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Callas 于 2011-7-1 10:34 编辑
天蝎座,现在它露面,从深渊向上浮现,
它用强有力的尾部仿效弯弓’”(江澜译)
江澜,1972年12月出生,肢体一级,硕士,现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图书馆资料编目员、助理研究员。高位截瘫的他虽然行动不便,但始终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并入选第五届广州市十大杰出残疾员工。
江澜参与建设的小语种数据库居于国内领先水平,工作所在的图书馆采编部向CALIS中心提交的西文数据位列全国图书馆前10名,业已翻译出版图书12册(包括合译),发表论文4篇。目前已经获得高校教师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职称:“助理研究员”,并受聘上岗。
记:恭喜您入选第五届广州市杰出残疾员工。您在6月6日竞选现场的演讲题为《我必“折腾”》,为什么会想到这个题目?
江:演讲是竞选的最后一个环节。胡总书记不是说要“不折腾”吗?我反其意而用之。我觉得,从早到晚的“折腾”不仅代表我还活着,而且还可以“治疗”我那身体的无时不在的剧痛,更重要的是,“折腾”意味着行动,只有行动才能将理想变为现实。只有敢于不断的“折腾”,才能做出点什么事情来。
坚强不屈的江澜
记: 您不但在生活上自强不息,还一直坚持搞科研,进行文学创作,有什么心得可以分享?
江:首先要静心,对世俗的东西看淡一些。现在社会上很多人很浮躁,根本不可能静下心来看书和搞科研。其次要多看书,而且要多看好书。什么是好书呢?就是那些经过千百年流传的经典之作,比如中国的《史记》、《红楼梦》等,国外的比如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奥德赛》、古罗马维吉尔《埃涅阿斯纪》、英国莎士比亚的悲剧、德国歌德的《浮士德》等。对于这些充满各个时代最高智慧的作品,要一句一句地读,一句一句地思考,一句一句地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把书读好。
记:看得出来您读了很多书。
江:为了写《古罗马文学史》,这些年一直埋头苦读。由于以章节标题出现的作家超过110位,涉及的作家作品及其研究作品都很多。书完稿时,可以号称读书破万卷书了。
记:您的《古罗马文学史》进展怎样了?
江:预计写70万字,现在已经写了差不多50万。前几年一直在做图书翻译,赚钱还债,现在都推辞了,开始写一些自己的东西。
记:在那场医疗事故之前,您是如何规划自己未来生活的?出事后有没有想过放弃生活?
江:做一名大学老师是自己儿时的向往,加上在德语方面的积淀,以为自己会钻心于德语语言文学教育、研究和翻译工作,平淡安稳地过完此生。就在出事两天前,我接到去德国歌德学院进修的邀请函,原本还计划读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的博士,然而一切都从2001年10月14日那一天开始改变了。刚开始,那种痛苦无法言喻,做什么都不方便,做什么都不如意。别人会用歧视的眼光看待你,但是只要听说我之前是一名大学老师,了解了我所做过的事后,他们就会立刻流露出佩服的神情。我比较幸运,但是还有很多残疾人,他们被人看不起,过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生活。
记:后来您是怎样克服困难重新站起来的?
江:这离不开学校和学院领导的关心和帮助。那时我孤身一人来到广外,学院里的很多领导和老师都像亲人一样关心我,帮助贷款,转病房;徐真华书记还在新学期工作布置会议上将我的事单独提出来讲。学校为我重新面对生活提供了较好的条件,为我解决了住房问题,后来还将我安排在图书馆小语种文献建设部工作。
记:外界的关心是一种鼓励,但最重要的还是靠自己。
江:是的。从早到晚,我不停地做事:工作、看书、翻译或写作。忘我地做事可以帮助我转移注意力,让我完全忘记身心的痛苦。
记:身体方面的原因给你生活工作造成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江:主要是行动不方便带来很多困难,想做成一件事就要付出更多。比如说想去听个讲座,要是没有电梯就去不了;现在还有很多场所没有无障碍通道,自己要去办事就很不方便。要是没有电梯,只能去求保安或者路人,请他们抬自己上去。生活中遇到困难,就得做自己最不愿意做的一件事:“求人”。
记: 从您的博客来看,您很关注残疾人事业,那么在号召关注残疾人和保障残疾人权益方面有什么主张?
江:不是号召,而是呼吁。我认为,残疾人有权利和普通人一样享用社会资源。所以,我一直在呼吁加强残疾人无障碍设施建设。希望社会各界切实贯彻新修订的《残疾人保障法》,竭力维护残疾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记:您这些年最大的转变是什么?
江:变得更豁然、坦然地面对人生了。
记:觉得现在的生活状态怎么样?以后有什么打算吗?
江:经济拮据,精神富足;身体剧痛,心灵安宁。《古罗马文学史》完稿以后,准备转入人生的另一个阶段:自由创作。有了几十年的经历和在翻译方面的积淀,我想可以写一些东西了。
记:用简单的一两句话评价一下自己。
江:坚硬如水,自强不息。做人要像水一样,不畏任何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即使遇到大礁石也要将它冲刷成鹅卵石甚至是泥沙。我也特别喜欢“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句诗,自己把它简化为“生当人杰,死亦鬼雄”,作为自己的座右铭。需要说明的是,我的意思不是要去争名夺利,而是以“人杰”的标准去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一个精神上的巨人。
记:送一句话给残疾人朋友吧。
江:改写一下叶剑英元帅的一句诗:“人生”(原诗为“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
记者手记: 初见江澜,完全看不出那一张始终微笑的脸属于一个已经走过而立之年、快到中年的男子。整个采访过程中,他言谈甚少,回答也简短精练,然而那些简单的话语所昭示的,却是一个有着惊人意志和坚定梦想的“巨人”。也许,正是时间和苦难将生命诠释得更加纯粹和真实。
2010-02-02
PS:本人曾经听外校的同事介绍过江澜老师的事迹,令人非常感动。在现在的身体情况,依然不放弃对于事业的追求,祝愿他取得更大的成绩,翻译出更多的作品。 |
|