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斗星,其实是几千万年前的运动状态,因为光发出到达地球需要几千万年.同样,如果我们站在北斗星看地球,就是在看地球的历史.
事物的存在是相对的,按我理解利用相对论解释就是如果有人存在,不光是因为我们用思想判断定义的时间,宇宙,地球d等等~~,所有的万事万物都才算存在,如果没有人,什么也不存在.不管是自然的还是人造的,已知的或是未知的.有了人的存在其他的事物才能算的上是相对存在.而人因为有在思考.也正因为这样人在思考人与自然或宇宙的时候都是站在人的角度来考虑的.换个角色,如果你是棵树,你能感觉到真实和虚幻吗?未知.而人的存在体现在人的感知,也就是思想.大家都知道植物人,生理上还活着,但是,他能感觉到整个外界和本身的存在吗?思想是无限的,人是有限的。我们所能感知的都认为是存在的,但是很有可能反过来我们所感知虚幻的东西才是真实存在的.也许在这些我们自认为虚幻的世界,也许其实也是一个相对真实的世界.
#1假如有一类小昆虫A,它的眼觉视线为点状(即看不到自身正前点状以外的任何东西),那么在它的世界里,存在的所有物质皆为点,存在的所有空间皆为前进和后退(即Xn),它会认为整个世界就在一条直线内,它永远也无法相信这个世界存在跟它一样的生物在它的左边\右边…….当变化动力(D)把它从(X0,Y0)移到(X1,Y1)时,它只会感觉是从X0移到了X1`,所以它感觉到的X1`空间可能已是它的左或右了.只是它没有知觉(I)而矣.
#2后来出现了一种小昆虫B,它的眼觉视线为直线状(即看不到自身前方直线状以外的任何东西),那么在它的世界里,存在的所有物质皆为线和点(由点组成线的嘛),存在的空间除了前进和后退还有了左右,它会认为整个世界就在一个平面内(即Xn,Yn),它永远也无法相信这个世界存在跟它一样的生物在它的上边\下边……. 当变化动力(D)把它从(X0,Y0,Z0)移到(X1,Y1,Z1)时,它只会感觉是从(X0,Y0)移到了(X1`,Y1`),所以它感觉到的(X1`,Y1`)空间可能已是它的上或下了.只是它没有知觉(I)而矣.
#3后来又出现了一种动物C,它的眼觉视线为立体状(跟你一样啦,),它的空间意思与人类一样能感知三维世界(Xn,Yn,Zn),但它永远也无法相信这个世界存在跟它一样的生物在它的将来\过去……. 当变化动力(D)把它从(X0,Y0,Z0,J0)移到(X1,Y1,Z1,J1)时,它只会感觉是从(X0,Y0,Z0)移到了(X1`,Y1`,Z1`),所以它感觉到的(X1`,Y1`,Z1`)空间可能已是它的将来或过去了.只是它没有知觉(I)而矣.
你为什么是你,我为什么是我,为什么我只能感受到我的感受,而你只
能感受到你的感受,我在我看来是我,而你在你看来是你,每一个你都
是一个我,这里的我是你自己以你自己为中心的我,而我这里的我在你
的眼里就成了我就成了你,这种现象并不复杂,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人,
在任何一个时候,只会觉得自己是以我来存在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
感受与体会,而无法真正实际的感觉到别人的感受和体会,这样看
来,世界上每一个“我”都是平等的,都无法确定哪一个“我”才是
自己,即便自己死亡了,只能代表自己的这个我消失了,因为这个我
生前也无法感知别的我的所有感受,因此死亡后的我也同样无法感知
到别的我的所有感受,所以谁也不能判定在这个我死亡后,会不会有
另外一个“我”来感受这个世界,毕竟原来的那个我死亡了,就永远
无法得知上一个“我”的所有经历与事情,也无从判断有多少个我在
“六度空间”理论又称作六度分隔(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理论。这个理论可以通俗地阐述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该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年代,由一个美国心理学家米尔格伦提出来的。
指数运算的确是一种可怕的运算,人们习以为常的几十个经常联系的人,通过指数运算的7次推演居然能联系到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形成了这个这个既让人吃惊而又不得不信服的“六度空间”理论。
时间是大自然使万物免于同一瞬间发生的手段”,否则世界将不堪设想.
心灵是一种不占任何空间的,不断流动着的东西,即时间 (心灵=感知)
大家还有啥时间,空间的看法都来发表下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