀战场,赫克托耳是为了保家为民而义无反顾,他们表现得都一个当受到尊敬。在《伊利亚特》当中,勇士作为一项荣誉的事业被称颂。
其次,通过阿喀琉斯与赫克托耳的言与行,都表现了理性之外人与命运不懈抗争的人格力量。史诗不遗余力地描写了人生苦难与人生困扰的悲剧意识。阿喀琉斯与赫克托耳的经历等同深受。无尽的战争中,征战一生命中注定他们都将死于命运的残酷。然而,他们选择积极应对人生,在转瞬即逝的生命中,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也无怨无悔。在《伊利亚特》一段描写阿喀琉斯将赫克托耳杀死的那一幕中,在赫克托耳下到城墙之前,他依然深爱着他的家人,怀着他永不能实现的和平的愿望,去面对与阿喀琉斯的决战。而阿喀琉斯曾一度过于悲伤于他表兄的死;他也曾一度深爱过盘丝西莉亚。从这些片断中可以看出,《荷马史诗》高度赞美了人性中固有的丰富的情感。古代英雄们顽强不屈的精神已经与神话一起并存了。
第三点,通过阿基琉斯和赫克托尔英雄人物形象的塑造,充分表达了在古希腊文化中始贯终一的人本主义思想。史诗中的阿喀琉斯与赫克托耳与命运安排的一切进行拼搏,阿喀琉斯用他的勇气坚持,而赫克托耳使用信念作支撑。人类不再崇拜上帝之爱和上帝恩赐,而是创造了爱让凡人得到永恒。人性的智慧和劳动在《荷马史诗》中得到了高度赞赏。史诗中描述的这两个英雄人物生成于古希腊文化的沃土里其根须深深地被种植在民族文化的价值层面里。与人本主义达到了水乳交融的地步。我们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一种人类的美德,一种永恒的价值,一种古希腊文化精神中最具影响力的人本思想。
综上所述,通过比对,两个鲜明的英雄形象从希腊罗马的神话中走了出来。人类文明不断发展创新,在永恒的精神审美当中,生活中应当有越来越多的人性美被具有审美能力的眼睛所发现。
(文/竹剑清)
主要参考文献
⑴马克里安神话与传说系列
玛丽米兰图书馆出版美国纽约
⑵伊利亚特——结构,神话,意义
作者:布鲁斯·露登 约翰·霍普金大学出版
⑶剑桥读物之希腊神话
编纂:罗格·D·伍德 剑桥大学出版社
⑷柏拉图与英雄——勇气,男子气概,客观优势
作者:安吉拉·何波 剑桥大学出版社
⑸希腊罗马神话百科全书
作者:麦克·狄更斯·肯尼迪 牛津大学出版社,英国
⑹维基百科——阿喀琉斯
⑺维基百科——赫克托耳
⑻维基百科——希腊神话
⑼论文——希腊英雄(作者不详)
⑽论文——希腊悲剧及其英雄(作者不详)
⑾论文——希腊英雄:阿喀琉斯(作者不详)
(文/竹剑清)
原帖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2553250100jgce.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