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31日,南京、苏州等上海周边市场的成品油批发价相继上涨。上海油价虽未上涨,中石油、中石化已经停止批发部分品种,力保零售,优先满足自己旗下的加油站所需,业内人士由此判断,成品油批发价格上调可能将会波及到上海。(据8月1日《东方早报》)
数天前,笔者所在的城市广州不少加油站已经出现低标号汽油、柴油短缺的现象。长三角又传来调价信息,看来令人恐慌的“油荒”又可能要来了。
这次上海及周边城市油价上涨,有关部门解释说是因为高桥石化、上海石化两家炼油厂停产检修所致。是不是这样呢?令人生疑。2005年从广东开始刮起的“油荒”,开始有关方面也把原因归咎于台风造成运输不畅等诸多客观原因,后来被证实并非如此,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提价。这次,会不会又是故伎重演———寻找藉口,人为制造油料短缺的迹象,为下一次提价作辅垫?
就在上个月,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三大巨头上书国家发改委,要求对成品油进行提价,但申请未得到发改委批复。提价方案遭到否决不足一月,就出现油料短缺、提价等现象,并且鉴于石油巨头的过往表现,很难令人相信这两者之间不存在某种必然的联系。公众完全有理由怀疑,这是三巨头在申请得不到国家批准之后的变相报复,用牺牲公众利益、引起公愤的手段向国家发改委“逼宫”。按照过往的经验,相信过不了多久,国内的油品将全国提价。
或许,石油企业有自己的难处,提价有一定的合理性,有两点但请牢记:
一是,按照国家统计局数字,2006年中央企业年利润达到7200亿元人民币,向国家上缴的税金亦达7000亿元。其中石油石化、电力、电信等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中的排头兵企业是纳税大户;
二是,目前我国经济面临较大的通胀压力,居民生活物价指数一路飞涨,政府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控制、减轻通胀压力。石油作为经济生活必需品和生产的基本原料,一旦提价,必然会火上浇油,对整个社会的通胀带来更大的影响。
希望石油巨头担负起国企应有的社会责任,为缓解民困做点牺牲,不要再火上浇油
============================================================
在下认为:政府不是不让步,实在是没办法,不止是石油巨头,电力巨头有何尝不是在逼宫。可是在通货膨胀面前食品、副食品疯长、普通老百姓生活质量严重缩水,一旦石油、电力巨头联合酝酿的涨价成功。新一轮的涨价风波将无法抑制。那时候一般普通公民的生活将不止是瓦上添霜那么简单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