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7-8-25 22: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谁来改变中国游客的形象?
2007年06月12日 08:54:48 来源:中国侨网
随着越来越多中国人选择在假期出国旅游,中国游客的形象问题也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在欧洲酒店业举行的全球游客评选中,日本游客获得第一名,中国游客得到的评价位居倒数第三。
这本不是个新鲜话题,对这方面的讨论和评述算是老生常谈了,只要在网上搜索就会发现,类似的新闻早已无法计数。尽管许多中国人对此痛心不已,社会舆论指责有加,终究没有改观,以致于发展到在中国以外的景区内,越来越多的地方出现了用简体中文书写的“文明提示”:“请保持安静”、“请便后冲水”、“请不要乱丢杂物”等等。面对这些明显是只给中国大陆人看的醒目文字,一些中国人并未脸红害臊,倒是表现出中国人特有的雍容大度,其心态着实令人尴尬至极。
部分人影响中国人整体形象
长期以来,人们对类似负面的国际影响往往措辞严谨,习惯于说成是个别现象,即便有人做出有碍观瞻、有悖公德、有违法纪甚至有损国格的事情,仍然认为属于“支流”,言外之意是他们根本不能代表全体中国人民。
我一向反对那种“主流”、“支流”之类的分析公式,因为任何人都明白,每一“支流”都会汇入江河,众多“支流”的污浊也会使“主流”腐臭不堪。“部分人”日益增多,严重影响了中国人的整体形象。就像一位泰国导游所说:“中国人好像是没受过教育的人刚出门”。瞧瞧,中国人的形象在外国人眼里俨然如《红楼梦》中刚进大观园的刘姥姥,对什么都好奇,还装出一幅见过世面的样子,显得那么滑稽可笑。
曾经有个让许多人比较认同的说法,认为中国人这种陋习源于民族劣根性,鲁迅和柏杨都对此进行过无情鞭挞。近年来,不管是讽刺挖苦,还是文明教育,乃至强行管制,凡是能采用的手段几乎都用上了。令人不解的是,一个文明古国,一个自诩为“礼仪之邦”的民族,在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国民综合素质非但没有得到根本的提升,反而还偏偏有人自知其非却以耻为荣。
不仅是文化素质问题
无须例举中国游客的种种不良行为,应该关注的是这些五花八门的丢人现眼事件背后所隐藏的深意。是什么因素造成了中国游客出现那么多严重问题?人们也许有理由把原因指向长期的经济落后,但是中国的经济发展近年来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而经济的发展意味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和人文素质已经有了极大的提高。在这样的事实面前,“因贫而贱”的说法无疑有推诿之嫌。难道是中国人缺乏修养吗?当然也不完全是。从先秦时期的孔孟之道,到今天全社会的综合素质教育,几千年来中国人又何曾缺少过文化熏陶?
中国的先贤讲“修齐治平”,推崇德治,他们忠实于生活感受,并不作脱离现实的道德之论。历史事实一再表明,脱离社会现实的道德教化在受众面前永远是绵软无力的。几千年封建制度造就了中国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观念,天下是皇帝一家的天下,国土是君主一家的国土,臣民不仅一无所有,连个体生命都是从属关系。正是国家主人翁感觉的缺位,使人们只有在回到自己的小空间里,才能有短暂的安全感。由此衍生出来的是,中国人往往对个体的环境十分在意,对家以外的大环境缺少感情。人们不但对公共环境没有任何责任心,更有甚者,不管到了哪里,一旦有机会放松,还总喜欢在“王土”上发泄或者恣意挥洒自大的丑陋个性。
这一切绝不仅仅是简单文化素质高低的问题,关键在于如何从心灵深处根除那种自贱又自大的封建残余思想,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从制度上树立每个人的主人翁意识,让人时时刻刻都以国家形象代表的心态出现。目前,中国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时期,经济、文化都处在一个高度激变的过程中,在这样一个时代,对每个人的自我意识导向显得尤其重要,否则就会像杜斯妥耶夫斯基在《罪与罚》中描述的社会精英拉斯克里尼科夫那样,为张扬自我而走向道德的反面。
欧洲酒店业举行的全球游客评选,把中国人的文明度列为世界倒数第三,当然是令所有中国人十分难堪的事,不过却揭示出一种存在已久,却一直只可意会不便言传的社会现状——中国普通老百姓能自费到国外游览者少之又少,绝大部分出境游客都是属于社会各界的精英,他们的一言一行无疑代表了中国社会整体文明程度。也恰恰是这个群体,其精神面貌和道德操守是最应该引人关注的,因为他们才是直接展示在世人面前的“中国形象”。(来源:新加坡《联合早报》,作者:王龙)
中国将限制行为不良游客出国旅游
中国领导人近日作出批示,要展开“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有关部门准备修订《中国护照法》,如果曾经在出外旅游时有损害中国游客形象行为且证据确凿者,将会受到不发护照或者限制出国的处罚。
中国游客在世界各地旅游形象不佳,报道指出,有六大不文明行为:
一、不修边幅,行为不检。夏天光着臂膀招摇过市;穿衬衫的时候打领带;卷起裤管;翘二郎腿;在酒店大堂蹲在地上;在自助餐厅吃饱了还打包带走;喧闹不堪,在旅馆大厅大呼小叫;大声轮番敬酒,猜拳行令,把餐厅其它客人吓走;在不打折商店高声讲价,弄得其它游客敬而远之。
二、不讲卫生,随地吐痰,随街小便,乱抛垃圾,随地吐口香糖,触犯外国卫生条例。
三、不懂礼仪,不听导游人员指示,在不准拍摄的地方拍摄,不尊重当地风俗习惯,还在禁烟区内吸烟,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则不让座给残疾人士。
四、不遵守公共秩序。在机场禁区办手续和进行安检的时候,践踏黄线。在飞机上,抢夺行李箱空位;和空中小姐争吵,导致飞机延误,甚至被驱逐离开飞机;顺手牵羊,偷走飞机厕所的牙膏、刮须水、纸巾,偷走酒店的毛巾、烟灰缸。
五、在风景地点乱刻乱涂或损毁文物,站在公园的长凳或桌面上拍照,弄毁公物。公费出国的游客,不游览名胜,却公然提出到赌场和红灯区。
六、不爱护环境和公共设施。乱停车,甚至压坏草坪;肆意采摘公园枫叶、鲜花。
报道说,中国游客的恶行恶状,曾经遭到法国、加拿大等外国媒体的强烈批评,欧洲一些酒店和公园,甚至用中文在大堂或者显眼的地方写明“不准吐痰”。
去年中国民众出国人数达到三千一百万人次,预计到二零二零年,中国将会成为世界第一旅游目的地和第四最大客源输出国。
此外,专门研究游客境外消费的全球回报集团首席执行官赛特伯格说,中国大陆出境游客在境外购物额平均每月高达二亿三千五百万美元,位居全球第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