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实《哈利·波特与凤凰社》与《变形金刚》是今年夏天的两极。后者是从头到尾都高潮,前者则是从头到尾都没有高潮。到最后,好容易之前听说有个二十分钟的大决斗吧,却感觉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是如此的草率。刚被宠坏了胃口的我,实在无法接受《HP5》的这种小牛刀。
虽说如《变形金刚》那样赶场一般的张弛无度是不可取,但至少人家够刺激够火爆。可《HP5》呢?本来该黑暗,却不够黑暗;通篇的平铺直叙,始终找不到兴奋点,我是多么平静地看完了今夏最后一部大片啊。
找电视导演来掌舵电影,往往会出差错。之前《碟中谍3》的失败,就是典型的例子。大卫·耶茨,从来没有执导过电影,但在电视界却享有一定的名誉。事实证明,电视界的名誉对电影界来说,是nothing。
是的,耶茨同志一定是拿拍电视剧的手法来拍的《HP5》。就像电影中的乌姆布里奇要力图革新霍格沃兹的风格一样,他也要“革新”《HP》系列的风格。
电视剧可以很长,情节可以慢慢发展;在雕琢细节的同时,又时不时加点小高潮即可。因此,细看的话,《HP5》里的确有很多小高潮,但没用,气氛没营造到位,就令人泄气。那种淋漓尽致的痛快,那种层层叠加的惊心动魄,是完全感受不到。
或许因为《HP6》也将由耶茨掌镜,所以他根本就不着急让《HP5》变得可爱?或许他只把这当作是《HP6》的前章序幕罢了,而电视剧的大结局要在最后的最后,才见魅力。
原著怎样其实我已经忘记了,几年前看的,现在的印象只是当时觉得心里很堵。但很多人最近都在review的时候提到过,第五本是HP系列里最平最差的(我刚去网上重新定购了一本,准备找时间再看一遍)。不过,看电影倒没有这种闹心的感觉。
《HP5》作为最厚最冗长的一本,可以本身上就不是一个好的改编基础;偏偏电影剧本,还得被迫要删掉了大半情节(比如魁地奇);同时,为了戏院多排场次,片方还要求过缩短原始片长,因此导致了电影的成品又再度被重新剪辑了一道。所以,对《HP5》的怪罪,似乎也就不该由导演一人承担。实际上我倒不介意把《HP5》分成上下两部分别上映,只是电影公司不愿意这样做。
在《HP5》的整体调度失败后,惟有从细节方面看乐趣,比如卢娜的耳环,比如乌姆布里奇的猫,比如小巨人,比如整人的糖果,比如摄魂怪的面容,比如设计得跟异形似的夜麒。电影的说教和政治味也浓得要命,魔法部那幅部长的巨像,完全就一独裁者,亦或让人回忆起熟悉的《公民凯恩》。
演员方面,扮演乌姆布里奇的Imelda Staunton是最棒的。你可以从她身上看到阴险、狠毒、强势、霸道、矫情的化身,实在是传神。Two thumbs up!然而其余的角色,就没有什么发挥的余地了。小天狼星尚且还可以,但他暴死的时候,你哭了么?没有吧。再看看邓布利多,看看斯内普,看看哈利铁三角,他们不是简直在梦游?而那些以前尚且重要的人物,比如马尔福、麦格教授、海格、卢平、伏地魔等等,那都是走走过场而已。当然我也理解,两个半小时的时间里要把个个都交代得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只是原本可以更好一点。
《HP5》最棒的一段是神秘部的那场大战,预言水晶球纷纷坠落。在看IMAX版时,是戴立体眼镜看的,效果相当漂亮,就如在你的面前真正的“大珠小珠落玉盘”。其次便是邓布利多和伏地魔的正面过招,颇有点《星球大战》里尤达大师与西斯帝对决的味道,真是眼睛都眩花了。另外最解气的场景,当属韦斯莱两兄弟破坏OWL巫师考试现场,大放烟花的那段,让人都想跟着欢呼。这些,就都是我所谓的小高潮。
至于之前传出的初恋和初吻的噱头,倒真成了噱头啊。刻画是忒浅了。张秋是可爱的,阳光的,又不幸的,足够让人怜爱。虽然告密,但却是被吐真剂所害,后来遭到哈利不冷不热的对待,也实是有点不公平。粱凯蒂的戏份估计也就到此为止了。至于电影开头谁派出摄魂怪的问题,电影结尾也没有给出任何答案,不是被剪掉了,就是交代不清。而预言球的悬念,不过就是说了句“你死我亡”的老生常谈,哪里有什么惊天的值价的大秘密?这也能让双方为此争了个天翻地覆,简直是让人觉得上当受骗。(这个应该是JK的责任……)
最后,于我而言,看《凤凰社》最大的收获竟是卢娜。她的出现,简直惊艳。
可爱,哪怕有点疯疯癫癫。
如果不是JK已经设定好了人物的命运,我倒真心希望哈利去泡泡卢娜。他俩太合了。看看他们最后拉拉手,似乎心照不宣的样子,突然有点久违的感动。
哈利未来的老婆金妮在这一集里怎么看也不像跟哈利有那么一丝丝化学反应的样子。等到后两集,哈金终于被拉到一起的时候,估计我应该会把这看成强扭的瓜,无比的牵强附会。而且金妹妹长得实在是……还不如张秋。哈利这辈子真是命苦哇。
在卢娜的光辉面前,我曾经坚定追随的小偶像赫敏也在这一集里花容失色,变成了黑白。
卢娜万岁!
我爱卢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