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温蒂2009 于 2010-7-24 13:52 编辑
昨天看到这个贴子:转:《麥可.傑克森塵封的錄音帶》氣炸你的肺,我保證!!
http://www.mjjcn.com/mjjcnforum/ ... p;extra=&page=1
,我们中国人对于国外宗教信仰方面的纷争了解不多,也很难理解.看了上述贴子中描述的SB对MJ的攻击,可以想象MJ在宗教方面承受了多大的压力和攻击,这使我想起了去年看过的一篇文章,转载给各位亲看一下:
迈克尔·杰克逊的四个敌人
泠风幽谷地◎碧水香轩居
http://blog.sina.com.cn/elongblog[订阅]
2009年7月1日,腾讯网报道了一则消息,那个当年诬告迈克尔·杰克逊的小男孩在天王逝后良心发现,承认了当年为谋钱财在其父的教唆下编造谎言。迈克尔·杰克逊从此丑闻缠身,长达16年,直至去逝。
我们不去评说这个孩子了,网上的各种口诛笔伐足够多了,我甚至担心他是否能够平静而安全的生活下去。当年轰动全球的这起“娈童案”,只是迈克尔·杰克逊的敌人对他发起侵略性进攻的序幕。迈克尔·杰克逊究竟要面对的怎样的敌人呢?
1、迈克尔·杰克逊的最大威胁--犹太人
犹太人,是一个全世界只有1000万左右人口的民族。他们分散在世界各地。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缺乏宗教信仰的国家来讲,很难理解犹太人的。犹太人能够凝结一起并在各民族之间占有很高的地位,其所信仰的犹太教是最重要的力量。犹太教不比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其信奉人数很少,且只在犹太人内部信奉。迈克尔·杰克逊信奉的是“耶和华见证人”,后改信“伊斯兰教”。(后改信“伊斯兰教”好象不可信)
犹太教和耶和华见证人是什么关系?和伊斯兰教是什么关系?大家有兴趣可以翻阅一些资料查看详细,这里我只浅谈一点。犹太教是一个古老的教派,后分出两个分支,一个就是大名鼎鼎的基督教,另一个则是伊斯兰教。在1870年代末,由查尔斯·泰兹·罗素(Charles Taze Russell)在美国发起了一个基督教非传统教派,就是迈克尔·杰克逊开始所信仰的“耶和华见证人”。
这个世界上最残酷的斗争,不是国家和国家之间的斗争,不是政党和政党之间的斗争,而是宗教斗争和民族斗争。犹太人做为一个孤傲的没有独立国家的靠宗教维系的民族,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同时,其信奉的犹太教做为其他教派的鼻祖,又存在着永不妥协的一面。犹太人和迈克尔·杰克逊之间的矛盾,既是宗教的,也是民族的,同时还伴有黑白人种的矛盾。根本不可调和。
如果简简单单如此,那也不致于让迈克尔·杰克逊受到如此猛烈的攻击。更重要的是,迈克尔·杰克逊本人就生存在犹太人占绝对优势的美国(美国犹太人总数占全部犹太人50%以上),同时迈克尔·杰克逊又是一个不肯低头特立独行的人。这是带有高傲性格的犹太人所不能接收的。
犹太人在美国的势力众所周知。有人曾悉数美国犹太人如下:巴菲特,索罗斯,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微软CEO鲍尔默,甲骨文老板埃里森,戴尔老板戴尔,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美国前财长鲁宾和萨莫斯,格林斯潘,《纽约时报》老板,《时代》《新闻周刊》《华尔街日报》,ABC,CBS,NBC三大电视台,时代华纳,米高梅,梦工厂...。换句话说,美国的演艺界和媒体,是牢牢的掌控在犹太人手中的,其势力之强,以致于迄今为止全球没有媒体敢做犹太人负面新闻。
早在那个男孩子开始诬告迈克尔·杰克逊之初,就已经有人指出,那个孩子的家庭可信度很低,经常有类似敲诈勒索的行为出现。然而公众能够看到的媒体报道,却完全抹去这一切,专一盯住丑闻而论。这并非是简单的失职渎职,而是刻意而为的。犹太人是这个世界上做慈善最凶狠的民族,而迈克尔·杰克逊完全超越了这个界限。同时,迈克尔·杰克逊的歌曲一次又一次的打起黑白种族平等的旗号,《Black or white》《Beat it》等等,这更刺激了整个犹太人阵营。更重要的原因是,被犹太人统治的那个演艺圈内,迈克尔·杰克逊很快就要加冕称王了,在笔者所写的《我们该如何忘记迈克尔·杰克逊》中已经提到了关于迈克尔·杰克逊拥有数不清版权的事实。犹太人和迈克尔·杰克逊的矛盾逐步升级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
终于,那个小男孩敲响了战斗之鼓。可是他没有想到的是,在他成功勒索了2200万美元的背后,是迈克尔·杰克逊的孤军奋战的惨败。世界上最聪明的两个民族--犹太人和中国人--都是最善于利用舆论的民族。迈克尔·杰克逊不是想成为黑人乃至其他有色人种的战士吗?好,我们就让他的朋友唾弃他,我们不说他有白癜风,说他漂白皮肤。迈克尔·杰克逊不是信奉“耶和华见证人”并遵照教义对全世界的儿童奉献爱心吗?好,我们就说他娈童。我现在很难分清,攻击迈克尔·杰克逊的到底是媒体,还是犹太人?
从娈童案开始,全球逐渐形成了数亿人的讨伐大军,说迈克尔·杰克逊是怪胎,变态,同性恋,人妖。迈克尔·杰克逊站着种族、民族、宗教这三重战斗的最前线,战斗了16年,压力迫使他几乎无法正常睡眠,要依靠药物才能入睡。最后,他还是倒下了。很惨烈的倒下了。但是他致死也没有服输,这也是我崇拜他的一个原因,他的确堪称勇士。
2、种族歧视主义者
我们必须知道一件事儿,犹太人不是单纯的白人。他们只可称为一个民族,一个宗教,而绝不属于某个种族。西方有白色犹太人,东南亚有黄色犹太人,孟买还有棕色犹太人,甚至以色列政府还通过"所罗门行动"把5万多法拉沙黑色犹太人空运到以色列。也就是说,犹太人重视的是民族和宗教信仰,对于种族歧视,他们几乎没有。犹太人甚至可以和那些针对黑人的种族歧视主义者能够走到一起。
在迈克尔·杰克逊开始不断受到攻击的时候,一群种族歧视主义者开始加入整个侵略大军。他们不是因为宗教的原因,也不是因为民族的原因,只是因为种族歧视。迈克尔·杰克逊和猫王之女的婚姻就体现了这一点。这次婚姻极其短暂,迈克尔·杰克逊在和猫王之女分手后,曾对媒体说:是媒体毁了这段婚姻。
这是什么意思?这就是说,种族歧视主义者不能接收这样的事实,猫王是白人艺术的一面旗帜,旗下的一个重要代表就是其女儿。她和迈克尔·杰克逊成婚,绝不是两个普通人在成婚,而是代表白人和黑人要并肩而行了。这样的事实是种族歧视主义者无法接收的。他们必须利用犹太人的媒体优势,棒打鸳鸯。如果大家有兴趣翻看一下当年的报道,你会发现,那样的媒体舆论用狂风暴雨来形容绝不为过。两个人最终也是不堪其扰,分道扬镳。
迈克尔·杰克逊的第二任妻子是Deborah Rowe。这是一个金发碧眼的德国同爱尔兰的混血儿。对于这样的婚姻,媒体并没有过于攻击,原因有三:第一,Deborah Rowe不象猫王之女那样有代表性;第二,德意志民族和爱尔兰民族也不好欺负;第三,此时的攻击重心是娈童、漂肤、整容等人性歪曲的一面。
犹太人和种族歧视主义者的这个联盟,绝不是任何一个人可以独自抵挡的。
3、拜金主义者
还有一股不可小视的力量,那就是拜金主义者。他们眼中没有什么宗教民族,没有什么人种的划分,他们眼中只有金钱。面对迈克尔·杰克逊这样大一个金矿,而且是风雨飘摇千疮百孔的金矿,不趁机捞一笔金子,更待何时呢?于是,这些人开始不断的制造丑闻,有人从报道丑闻中获利,有人则直接从迈克尔·杰克逊口袋里拿钱。当然,那个始作俑者是最大的赢家,一次就拿了2200万美金。
最令人发指的是,他们挖掘这个金矿的贪婪已经到了极限。当迈克尔·杰克逊已然负债累累的时候,他们将为什么会负债说成是迈克尔·杰克逊的自身奢侈腐化的结果,并从这样的歪曲事实的报道中继续掘金。
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SONY公司。迈克尔·杰克逊与1985年开始投资歌曲版权,最多时手中有约40万首全球范围内极具价值的歌曲的版权(包括披头士的版权),并与SONY公司签约,拥有了SONY公司50%的股权。但是到了1995年,他被迫把部分歌曲所有权卖给前签约公司索尼,同时把剩下的歌曲所有权当做贷款抵押,这些歌曲共值7.5亿英镑。他和索尼公司签署的协议规定,如果他没有及时偿还贷款,就必须在2008年5月31日卖掉剩余歌曲的所有权。
虽然在迈克尔·杰克逊去逝后,SONY高层和总裁金格都站出来赞其伟大,但笔者依旧不屑于这样的官话,起码在迈克尔·杰克逊无助的时候,他们未必是迈克尔·杰克逊的盟友,甚至有嫌疑和其他拜金主义者同属一个阵营。但是这样的指责并不强烈,他们毕竟是生意人,没有编织和罗列罪状进行侵略,已经做的很不错了。
很多这样的拜金主义者,其自身力量很小。可是他们没想到的是,他们的诬陷和诋毁,一经被刻意歪曲事实的媒体放大,所形成的是强大的致命的杀伤力。
4、人云亦云者
在媒体铺天盖地的狂轰滥炸下,很多民众开始分不清真伪了,甚至包括那些原本的盟友。在经历了10年的娈童案后,很多黑人开始相信了迈克尔·杰克逊漂白皮肤的事实。还有很多人开始相信,那个占地2800英亩,集私人运动场、游乐场、人工湖、电影院、动物园、小火车、花床、树屋于一身的梦幻庄园,就是迈克尔·杰克逊娈童的黑窝,迈克尔·杰克逊耗资天文数字只为猥亵或者侵犯小孩子。
中国有句成语,叫三人成虎。当开始有上亿的人怀疑迈克尔·杰克逊的人品时,你能想象到是多么的可怕。难怪就在天王陨落之后,依旧有人抱着被歪曲了的观点在攻击他。
如今是一个网络盛行的年代,中国人比其他民族更与生俱来的拥有人云亦云的特性。连艺术成就如此卓越、行善积德如此泽披五洲的迈克尔·杰克逊,都淹死在了口水之中,还有什么能够抵挡得住这样的可怕力量呢?我建议,看一个艺术家的品行,一定要先从其呕心沥血的作品开始。从徐悲鸿的“奔放处不狂狷,精微处不琐屑”的八骏图中看其爱国之心和铮铮铁骨,从莎士比亚的“鼓吹仁爱、友谊和真诚爱情又默许了基督教社会中弱肉强食”的《威尼斯商人》中考究其同性恋性格是否史实存在。
至少对于我来说,能够写出《We are the world》这样的作品,能够唱出《Heal the world》《Earth song》这样的声音,能够道出《Black or white》那样的坚定立场,迈克尔·杰克逊的性格里就没找到漂肤和娈童的来由,更何况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迈克尔·杰克逊的红颜知己伊丽莎白·泰勒也是一位举世闻名的慈善大家呢。
我当初信任迈克尔,现在在谎言拆穿后更加信任,将来无论谁说什么我依旧信任。这样的信任不是偏激的执拗,不是为了“不人云亦云”而不肯接受事实,而是对于艺术本身的信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