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杰克逊中文网  - 歌迷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MJJCN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034|回复: 22

《罪恶之城》:带你游览一次地狱

[复制链接]
mkgenie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5-8-3 19: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片名:Sin City   译名:罪恶之城   导演:罗伯特·罗德里格兹Robert Rodriguez   弗兰克·米勒Frank Miller   特别客座导演:昆汀·塔伦蒂诺Quentin Tarantino   主演:杰西卡·艾尔巴Jessica Alba - Nancy Callahan   罗莎里奥·唐森Rosario Dawson .... Gail   伊利亚·伍德Elijah Wood .... Kevin   布鲁斯·威利斯Bruce Willis .... John Hartigan   本尼西奥·德托罗Benicio Del Toro .... Jack Rafferty   迈克尔·克拉克·邓肯Michael Clarke Duncan .... Manute   卡拉·古奇诺Carla Gugino .... Lucille   乔什·哈奈特Josh Hartnett .... The Salesman   迈克尔·马德森Michael Madsen .... Bob   杰米·金Jaime King .... Goldie/Wendy   布莱特妮·墨菲Brittany Murphy .... Shellie   克里夫·欧文Clive Owen .... Dwight   米基·洛克Mickey Rourke .... Marv   尼克·斯塔尔Nick Stahl .... Junior/Yellow Bastard   玛丽·谢尔顿Marley Shelton .... The Customer   戴文·青木Devon Aoki .... Miho   Alexis Bledel .... Becky   类型:犯罪、暴力、黑帮   级别:R级(强烈类型化暴力、裸露和性内容)   片长:126分钟   发行:帝门影业Dimension Films   上映日期:2005年4月1日   官方网站:www.sincitythemovie.com/  好莱坞从来没有一部这样的“黑暗电影”:阴霾破碎的城市,狭窄凋敝的街道,摇摇欲坠的露天楼梯,里面充斥着腐败的警察,狡猾的罪犯,招摇的妓女;没有白天,也没有黑夜。这部听似怪异的电影改编自弗兰克·米勒在1991年推出的系列漫画《罪恶之城》(Sin City)。   昆汀的客串执导是噱头   事实上,弗兰克·米勒已然成为《罪恶之城》的一部分,于是导演罗伯特·罗德里格斯出于对电影“完美性”的考虑,决意邀请作者与他共同执导影片。   影片另一个有趣的地方是,为了直面喷涌的血腥镜头,在漫长的黑白胶片中摸索游走似乎更带有强烈的反讽意味。罗德里格斯由此决定采取黑白片策略,这与昆汀·塔伦蒂诺在《杀死比尔》中的做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巧合的是,作为罗德里格斯好友的昆汀·塔伦蒂诺,也在《罪恶之城》中以“一天一美元”的价格“客串”了一把导演,令该片有了意想不到的噱头。   在彩色充斥大银幕的局面下,《罪恶之城》以黑白色反其道而行之,尤其黑色的饱和度在视觉上达到令人吃惊的地步——它似乎从屏幕上跳了出来,在现实世界中任意涂抹着自己的地盘,只在偶尔才会冒出斑驳离奇的、具有印象派风格的色块来。   只供成人享用的暴力片   《罪恶之城》故事的一端是:一个警察永远不会安心退休,除非他找到那个不仅是变态杀人狂而且是恋童癖的绑架犯,并救出被绑架的小女孩为止。   故事的另一端发生在一个曾蹲过大牢的男人身上,他有着能让时间停止的迷人面孔,和让金钱流于指尖的魅惑手段。在与一位如天使般美丽的金发女子共度良宵、春梦大醒之际,他惊异地发现,女孩惨死身旁。一角硬币静静地躺在他身边,仿佛凶手在暗处嘲笑:“知道吗?因为你的原因,我杀死了女孩,这是给你的赏金!”追寻让他跌入了黑暗无尽的深渊,最后他感到了令人丧心病狂的恐惧:从来没有想到的结局,居然是存在的!   哦,这部影片可是限制级的,只供成人享用。它可不像那些滑稽的暴力片,《罪恶之城》热衷现实主义风格。变态狂暴的非人折磨和将人四分五裂是常见的情境,而且里面还有衣衫褴褛的怪邻居,全身布满金属片、拿着来福枪的疯狂妓女。如果你够坚强,或者这部“黑暗电影”正符合你的胃口,因为《罪恶之城》会带你游览一次地狱,让你忘记如何呼吸。也许你还从来没有看到过如此具有张力的片子,但是仍旧可以看到那些老套侦探片的影子。   不看原著者会迷失在电影里   不幸的是,如果没有看过米勒的漫画原著,故事、人物便会堆砌成弯弯曲曲的迷宫,让你在电影里迷失自己,然后不停地问:“这个人又是谁?”“这又是怎么回事?”你的经验和记忆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我想,把大量复杂的素材填进一部电影,这也算是这部传奇式电影的特色之一了。   给你们一个忠告:把那些所谓的“情节”丢在一边吧!和《罪恶之城》的视觉效果相比,这些都算不了什么。非线性的故事架构和永不言悔、脱离常轨的坏蛋主人公们,是电影的魅力之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mkgenie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05-8-3 19: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center]《罪恶之城》 2005年的第一场暴力 [/center] [center][/center]   作者:子君   对《罪恶之城》的期待,几乎类似于对这个春天干涸的北美票房榜上第一场雨的盼望。熟悉这位顽童般的拉丁裔导演罗伯特·罗德里格兹的影迷会知道,他和去年制造《杀死比尔》的昆汀·塔伦蒂诺一样,醉心于出产cult电影;而早早现身影院和电视广告的预告片里面,黑白影像的另类和人物的狂放被放大到了极致,会让我们认为,这又是一部风格先行的电影:一如好玩的《特工小子》,一如浪漫火爆的《杀人三部曲》和《墨西哥往事》系列,追捧和制造着娱乐的流行元素。然而事实证明,《罪恶之城》系列漫画原作者弗兰克·米勒参与的本片,根本拒绝对大众的欣赏口味做出一丝妥协:风格大胆的影像固然带来了观影时的巨大冲击力,更让我们胆寒的是这场如期而至的雨水黑色得带着浓烈的腥气。当观众被影片中不遮挡的暴力传达出的寒意感到战栗不已的时候,《罪恶之城》的意义已经不仅仅在于创造性的影像体验,还在于一种疯狂暴力下虚伪道德标准的幻灭。罪恶之城,天空永恒黑暗,飞雪的降临无法遮盖污水四溢的街道。残酷吗?电影甚至不想给我们哪怕一次深呼吸喘口气的机会。   这部电影,不是任何一个中庸的创作者可以完成的作品。相信没有大胆的原作者弗兰克·米勒的暴力漫画,没有抱着同样宣泄心理(用电影来宣泄对于社会美好价值沦丧和幻灭的无情讽刺)的嬉笑怒骂的电影疯狂青年罗伯特·罗德里格兹和昆汀·塔伦蒂诺(昆汀的名字赫然列在嘉宾导演一栏上面)。它也绝对不会换来影迷和观众中庸的反应,你要不在看到电影的一刻狂飙突进式的喜欢上它,要不坚决的唾弃为垃圾,完全不可能存在一种温和的态度。 [center][/center]   不错,从始至终让我们迷醉的,首先是本片风格至死的环境设计和镜头表现,可以说是迄今为止看到的电影对于漫画这种艺术最好的还原:强烈的黑白两色带来的对比,加上镜头的调度,光线的角度,很多镜头都可以单独出来作为漫画的一个独立的画面来欣赏,尤其黑色在影片中的使用层次丰富,表现出了“罪恶之城”本来的面目,甚至达到了彩色电影无法取得的影像质感;而电影这一艺术形式在动作场面上的优势和色彩运用上的自如,则是优于漫画的方面,直接导致了视觉上凌厉的效果。影片大多数时候都是黑白两色,唯有迸溅而出的鲜血殷红惨烈,使得人物的鲜血披面尤其触目惊心。同时一切与爱情和美丽相关的联想再次使得红色成为了编导的宠儿,于是电影里面出现了女人洁白肌肤上红色晶莹的晚礼服,闪烁一如天空美丽的繁星;还有红色丝绒心型大床上金色头发的年轻女人,代表了一种纯洁和爱的欲望。电影当中类似的灵感层出不穷:吸烟后变得更加幽深的绿色眼眸,黄色的恶棍散发出来的腐烂气息,一直不断的带给观众尖锐的视觉冲击。同为全蓝幕拍摄的电影,这一部《罪恶之城》显然在与去年的《天空上尉和明日世界》的比较中更占上风。无他,只因为这个电影里面的人物和故事更适合以一种肆无忌惮,虚实莫辨的方式生存。而暴力宣泄的毫不顾忌则和场景的不真实相得益彰,形式上的奇突更衬托出内容上剔骨见肉的黑色元素,很多时候,我们都能感受到类似《低俗小说》里面极端暴力带来的极端寒意。   电影采用了原作漫画的三段故事,中心人物分别是生活在“罪恶之城”的三个男性:警察哈提根(布鲁斯·威利斯饰)、警察马沃(米奇·洛基饰)和刚刚退休的社会新闻记者德维特(克里夫·欧文饰)。复述剧情对于这部电影而言并没有太大的意义,我们几乎不需要知道他们存在的理由和暴力的过程。第一段故事的追踪凶手,第三段故事中看似简单的人物关系,矛头都指向支配着这个城市的黑帮和高层人物。表面上被暴力支配着的三个男人,尤其是登场不久的身形巨大脾气暴躁的警察马沃,杀人不眨眼,似乎不折不扣是暴力的化身。但随着更冷血的吃人者的出现(电影当中这个角色被设置成具有动物的某些行为,显然寓意兽性,更暗示了对于这个黑暗城市控制者的无情否定),以及他身后的统治者势力显露出来的令人齿冷的真面目,我们才发现,这个城市最浓重的黑暗不在于赖以生存的街头暴力,在于被侵蚀的庞大的所谓城市秩序。当全片中的警察系统不过是掌握权力者满足变态目的的武器,什么正义,什么良心,都敌不过金钱驱使下无休止的欲望。代表宗教圣洁的教士虚伪的外表下是无耻的勾当(这个角色的扮演者正是原漫画作者弗兰克·米勒),相反电影中最纯洁的一个形象,除了纯真的小女孩南希,就是和马沃短暂相逢随即死去的妓女戈蒂(杰米·金饰),她在红色的丝绒下完美无瑕的肉体,金发散发出的真纯的光芒,都无比耀眼夺目。这也是对于“罪恶之城”本质最直接的揭露。   影片充斥着大量超现实的细节。即使不提那些刻意设计的处于虚幻与真实之间的街景,第二段故事里面警察杰基男孩(本尼西奥·德托罗饰)死去的经过以及此后发生在郊外和城市街道上的枪战,出现了大量在正常电影中会被视为极端不合理的情节:白线般的雨柱,杰基男孩去捡自己被砍断的手,死去多时的他在车中的喋喋不休。这一段情节拍得极其有张力,伴随着记者德维特混乱而迷茫的旁白,和银幕上仿佛永远不会停歇的雨,从杰基男孩与德维特的邂逅,到最终街头的大决战,故事的音越拔越高,到最后随着子弹的扫射终于嘈嘈切切如急雨般倾泻而出,戏剧性的高潮在暴力的宣泄下带着人物内心的空虚和悲哀。就在那一刻,无数年轻女孩在屋顶的高处扫射,电影的不真实和荒谬感也达到了顶点:她们让我想起了《杀死比尔》里面那些随意而匪夷所思的暴力镜头,如果说《比》片是一种道德的幻灭,本片在表现这一点上面分毫不差,而且应该加上人生存的环境本身的扭曲和疯狂。片中暴力镜头更多的不是让人愤怒,而是充满了蚀骨的寒冷。伊利亚·伍德出场的一段和他的结局,都使人在心理上有极度的不舒适感(不知道有多少女性观众能够撑过这段情节)。而他居住的那个农庄,在电影中多次出现,地下室的场景几乎就是地狱的翻版。虽然编导们点到即至,甚至采用了剪影这样的艺术手段来避开最血腥的场景,但绝不妥协的暴力表现,本片可以说是《杀死比尔》后的又一个高峰。 [center][/center]   赤裸的暴力和非常不真实的细节,才能真正刻画“罪恶之城”本身的疯狂。而影片中唯一剩下的一点黑色天空里的亮点,是几位男性角色和他们关心的人之间卑微而艰难的爱,这也是唯一值得期待的东西。电影贯穿了三个男人的旁白,当他们杀人的时候,鲜血沾满了双手的时候,或者平静或者迷茫或者沉痛的声音里头,始终都没有忘记那个曾经让他们活得象个人的女人。金色头发的纯洁光芒,那双清澈无瑕的眼睛,还有象豹子一样野性敏捷的脸,她们是遗留在这个邪恶城市里面唯一值得付出的东西。   电影一直陷入在一种停不下来的状态当中,就象乌玛·瑟曼在《杀死比尔》当中无法停止的复仇之旅,罪恶之城中疾风骤雨般的暴力,最终把我们和人物一起送到了嘎然而止的结局。那一刻,雪花静静飘落,此前的所有子弹和鲜血,生命和杀戮,换来的竟然是无奈的哀挽。不堪忍受吗?电影里面的人们并不这样认为,因为那就是这个城市最真实的面目:“老男人死去了,年轻的女孩子活下来”,坚韧而艰难的活下来。
mkgenie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05-8-3 19: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罪恶都市》剧情超级复杂,因为它不是讲一个故事,而是通过三个故事来表现一个地方和那里的居民。所以我们干脆不谈故事只说人物,因为《罪恶都市》很可能是今年明星最多的电影,里面还有几位相当值得介绍的新面孔。   马沃(米基·洛克饰)   马沃是本片第一条故事线的主角,一个过气的拳击手。他跟一个叫歌迪的女人发生了一夜情,就在他第一次感受到“爱”的时候,她突然被杀。马沃决心复仇。扮演马沃的米基·洛克(MickeyRourke)也是好莱坞有名的叛逆小子,此人在上世纪80年代曾是冉冉升起的硬派小生,主演过《体热边缘》《天堂之门》等片。后来他突然决定放弃电影,转行去打职业拳击(当然,成绩不算理想)。等上世纪90年代末他从职业拳击界退役的时候,已经成了一个满脸沧桑、默默无闻的配角。让他演曾经沧海的拳击手,再合适没有了。   歌迪(杰米·金饰)   令马沃为之疯狂的美女,美国名模,上过无数时尚杂志的封面。   凯文(伊利亚·伍德饰)   下令杀死歌迪的黑帮头子,居然由《指环王》中善良的霍比特人“弗罗多”伊利亚·伍德来演,真是奇特的选角思路。伊利亚·伍德觉得这是他演得最兴奋的角色,惟一遗憾的是弗兰克·米勒并不想要一个嚣张跋扈的“老大”,他在片场总是不停地提醒伍德:“冷静,演得再冷静点。”   德维特(克利弗·欧文饰)   德维特是第二条故事线的主角,他是刚刚退休的社会新闻记者,是《罪恶都市》的妓女们惟一信赖的人。现在妓女们跟黑帮发生冲突,导致一个警察死亡。他只好重新回到那些穷街陋巷,尽力斡旋。扮演者是英国演员克利弗·欧文,他刚刚凭《Closer》获得了金球奖最佳男配角奖,不过他最为中国观众熟悉的形象还是“亚瑟王”和吴宇森导演的宝马广告。   盖儿(罗莎丽诺·道森饰)   盖儿是德维特的搭档,《罪恶都市》妓女们的大姐。罗莎丽诺·道森上一个角色是《亚历山大》中的亚历山大大帝之妻,现在摇身一变,成了穿性感皮衣,拿着乌兹冲锋枪打打杀杀的黑道大姐大。   谢莉(布里特妮·莫菲饰)   谢莉是弗兰克·米勒最喜欢的角色,她是一个在黑白两道面前都游刃有余的女招待,她是串联起三个故事的角色,也是德维特故事里的关键人物。扮演这个角色的布里特妮·莫菲曾是上世纪90年代青春片热潮中出现的小偶像之一,后来成功转型为实力派演员,在《八英里》《黑皮书》等片中的表现可圈可点。   杰基小子(本尼西奥·德尔·托罗饰)   第三个故事的主角,是一个腐败的警察。有趣的是,扮演者本尼西奥·德尔·托罗最著名的形象之一就是《毒网》中正直的墨西哥警察。   哈提甘(布鲁斯·威利斯饰)   布鲁斯·威利斯是本片中惟一没有被颠覆的演员,他扮演的是《罪恶都市》中惟一的正直警察哈提甘,在即将退休的时候,为了保护一个11岁的小女孩,不惜得罪参议员的儿子“黄混蛋”,因此结下纠缠不清的仇恨。布鲁斯·威利斯会在这种大群戏中演个配角,因为他也是弗兰克·米勒的书迷。   黄杂种(尼克·斯塔尔饰)   扮演这个坏蛋的,是《终结者3》的男主角尼克·斯塔尔。   南茜(杰西卡·阿尔巴饰)   当年被布鲁斯·威利斯保护的小女孩后来变成了《罪恶都市》的红舞女郎,扮演者杰西卡·阿尔巴是2005年最有希望蹿红的新人,她因在电视剧《末世黑天使》中扮演虚拟人而出名,今年有份主演三部好莱坞大戏,除了《罪恶都市》,还有漫画电影《梦幻四人组》(TheFantasticFour)和动作片《杀入深海》(Into The Blue)。   米荷(戴文·奥基饰)   盖儿手下的沉默女杀手,扮演者戴文·奥基是英国名模,最近转战演艺界,立刻成为风头很猛的新晋女星,作品包括《速度与激情2》和刚刚上映的《DEBS》。她在片中用的武士刀由昆汀·塔伦蒂诺赞助,就是《杀死比尔》中乌玛·瑟曼用的那把。
mkgenie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05-8-3 19: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部分海报:
mkgenie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05-8-3 19: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罪恶之城》: 黑白两色的暴力漩涡   2005年乏味可陈的年初影市几乎可以让北美的观众抱着撞大运的心态走进影院。罪恶之城在这个时候横空出世,颇有去年四月Kill Bill挺进的架势。复古的黑白双色,极致的暴力渲染,《罪恶之城》要在好莱坞影史金光灿灿的小本本上毫不客气的划上重重的一笔。   其实早先预告片推出的时候,令人血脉喷张的画面和背景音乐(该段音乐并未在正片中出现)就已经让部分影迷迫不及待。另一方面影片的导演罗伯特·罗德里格斯之前的作品(《墨西哥往事》)不尽人意,而《特工神童》系列更是给吃奶的孩子看的,所以此番等待的心情颇为复杂。直至罪恶之城的首映,影片才正式浮出水面。这时人们突然发现,原来电影也是可以这么拍的……   罪恶之城由三个不怎关联的故事组成:Hartigan(布鲁斯·威利斯)的半生旅程、Marv(米基·洛克)的孤胆复仇记和Dwight(克里夫·欧文)的城市历险。性格截然不同的三个男人,都有一身不怕死的蛮劲和一个深爱的女人。三个故事都发生在这个堕落荒废,纸醉金迷的罪恶之城,彼此之间的链接只有个别无关紧要的NPC角色:布鲁斯故事中长大成人的Nancy是酒吧里的舞娘,酒吧里的女侍者是欧文故事中的开头关键人物,在第一个故事中被Marv杀死的Kevin又出现在被分为两段的布鲁斯故事后段的场景中,而片中唯一重复的场景——酒吧里起舞的Nancy又将第一和第三个故事在时间和地点上连接起来。于是整个故事在套用《低速小说》1-2-3-1的故事结构之后,再用片头和片尾同时出现的杀手美男,为影片画了一个完美的圆。   片子使用黑白两色,不,实际上还有被渲染极致的红和黄,绿。无论是血红的天空,金黄色的怪物,还是碧绿的美人双眸,在黑、灰与白的纯色世界里,都更显得气势逼人。除了能够完全拟合漫画原著的双色世界,这样做还有几个好处——在不丢失视觉冲击的前提下,适度降低暴力血腥的为观众带来的负面效果,甚至让某些血腥镜头显得相当幽默。尽管如此,该片的血腥指数仍然令人发指,血液四溅,肢体与头颅乱飞……(R级限制其实根本不够级别,好在电影分级协会的人也不会太和一部漫画电影过不去),影片似乎丝毫不顾及正当流行的暴力美学,有意把界限提高,用更纯粹的视觉和心理错觉渲染罪恶之城的漫画暴力。   独白作为影片的另一特色,在其他漫画电影中也不常见。三位主人公或多或少的独白——低沉阴冷的声音,展现给观众性格角色的同时,刚好配合影片黑暗、冰冷又即时狂热的背景。其中Marv的独白最多,这也和他在堕落之城里的孤独性格符合;Dwight的独白最少,恰好是他冷酷的标牌。表演一向是影片最重要的环节之一,罪恶之城里众角色仿佛独身打造。尤其是米基·洛克扮演的Marv,这张可以和Ron Perlman竞演Hellboy的大脸终于在2005年愚人节这天有了不同以往的亮相;布鲁斯韦利斯依然是以往的豪情警察,多了苍老和无奈,纵有悲情的结局;刚刚拿得金球最佳男配角的欧文独当一面;Elijah Wood扮演的食人魔也让人印象深刻……鉴于篇幅关系,其他身着SM行头的女性角色就留给别人来评说好了。   想必会有人指责影片的道德含量不高,除了毫无意义的影像和缺乏内涵的故事情节之外,电影似乎没有说明什么,崇尚暴力?要知道就连蜘蛛侠也意味深长的告诉我们:世界是需要英雄的,而英雄也是需要信仰的。在《罪恶之城》里边几乎没有英雄。米基·洛克为了一个妓女舍生入死,布鲁斯威利斯为了深爱的女孩射穿自己的脑袋—— 影片在近乎完全脱离现实世界的基础上用最基本的人物感情(甚至肉欲)来维持主观上的正义,这在现实世界的道德观中是不可取的。对于这样一部完全忠实原作的电影,那样的反对意见也无非是那些仍不解与漫画为何物的迂腐脑袋的说辞。漫画不为说教,所以问题不是看完以后学到了什么,而是“享受”了什么?表现在画面上,就是超酷的造型,夸张的表情和类似电影电视的活动画面,其间用读者的想象力来填充。何况像这样的cult comic,它并非像朋克音乐一般歇斯底里的暴力咆哮,也不似如荒诞文学里用想象世界对现实的嘲笑。罪恶之城在这一点可谓完美表现——完全忠实原漫画的造型,把画面框架原封不动般上银幕,辅以出色的特技和背景音乐,变本加厉的表现暴力来满足天生本狂的人性。漫画爱好者们怎能不欣喜若狂?   漫画、暴力、与口口相传的好口碑成为本片能够虏获好莱坞愚人节周末大批观众的原因,而色彩、表演、独白,当然也可以算上并非首创的环形结构,是本片不同于以往任何一部漫画电影得出彩之处。仅仅是后期制作中的色彩应用已经足以把导演罗伯特·罗德里格斯记入电影史册。还有,别忘了,无处不在的昆汀这回也在罪恶之城中导演了一小段系列镜头。如此就不难解释不少人会把此片与Pulp Fiction以及Kill Bill联系起来的原因了。   垂直落下的雨点和急速升起的虚拟镜头将整个黑夜城市化作“Sin City”几个血红的字母。孤独、迷离,爱情与原始欲望之都,它用暴力的电影语言和独特的影像方式告诉我们,这即有可能是2005年介于cult与entertainment之间近乎完美的一部电影。 网易 bok_2004
mkgenie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05-8-3 19: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罪恶之城》:风格化的黑色布鲁斯   记得俺在看完《墨西哥往事》(Once Upon a Time in Mexico)之后,曾讽刺小罗是"流氓无产者"。看完《罪恶之城》(Sin City)后,俺最大的感受是:错怪你了,小罗,你还是好同志D!《罪恶之城》至少证明在有好材料的情况下,小罗还是能完美地再现人家的精华。   漫画版《罪恶之城》的精华是什么呢?无疑是它别具一格的图像与另类的反英雄角色,在一片彩色漫画的世界里,弗兰克米勒采用了黑白两色的风格,然后又在一些比较特别的目标上施加夺目的彩色,颇有新鲜感。小罗的电影版在这点上最值得称道,几乎每一幅电影画面,都可以和漫画中的原格图画相对应。其实,原版漫画对黑白两色的运用,并非塑造"怀旧风格"这么简单,其中还有一些更复杂微妙的处理。例如部分画面的剪影效果,就不是遵循黑白勾勒的原理,而更多的是借鉴版画或摄影底片的效果了。   单纯的黑白影像是容易以镜头还原,但加上众多其他效果之后,要想以常规镜头还原漫画的风格,就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任务了。小罗聪明地以数码摄影解决了这个问题,在拍摄的时候,他只要注意让镜头忠实米勒原漫画和新画的分镜图中的角度与景深即可,一切有关风格的问题,都是通过后期制作来解决,包括添加数码背景和制造彩色或剪影效果。如果说迈克尔曼以DV拍摄《借刀杀人》(Collateral),还只是看中数码摄影在某些质素方面超越传统胶片的地方的话,小罗这次在《罪恶之城》上的DV实验,则可以证明数码摄影完全可以在塑造影像艺术上和传统胶片分庭抗礼。到了这一步,DV就不再是一个便利手段,而更多地是一种艺术创作的新途径。也许正因为这一点,小罗才能够说服有点顽固的死党昆汀塔伦蒂诺(Quentin Tarantino)也在数码的世界里插上一脚吧。毕竟相对于胶片与数码在物理素质上的纷争,如何去表达一个艺术的概念显得更为重要。小昆是聪明甚至狡猾的人,先前批判《黑客帝国》等数码特技,只不过是发泄一下自己对于"胶片才是展现影像艺术最纯粹方式"的看法;当他发现原来数码摄影也可以创造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时,这家伙的脑筋就开窍了,并放言也要拍摄自己的数码作品。这让身为小昆FANS的俺,几乎要无限感激小罗同学,因为电影顽童小昆又有了可以"胡来"的新玩具,多么令人期待啊。   由于有数码武器在手,小罗拍摄该电影,基本上就和米勒在图纸上画漫画没什么两样了。通过数码的加工与再现,电影版的《罪恶城市》堪称历史上与原漫画风格最为一致的电影,这种一致是非常完全的:从外在的影像到内在的情感乃至思想,全部体现出原版漫画的气质,这是以往所有漫画改编电影,包括《蝙蝠侠》、《蜘蛛侠2》和《地狱男爵》所无法达到的"完满"。注意俺说的是"完满"而不是"完美",上述几部漫画改编作品都是比较优秀的漫画电影,和《罪恶之城》不同的是,他们实际上是以电影的独特方式对原漫画进行"再加工",在保留原版漫画人物性格与故事精髓的同时,很可能损失那只有漫画才能表达的特殊效果。一般说来,这种效果往往是视觉风格,例如《地狱男爵》就很明显,尽管导演德托罗(Guillermo de Toro)也和小罗一样是原版漫画的死忠FANS,但他无法让电影画面带来漫画那样独特的视觉风格。小罗这次改编《罪恶之城》的"完满",就在于他让观众真实体会到"在银幕上看漫画"的效果,真正原汁原味的感觉。从这个意义上,俺忍不住要为这部影片大声喝彩,并忍不住要把它捧上天。   但是,从贡献上来说,俺还是有点怀疑小罗的功力。可以说,如果没有米勒原版漫画那超一流的镜头感,以及米勒在电影拍摄时重新提供的分镜表,单凭小罗一个人的功力,电影版的《罪恶之城》很难达到目前的完美效果。所以俺很理解小罗为什么宁愿退出美国导演协会,也不愿把米勒的名字从导演的栏目下去掉,因为如果那样的话,他将成为电影史上的大笑柄。将米勒同列为导演,固然有小罗尊敬米勒的因素,但是,更多的是一种自知之明:没有米勒,绝对没有我们现在能看到的《罪恶之城》风格。米勒的漫画,不仅提供了剧情和角色设定,更是在影像风格与镜头移动等细节上,给最后的电影以全面的指导。小罗是聪明的,所以他甚至把米勒的导演位置放在了自己前面。个人无比赞同这点,如果以"作者电影"的观点来看的话,米勒才是本片真正的导演,而小罗更多意义上是个摄影助理、制作人和后期处理总工程师的角色。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小罗的功劳。至少在组织情节素材和控制影片节奏方面,他是起了主要作用。由于漫画创作的特殊性,影片实际上是截取了米勒漫画系列其中的三个故事来演绎"罪恶城市"的世界。这三个故事分别是"罪恶之城"(Sin City,原名为《伤别离The Hard Good-Bye》)、"杀个痛快The Big Fat Kill"和"该死的黄皮佬The Yellow Bastard"。每个故事的内容其实都差不多,无非是某位同志为了自己心中所爱,而去杀人或保护人。当然,杀人和保护人是相互依存的:杀人是为了保护人,为了保护人就要杀人,不管是杀别人还是杀自己。从结构来看也并不复杂,因为三个故事之间虽然有人物的交叉,但这种交叉并没有明确的时间先后,所以三个故事以怎样的顺序发生都无所谓。小罗所做的,就是分别在片头片尾加上同一个杀手的行动,使得电影有种整体的感觉。如果他想要的话,就像《杀死比尔》系列一样给每段加上标题也是丝毫不影像影片的叙事结构的。有评论说这种结构像《低俗小说》,个人不这么看,《低》片每段故事之间是有联系的,看到后一段会对前面某段有更深的理解,小昆只不过把本来有强烈逻辑关系的故事给砍开了。而《罪》中的三个故事是彼此平行的,没有必然的逻辑关联,小罗完全可以将他们中的一部分或全部替换成米勒的其他故事,而毫不影像影片的完整性。   如果说这种结构上的处理还比较简单的话,影片气氛与节奏的控制,就比较费事一些了。本片观赏性很强的一点,就在于两个小时之类绝无冷场,让观众的神经时刻保持兴奋状态,到影片结束了还恨时间太短。每段故事内部的叙事非常简练干脆,不少转折让人惊奇而不觉零乱,快速前进的节奏也没有给人仓促或者堆砌的感觉。从故事之间的衔接来看,第一段"伤别离"节奏最快,米基洛克(Mickey Rourke)的角色基本上每分钟给人一个惊喜;第二段"杀个痛快"则是有张有驰,开头和结尾都很狂放,中间部分则用冗长的对话展现人物性格;第三段"黄皮怪"是节奏最慢的,但是一点也不闷,小罗彷佛是淘气地在考验观众地耐心,实际上是在暗中积累情绪,当最后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情节忽然狂飙突进,既符合角色忍辱负重的坚韧性格,也让观众有情绪猛然释放的快感。结尾与开头的同一个杀手,除了造成呼应效果外,也有了让人回味的余地,让人猜疑这个罪恶城市的背后,还真是有那么多没有揭开的故事。   最让俺惊奇过瘾的,其实还是影片中的暴力场景。俺曾经议论过小罗在《墨西哥往事》中不懂得制造风格化的动作场面,这回在《罪恶之城》里他总算让我满意了。从暴力指数来看,本片恐怕是创了本年度好莱坞电影的记录,枪击、鲜血、痛打这些都是小case了,爆阴、肢解、砍头、一箭穿心等极端血腥残忍的场景,在本片中都成了家常便饭。且不说米基洛克的角色是个"见佛杀佛"的主,在他那一段故事中至少以各种方式弄死了一打以上的人,尤以对付偶们的"护戒使者"弗罗多弟弟最为残忍,《魔戒》的FANS不要吐了才好哦~~但是艾利加伍德在片中愣是眉头都没皱一下,甚至连山姆同学的三围数字都没透露一声,再次展现了霍比特人的坚贞情操,嘿嘿。即使是片中算是最温柔的布鲁斯威利斯(Bruce Willis),最后发起飙来,恐怕连《功夫》中的火云邪神也自叹弗如。人家小火只不过打爆了周星星同学的"大头"而已,老布不仅做了同样的事情,还将人家的"小头"都硬生生扯掉了,要知道那人的"小头"本来就是被老布一枪爆掉以后辛辛苦苦重新培植起来的!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根",呜呼哀哉,老布如此决绝,真是令每个男人都后背发凉。   尽管从内容或意识来看,本片的暴力场面无比血腥残忍,远胜《杀死比尔》系列,R级的限定根本太温柔了;但是影片的视觉风格柔化了暴力场景,使之并没有直观地对美国花朵们造成不良影响。同时,这种暴力风格也是与影片内容相统一的。不如此暴力,就无法体现出"罪恶城市"中极致张狂的暴戾和人物善恶分明的个性。例如很难想象长得像"地狱男爵"似的米基洛克会以阴险狡猾的方式对敌。在漫画的世界里,暴力就是人物的行事方式,同时恐怕也是那个世界里唯一可以真正解决问题的工具。此外,小罗一贯喜欢的矫柔造作的动作姿势,也很奇怪与影片的风格融为一体。那些在《杀人三部曲》里荒唐到让人爆笑的动作,如今似乎要成为罪恶城市诸公耍酷的招牌。米基洛克在本片中的走路姿势,如果放到别的电影中,肯定会让人喷饭;克里夫欧文(Clive Owen)与罗莎莉奥(Rosario Dawson)的率性接吻,如果换到《墨西哥往事》里肯定令人狂吐,但在本片中却具有难得的幽默感。   实际上,影片从头到尾都透露出宝贵的黑色幽默。不仅是人物的行事乖张、不依常规让人发笑,影片的叙事方式,也有意强化这种幽默效果。其中人物旁白的使用尤其值得一提。从使用频率来看,本片中人物旁白恐怕要比真正的对话还要多;而且与其他影片中旁白一般用来交代剧情不同,这里的旁白是来交代人物的心理的,其实相当于文字化的心理描写。米勒漫画的另一个特点--语言的犀利,也通过旁白而突出来了,类似于"心脏啊心脏,你TMD可要撑住啊~~~~啊哦~~看来还是撑不住,老子这下完了~~~"之类的旁白,配合画面上人物的行动,是很难让人忍住不笑的。此外,在情节转换的突然性,和人物塑造的夸张程度上,影片也都强化了幽默效果,留待大伙自己去一一拾趣,这里就不罗嗦了。   最后差点忘了小罗的另一功劳,那就是他有能耐聚集起一个星光灿烂的A级卡司,难得的是演员与角色配合得几乎是没有瑕疵的。这当中,从抢眼程度来说,米基洛克同学无疑是最突出的,这哥们一辈子恐怕也没演过如此让人无法忘记的角色了。小罗挖掘出了米基同学那块大身板之内的不羁与幽默感,还有那狂野外貌遮掩不住的敏感内心。不过,个人却最中意老布。似乎通过《人质》(The Hostage)和本片,老布终于找到了一个转型动作英雄的定位,在表演层次上有了不形于色的内敛和沉稳老辣的微妙,实在是可喜可贺。相对而言,偶感觉欧文同学大对劲,不能说没有胜任工作,而是感觉他的气质还不是那种又冷又热、又狠又温柔的类型。当然,这是个人观点,说不定MM们都喜欢被他抱住狂吻呢?配角们也都个个精彩,特别要提出表扬的,是德托罗(Benicio del Toro)与美女杰西卡阿巴(Jessica Alba),前者以一种看似随意的方式传神再现了一个讨厌而倒霉,同时也很具幽默感的坏蛋形象,后者则让人时隔多年之后,重温《这个杀手不太冷》(Leon)中的动人情怀。至于里面一大群光屁股MM,俺也不要提了,关键是"看",不是吗,兄弟?何况,俺可以负责的告诉你,本片中有今年银幕上最美丽的胸部哦,而且还不止一对!可怜的男同胞们,自己一个人偷偷看本片时,如果擦鼻血的纸巾不幸被小甜甜封锁,也请一定要带着能上纸巾的翠花哦……   极端具有风格却也有细腻的艺术表现,张狂的人物性格点缀着欲盖弥彰的孤独与温柔。特立独行的米勒与聪明爱玩的小罗联手,终于奉献给我们一部难得的漫画改编精品。也许影片风格上的独特大于内容上的意义,但俺却不想大家忽视片中很感性的因素。不少人在看完本片之后有摇滚一样的快感,但俺个人更倾向于将本片看成是具悲悯气息的布鲁斯。酣畅淋漓的发泄过后,还是有几丝让人心动的情绪,微妙地缠绕在心间的。相信多看几次以后,观众们会从中体会到原著漫画中这种真正让人心动的因素,并继续将本片捧成一代cult经典。 网易 红袖添饭
mkgenie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05-8-3 19:42:28 | 显示全部楼层
I :heart this girl She's my type...dffffff 年轻性感的美国影星杰西卡·奥尔芭(Jessica Alba),1981年4月出生,凭《末世黑天使》( Dark Angel)一举成名。12岁那年,杰西卡·奥尔芭终于得到别人赏识,开始客串电视小角色,并于1993年进军大银幕,在处女作《Camp Nowhere》中有出色的演出。后来她凭演出两个大型电视广告而开始受大众注意,终于能在多部电视剧,包括《Flipper》、《末世黑天使》等担正演出。转而杰西卡·奥尔芭(Jessica Alba)理所当然地进了好莱坞,她的最新作品是《罪恶之城》、《神奇四侠》。

102

主题

162

帖子

1万

积分

王者传奇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8234
发表于 2005-8-3 20:53:27 | 显示全部楼层
罗德里格滋 还需努力 啊~~~ 感觉只是学了个昆汀的表皮

36

主题

219

帖子

114978万

积分

圣殿骑士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149786549
发表于 2005-8-4 03:4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喜欢布鲁斯·威利斯和杰西卡·奥尔芭的那段故事 充满了悲壮美
Old Man Dies, Young Girl Lives...
2Shy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5-8-4 11:54:18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乱世佳人 at 2005-8-4 03:40 AM: 我喜欢布鲁斯·威利斯和杰西卡·奥尔芭的那段故事 充满了悲壮美
女孩子喜欢悲壮 与众不同
2Shy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5-8-4 12:48:08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Diaven at 2005-8-4 12:37 PM: 就像男孩子喜欢MJ 与众不同
就好象你喜欢提问 与众不同

36

主题

648

帖子

1万

积分

MJJCN参议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7714
发表于 2005-8-4 13:57: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喜欢Gail~~~ 超有型!!! 美女好多,而且都穿得好少,看得我这叫一个爽哇哇哇 里面明星太多了,绑架Gail的那个金黄眼球的黑大汉,就是Green Mile里那个可怜的死囚。 还有一开始和最后出现的那个帅哥(名字不会拼),就是那个黑鹰里和Pearl Harbor里的那个。。。我喜欢那句台词:care for a smoke? 演Gail的也是MIB2里面的那个laura? 很棒的片子!

7

主题

453

帖子

1万

积分

王者传奇

色之大者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715
发表于 2005-8-6 18:26:17 | 显示全部楼层

啊~~~~~~~~

偶以为你说的是GTA~~汗~~
No Problem

67

主题

1449

帖子

4万

积分

MJJCN参议员

幽谷百合

Rank: 8Rank: 8

积分
41036

特别贡献奖活动卓越奖

发表于 2005-8-7 08:07: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很想知道一开始被杀的那个美女是最后被杀的那个叛徒是不是一个人扮演的????前后是不是有对照的啊???

31

主题

1183

帖子

2万

积分

圣族

PT教主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247
发表于 2005-8-7 08:4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就是一个人,最后的结尾就只是解决了为什么有人要Josh帅哥追杀这个美女的疑问。 AK疯狂喜欢该片风格,其实罗德里格兹的其他片我也都觉得不错,包括那个骂声一片的《墨西哥往事》。他的风格就是及其漫画语言的啊~~~ 强尼戴普在里面衰得帅死了。


是不是梦   我不知道

是不是梦   我不想知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MJJCN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迈克尔杰克逊中文网(Michael Jackson Chinese Fanclub)[官方认证歌迷站] ( 桂ICP备18010620号-7 )

GMT+8, 2025-9-18 01: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